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新聞直擊,為你掌握生活必需健康新知

竹筍比你想的更養生 中醫師:解毒減重還可預防大腸癌

mayura benjarattanapakee/shutterstock

▲竹筍比你想的更養生!(mayura benjarattanapakee/shutterstock)

圖文/每日健康
名家專欄/陳伯之 欣悅中醫診所中醫師

預防大腸癌多食綠竹筍

二十四孝故事中因母親想吃竹筍,孟宗在冬寒滿覆白雪竹林跪求老天,孝感動天,終於冒出竹筍,但生活在台灣非常幸福一年四季都可以享有好吃美味的竹筍,春天盛產桂竹筍及箭筍,進入夏季更是有吃筍的黃金季節,冬天則有冬筍。所以竹筍可說是台灣人餐桌上的佳餚,也是每個家庭記憶中的幸福的味道。

而夏季主要的竹筍品種,為綠竹筍、麻竹筍及烏殼綠這三品種為主。綠竹筍是竹筍中的珍品,其體積較小,口感較為細緻價格也較高,綠竹筍的產期為5月至10月,最佳賞味期在端午後、立秋之前,也就是6月至8月間。主要產地在台灣北部,以新北市五股觀音山及台北市陽明山為主要產地。綠竹筍可做任何料理,尤其綠竹筍最常被用來做成涼筍沙拉口感可媲美新鮮水梨;麻竹筍體積較大,口感較粗,價格較為平價,適合用來紅燒或煮湯。而烏殼綠不論體型或口感價格都介於麻竹筍和綠竹筍之間,竹筍為高纖食物,且被視為減重聖品,其中富含粗纖維、膳食纖維較多,能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防止便秘產生,所以有預防大腸癌的功效。

中醫典籍謂竹筍性味微甘而寒,入肺、胃經,有清熱化痰、利尿止渴、爽胃潤腸、解毒透疹的作用。 適用於熱毒痰火內盛,胃熱嘈雜,口乾便秘,咳嗽痰多,食積不化,疹發不暢,脘腹脹滿等。由此可見綠竹筍可促進免疫機能、改善燥熱體質、促進腸胃功能,是為夏日養生聖品。

食療宜忌

適用人群:全身浮腫、腹水、腳氣、急性腎炎浮腫、喘咳,糖尿病、消渴煩熱、便祕等症宜之。

禁忌體質

因富含植物纖維及草酸成分若胃潰瘍、胃出血、尿路結石者、低鈣、骨質疏鬆、佝僂病人慎食;兒童腸胃消化不良者不宜多食。

食療養生

竹筍是一種好的養生食材,除涼筍沙拉外,一般竹筍料理裡面多加入肉類同煮,避免刮胃。

綠竹筍雞湯

材料:綠竹筍4支(剝殼後約500g)、雞肉1/4隻、米酒30cc、鹽適量

做法:

1. 備好所有材料。雞肉洗淨、綠竹筍剝除外皮,切中塊備用。

2. 煮一鍋滾水,將雞肉川燙去血水雜質,撈起沖冷水洗淨,備用。

3. 鍋中加入冷水綠竹筍煮沸,轉中小火煮約15分鐘,後加入雞肉,待雞肉煮至合適熟度即可。

4. 加入米酒30cc、鹽適量調味。

延伸閱讀: 最便宜的抗癌利器!每天吃3朵有效預防大腸癌、心血管阻塞

延伸閱讀:美國癌研所:多吃「3種食物」腸癌率降三成,一年四季都吃得到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分享逆齡抗老觀念。 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也親自參與,他分享,現在70多歲從沒有做過任何整形手術,為了「自然美」每天花時間保養,現在的自己比6年前還年輕。

2025年11月03日 17:59

280萬糖友失智風險翻倍 專家:曾發生低血糖更要注意

280萬糖友失智風險翻倍 專家:曾發生低血糖更要注意

糖尿病患者愈來愈多,醫界估計全台可能已有280萬人。因應今天世界糖尿病日,台灣神經學學會在臉書提醒,糖友的失智風險比多數人想像更高,相較一般人,發生血管性失智症、阿茲海默症分別增2.4 倍、1.6 倍,如曾出現低血糖,未來失智機率也會加倍,糖友平常務必注意控糖,以免認知功能不知不覺流失。

2025年11月14日 11:21

人工生殖法草案已送政院 國健署長:應尊重代孕者隱私

人工生殖法草案已送政院 國健署長:應尊重代孕者隱私

近期男同志代孕爭議不斷,有男同志赴美國代孕還上傳孕母生產過程畫面,更傳出身份疑似為台北慈濟醫院骨科醫師。國健署署長沈靜芬今日出席活動受訪回應,《人工生殖法》修法草案已經送行政院,內容是有納單身女性、女同志,修法主要重點在於強調「女性自主權」,至於爭議事件,沈靜芬不予評論,但強調應該尊重代理孕母本身的隱私。

2025年11月14日 10:58

醫PO「代理孕母無碼私密照」 台北慈濟:私領域行為、已加強關懷

醫PO「代理孕母無碼私密照」 台北慈濟:私領域行為、已加強關懷

一名男同志分享赴美尋求代孕經歷,還公開上傳孕母生產過程的無碼畫面,引發網友眾怒。該名同志遭起底,疑似是台北慈濟醫院現職骨科醫師。對此,院方今上午表示,醫師於個人社群媒體發布言論,為該醫師私領域個人行為,應妥善面對與處理;醫院已啟動關懷機制,對此同仁進行關懷輔導。

2025年11月14日 10:41

膝蓋卡可能是肌少症 醫教1招測肌力:不扶東西能連續站起5次

膝蓋卡可能是肌少症 醫教1招測肌力:不扶東西能連續站起5次

民眾若發感覺膝蓋卡卡,常會想是否老了、關節退化,但台北榮總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在臉書分享,根據最新研究,膝關節退化患者其實約25%合併有肌少症,所以當膝蓋不適,有可能是肌肉量不足,才導致膝蓋吃不消,關節未必已退化,平常可進行「不扶東西連續站起來5次」小測試,有助及早發現肌力衰退。

2025年11月14日 10:03

早餐常見肉品「藏致癌物」 毒性與香菸同級!專家示警

早餐常見肉品「藏致癌物」 毒性與香菸同級!專家示警

許多人早餐常吃的培根與火腿,恐怕潛藏健康危機。粉專「韋恩的食農生活」近日引述英國科學家觀點指出,「立法規定培根像香菸一樣加上致癌警語,你贊同嗎?」英科學家呼籲應在這類加工肉品的包裝上加貼健康警語標籤,提醒消費者當中可能含有致癌化學物質「亞硝酸鹽」,其危險性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與香菸、石棉同級的第一類致癌物。

2025年11月13日 20:33

恐怖藥物過敏她全身長水泡險死 就醫才知免疫系統「整組壞了」

恐怖藥物過敏她全身長水泡險死 就醫才知免疫系統「整組壞了」

一場嚴重的藥物過敏,竟可能是長期免疫系統風暴的開端。台中榮總最新研究發現,因藥物引發的罕見重症「史帝文強生症候群(SJS)」與「毒性表皮溶解症(TEN)」,並非單純的短期過敏,患者在康復後,罹患紅斑性狼瘡、乾燥症等自體免疫疾病的風險,竟比一般人高出5.6倍。這項全球首創的大數據研究,已刊登於國際頂尖期刊《Allergy》。

2025年11月13日 17:39

門諾醫院最後拼圖!中西醫整合中心啟用 全人醫療新里程

門諾醫院最後拼圖!中西醫整合中心啟用 全人醫療新里程

花蓮醫療再添整合新動能!門諾醫院日前舉行「中醫科與中西醫整合中心啟用典禮」,象徵醫療服務邁向全人照護的新階段。花蓮縣衛生局長朱家祥在致詞宣示「花蓮中西合療元年」正式開始,門諾醫院的加入,讓花蓮在中西醫協作領域再下一城,也為偏鄉醫療注入嶄新的希望。

2025年11月13日 17:37

藍委提補充保費改革「一招480億進帳」 石崇良眼睛一亮

藍委提補充保費改革「一招480億進帳」 石崇良眼睛一亮

衛福部長石崇良拋出補充保費改革方向,引發存股族反彈,還因未事先和金管會徵詢惹議。國民黨立委賴士葆今(13)日幫忙出招,提出補充保費收取天花板直接取消「無上限」,健保一下可以進帳4千多億,追問石崇良敢不敢得罪有錢人?石崇良當場笑回「聽到都眼睛一亮」,他表示將朝此方向細算看看,「我這次學會了,要先跨部會協調。」

2025年11月13日 16:19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