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海外工作的距離 9項你一定要考慮的事

▲XChange知識共享計畫。(圖/XChange)圖文/XChange

▲XChange知識共享計畫。(圖/XChange)

圖文/XChange

筆者住家附近有兩條適合跑步的路線,一條是公園綠道,一條是大馬路旁的人行道。兩條路線,起點與終點完全落在相同的地方,風景與條件卻截然不同。與台灣到海外工作,頗有相似之處。

人的每一次選擇都是一個點,帶來的經驗積累成一個面,一層一層,沈澱出了自己的樣貌。

▲圖/Ariel Yung攝

▲乾淨的街HWN(圖/Ariel Yung攝)

海外工作的權衡

想到海外的理由很多,因為筆者待在日本,故分享這四年以來,感受比較深的利弊得失供讀者參考。

較為正面的部分:

1.薪資水平各行業的薪資水準不同,但以國稅廳來的平均薪資(下圖)來看,可以知道日本的實際年收數值還是比較高的(除去稅率,實際入手約75%-80%),且如果是大手知名企業,薪資更是比平均高出許多。當然,一般印象來看,日本的物價水準較高。可若以知名的連鎖店松屋為例,牛丼一碗330日圓,折合約90台幣,便當一個500–1000日圓,約140–280台幣,日常食物的物價並沒有想像中的高昂(當然,一餐5000日圓到30000日圓的餐廳的選項也很多)。開源節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開支,存錢的速度可以比在國內快速。

▲年代別の平均年収と手取りはいくら?最新年度の統計から都道府県での差まで調べてみた。(圖/翻攝自共働きサラリーマンの家計簿)

▲年代別の平均年収と手取りはいくら?最新年度の統計から都道府県での差まで調べてみた。(圖/翻攝自共働きサラリーマンの家計簿)

2.擴大自己的舒適圈在海外工作,最有趣的就是可以跟其他國家的人認識。不只是日常生活習慣的差別,還有工作文化上的差異。舉例來說,婚禮文化的不同,日本通常都是小人數制,至親好友參加。包禮金的信封也要依照禮金的數目選擇(包越多信封越華麗)。去日本人家玩,也可以看到一般家庭的生活樣貌。工作文化來說,日本特別強調「共有文化」,一件事情最好全部的人都被CC,與過往台灣工作僅會知會相關人士的文化不同。另外,「事件背景說明」也是日人較為在意的點。日本網路上有個知名的笑話,是當不同國家的人被問「1+1=多少呢?」,其他國家的人大多會直接回答「2」,但對日本人,需要先知道你問這個問題的原因,才能安心回答你的問題。對於這樣的文化差異,儘早去適應,學會用大家熟悉的溝通方式,可以較快融入環境。這些文化差異沒有對錯,筆者常常問比較熟的日本同事,「日本人一般是這樣想的嗎?」,有機會了解另外一方的觀點,擴大自己舒適圈的邊界覺得很有意思。

▲以前從日本朋友那收到的網路笑話,講述問各國人1+1等於多少時,日本人會仔細確認背景才回答。(圖/Ariel Yung)

▲以前從日本朋友那收到的網路笑話,講述問各國人1+1等於多少時,日本人會仔細確認背景才回答。(圖/Ariel Yung)

3.方便觀光(笑)大阪到東京的距離約為一個台灣大小,九州也有一個台灣大小。日本幅員遼闊,四季分明,各個季節都有活動可做。春天賞櫻野餐,夏天參加煙火大會,秋天追楓,冬天滑雪。在這裡工作生活,不把握機會好好觀光日本1都1道2府43縣也是可惜。觀光資訊很多,就不多贅述。

較為負面的部分:

1.在外國,你終究是個外人根據日本法務省2018年的資料顯示,在日外國人數目約為263萬人。依照全日本總人口為1億2千萬人去估計,佔的比例約為2%。在這之中雖然中文人口是最大族群,但2%也只能說是整體中的少數。

身為少數人口,除了一般生活習慣、工作習慣與日本文化不同外,最大的就是過往的成長共通背景的不同。常用語、名人、政治人物,生活成長中的共通事件都不同(這裡用的是2ch,ptt幾乎沒人知道)。在日常工作上的感受比較不深,但到晚上居酒屋或是交友的時候,能不能隨意的放鬆閒聊,聊甚麼話題,都會有比較深的隔閡感。這個部分,隨著在異鄉時間變長,與當地人共通話題會逐漸增多,會慢慢改善。

2.於公於私,都得重新構築人際網路工作面,隨著在職場經驗增加,認識的人可以擴及各個領域,需要詢問資訊時總是方便不少。在海外,若是擔當事業拓展等相關對外職業,等於全部打掉重練。私人面,馬斯洛七大需求理論大家都聽過,金字塔的前三層,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跟情感需求。在自己的故鄉,有家人朋友較為牢固的情感支持,但當人身處異鄉,與原來的人際網路本來溝通時間就會減少,有困難也不想讓身在遠方的親友擔心。「寂寞、不安、我為什麼在這裡?」相信都是遊子深夜時曾出現的心情。會建議大家剛到海外工作,除了參加公司社團外,也可以積極參加當地的聚會,拓展人際圈。像是xchange日本分會、worklife in japan等組織可以找到一同在當地打拼的夥伴,或是透過meet up、eatgether等網路服務也可以找到一些安全並在自己周遭的活動聚會。

3.語言的溝通障礙在工作上,畢竟身處海外需要講得是第三種語言(除去中文、英文)。當用自己不擅長的語言時,字彙容量少,文句的修飾也少,這會讓你很難完整表達自己的意見,也會是職涯發展上比較大的障礙。無法順暢的溝通,會讓這個人顯得比較笨拙。外加一點,幽默是一種溝通的潤滑劑,若是較難互相吐槽、說點幽默的事情,會有種嚴肅難親近的形象。這時候只能建議大家常帶笑容,用表情表現出友善的態度了。

談選擇?有選項才有抉擇

筆者比較常聽到的案例是,想先來日本,再慢慢找工作。或是,透過旅遊打工度假找打工職,希望結束後能轉為全職員工長期留在日本。但這些都是筆者相對之下不那麼建議的方式。原因是若期待在這邊有長久的發展,目前聽到的經驗,因為已到日本,簽證時限已有絕對期限,求職者的談判籌碼會隨著時限逼近而下降。最理想的狀況還是在台灣時就已提前找到全職工作,或是來日本求學,畢業後求職也會比較理想。

增加自己的選項:

1.知道你能選甚麼

日本目前人才不足,多透過相關海外求職社團、粉絲專頁或是部落格了解其他在日工作者的工作背景,知道其他人是怎麼來到日本的。同時,若有意來日,也可以研究哪些日資企業對於台灣人才有明顯的偏好,部份日企也在台灣有開徵才seminar,也不失為一個理解日本企業的好機會。

2.提升自身能力以日本的職缺來說,以周遭經驗來看,不論面向觀光的服務職缺(多為打工職),正職來說最缺乏的還是工程相關職位。從旁觀察,這個職位對於日文的要求也比較小(較注重代碼建構與資料運算能力)。若是非理科者,會建議英文一定要可以寫基本郵件(這方面台灣人的英語水平都算不錯),並先在台灣學好生活口說日文會是比較理想的。有些人會認為一定要拿到N1才來日本,但筆者自身是在來日後才取得N1資格。拿到證照後,還是深感到自己語言的不足,故建議生活可以溝通即可。敬語的優美度,可以來日之後參照工作往來的郵件學習即可。

3.提升自己履歷的魅力與曝光度

好好經營自己的Linked In帳號,放上自己的作品集,增加自己履歷的亮點。目前尋找人才出海的獵頭與公司HR很多,Linked In帳號是一個很有效的方法。其他在日本常用的求職網站為Robert Walters (知名的針對可說多國語言者的求職服務)、Indeed、Bizreach,建議大家也可放上履歷,並在上面多看看相關的職缺。

抉擇的方法: 多參考他人意見

參考他人意見,一個當然也是透過社團等他人實際經驗交流,可以知道各公司的真實樣貌。另一個推薦的是日本很流行的評論網站Vorkers,裡面有退職員工可對各公司做出評價。以自身聽到的經驗和上面看到的評論,認為真實性滿高可以參考。故在提出求職申請前,對各公司進行調查時,也可參考類似網站,確保自己可否接受該公司的文化。

最後,期待在日本見到大家,謝謝。



XChange

台灣最活躍的網路產業工作者社群,自 2016 年成立三年以來,持續推動實體互動式講座 #產業大聚 與 #海外工作同學會、產學串接專案 #數位內容大使、知識型長期職涯共筆 #Medium知識共享計畫,從線上到線下,凝聚網路圈海內外人才。核心成員近 100 人皆以業餘時間遠端協作,舉辦 30+ 場實體講座,影響人次 5000+,並於 2018 年末於上海、北京、東京、雅加達、新加坡成立 5 大海外分社。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國際知名的心臟內科專家黃瑞仁醫師,在接掌輔大醫院滿2年前夕回首來時路,笑說,他一直都喜歡挑戰,骨子裡有股拓荒者精神,不論是當年將緊急心導管治療觀念帶回台灣,或推動台大雲林分院脫胎換骨,或如今率領輔大醫院升級醫療,雖都有辛苦難處,但他始終相信耕耘過後,嚐到的果實將會更為豐碩、甜美。

2025年07月05日 09:23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經營一家醫院並不容易,而黃瑞仁醫師根據過往的成功經驗,認為帶好團隊有一大關鍵,就是要對任何挑戰都抱持樂觀心態,「不要只是覺得難,還要告訴自己做得到」,同時和團隊保持良好關係,如此許多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2025年07月05日 09:24

19歲男大生爆肥得糖尿病 醫點名4大兇手:很多人天天吃

19歲男大生爆肥得糖尿病 醫點名4大兇手:很多人天天吃

過去常被視為中老年人疾病的糖尿病,正悄悄朝年輕族群蔓延。內分泌暨新陳代謝專科醫師周建安指出,現代人飲食精緻化、生活型態不良,導致糖尿病患者年齡層下移,他更分享一個年僅19歲的大學生,因為每天攝取過多含糖飲料,加上缺乏運動,竟在青春年華就被診斷出罹患糖尿病。

2025年07月15日 22:37

飯店赤腳洗澡恐染HPV!腳底冒顆粒「非老繭」 醫示警:具傳染性

飯店赤腳洗澡恐染HPV!腳底冒顆粒「非老繭」 醫示警:具傳染性

有媒體報導指稱,在飯店或健身房等場所赤腳淋浴可能引發病毒感染。家醫科醫師鄭名琁在其FB粉絲團發文表示,許多民眾在手腳出現硬塊時,常誤以為是老繭或雞眼,實際上那可能是由人類乳突病毒(HPV)引起的「疣」。這類病毒性皮膚增生並非單純的角質堆積,不僅會傳染,還會擴散至其他部位,甚至變成整片。

2025年07月15日 17:43

孕婦受菸害將引發DNA甲基化異常 恐讓胚胎與胎兒都異常

孕婦受菸害將引發DNA甲基化異常 恐讓胚胎與胎兒都異常

除了基因會影響胚胎與胎兒的發育是否正常之外,DNA甲基化的表觀遺傳調控也至關重要。台中茂盛醫院遺傳基因實驗室李月君主任指出,如果DNA甲基化異常,即使胚胎基因正常仍會造成胎兒發育異常。生殖醫學科羅偉哲醫師說明,備孕夫婦及孕期婦女都會受到煙害、不良飲食而引發DNA甲基化異常,故建議夫妻要一起戒煙。

2025年07月15日 17:10

同床竟變惡夢?伴侶「分房睡」崛起 一人一床反而更甜蜜

同床竟變惡夢?伴侶「分房睡」崛起 一人一床反而更甜蜜

枕邊人不是敵人,但每晚一起入眠卻變成一場修羅場?在國際兩性議題引起共鳴的「睡眠離婚(Sleep Divorce)」話題,每隔一陣子也會在台灣社群熱議。根據日本《Women’s Health》報導,許多專家正重新定義「好關係」的必要條件——不一定是一起睡,而是睡得好!

2025年07月15日 16:53

老公搶吸奶頭「會影響母乳成分嗎?」 醫師解答!一票爸爸笑了

老公搶吸奶頭「會影響母乳成分嗎?」 醫師解答!一票爸爸笑了

媽媽親餵母乳時,寶寶的唾液會透過乳頭進入乳腺,刺激母體分泌相應的免疫成分,這稱為「乳腺-寶寶交互作用(乳汁回流)」。就有人妻求問,這段時間若老公也吸吮她的乳頭,是否會影響母奶的營養成分;對此,婦產科醫師蘇怡寧做出解答,而大票網友也洗版留言,直呼「這篇拯救了很多爸爸」、「長知識了」。

2025年07月15日 16:40

法國知名「芥末醬」二氧化硫超標 越南栗香地瓜農藥違規

法國知名「芥末醬」二氧化硫超標 越南栗香地瓜農藥違規

衛福部食藥署今公布最新邊境查驗不合格產品,其中有2批由輸入業者「河洛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輸入產地為法國的「芥末醬」,被檢出二氧化硫濃度超標。另還有4批輸入產地為越南的「栗香地瓜」,在邊境被檢出殘留農藥不合格,必須退運或銷毀。

2025年07月15日 15:39

台中女6m高墜落...爆炸性骨折險癱 醫用「千斤頂」恢復神經功能

台中女6m高墜落...爆炸性骨折險癱 醫用「千斤頂」恢復神經功能

台中一名51歲劉姓婦人日前不慎從自家約6公尺高處墜落,當場重摔至地面,被緊急送至烏日林新醫院,劉女當下不覺得有明顯疼痛,但檢查發現其全身多處嚴重骨折,之後出現下半身麻痺,僅剩腳趾尚能活動,甚至無法控制大小便等情況,險些癱瘓,所幸經過骨科醫師緊急施行「微創脊椎千斤頂復位手術」治療,成功解除脊髓壓迫恢復神經功能,劉女在手術三個月內奇蹟般恢復行走能力。

2025年07月15日 15:34

再爆4起M痘!都是30多歲男中招 疫情到9月都處活躍流行期

再爆4起M痘!都是30多歲男中招 疫情到9月都處活躍流行期

國內再爆M痘病例!疾管署今(15)日公布上周新增4起M痘病例,都是30多歲男性且皆未接種M痘疫苗,其中3例為本土(北部2例及中部1例),1例為自中國境外移入,7月上旬發病,因身體陸續出現皮疹、水泡、膿疱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經疫調發現皆為散發病例。

2025年07月15日 15:0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