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衛七號有多厲害? 志祺七七帶你一窺台灣宇宙科技



圖文/志祺七七

6月25日下午兩點半,台灣的人造衛星「福爾摩沙衛星七號」在美國發射上太空了。從今以後,它就要接替福衛三號,成為台灣的氣象預報擔當,在地球外面搜集比以前更精準的大氣資料。

▲福衛七號。(圖/Youtube頻道圖文不符x志祺七七)

▲福衛七號。(圖/Youtube頻道圖文不符x志祺七七)

【 福衛七號是什麼? 】

福衛七號計畫是台灣跟美國近十年來最大型的科技合作計畫,它是一顆氣象衛星。它的任務是在外太空測量地球的溫度、濕度跟大氣壓力資料,讓中央氣象局可以做出氣象預報;而它的技術比福衛三號來得先進許多,氣象預報準確度也比以前提高了百分之十,號稱是目前「太空中最精準的溫度計」。

福衛七號其實是六顆衛星的組合,它們分別裝了不同功能的測量儀器,在地球的南北緯 50 度之間繞著地球轉,所以其實不止台灣,全世界中低緯度的國家都能利用它的觀測資料來做氣象預報。

在福衛七號計畫合作的項目中,台灣團隊負責了全部的軟體系統開發、衛星本體設計,以及所有零件的測試與組裝;美國則負責提供先進的測量儀器、而英國負責製造零件。

對我們來說,福衛七號的成功,代表了台灣已經擁有了完整的地面遙控衛星系統,可以正式跨入「全球衛星產業」、與世界各國合作。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也是台美關係的大躍進。另外很值得一提的是,台灣的福衛七號計畫總主持人朱崇慧,是我們衛星計畫中唯一的一位女性科學家、同時也是首批到美國受訓的唯一一位女性工程師。

▲獵鷹重型火箭。(圖/Youtube頻道圖文不符x志祺七七)

▲獵鷹重型火箭。(圖/Youtube頻道圖文不符x志祺七七)

【 獵鷹重型火箭 】

這次負責載福衛七號上太空的,是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 SpaceX 的「獵鷹重型火箭」,它是目前世界上推力最大的載運火箭。

這次,獵鷹火箭上載的不只有福衛七號,還有其他各個國家單位的衛星要一起出發。而它的分次分批技術,可以精準的把每顆衛星載到自己該去的軌道上,然後把它分離噴射出去,讓它們分別在該下車的地方下車,就像是一艘太空巴士一樣。

而福衛七號就這樣順利的分離火箭、進入軌道;也在發射的 173 分鐘後,跟地面通聯成功。

▲福衛三號。(圖/Youtube頻道圖文不符x志祺七七)

▲福衛三號。(圖/Youtube頻道圖文不符x志祺七七)

【 福衛七號的其他兄弟姐妹們 】

在福衛七號之前,台灣還有過福衛一、二、三、五號。

1999 年,我們的第一顆衛星——福衛一號發射了;它是一顆科學衛星,專門在太空中搜集資料、進行科學研究,而它所帶來的里程碑,是讓台灣正式成為「衛星發送國」,也是世界上第 33 個擁有自己衛星的國家。

2004 年,我們又發射了的第二顆衛星——福衛二號,它是一顆光學遙測衛星,負責從太空中定期拍攝地球的地景,可以做為災難後分析地球變化的資料;除此之外,福衛二號還曾經在 2006 年,因為拍下關鍵證據,而替台灣打贏了一場跟海域污染有關的國際官司。

2017 年福衛二號退休,同時也發射了解析度更高的福衛五號來代替它;福衛五號是台灣第一顆從研發、設計到生產,全部都由自己製造的衛星,它的成功,讓台灣的太空技術進入到世界前 10 名裡面。

接下來回頭說說福衛三號。福衛三號在 2006 年發射,也就是這次福衛七號要接替的上一顆氣象衛星;它是我們中央氣象局天氣預報的重要來源,可以搜集、補足地面人工測量不到的資料。

福衛三號發射後,只花了 8 個月時間就被納入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系統中。世界上有超過 80 個國家、3000 多個科學家或氣象單位,都在使用福衛三號的資料庫,而它也幫全球氣象提升了百分之六的準確度。

最後,福衛七號計畫其實還有一個外傳,那就是全國產自製的第二顆衛星「獵風者號」。獵風者號預計會在兩年之內發射,在太空中用跟福衛七號不同的原理採集氣象資料、推估海面上的風場,跟福衛七號一起相輔相乘做氣象預報。台灣未來的太空計畫,不只是發射獵風者號這麼簡單。福衛八號以及更多衛星,都等著要被送上太空。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分享逆齡抗老觀念。 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也親自參與,他分享,現在70多歲從沒有做過任何整形手術,為了「自然美」每天花時間保養,現在的自己比6年前還年輕。

2025年11月03日 17:59

8旬老母獨撐50年悶殺腦癱兒 石崇良:支持總統特赦

8旬老母獨撐50年悶殺腦癱兒 石崇良:支持總統特赦

台北市一名80歲劉姓老婦不堪照護全身癱瘓、長期臥床的腦麻兒子長達50年,身心俱疲之下,痛心在兒子嘴中塞進1萬元紅包,再以膠帶纏繞口鼻導致死亡,一審法官審理後判處她2年6個月並建請總統特赦,網路上也有學者喊話支持。衛福部長石崇良今(13)日表態「支持總統特赦」。

2025年11月13日 11:17

米其林推薦「老烤箱餐酒」5人食物中毒就醫 衛生局稽查揪4缺失

米其林推薦「老烤箱餐酒」5人食物中毒就醫 衛生局稽查揪4缺失

北市米其林指南餐廳「老烤箱義式披薩餐酒」傳出疑似食物中毒,有不少民眾在11/9、10到該餐廳用餐,回家後出現腹瀉、發燒等身體不適症狀。北市衛生局表示,接獲通報後,已前往稽查,現場查有多項缺失,已要求限期改善,另也採集食材、手部等檢體,目前醫院通報5人就醫,尚未達累計6位停業標準。

2025年11月13日 11:13

長期聲音沙啞以為胃食道逆流 電腦斷層檢查意外揪出肺癌

長期聲音沙啞以為胃食道逆流 電腦斷層檢查意外揪出肺癌

聲音沙啞難改善,竟然與肺癌有關。敏盛醫院微創手術中心執行長陳榮堅在臉書分享,一名50歲男性聲音沙啞,先前接受多種檢查皆無異常,後來聽說胃食道逆流會造成沙啞,於是來他門診,但做胃鏡一樣未見問題,轉診耳鼻喉科卻發現單側聲帶不會動,再安排電腦斷層,才在左肺找到肺癌腫瘤。

2025年11月13日 10:33

醫院外牆整修「醫事人員排班站崗」 北市聯醫:已由保全協助

醫院外牆整修「醫事人員排班站崗」 北市聯醫:已由保全協助

台北市立聯醫和平院區近期進行外牆整修,但卻被民眾爆料有護理長、藥師等醫事人員在工程圍籬外排班,讓民眾看了相當不滿。對此,院方表示,11/10啟動現場引導與人力支援措施,感謝除醫護人員外等各職類同仁共同協助,考量人車動線已逐步穩定,今(13)起由保全人員及志工持續提供引導與服務。

2025年11月13日 10:31

男篩出胰臟腫瘤「改變作息瘦6kg」變健康 嗨喊:人生最快樂時光

男篩出胰臟腫瘤「改變作息瘦6kg」變健康 嗨喊:人生最快樂時光

健康檢查有紅字,甚至發現腫瘤,有時未必是壞事。禾馨民權健康管理診所院長林相宏在臉書分享,一名55歲男性因為有家族史,決定做胰臟癌篩檢,結果發現胰臟神經內分泌,雖屬早期,可再觀察,他仍調整作息,後來體重下降,血脂、血糖都改善,精神也變好,回診時還說這是他「人生最快樂的時光」。

2025年11月13日 10:03

鳳凰風災害「健保卡毀損、遺失」 可例外就醫、領藥

鳳凰風災害「健保卡毀損、遺失」 可例外就醫、領藥

鳳凰颱風帶來暴雨,部分區域出現災情,健保署今(13)日表示,民眾若無健保卡但需要就醫,已請各特約醫療院所協助以「例外就醫」提供醫療服務。如果健保卡因颱風損毀、遺失,可申請免費換發新卡,也可以持慢箋至藥局領藥,各藥局依例外就醫處理。

2025年11月13日 09:44

慢性蕁麻疹不只皮膚症狀!她發作「喉嚨腫、呼吸困難」三度送急診

慢性蕁麻疹不只皮膚症狀!她發作「喉嚨腫、呼吸困難」三度送急診

蕁麻疹是國人常見的疾病之一,據統計,每五人就有一人曾有蕁麻疹發作的經驗。然而蕁麻疹不單純只有皮膚症狀,一名56歲女性,就因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發作,導致喉嚨腫脹、呼吸困難,三度被緊急送急診。醫師指出,許多患者會認為「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只是過敏,避免攝取容易過敏的食物就好」,其實這是免疫系統失調,就算完全不接觸過敏原仍會發病,,千萬不能消極治療。

2025年11月12日 18:58

公部門首位!台大醫院取得ISO 20400永續採購認證

公部門首位!台大醫院取得ISO 20400永續採購認證

永續醫療已成為國際趨勢,台大醫院秉持「健康守護、醫界典範」的願景,積極導入永續治理理念,並於今(12)日宣布成功通過英國標準協會(BSI)依據《ISO 20400 永續採購指南》進行的符合性查驗,取得符合性聲明書,成為全台首家達成此國際標準的公立醫院與公部門機關,展現台大醫院在醫療永續與社會責任上的領航地位。

2025年11月12日 18:27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