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教學! 美國UX設計師面試流程

▲XChange知識共享計畫。(圖/XChange)圖文/Xchange

▲XChange知識共享計畫。(圖/XChange)

圖文/XChange

前陣子轉職的時候再次體驗了面試求職時令人感到心累的漫長過程,這次趁著 XChange 以海外求職為主題的知識共享計畫文章邀稿,來分享一下我在美國大小公司的面試 UX 設計師的流程,以及面試時的一些小訣竅,希望能幫助大家做好準備。

目前市場上對於 UX 設計師的面試流程大同小異,大抵如下:

1.投履歷 / 被 HR 找上

2.HR 電話面試

3.Design Exercise

4.Hiring Manager 或設計師的電話面試

5.On-site 現場考核

當然不是每個公司都需要完整的面試流程,規模較大的公司面試流程通常比較複雜、完整;小公司或工作室則會跳過一些步驟,最精簡的版本只需要經過 HR 面試與 on-site 即可。

面試過程從安排 HR 電話面試到實際接到 offer 的時間不定,短至兩週長至數月,我自己經歷過的平均大概是一到兩個月左右。

延伸閱讀:UX 設計師面試之 Design Exercise 實戰案例 — 智慧門鎖設計

事前準備

▲(圖/Glenn Carstens-Peters攝)

▲(圖/Glenn Carstens-Peters攝)

找職缺

終於將履歷和作品集修改到(稍微)滿意的狀態後,就要開始找適合自己的職缺啦!這個階段是我覺得整個求職過程中最有趣的,就算對現在的工作非常滿意,我每天還是會花些時間逛徵才平台,保持對市場需求與趨勢的敏感度。以下是我固定會去閒晃的幾個徵才平台:

Linkedin

徵才兼建立人脈的平台,除了瀏覽職缺頁面之外,也可以搜尋有興趣的企業,看看他們的人資有沒有自己 po 文提到有職缺、在徵人,可以直接聯繫他們並毛遂自薦,但是如果要加人的話盡量還是要說明清楚自己的來歷。

Indeed

逐漸壯大的徵才平台,我跟老公的第一份工作都是透過 Indeed 找到的。

Glassdoor
(2018 年被 Indeed 的母公司收購)

我比較少在 Glassdoor 上找職缺,主要用途是讀公司的評價、福利以及預估薪資,可以幫助我建立基準點來想像加入那間公司後的生活會是如何。

企業官方網站

徵才平台有時候可能沒有爬到某些公司的職缺更新,如果真的很喜歡一間公司的話,定期上官網逛逛可以確保自己掌握第一手資料,不會錯過機會。

讀工作內容 Job Description

另外一個我在找工作時常感覺到的困擾就是職稱,雖然現在大家對於 UX 設計有基本的認知,但還是沒有精確的工作內容定義。

平平都是 UX 設計師的職缺,負責內容可能會完全不同,可能偏重資訊架構但也有可能偏重視覺設計,需要自行仔細讀 Job Description 以確定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

相反的,不一樣的職稱也可能有同樣的工作內容,現在市面上類似的有 UX Designer、Interaction Designer、Product Designer、UI Designer、Experience Designer⋯等五花八門的職稱,我自己下的搜索詞通常是前三個,結果會比較接近我理想中的工作。

延伸閱讀:
The spectrum of design roles in 2018
Terrible UX Design Job Descriptions (Or: How To Avoid Bad UX Design Jobs)

先過關 vs. 先選組

另外一個值得一提的是知名企業兩種不同的招募流程:

Google 和 Facebook 都是先過關再選組 — 先確定你是個公認的人才,再選團隊。所以你只會在 on-site 的時候有機會跟自己未來的團隊說到話,甚至有可能直到收下 offer 都還不知道所歸何處。

Microsoft 和 Amazon 就不一樣了,他們是各個團隊自行開缺,所以會看到同樣的職稱有很多職缺,面試時的面試官有很大機率就是你未來的主管。

這跟求職前期有什麼關係呢?先過關的公司可以直接丟,但也要做好百分之百的準備,因為只有一次的機會,履歷被退件的話就沒有其他職缺可丟了;相反的,先選組的公司則要好好研究適合自己、也有興趣的團隊職缺,而不是看到 UX Designer 就一股腦兒的丟了。

開始申請

▲(圖/NeONBRAND攝)

▲(圖/NeONBRAND攝)

在準備好資料,也找到自己的目標後,就是開始行動的時刻。主動進入申請程序的方式也有很多種,例如:

海丟履歷

這是最簡單、也最「安全」的方式,不用麻煩朋友、也不用透過弱連結,只要將一紙履歷上傳,再填好資料即可,但這同樣是效率最低的方式。

海丟的時機很重要,尤其大企業有不成文的「職缺熱期」 — 例如春天或大學畢業潮。相反的,美國從十月底的萬聖節開始就會慢慢進入年底節慶氣氛,一直到隔年二月大家普遍提不起勁工作,鮮少開啟新專案,就算開了也不會立刻進入火力全開的衝刺狀態,所以職缺相對少,申請過程也會進度緩慢。

至於要不要寫 cover letter,我自己是沒在寫,所以可以非常肯定地說不寫並不會讓你找不到工作,但如果真的很喜歡一間公司的話,寫一寫表達自己的誠心誠意有益無害。

找人內推

比起海丟履歷,內推絕對是更好的選擇,無論是透過熟識的人還是弱連結都比海丟來得更接近招聘決策者的核心。

我一開始很害羞,不敢找人幫忙內推,在第一次求職時完全靠蠻力海丟上百封履歷,雖然很幸運地找到喜歡的工作,但現在回想起來還是覺得自己有點傻。

當時就是一心覺得麻煩別人很不好意思,後來為了說服自己跨過這關,只好想著如果成功錄取的話公司會發獎勵金給推薦人,心裡就會比較過得去(或單純只是臉皮變厚了XD)

不得不說,台灣人都很好很熱心,我曾經找過好友、點頭之交、甚至網友幫忙內推,他們都非常豪爽地一口答應,讓我感激涕零。

如果有辦法的話,找同領域甚至同團隊的朋友幫忙內推效果更佳,推薦人可以直接去找 hiring manager 推薦,至少能在組裡留下印象。

就業博覽會

如果還是學生的話,可以去學校辦的就業博覽會碰碰運氣,這是可以繞過海丟、直接認識內部人士的好方法。同時可以練習跟企業人士聊天,稍稍體驗面試的感覺。

延伸閱讀:設計系畢業生的面試教戰守則 — 就業博覽會的面試官在想什麼

面試

▲(圖/Headway攝)

▲(圖/Headway攝)

無論是 HR 電話面試、二次電話面試還是 on-site 考核,以下幾點都是值得注意的:

事前準備

知己知彼,先從網路上將所有面試問題都複製下來整理好,前面提到的 Glassdoor 和中國的一畝三分地都有過來人留下非常豐富的資源。

同時還要調查公司的核心原則,例如要去 Amazon 面試的話一定要熟悉他們的 Amazon Leadership Principles,並寫下自己的答案,最好能準備好兩三個例子來佐證你的觀點。

講解作品集

講解作品集是設計師面試時的必備能力,雖說為了吸引人資的目光應該將最高知名度的專案放在顯眼位置,但在實際面試講解時我會建議挑最熟悉、最有料的專案來講。

以我個人的例子,雖然為 Microsoft、Skype、Autodesk 等知名企業設計過,但我真正有從頭到尾參與決策的專案是尚在孵育中的企業共乘平台 MOOVE 這個少有人聽聞的產品。在講解作品集時,我一定是挑 MOOVE 來談,因為這個專案最能體現我身為設計師的思考流程。

延伸閱讀:跨國設計 — 印度共乘平台在地化觀察

我建議將最自豪的專案介紹切割成五分鐘、十分鐘、二十分鐘三種版本,因為要每次需要介紹的深度和時間長度都不一樣。

如果是人資或是非設計師的面試官,就不適合講得落落長,應該簡單明瞭地把大方向帶出來;但如果對方是 hiring manager 的話,他可能對於設計細節有興趣,就可以講得透徹一些。
有時候跟職能也不一定相關,單純要靠閱讀空氣的能力,我有太多次講太久講到冷汗直冒,或講太少到對方得一直追問的經驗,能夠將內容深度拿捏得剛剛好是門藝術。

隨機應變

做足準備是好事,但隨機應變其實才是面試的真諦,就算練習再多次也不一定能按著腳本逐字逐句講,內容應該根據當下與面試官之間的互動不斷微調。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我有一次的 on-site 的經驗是每個小時跟兩人一組的面試官面試,其中包含工程師組、PM 組、設計師組。同樣的作品集介紹需要跟四組不同的人馬講一遍又一遍,簡直是壓力測試。

雖然是講一樣的東西,但是半天下來卻好像沒有太覺得重複的感覺,面對不同職能的人要盡量用他們的語言說話,避免沈浸在設計師的世界。

例如跟工程師聊專案時就要注重設計交接的部分,講解自己是如何跟工程師合作,哪些時候參考了工程師的意見等等。

跟 PM 聊天時就要注重專案流程以及效率,如何根據利益相關者(stakeholder)的需求與願景做產品策略的調整等。

最後一個問題

面試時我最緊張的時刻就是在面試的最後五分鐘,面試官全身放鬆地往椅背上一靠,悠哉地丟出終極大哉問:「剛才我問了你那麼多問題,現在輪到你了,你有什麼問題想問我嗎?」

當然我們想問的都是「你會錄取我嗎?」「如果我上了薪水會給多少?」但也當然不能這樣問 XD

網路上也有很多問題範例可以事前準備好,但這些制式的問題通常也會得到對方很制式的回答,無法得到什麼額外的資訊。所以我常將那段時間當作與面試官建立連結的好時機。

可以留意對方在先前所透露的資訊,例如有個面試官介紹自己時提到他曾在 Amazon 負責過許多產品,我就在最後問他說你最喜歡的產品是哪個、為什麼;或是跟喜愛音樂的面試官聊我之前在幫西雅圖廣播電台 KEXP 設計 app 時曾造訪他們的收音室等等。希望可以趁機會讓面試官對我留下除了求職者以外的印象。

事後追蹤

一定要寫感謝函。我曾經在 Linkedin 上看過一位資深人資堅持的立場 — 他不 hire 任何一個沒寫感謝信的應徵者,他認為從一封感謝信這樣的小舉動可以看出對方有沒有用心、是不是真心喜愛這間公司。

獵人頭公司

在求職的過程中,我也常有機會跟獵人頭打交道。當資歷剛滿一年時,許多獵人頭公司開始積極聯繫,一開始我受寵若驚,想說自己夯到這麼多人來找 我,日子久了才了解大部分獵人頭都是尋找約聘人員居多,不太符合我的需求,只好一一婉拒。

這也沒關係,只要是有誠意的獵人頭公司來函,其實都是值得保持聯繫的。但是還有許多各式各樣令人傻眼、明顯沒做功課的奇葩獵人頭專員將明顯不適合的 Job Description 寄給我,例如:

職等太高 — 誠徵十年經歷的資深設計師

不同領域 — 急徵歷史學家!We need you!

名字寫錯 — Jamie 您好,我們的客戶最近有個急缺⋯

收到獵人頭這樣的信不禁讓人懷疑對方是不是連自己的履歷都沒讀過(超有可能),簡直哭笑不得。

話雖如此,無論是收到人資還是獵人頭的來信,我還是建議都要有禮貌地回覆,畢竟我也有不少朋友是透過獵人頭公司介紹工作,從約聘人員一路做到正職員工,也是另一種方法。

面試這種事就是越練越有心得,從一開始連講都講不請楚的自我介紹,練到跟在唱 KTV 的拿手歌一樣都不用看字幕,都要經過不斷的實戰練習。

我自己跟很多朋友都是在面試過無數次、碰壁了無數次之後才面上了自己理想中的公司,反而很少人是面一次就成功的。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到對美國面試流程有興趣的大家,祝大家面試順利!



XChange

台灣最活躍的網路產業工作者社群,自 2016 年成立三年以來,持續推動實體互動式講座 #產業大聚 與 #海外工作同學會、產學串接專案 #數位內容大使、知識型長期職涯共筆 #Medium知識共享計畫,從線上到線下,凝聚網路圈海內外人才。核心成員近 100 人皆以業餘時間遠端協作,舉辦 30+ 場實體講座,影響人次 5000+,並於 2018 年末於上海、北京、東京、雅加達、新加坡成立 5 大海外分社。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耳鼻喉科改名「耳鼻喉頭頸外科」 衛福部:還是可以看感冒

耳鼻喉科改名「耳鼻喉頭頸外科」 衛福部:還是可以看感冒

衛福部預告修法將「耳鼻喉科」改名為「耳鼻喉頭頸外科」,引發網友討論原來耳鼻喉科會進行外科手術,甚至擔心以後是否不能去看感冒。衛福部醫事司今(19)日表示,相關醫學會多年前已經改稱耳鼻喉頭頸外科,較為符合實際業務內容且與國際接軌,更名後完全不影響該科醫師看診,實務上也沒有規範醫師只能看哪一科,有些成人感冒也會到兒科去看。

2025年11月19日 18:32

衛福部擬修法「醫師需受訓才能做醫美」 醫事司揭受影響人數

衛福部擬修法「醫師需受訓才能做醫美」 醫事司揭受影響人數

終結「直美」亂象,衛福部擬修正《特管辦法》加強管理,要求從事醫美的醫師都必須完成二年的PGY(畢業後臨床醫學訓練)。衛福部醫事司表示,初步掌握約600名醫師未經過PGY訓練就直接在執業,至於其中有多少人是在美容醫學從業,還需要進一步比對分析。

2025年11月19日 17:44

乳癌併用中西藥須「間隔1小時」 醫:化療別吃蜂王乳、胎盤素

乳癌併用中西藥須「間隔1小時」 醫:化療別吃蜂王乳、胎盤素

一名50多歲乳癌患者在手術後接受化療,竟出現手腳麻木、大片紅疹,且痛到難以行走,經與醫師討論後,決定進行西醫治療也接受中醫調理,約2周後症狀顯著改善;醫師說,乳癌病人併用中藥,須與西藥間隔至少1小時,且化療期間切勿補充蜂王乳、胎盤素等含「類荷爾蒙」成分保健品,以免影響療效。

2025年11月19日 16:20

明年健保費不漲!安全準備金達2個月 費率維持5.17%

明年健保費不漲!安全準備金達2個月 費率維持5.17%

衛福部長石崇良上任時明確表態「明年漲保費機會很低」,健保會今(19)日公布健保費率審議結果,建議115年度維持現行費率5.17%,健保會解釋,健保明年度收入試算安全準備金可達2個月,安全準備還有餘裕的情況下,不用漲保費。

2025年11月19日 16:08

30歲媽子宮外孕爆量內出血險沒命 安泰高危險妊娠團隊成功救回

30歲媽子宮外孕爆量內出血險沒命 安泰高危險妊娠團隊成功救回

1名30歲高姓孕婦日前突然出現劇烈腹痛與昏眩,被家人緊急送往安泰醫院急診。她自述剛懷孕不久,急診團隊立即啟動婦產科會診。經超音波檢查發現疑似子宮外孕且已有大量內出血,收縮壓甚至低於80,情況相當危急。醫療團隊火速啟動大量輸血與手術準備,由婦產科楊淳翔醫師執行腹腔鏡緊急手術,成功止血並搶回孕婦生命。

2025年11月19日 15:19

末期癌友病危仍牽掛浪浪 耕莘醫院助他風雨中重逢愛犬

末期癌友病危仍牽掛浪浪 耕莘醫院助他風雨中重逢愛犬

71歲高先生投入動物保護30年,今年 8 月因呼吸急促、下肢水腫,被送至耕莘醫院,確診攝護腺癌末期。經醫療團隊詢問,發現他最掛心狗園裡那些陪伴多年的流浪狗,決定協助他圓夢,也讓他得以在生命的最後獲得溫暖慰藉。

2025年11月19日 15:07

立委林憶君接藥師公會理事長 盼從結構改善缺藥問題

立委林憶君接藥師公會理事長 盼從結構改善缺藥問題

民眾黨立委林憶君將於明(20)日接任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針對國內缺藥問題,林憶君表示,這是複雜且連動的問題,包含健保藥價過低讓製造成本高於給付價格,廠商因而退出市場,必須從結構上去改善,包含推廣學名藥、扶植國內製藥產業,確保藥品供應的穩定性。

2025年11月19日 13:54

立委提議家暴受害人可收「加害人逼近警訊」 衛福部:持續研商

立委提議家暴受害人可收「加害人逼近警訊」 衛福部:持續研商

土城家暴男於保護令期間,當街砍殺妻子與小姨子,兇殘震撼全台。對此,立法院針對「家庭暴力防治法」進行修法,今有多名立委不分黨派一致表達,應加強對於加害人的電子監控,及對於被害人的風險通知;衛福部回應,傾向強化監控相關作業,但應注意受害人隱私等問題,將持續與各主管機關研商。

2025年11月19日 13:0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