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新聞直擊,為你掌握生活必需健康新知

啤酒肚要命!內臟脂肪危險如恐攻 4方法鏟除長年腰間肥肉

bluebat/shutterstock

▲啤酒肚會要命!4招無痛鏟除長年腰間肥肉。(bluebat/shutterstock)

圖文/每日健康
綜合報導/郭家和

脂肪中的「恐佈份子」 腰圍超過這比例就危險

隨著體適能的觀念普及,以及健身風氣的興氣,越來越多民眾投入減肥運動,不過以體重數字為主的BMI值,並不能完全反映肌肉比例與健康狀況,事實上正好相反,真正希望瘦身減脂,應該關注的是體脂肪的增減,特別是「內臟脂肪」的比例。內臟脂肪與慢性病、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都有關連。簡基城醫師在《精瘦練習》中指出,身體背負過多的「空脂肪」,久而久之自然危害到身體各內臟組織,堆在肝臟形成脂肪肝,堆積心臟會影響心臟功能、堆積胰臟會傷害胰臟功能,可說是脂肪中的「恐佈份子」。

英國媒體《快報》報導指出,內臟脂肪會因為儲存在不同器官和位置,對身體造成不同影響,現行的研究已指出包括老年癡呆症、癌症、心血管疾病等都與內臟脂肪有關。更危險的是如果本身已有糖尿病,內臟脂肪還會導致身體難以製造胰島素,引發內分泌異常、饑餓感增加、情緒起伏變化、體重增加等狀況。內臟脂肪最大的儲存倉庫恰好是腰腹腸系膜等位置。用臀圍比腰圍為基準,男性大於1、女性大於0.85,都已經屬於高內臟脂肪的體型,需要特別注意。

消滅內臟脂肪四法則 2吃2不吃多練有氧運動

一如脂肪肝可以透過飲食與作息來看,消滅內臟脂肪也有日常生活就能辦到的方法。首先,內臟脂肪的燃燒需要運動,有氧運動的效果最佳,像跑步、划船、騎單車等會提升心率的運動,都能加速內臟脂肪的消耗。其二,多攝取全穀、瘦肉、蔬菜、水果等飲食,「地中海飲食法」中的魚類、堅果、低脂食物,既然減少內臟脂肪堆積,也能降低心臟病與「壞膽固醇」堵塞血管的風險。

第三,拒絕攝取酒精。過去曾有某些研究認為一些酒精可保護心臟,但美國臨床上實際透過87名女性飲酒後身體狀況的觀察研究發現,每天只喝「適量的」酒精,還會是增加腰圍上升以及內臟脂肪的比例。從這方面來看,酒精其實和其他會增加內臟脂肪的食物一樣,屬於「空熱量」食物。最後,含糖飲料會損害胰島素的正常分泌,並增加內臟脂肪的堆積。一項為期六年的研究發現,無論性別、年齡、運動習慣的差異,攝取含糖飲料的人,內臟脂肪的比例都會升高。因此戒掉含糖飲料,確實是減少內臟脂肪的重要原則。

延伸閱讀:仰臥起坐沒用!內臟脂肪含30種毒,想甩肥肉先搞懂正確「運動順序」

延伸閱讀: 內臟脂肪至少含30種毒!日名醫警告:肥肉就是長得比較慢的「癌症」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東森栢馥」開講 分享心律不整預防與治療

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東森栢馥」開講 分享心律不整預防與治療

東森栢馥全健康服務中心今(26日)下午將舉辦健康講座,主題為「小鹿亂撞:心律不整的預防與治療」,特別邀請國內心臟醫學權威、台中榮民總醫院名譽院長陳適安醫師擔任主講人,與東森VIP會員分享心律不整的預防與治療相關知識,幫助大眾了解如何維護心臟健康,《ETtoday健康雲》也將直播講座精彩內容。

2025年03月26日 09:03

程式設計師月薪13萬「熬夜腦出血」昏迷15天 醫揭睡眠黃金時間

程式設計師月薪13萬「熬夜腦出血」昏迷15天 醫揭睡眠黃金時間

大陸浙江省一名35歲程式設計師因長期熬夜,日前突腦出血緊急送醫,整整昏迷了15天,消息曝光後引起關注。對此,中醫生提醒,晚上11點至凌晨3點是「睡眠黃金時間」,盡量把握在這個時段躺床睡覺。

2025年04月25日 19:30

「三協成」兩度遭檢舉 衛生局4聲明釐清:罰6萬是因賣過期食品

「三協成」兩度遭檢舉 衛生局4聲明釐清:罰6萬是因賣過期食品

淡水三協成餅舖傳出因涉入罷免活動查水表挨罰20萬,新北衛生局今(25)日再次提出四點聲明,重申「沒有開罰20萬」並還原該餅舖兩度遭檢舉、開罰情況。其中標示不實並非外傳蛋種問題,業者也坦承疏失,還在查處中,另一樁則是陳列販售過期食品遭稽查屬實,裁處6萬元。衛生局疾呼,有心人士不要惡意造謠攻擊,抹滅所有基層公衛人員的努力。

2025年04月25日 18:39

台大醫院有老鼠!工會控要護理師幫忙抓 院方:僅要求加強清潔

台大醫院有老鼠!工會控要護理師幫忙抓 院方:僅要求加強清潔

「護理師不是捕鼠隊!」台大醫院企業工會在臉書發文怒指,院內護理部下達指令要求護理師在開診前、用餐後等上班時間,執行工作區域環境整理與清潔,言下之意,是要求展開「滅鼠大作戰」。台大醫院發言人陳彥元今(25)日回應有誤解,院方不可能要護理師抓老鼠,該做法是提醒大家維持護理站的整潔,相關使用者都有責任。

2025年04月25日 17:54

女好玩讓ChatGPT看手相 卻被建議「立刻就醫」網驚:我也掛號了

女好玩讓ChatGPT看手相 卻被建議「立刻就醫」網驚:我也掛號了

現代人愈來愈喜愛使用AI系統,國外一名女子在網路上分享,她因為好玩拍了一張手部的照片給ChatGPT,希望AI能幫她看手相,沒想到ChatGPT看了以後卻建議她立即去醫院做檢查,才驚覺大事不妙。

2025年04月25日 15:58

「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納健保1周年 逾2千人受檢「肺癌最多」

「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納健保1周年 逾2千人受檢「肺癌最多」

「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GS)」去年5月1日起納入健保給付,即將要滿1年,根據健保署最新統計,至今年2月底已經申報2041件,又以肺癌、攝護腺癌、卵巢癌最多。健保署長石崇良今(25)日表示,正著手讓NGS報告標準化,最快5月公布指引,讓各家醫院、實驗室檢測結果可以互通,不僅是增加效率,後續更進一步讓重大傷病申請、用藥事前審查等都可數位化,也能建立國內相關臨床療效的大資料庫。

2025年04月25日 15:36

50歲前避開5大健康殺手 延壽10年不靠偏方

50歲前避開5大健康殺手 延壽10年不靠偏方

在這個充斥著保健品與抗老秘方的時代,誰不想活得更長、更健康?不過,一項最新刊登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大型國際研究指出:真正延年益壽的關鍵,不靠神奇療法,而是50歲前避開5個健康殺手。

2025年04月25日 15:26

9成童水果攝取未達「每天2份」 醫:恐影響腸道健康、學習能力

9成童水果攝取未達「每天2份」 醫:恐影響腸道健康、學習能力

根據國健署調查,國人每日水果攝取量遠低於建議標準,其中7-12歲小學生,更有超過9成水果未達「每天2份」建議量,長期下來可能影響腸道健康與學習能力。

2025年04月25日 14:55

小朋友便祕別輕忽!慢性便秘影響發育成績變差 中醫治療有優勢

小朋友便祕別輕忽!慢性便秘影響發育成績變差 中醫治療有優勢

便祕不是小問題!研究指出,台灣3至6歲的孩童約三成有便祕困擾,據統計孩子因腹痛去急診就醫,有高達八成原因其實是便祕!門諾醫院中醫科主任楊成湛提醒,慢性便秘不僅讓孩子腹痛、解便出血,還可能導致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甚至影響生長發育,不可輕忽。

2025年04月25日 14:22

關稅特別條例挹注健保200億 石崇良:用於防範全球藥價波動

關稅特別條例挹注健保200億 石崇良:用於防範全球藥價波動

針對美國總統川普提出的對等關稅,行政院昨(24日)規模達4100億元的特別條例草案,其中有200億元撥補至健保。健保署長石崇良今日表示,這筆特別條例的挹注將用來因應可能發生的全球藥價浮動,以確保供藥的穩定,讓醫療機構提供醫療服務時可以安心,也維護民眾用藥的權益。

2025年04月25日 13:5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