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新聞直擊,為你掌握生活必需健康新知

吃營養補充品防失智癡呆? 醫師揭真相:不如吃這些

puhhha/shutterstock

▲吃營養補充品防失智痴呆?(puhhha/shutterstock)

圖文/每日健康
國際編譯/郭家和

連吃飯都沒時間 直接吃營養補充劑防失智?

取得食物越來越方便,但是人們生活的節奏與時間卻越來越緊縮,不但忙得「連吃飯都沒時間」,也有越來越多人認為咀嚼食物只是攝取「營養素」,那只要直接購買營養素產品來食用就能滿足身體所需了?不難發現,隨著科技進步與前述生活型態,各種健康食品與營養素補充劑大行其道,然而這些補充劑或健康食品,真的能取代正常食物嗎?又真的能起預防如阿茲海默症等大腦病變的作用嗎?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神經病學教授 Steven DeKosky 撰文指出,最新統計發現美國50歲以上成年人有四分之一補充與大腦健康相關的營養品,但根據非營利組織《AARP》(美國退休人員協會)的同樣一份研究,中高年人口應該將這些營養品預算花在其他地方,補充品並無法帶來真正減少大腦病變風險的效果。

DeKosky 教授指稱,保健食品市場廣大,粗估有數十億美金以上,中高齡人口每月的營養品預算可在20至60美元之間(約新台幣600 元至1800元),然而這些金額換算成新鮮的蔬菜水果,可能是更好的養生之道。DeKosky 教授表示他自己的從業生涯都在研究腦部健康與預防老人癡呆症,他提醒民眾這些號稱有「功效」的產品並沒有得到FDA的批准,事實上,許多補充劑宣稱的「經實驗證明有效」、「保持良好大腦健康狀況」,都不等於科學驗證的藥物效果。

人體代謝維生素有限度 這幾種過量還可能有毒

DeKosky 教授更舉美國時興的銀杏葉補充劑為例,雖然瓶身上宣稱「可維持大腦功能健康與精神旺盛」,但不少民眾都忽略了另一處警示寫著「該聲明尚未經過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評估,不可用於處方或治療任何疾病」。這樣的產品廣告有沒有用?DeKosky 教授表示,戰後嬰兒潮一代逐步邁入了高齡期,也是最關注養生之道的族群。同時,研究也顯示老年人最擔心的是認知障礙,無論是記憶力退化或是失智症。

當代醫學尚無法有效解決失智症和老人癡呆風險,促使了嬰兒潮這一代人轉向採用其他方法來維護大腦健康。DeKosky 教授承認,現階段許多減緩或預防阿茲海默症的藥物臨床試驗都宣告失敗,因而讓大腦保健品市場更加蓬勃,但民眾仍要有正確的觀念,服用這些營養補充劑,不代表就能防止失智症發生。

然而,所有的維生素、營養素都對保護大腦、預防認知障礙無效嗎?DeKosky 教授說,沒錯,維生素確實對大腦有益,但是大部份的人都不需要服用維生素補充劑。只要正常飲食,就不需要額外攝取維生素和礦物質。比較例外的情形時,維生素B6或B12不足的族群可能需要營養補充治療,人體對這兩種營養素的吸收能力會隨年齡下降,所以確實是老年人口比較常見。不過DeKosky 教授也認為,膠囊狀的維生素B12的吸收效果必須存疑,臨床上還可能或採用注射治療。

總有人認為,維生素攝取是多多益善的事,就算補充劑吃下肚,最多也只是排出身體而已,不會有什麼問題。對此,DeKosky 教授提醒,人體只能消化一定量的維生素,水溶性的維生素可以隨著尿液排出。都某些脂溶性維生素攝取過量就可能有毒性問題,包括維生素A、D、E、K尤其如此。至於銀杏葉補充劑能否預防和治療阿茲海默症?DeKosky 教授認為從目前研究來看,並沒有正面的效果。

抗氧化劑可顧大腦 食物效果反而比藥物好?

另一項對保護大腦、預防失智非常重要的抗氧化劑,有趣的是從科學實驗中發現,藥丸形式的抗氧化劑未能改善會逆轉記憶力下降等症狀,反之,攝取的食物中含有高抗氧化劑,確實有助於長期的記憶力表現。DeKosky 教授解釋,這個結果可能說明了,人體演化出在食物型態中攝取到最需要的營養素的生化機制,而且還可能與食物中的其他植化素發生協同作用。單純的補充劑和丸劑為何反而達不到效果,是值得研究的課題。

DeKosky 教授呼籲,要預防失智症和老人癡呆,最關鍵之處仍在於健康飲食,不妨將這些營養補充劑的預算省下,盡量攝取更多的綠葉蔬菜或其他更健康的食物。

資料來源:〈Supplements for Brain Health Don't Work, According to Neurologist〉By Steven DeKosky, University of Florida 

延伸閱讀:失智剋星!研究:每天吃10克,大腦認知功能升高60%

延伸閱讀: 老人癡呆「無藥醫」拖累全家!精神科醫師5招「抗失智」促進大腦血流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親自參與盛大開幕活動。總裁王令麟致詞時指出,東森栢馥就是高品質生活的私人會館,不只有健康檢查,5樓還有美容、美麗服務的會館,去年11月已經開幕,正式把「AI美麗健健康」整合起來,主打AI智慧美容與精緻醫美。

2025年06月26日 15:26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同時舉辦第7場東森新聞健康雲的大師健康講堂活動,本次邀請到國內心臟內科權威、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黃瑞仁擔任主講人。黃瑞仁在講座中分享「冠狀動脈疾病」衛教資訊,並列出7大高危險群,呼籲民眾要定期健檢。

2025年06月26日 17:48

61歲男腎臟移植後「體內竟長滿寄生蟲」!從肺部一路爬到皮膚

61歲男腎臟移植後「體內竟長滿寄生蟲」!從肺部一路爬到皮膚

器官移植可以續命,也可能出現感染引發的慘劇!國外《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近日發布一篇罕見醫療個案,美國一名61歲男子接受腎臟移植手術後,體內竟爬滿寄生蟲,從肺、腹部一路爬到皮膚,造成他感到噁心、嘔吐和口渴,住院治療卻病情惡化,還一度休克;最終男子在注射專門對抗該寄生蟲的藥物後,身體得以康復。

2025年07月07日 01:49

「孕期出血」常見2類體質 醫:血熱型別過度進補

「孕期出血」常見2類體質 醫:血熱型別過度進補

「孕期出血」總是讓人多孕媽咪相當緊張,中醫師指出,大約有2~4成的孕婦都可能發生過孕期出血情況,造成出血的原因眾多,以中醫觀點來看,引發原因可能是「氣血虛弱」或是「血熱」,若發現出血量持續增加或同時伴隨腹痛,一定要前往醫療院所做進一步檢查。

2025年07月06日 19:29

六旬突婦肢體癱軟!醫揪出5公分「心臟黏液瘤」害血栓

六旬突婦肢體癱軟!醫揪出5公分「心臟黏液瘤」害血栓

六旬婦人突發右側肢體癱軟,家人以為是中風緊急送醫,進行一連串神經影像與心臟血管檢查後,意外找出真正元凶不是一般的血管性中風,而是一顆超過5公分、長在左心房的「心臟黏液瘤」。醫師指出,儘管心臟黏液瘤屬良性,但位置與特性就像一顆不定時炸彈,一旦阻斷血流就會造成急性威脅,但只要及早發現並妥善處理,預後通常良好。

2025年07月06日 16:11

準媽媽產檢無症狀!1篩檢揪出「產科殺手」每年害50萬名胎兒死亡

準媽媽產檢無症狀!1篩檢揪出「產科殺手」每年害50萬名胎兒死亡

一名懷孕21週的準媽媽,在高層次超音波檢查中被發現胎兒體重小兩週,雖未出現其他症狀,卻在中期「子癇前症」篩檢中驗出,胎盤功能異常程度超標7倍,屬於高風險族群,所幸經監測與用藥,一路安胎到29週,寶寶順利出生。醫師指出,子癇前症全球每年造成超過7萬名孕婦死亡、胎兒死亡更逾50萬例,導致早產約260萬例。

2025年07月06日 14:52

「1甜品」能助減重!醫曝「不用運動節食」:一碗就能燃脂

「1甜品」能助減重!醫曝「不用運動節食」:一碗就能燃脂

吃甜品也能減重?減重醫師蕭捷健透露,當大腸裡的擬桿菌遇上由高纖食物、抗性澱粉發酵而來的乙酸,可減少肝臟與內臟脂肪,效果如同進行低碳飲食,而綠豆富含抗性澱粉與β-葡聚醣,是不錯的選擇,建議煮成綠豆湯食用,「更棒的是,這一切不需你忍受極端斷澱粉的痛苦與煎熬。只要換一下主食,你就能輕鬆地啟動身體天然的燃脂模式。」

2025年07月06日 13:50

失眠是「全球第二」常見健康問題!醫:台灣吃安眠藥是亞洲之冠

失眠是「全球第二」常見健康問題!醫:台灣吃安眠藥是亞洲之冠

根據美國睡眠醫學會(AASM)及相關文獻統計,全球失眠盛行率約為10–30%,部分地區甚至高達50–60%,失眠已經是僅次於感冒的全球第二常見健康問題。醫師指出,2023年台灣安眠藥開立總數超過11億6,000萬顆,使用量居亞洲之冠,失眠的原因並非單一,其中壓力是最常見的誘發因子,其他也會受到「生理時鐘」與「睡眠債務」兩大因子影響。

2025年07月06日 12:13

「異常出血」最常見!醫示警「子宮內膜癌」4狀況

「異常出血」最常見!醫示警「子宮內膜癌」4狀況

「子宮內膜癌」是女性常見的婦科癌症,好發於50歲以上、特別是停經後的女性。醫師指出,子宮內膜癌早期徵兆以「陰道異常出血」最常見,包括「停經後再次出血、月經週期紊亂、經血量增多、持續性的紅色分泌物」,且國際研究指出BMI超過30,罹患子宮內膜癌風險大增。

2025年07月06日 11:42

全台2%人患此病!中風風險高5倍 醫曝心房顫動治療3大重點

全台2%人患此病!中風風險高5倍 醫曝心房顫動治療3大重點

「醫師,我感覺心臟蹦蹦跳,還忽快忽慢怎麼辦?」小心,這可能是心房顫動的徵兆,花蓮慈濟醫院參與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聯合41家醫院規劃心律不整衛教活動,在7月5日舉辦「心動列車」心房顫動衛教講座,由心臟內科謝仁哲主任、陳威佐醫師,透過宣導呼籲民眾注重心房顫動。

2025年07月06日 10:53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