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新聞直擊,為你掌握生活必需健康新知

口臭消不掉、刷牙會滲血? 醫師警告可能是兩種病和「這種癌」

Kjpargeter/shutterstock

▲口臭揮之不去、刷牙滲血?醫師:可能是二種病和這種癌。(Kjpargeter/shutterstock)

圖文/每日健康
陳怡惠醫師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牙周病科主治醫師

「醫師,我最近被家人發現有口臭的問題」、「醫師,我最近常常口臭,會不會是火氣大?」、「醫師,我最近常常口臭,會不會是牙周病?」

臨床牙周病科門診中,從最一開始大多數人求診之主訴多為牙齒動搖、牙齦發炎或刷牙容易流血等症狀,但隨著大家牙科保健知識的增加,有愈來愈多比例的患者,主動意識到自己有口臭的問題,甚至影響到自己與他人之社交生活,進而前來門診求診。

造成口臭之原因主要是由於口腔內的細菌分解蛋白質,並且釋放出具有難聞氣味之硫化物,而這些細菌多存在於舌頭表面的乳突纖維之間,而造成口臭之原因可分為外因性及內因性兩大類,外因性包括煙、酒或刺激性食物,如:洋蔥、薑,如果本身有口乾問題,亦可能因唾液量減少而有口臭之問題出現。

內因性部分可分為因口腔疾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造成兩大類,其中因口腔疾病造成口臭的比例約佔90%,其他10%可能是因全身性疾病的關係而造成口臭,其中全身性疾病泛指如腸胃道疾病(胃食道逆流、胃癌)或呼吸道疾病(鼻腫瘤或慢性鼻竇炎等等)等病人,所以如果自己發覺有口臭之問題,除了可至牙科進一步諮詢,亦可先審視自己是否有上述之問題,如有,亦須同時一併處理,方能達到改善口氣不佳之問題。

而口腔疾病造成之口臭,原因包括口內不適當之補綴物、口腔衛生不佳、牙周病或口內感染等原因造成,而日常生活中,可藉由哪些方式來預防口臭呢?

維持好自身的口腔衛生,清潔時亦須同時刷刷舌頭

一、戒菸

二、定期口腔檢查及洗牙

三、多喝水

四、睡覺時不可戴著假牙,假牙亦應確實正確之清洗

如何治療及改善口臭?

簡單來說,口腔中最易造成口臭的原因主要為口腔衛生不良及牙周病,一旦發現有口臭問題,建議可尋求專業牙醫師以求進一步尋找原因,如經診斷並非因口腔疾病造成,則建議會診耳鼻喉科或內科醫師一同尋找原因,以求徹底根治口臭之問題。

延伸閱讀:口臭胃酸逆流是食道癌前兆?吳文傑醫師建議避開4類致癌物

延伸閱讀: 「口臭」自己聞不到?當心肝、腎已出問題!推薦你1招自我撿測

【本文摘自高醫醫訊,由高醫醫訊授權每日健康刊登,非經許可,禁止轉載。】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救回險遭放棄的胎兒超過300個 陳持平無悔的「辛德勒」之路

救回險遭放棄的胎兒超過300個 陳持平無悔的「辛德勒」之路

他是醫界的「辛德勒」,多年來承擔壓力與風險,救回許多原本要被放棄的健康胎兒。馬偕醫院婦產科教授陳持平於日前入選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並名列台灣醫師前20傑。他說,感謝國際鼓勵,但他更珍視生命的重量,每次抱著那些「死裡逃生」的孩子,心中那股幸福感,相較學術肯定尤為可貴。

2025年10月24日 09:23

從《天堂》追到AI世代  柯志鴻鑽研「成癮」20年領先國際

從《天堂》追到AI世代  柯志鴻鑽研「成癮」20年領先國際

電腦、網路遊戲與現代生活緊密相連,高雄小港醫院精神科主任柯志鴻建立網路成癮診斷準則,與相關腦影像學研究,締造AI時代先聲,並入選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排名台灣醫師前20傑。他說,此來自國際的肯定,反映在科技演變下,成癮研究已跨越醫學,成為理解人類數位行為的重要窗口。

2025年10月25日 09:23

老爺爺每天喝「蔬菜湯」血糖竟狂飆!營養師驚喊:它不是蔬菜

老爺爺每天喝「蔬菜湯」血糖竟狂飆!營養師驚喊:它不是蔬菜

萬聖節將近,街頭出現各種可愛的南瓜造型,但營養師高敏敏提醒,別被外型騙了,「南瓜其實是澱粉,不是蔬菜!」她在門診中曾遇過一名長輩,天天喝自製「蔬菜湯」,卻發現血糖節節上升,追問之下才知道,那鍋湯是用整顆南瓜下去熬的。

2025年10月25日 19:26

單親媽罹轉移性乳癌靠新藥延長存活 醫示警「癌疲憊」恐影響治療

單親媽罹轉移性乳癌靠新藥延長存活 醫示警「癌疲憊」恐影響治療

一名40多歲、單親媽媽在一次檢查中確診轉移性乳癌,並接受ADC藥物治療,但因為她是高中老師,平時得請假才能到醫院治療,加上小孩尚處於要照顧的階段,工作、家庭兩頭燒,負擔相當大,且在接受ADC療程中更出現「癌因性疲憊症」,儘管腫瘤控制良好,卻感到極度疲憊,晚上還睡不好,多重打擊讓她累到一度想放棄治療。

2025年10月25日 17:55

「3類體質」最會秋咳 醫教推3款花草食療養肺

「3類體質」最會秋咳 醫教推3款花草食療養肺

秋天一到,許多人開始感覺口乾舌燥,即使頻繁喝水也難以緩解,沒有感冒卻總是乾咳、清喉嚨,甚至皮膚也變得乾癢起屑。這些看似零碎的小不適,其實正是身體在提醒我們,秋季的乾燥氣候已經悄悄影響了呼吸系統與免疫調節。

2025年10月25日 17:00

乾癬影響不只皮膚!病團揭共病風險「心血管疾病增3倍」

乾癬影響不只皮膚!病團揭共病風險「心血管疾病增3倍」

「乾癬共病連環扣!」台灣乾癬協會理事長柯怡謀指出,乾癬和乾癬性關節炎為一個慢性、嚴重的非傳染性疾病,除皮膚與關節受影響外,也常伴隨心血管疾病(CVD)、糖尿病、肥胖、高血壓、憂鬱症及發炎性腸道疾病等共病,形成相互交織的健康負擔,其中又以心血管疾病威脅最大,多項研究顯示,乾癬病友罹患心血管機率比一般民眾高出2至3倍,呼籲及早診斷,才能降低死亡與失能風險。

2025年10月25日 16:28

陰道漏尿!女飄騷味遭判終身包尿布 醫出招治癒登國際醫學會

陰道漏尿!女飄騷味遭判終身包尿布 醫出招治癒登國際醫學會

一名女子在接受婦科手術後產生罕見併發症,尿液會失控從陰道口流出,導致身上常常飄出尿騷味,女子於醫學中心經歷5次手術但都失敗,甚至被宣告終身只能包尿布。女子抱持最後一絲希望,輾轉到高雄四季台安醫院求診,接受手術修補廔管,術後追蹤1年終於擺脫尿布人生。這起案例近日登上歐洲婦產科內視鏡學會,並獲選為大會最佳手術影片精選。

2025年10月25日 16:16

小嬰兒急救不再靠「2指神功」 醫揭2025年CPR指引重大更新

小嬰兒急救不再靠「2指神功」 醫揭2025年CPR指引重大更新

2025年最新CPR指引公布,其中出現不少重大更新,顛覆過往觀念。兒科急診醫師吳昌騰分享,家長熟知嬰幼兒CPR使用的「兩指神功」正式走入歷史,新版改建議採「單手掌壓法」或「雙拇指環抱胸廓法」,實證顯示更能提升嬰幼兒的急救成功率。吳昌騰受訪表示,小嬰兒到院前心跳停止(OHCA)並不少見,光是長庚院內每年就收到約36名個案,提醒新手爸媽與保母應盡快更新觀念,這不只是技術調整,更是救命關鍵。

2025年10月25日 14:35

加熱菸上市首週爭議不斷 石崇良再釋疑:尼古丁是不可退讓紅線

加熱菸上市首週爭議不斷 石崇良再釋疑:尼古丁是不可退讓紅線

加熱菸上市一週以來問題不斷,先是某業者因尼古丁標示問題上市首日即遭下架,接著又有加熱器(加熱菸載具)展示引發爭議。衛福部長石崇良今(25)日受訪坦言剛上路出現紛擾是難免,但行政機關一定以民眾健康跟知的權益為最高的指導原則去執行、執法,重申尼古丁標示是不可退讓的紅線。

2025年10月25日 11:40

化製車曾赴梧棲場!彰化芬園養豬場4豬暴斃 業者:屬正常範圍

化製車曾赴梧棲場!彰化芬園養豬場4豬暴斃 業者:屬正常範圍

近期非洲豬瘟疫情拉警報,全台養豬產業繃緊神經!繼台中市梧棲區傳出養豬場感染案例後,現在彰化縣芬園鄉的一家養豬場化也傳出有4頭豬隻死亡消息,業者今天(25日)出面說明,場內飼養的2000多頭豬隻健康狀況都很良好,4頭豬死亡,這在養殖過程中屬於正常範圍,請大家不要過度擔心。

2025年10月25日 09:16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