親愛的請為了我們戒菸吧 6招助你告別老菸槍

▲▼             。(圖/記者mamibuy攝)

▲6招助你告別老菸槍 。(圖/Mamibuy)

圖文/Mamibuy

戒菸很難嗎?恐怕不容易,尤其戒菸第一個禮拜最難熬,戒斷症狀、心理成癮都會讓人想放棄。這時候家人該如何支持與協助?有哪些戒菸門診可以求助?家有癮君子必看!

戒菸不只為了家人,更為了自己

你一定知道抽菸習慣,除了會對自身健康會產生影響之外,對另一半以及懷中的寶貝,也會造成極大的傷害。而同樣體積的一根菸,二手菸(吸菸者呼出的煙霧)所含的有毒物質,約為一手菸(吸菸者吸入自己肺部的菸)的三至五倍;但更可怕的是三手菸,當菸品燃燒後會釋出潛在的毒性化合物,附著於頭髮、地毯、窗簾、衣服、食物、傢俱等,可直接經由皮膚進入人體,並會存在於環境中長達3個月以上,對於家人的危害最大。

戒菸肯定很難,據研究指出長期吸菸者從開始出現戒菸念頭至完全戒菸,至少經過7-10年,經歷3-4次的嘗試才戒菸成功,即便如此,我們都應該要為了自己與家人小孩,勇敢一回。

▲▼             。(圖/記者mamibuy攝)

有戒斷症狀怎麼辦?

「戒斷症狀」是只要一段時間沒有尼古丁,便會產生難過的反應,所以戒菸的早期,會有心煩或不安的現象,這是長期吸菸者無法戒菸的主因。可能的戒斷症狀有哪些呢?

焦慮易怒、情緒低落:身體正在適應沒有尼古丁的狀態。
✔ 精神不集中、疲倦:生理變化和菸癮使得精神難以集中。
✔ 難以入睡或經常睡醒:身體降低對尼古丁依賴改變睡眠習慣。
✔ 睡眠很長但依然疲倦
✔ 菸癮:出現菸癮是正常並且可預期的症狀。
✔ 手指和腳指刺痛感與眩暈:代表身體血液循環正在改善。
✔ 咳嗽:肺部正在清除焦油和黏液,肺部功能正恢復中。
✔ 食慾改變、喉舌乾燥:戒菸會增加飢餓感,因為尼古丁會降低食慾所致。
✔ 雙手空空的感覺:不適應手不拿菸的情形。
✔ 便祕:胃腸道缺乏尼古丁刺激,改變胃腸道的蠕動。


一般菸癮來時,只要忍耐一至兩個鐘頭,便會恢復正常,等下次菸癮再來。第一個禮拜是最難熬的,過了以後便漸入佳境,約一至兩個月消失。只要持續戒菸,戒斷症狀一定會越來越輕,所以不必擔心不舒服狀態會持續很久。

戒菸6招,一起加油


第1招:塑造支持環境

加入拒菸之友會,參加戒菸班,建立支持網絡,請親友提醒「自己戒菸中」,避免酒精或藥物,改喝開水或果汁,請親友不要在面前吸菸。

第2招:菸品替代方法

使用菸品替代物,例如咬筆管、吸管、咬胡蘿蔔條、芹菜條、小黃瓜、嗑瓜子、含薄荷糖等。另外,善用戒菸藥物可降低戒菸時的不舒服與想吸菸的慾望,大大增加戒菸的成功率。

第3招:分散注意力

透過規律運動分散注意力,例如晨間散步、溜狗、游泳、瑜珈、肌肉收放運動、提早一站下車、改走樓梯。在辦公室,可以十指用力撐開,再用力握緊。
(推薦閱讀:阿包醫師告訴你,運動可幫助戒菸

第4招:自我提醒
提醒自己正在戰勝吸菸對健康的危害,用看電影、買新的專輯或是外出用餐等自我獎勵!隨時提醒自己戒菸的理由和戒菸要做的事。

第5招:改變生活習慣
調整生活中與菸有關的行為與習慣,轉移與菸有關的情緒連結。另外,試著減少濃茶、咖啡、酒的攝取量,選擇喝白開水、果汁。

第6招:身心恢復平衡
戒菸者經歷戒斷症狀的考驗後,想吸菸的次數越來越少,如果這種自我意識減弱時,可能菸癮再犯。這時就應再回想之前的失敗經驗,重新來過。

▲▼             。(圖/記者mamibuy攝)

戒菸費用會不會很貴?


不貴不貴,看戒菸就像全民健保看一般疾病一樣,除掛號費外,只需要繳交20%的藥品部分負擔(若藥費100元以下,民眾不須負擔任何費用;若藥費超過1,000元,民眾最多也只須付200元),醫療資源缺乏地區可再減免20%,原住民、低收入戶、山地暨離島地區藥費全免,絕對比買菸便宜。

我想戒菸,哪裡可以提供戒菸服務?
1. 免費戒菸專線:0800-636363
2. 目前全國有近4,000家的合約醫療院所及社區藥局,可以提供戒菸服務,詳細請見:戒菸服務合約醫事機構清單

資料參考:董事基金會華文戒菸網、衛生福利部

延伸閱讀

超萌小小店長上班啦!熱門4大職業類型體驗活動

本文擷取自「親愛的,請為了我們戒菸吧!6招助你告別老菸槍」作者 MamiBuy編輯部,由新手父母授權轉載。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媽咪拜-新手爸媽勸敗團》粉絲團;《MamiBuy媽咪拜》官方網站。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耳鼻喉科改名「耳鼻喉頭頸外科」 衛福部:還是可以看感冒

耳鼻喉科改名「耳鼻喉頭頸外科」 衛福部:還是可以看感冒

衛福部預告修法將「耳鼻喉科」改名為「耳鼻喉頭頸外科」,引發網友討論原來耳鼻喉科會進行外科手術,甚至擔心以後是否不能去看感冒。衛福部醫事司今(19)日表示,相關醫學會多年前已經改稱耳鼻喉頭頸外科,較為符合實際業務內容且與國際接軌,更名後完全不影響該科醫師看診,實務上也沒有規範醫師只能看哪一科,有些成人感冒也會到兒科去看。

2025年11月19日 18:32

衛福部擬修法「醫師需受訓才能做醫美」 醫事司揭受影響人數

衛福部擬修法「醫師需受訓才能做醫美」 醫事司揭受影響人數

終結「直美」亂象,衛福部擬修正《特管辦法》加強管理,要求從事醫美的醫師都必須完成二年的PGY(畢業後臨床醫學訓練)。衛福部醫事司表示,初步掌握約600名醫師未經過PGY訓練就直接在執業,至於其中有多少人是在美容醫學從業,還需要進一步比對分析。

2025年11月19日 17:44

乳癌併用中西藥須「間隔1小時」 醫:化療別吃蜂王乳、胎盤素

乳癌併用中西藥須「間隔1小時」 醫:化療別吃蜂王乳、胎盤素

一名50多歲乳癌患者在手術後接受化療,竟出現手腳麻木、大片紅疹,且痛到難以行走,經與醫師討論後,決定進行西醫治療也接受中醫調理,約2周後症狀顯著改善;醫師說,乳癌病人併用中藥,須與西藥間隔至少1小時,且化療期間切勿補充蜂王乳、胎盤素等含「類荷爾蒙」成分保健品,以免影響療效。

2025年11月19日 16:20

明年健保費不漲!安全準備金達2個月 費率維持5.17%

明年健保費不漲!安全準備金達2個月 費率維持5.17%

衛福部長石崇良上任時明確表態「明年漲保費機會很低」,健保會今(19)日公布健保費率審議結果,建議115年度維持現行費率5.17%,健保會解釋,健保明年度收入試算安全準備金可達2個月,安全準備還有餘裕的情況下,不用漲保費。

2025年11月19日 16:08

30歲媽子宮外孕爆量內出血險沒命 安泰高危險妊娠團隊成功救回

30歲媽子宮外孕爆量內出血險沒命 安泰高危險妊娠團隊成功救回

1名30歲高姓孕婦日前突然出現劇烈腹痛與昏眩,被家人緊急送往安泰醫院急診。她自述剛懷孕不久,急診團隊立即啟動婦產科會診。經超音波檢查發現疑似子宮外孕且已有大量內出血,收縮壓甚至低於80,情況相當危急。醫療團隊火速啟動大量輸血與手術準備,由婦產科楊淳翔醫師執行腹腔鏡緊急手術,成功止血並搶回孕婦生命。

2025年11月19日 15:19

末期癌友病危仍牽掛浪浪 耕莘醫院助他風雨中重逢愛犬

末期癌友病危仍牽掛浪浪 耕莘醫院助他風雨中重逢愛犬

71歲高先生投入動物保護30年,今年 8 月因呼吸急促、下肢水腫,被送至耕莘醫院,確診攝護腺癌末期。經醫療團隊詢問,發現他最掛心狗園裡那些陪伴多年的流浪狗,決定協助他圓夢,也讓他得以在生命的最後獲得溫暖慰藉。

2025年11月19日 15:07

立委林憶君接藥師公會理事長 盼從結構改善缺藥問題

立委林憶君接藥師公會理事長 盼從結構改善缺藥問題

民眾黨立委林憶君將於明(20)日接任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針對國內缺藥問題,林憶君表示,這是複雜且連動的問題,包含健保藥價過低讓製造成本高於給付價格,廠商因而退出市場,必須從結構上去改善,包含推廣學名藥、扶植國內製藥產業,確保藥品供應的穩定性。

2025年11月19日 13:54

立委提議家暴受害人可收「加害人逼近警訊」 衛福部:持續研商

立委提議家暴受害人可收「加害人逼近警訊」 衛福部:持續研商

土城家暴男於保護令期間,當街砍殺妻子與小姨子,兇殘震撼全台。對此,立法院針對「家庭暴力防治法」進行修法,今有多名立委不分黨派一致表達,應加強對於加害人的電子監控,及對於被害人的風險通知;衛福部回應,傾向強化監控相關作業,但應注意受害人隱私等問題,將持續與各主管機關研商。

2025年11月19日 13:0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