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吃油不怕胖!營養師「3道獨家料理」增肌減脂…超簡單作法曝光

油,橄欖油,食用油。(示意圖/記者李佳蓉攝)
▲減肥不要怕吃油,好油能幫助身體代謝,帶走體內壞油。(示意圖/記者李佳蓉攝)


記者李佳蓉/採訪報導

現代人天天久坐、少運動,身材不斷橫向發展嗎?當你意識到後才開始瘋狂上健身房運動、努力節食,甚至直接拒吃直覺會讓人發胖的澱粉和油脂嗎?小心越減越胖、便秘,讓身體機能代謝出問題!營養師趙函穎指出,攝取「好油」有助代謝體內壞油脂,還能維持心血管健康、有助皮膚滋潤。她也分享3道透過好油烹調出的「增肌減脂料理」,想瘦一族有口福了。

晨光健康營養專科諮詢中心院長趙函穎營養師指出,「油脂」為人體重要之營養素,與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及維生素等能作為能量來源。而根據衛福部《每日飲食指南》建議,依照個人活動量多寡,建議每天攝取3~7茶匙(約15~21公克)的好油及1份堅果類(約7~8公克)。油脂能製造荷爾蒙、修補身體受損細胞,適量的油脂攝取,還有助於脂溶性維生素正常吸收及代謝。

趙函穎接著說,油脂能為身體帶來熱量,每1公克油脂可提供9大卡熱量,讓你有飽足感又活力充沛。在寒冬到來時,體內脂肪也具有保暖效果,而適量的體脂肪可當作「安全氣囊」,保護內臟器官因碰撞而受損。但她也提醒,油脂攝取過與不及都不好,一旦不足恐影響消化,還會使免疫力下滑、體內慢性發炎,甚至使荷爾蒙分泌紊亂而引發失眠,「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女生禁止攝取脂肪後,月經不來的原因。」

▲▼堅果,果仁。(圖/免費圖庫Pixabay)
▲天然食物中「無調味堅果」中就含有好油成分。(示意圖/Pixabay)

什麼油才能稱為「好油」?趙函穎解釋,可在高溫底下烹煮且不會產生自由基的「高穩定度的油」就是好油,包括橄欖油、苦茶油、椰子油、亞麻仁油及玄米油等未經氫化之植物油;另外,也可從「天然食物」中攝取,包括無調味的堅果,酪梨、雞蛋及擁有Omega-3好油脂的深海魚類,都是很棒的選擇。

趙函穎在著作《營養師的減醣生活提案》一書分享50道減醣家常菜,其中列出簡單3道,讓手殘一族也能在家輕鬆做出兼顧美味、健康的瘦身料理:

補充蛋白質增肌減脂的減醣料理:番茄菇菇松阪豬

材料(2人份)
松阪豬肉片200g
醬油2小匙
牛番茄1個
小黃瓜1條
蔥1支
秀珍菇100g
橄欖油1小匙
黑麻油少許

作法:
1.先將豬肉片放入碗中以醬油抓醃10分鐘
2.將牛番茄、小黃瓜及蔥段切塊切片,秀珍菇剝小塊備用。
3.中火熱鍋,加入橄欖油,先拌炒醃好的豬肉,再放入秀珍菇拌炒,依序加入切好的番茄和黃瓜。
4.最後淋上黑麻油並放上蔥段,小火滾煮就完成了

低脂瘦身、養顏抗老的海鮮料理:綜合海鮮燒烤

材料(1人份)

橄欖油1小匙
大蒜2瓣切碎
紅辣椒1/4支切碎
草蝦6尾
花枝1/2支切圈
文蛤10個
白酒2大匙
綠花椰菜5朵燙熟
小番茄6顆
海鹽少許
黑胡椒少許

作法:
1.平底鍋熱鍋後倒入橄欖油,並放入大蒜和辣椒炒香,接著放入蝦子
2.待蝦子變紅後,再放入花枝、文蛤和白酒稍微拌炒,再放入綠花椰菜和對切小番茄
3.等文蛤打開後,灑上海鹽和黑胡椒調味即可

營養美味又滿足的減醣湯:麻油蔬菜雞湯

材料(2人份)
大雞腿1隻
橄欖油1小匙
大蒜2辦切碎
老薑3片切絲
雞高湯200ml
高麗菜心約4顆
秀珍菇100g
玉米筍5支
麻油1大匙
海鹽少許

作法:
1.雞腿肉切塊,先稍微川燙去血水;熱鍋後倒入橄欖油,加入蒜末及薑絲炒香,再放入雞腿塊
2.炒至5~6分熟後,將1放入湯鍋,並加入雞高湯和高麗菜心,秀珍菇和玉米筍,小火煮滾
3.起鍋前,倒入麻油和海鹽調味即可

諮詢專家:趙函穎營養師,現任晨光健康營養專科諮詢中心院長。專長為女性營養專科、減肥瘦身專科、孕期營養、兒童成長、癌症調理、個人專屬身心平衡營養菜單設計。趙函穎營養師部落格IG

 


→ 增肌減脂料理多這味更美味 ←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神外名醫馬辛一辭世 花蓮慈濟院長:改善偏鄉急救功不可沒

神外名醫馬辛一辭世 花蓮慈濟院長:改善偏鄉急救功不可沒

神經外科名醫馬辛一逝世的消息傳出後,醫界紛紛表達哀思與遺憾。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出身三軍總醫院體系,也是馬辛一前輩,他不捨說,馬患病有一段時間,日前車禍受傷需開刀,因免疫較弱,術後易感染,最終不幸離世,「本來大家都說他可以長命百歲,真的非常可惜」。

2025年11月28日 13:58

美籍客爬象山突發心肌梗塞OHCA 北醫「葉克膜+低溫護腦」救了他

美籍客爬象山突發心肌梗塞OHCA 北醫「葉克膜+低溫護腦」救了他

美籍旅客Atom日前到台北市象山踏青,突發生心肌梗塞倒下,周遭民眾立即施以心肺復甦術,並取得鄰近的傻瓜電擊器AED,但他仍失去心肺功能、陷入OHCA狀態,所幸消防人員及時將其送醫,經使用葉克膜等治療後不僅保命,且無後遺症;Atom說,心肌梗塞是「寡婦製造者」,感謝所有伸手救命的台灣人。

2025年11月28日 12:16

他求養生一次吞20顆保健品 忽然胸痛竟是「藥物性食道炎」

他求養生一次吞20顆保健品 忽然胸痛竟是「藥物性食道炎」

吃保健食品、吞藥注意不要吃完就睡!一名70多歲男性,為了保養身體,每天吃20多顆保健品,近期因胸痛、吞嚥有不適感而就醫,胃鏡檢查發現食道中段潰瘍。醫師提醒,有些藥物、健康食品有腐蝕性或是酸鹼值較高,在食道中停留過久產生溶解,有可能破壞食道組織,引起潰瘍、糜爛。

2025年11月28日 11:29

研究揭瘦瘦針助護腦、降低酒癮 醫提醒副作用:胰臟炎風險增2倍

研究揭瘦瘦針助護腦、降低酒癮 醫提醒副作用:胰臟炎風險增2倍

「瘦瘦針」減重效果顯著,但除了幫助瘦身之外,也要注意其他影響。復健科醫師王思恒在臉書分享,根據今年發表在頂尖醫學期刊的研究,瘦瘦針對於護腦、降低成癮與情緒穩定都有看到正面效果,不過要研究團隊也觀察到急性胰臟炎風險上升超過2倍,民眾要有警覺。

2025年11月28日 10:19

醫曝10大傷腎食物 第1名台灣人超愛喝

醫曝10大傷腎食物 第1名台灣人超愛喝

台灣慢性腎臟病盛行率高,平均每8人有1人受影響,也是全球洗腎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就分享台灣人經常吃,卻是相當傷腎的10大食物,例如看似健康的早餐穀物,或是早餐店常見的鍋貼、鐵板麵都在名單內,排名第一的更是被譽為台灣之光的珍珠奶茶。

2025年11月28日 02:09

退休師煮菜「越煮越鹹」竟白內障+散光釀禍 醫揭手術治療時機

退休師煮菜「越煮越鹹」竟白內障+散光釀禍 醫揭手術治療時機

一名65歲老師在退休後熱衷於烹飪與園藝,但最近半年來視力逐漸模糊,特別是夜間開車時,對向來車的燈光會出現嚴重的眩光與光暈,不僅如此,平時看食譜和手機也變得越來越吃力,做園藝時會誤剪花草,還把食譜上的鹽巴3匙看成8匙,讓家人頻頻跟她反映做菜越來越鹹,最後就醫才知道是白內障合併散光。

2025年11月27日 19:34

男大生燒2周「竟是急性血癌」 醫列4大警訊:常被當成感冒

男大生燒2周「竟是急性血癌」 醫列4大警訊:常被當成感冒

台灣每年約新增950至1000名急性血癌病患,常見四大症狀包含「臉色蒼白、容易疲倦」、「不明原因的反覆發燒」、「未受外力碰撞卻出現瘀青或出血」、「骨骼或關節疼痛」。醫師提醒,由於這些症狀並不具特異性,常被誤以為是貧血或感冒,導致錯過就醫時機。

2025年11月27日 19:09

神經外科名醫馬辛一病逝 學長回憶:一切以病人為主的好醫生

神經外科名醫馬辛一病逝 學長回憶:一切以病人為主的好醫生

曾任台灣神經外科醫學會理事長的名醫馬辛一,日前因車禍受傷住進三軍總醫院,原本狀況穩定,期間並接受親友探視,未料今傳出過世消息,震驚醫界。對於相關詳情,三總稱,事涉病人隱私,仍在詢問家屬意見,細節不便透露,有進一步訊息會對外說明。據了解,死因與車禍無直接關聯,而是其他病症。

2025年11月27日 18:17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