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戒掉手搖飲!在家自製水果醋超簡單 天天都能「泡」健康

蘋果醋。(圖/達志/示意圖)
▲蘋果含豐富維他命C,只要切塊等完全乾後,放入瓶罐,再加上天然釀造醋和冰糖就能釀出一瓶健康醋。(圖/達志/示意圖)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不少人出外打拼,辛苦撐起每一個日子,三餐當上外食族,卻疏忽了尤其在充滿「加工」的時代,可能時常吃進危害健康的調味料或含有重金屬、塑化劑等汙染食材都不知道,還可能引來疾病上身,想要把身體中毒素通通排掉,就要思考怎麼調整體質。其實很簡單,只要養成習慣,戒掉飲料,帶一瓶「自泡水果醋」出門,不僅能維持住青春美麗外,還能省下荷包。

營養師指出,不少人每天一定要花上幾十塊錢買一杯手搖飲,尤其是現在熱到不行的季節,有的人不誇張,一天喝超過2杯以上也多的是。營養師點出,這樣的習慣其實很糟糕,除無法省錢外,身體健康多少都會受影響,最顯而易見的就是「肥胖」,長期還會累積一些看不見的毒素。

▲▼手搖飲料業者結合台灣水果大PK 開發最正港的台灣味。(圖/記者許展溢攝)
▲達人表示,只要當令有什麼水果都可以買回家釀醋。(圖/記者許展溢攝)

營養師強調,外食族平常吃進不少「烹煮過程不明」的餐點,很多人又習慣天天搭配一杯飲料,容易加重身體負擔,各種功能愈變愈差。因此建議大家不如把錢省下,用自己製作的「水果醋」,取代不健康的飲品。營養師說明,主要是水果醋除有促進新陳代謝功能,還有消除浮腫、疲勞等功效,對美容、健康都很有助益。

至於要怎麼自製水果醋?水果達人傳授超簡單2種方法,第1種,只要當令有什麼水果就都能買回家釀醋。以含有豐富維他命C的蘋果舉例:只要切塊等完全乾後,放入事先準備好的瓶罐,再放入天然釀造醋和冰糖,3個月後就能開封用水稀釋飲用。而放的量要多或少,達人指出,可以依個人喜好。若不想等太久,達人分享第2種,同樣,若想釀蘋果醋,只要準備蘋果3至4顆,切塊後加入陳年醋,浸泡約2星期,看到蘋果變成黃褐色後,就可泡出一杯杯的水果醋,喝起來好健康。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國際知名的心臟內科專家黃瑞仁醫師,在接掌輔大醫院滿2年前夕回首來時路,笑說,他一直都喜歡挑戰,骨子裡有股拓荒者精神,不論是當年將緊急心導管治療觀念帶回台灣,或推動台大雲林分院脫胎換骨,或如今率領輔大醫院升級醫療,雖都有辛苦難處,但他始終相信耕耘過後,嚐到的果實將會更為豐碩、甜美。

2025年07月05日 09:23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經營一家醫院並不容易,而黃瑞仁醫師根據過往的成功經驗,認為帶好團隊有一大關鍵,就是要對任何挑戰都抱持樂觀心態,「不要只是覺得難,還要告訴自己做得到」,同時和團隊保持良好關係,如此許多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2025年07月05日 09:24

快訊/新冠單周32死!40多歲男併發肺炎敗血症亡 疫情還在流行

快訊/新冠單周32死!40多歲男併發肺炎敗血症亡 疫情還在流行

新冠死亡仍高!疾病管制署今(15)日公布上周新114例重症、32例死亡,其中最年輕是為南部40多歲男,有多重慢性病長期臥床,新冠併肺炎及敗血症死亡,未接種本季新冠疫苗。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近期新冠疫情連續5週下降,已脫離高原期,不過過去一個月來單周死亡個案都仍在30例以上,且疫情會持續流行至7月底8月初,提醒民眾注意。

2025年07月15日 14:01

台灣「虐老」通報增加 衛福部:55%是子孫傷父母

台灣「虐老」通報增加 衛福部:55%是子孫傷父母

依據衛福部統計,近5年來「老人保護」通報案件逐年增加,其中以直系血親卑親屬暴力尊親屬(即(孫)子女對老年(祖)父母暴力)為大宗,占整體通報案件55%。衛福部表示,根據113年統計,受暴類型以精神暴力最多(佔53%)、這些衝突情境多圍繞在親子互動不良、(孫)子女身心狀態不穩定,以及家內金錢爭執等。

2025年07月15日 13:31

隔夜水能喝嗎?西瓜能隔夜吃嗎?專家給答案

隔夜水能喝嗎?西瓜能隔夜吃嗎?專家給答案

許多人擔心「隔夜」的食物和飲用水不安全,常被網路上關於致癌的謠言所困擾。對此,重症醫師黃軒來釐清一些常見的誤解,並找出真正不該隔夜食用的東西。

2025年07月15日 11:56

9歲童「草莓舌」高燒不退 醫揪出「猩紅熱」:症狀像感冒易忽視

9歲童「草莓舌」高燒不退 醫揪出「猩紅熱」:症狀像感冒易忽視

9歲的奇奇連續多日發燒,家人雖有反覆帶到診所求診,卻遲遲未改善,且他的身體開始出現粗糙的紅疹,手指開始脫皮,進一步就醫檢查發現,合併有咽喉疼痛、扁桃腺紅腫並化膿以及「草莓舌」症狀,做咽喉培養檢查,才發現是感染A群溶血性鏈球菌,確診為猩紅熱,給予抗生素治療後,3天退燒、紅疹也逐漸退卻。

2025年07月15日 11:48

1到4歲是「溺水」高風險年齡 國健署:浴盆也潛藏危機

1到4歲是「溺水」高風險年齡 國健署:浴盆也潛藏危機

暑假是戲水高峰,國健署提醒,1到4歲是溺水高風險年齡,不只在泳池、溪邊及海域要注意溺水風險,連在家洗澡、浴盆中也潛藏危機,家長須隨時陪同、視線不離,幼童洗澡中即使電話響,大人也不可離開,防範溺水悲劇。

2025年07月15日 11:23

撞球名將心肌梗塞猝逝 醫曝危險因子:二手菸會害血管堵塞

撞球名將心肌梗塞猝逝 醫曝危險因子:二手菸會害血管堵塞

男子花式撞球名將「火雲邪神」張榮麟昨驚傳死訊,年僅40歲,據稱死因是心肌梗塞。醫師表示,雖不知確切診斷,但年輕的心肌梗塞病例多與抽菸有關,即使本身不抽菸,過去曾長期在未禁菸場域暴露於二手菸,仍可能埋下血管堵塞遠因,民眾對於菸品風險沒有輕忽空間。

2025年07月15日 11:15

手機殼可能藏「重金屬、毒素」敗腎致癌 醫:2種材質較安全

手機殼可能藏「重金屬、毒素」敗腎致癌 醫:2種材質較安全

使用手機殼可以保護手機,色彩樣式繽紛的款式也能展現自己的風格,醫師提醒,劣質手機殼可能含有重金屬和有毒物質,長時間接觸可能傷腎、影響內分泌,甚至有致癌風險,可選購矽膠、TPU等材質,避免刺鼻、黏膩、掉色的殼。

2025年07月15日 10:45

尿液其實比口水乾淨 醫揭3個冷知識:有異味恐是感染徵兆

尿液其實比口水乾淨 醫揭3個冷知識:有異味恐是感染徵兆

尿液是人類每天都會面對的生理現象,但多數民眾可能認為尿是「髒東西」,對此兒科醫傑登醫師於臉書「傑足先登 傑登醫師」分享,其實這是錯誤觀念,若身體健康,膀胱裡的尿沒有細菌,「比口水還乾淨」,至於尿騷味則是尿素接觸空氣的結果,剛排出的尿幾乎無味。

2025年07月15日 10:02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