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日商總監的告白 光鮮亮麗背後是日夜的打拼

▲XChange知識共享計畫。(圖/XChange)圖文/XChange

▲XChange知識共享計畫。(圖/XChange)

圖文/XChange

東京上班尖峰時的電車
像是沙丁魚般的擁擠,卡在縫隙間呼吸
而這座城市有多少台灣人,過著這樣的生活。

▲29歲的最後一天挑戰Skydiving。(圖/Ryan Jhang)

▲29歲的最後一天挑戰Skydiving。(圖/Ryan Jhang)

29歲的最後一天,想做件瘋狂的事迎接30而立
選擇Skydiving在天空翱翔眺望世界地平線
默默地也決定,若跳完還活著
要把這篇敘述過去7年一路走來的文章寫完
是的,它寫完了,因為我還活著
出差飛機搭了300多次,跳下來倒是第一次…

▲人生永遠沒有準備好這回事。(圖/)

▲人生永遠沒有準備好這回事。(圖/Ryan Jhang)

回憶7年前出社會的那天
想對著當時剛退伍,從屏東鄉下來到台北
那位剛放棄研究所夢想,徬徨的23歲男孩說:
「這困難的選擇,會讓你看見世界很大,而一切都會越來越好的」
當年盼望已久進到研究所的生活
因為家裡經濟狀況,不得不在入學前放棄就讀
看著帳戶裡僅存的餘額,連失望難過的時間都沒有
馬上撰寫履歷表,找日系獵人頭公司投遞到各家日商。

在黑暗之中 JUMP!

▲人生第一次出差:曼谷。(圖/)

▲人生第一次出差:曼谷(圖/Ryan Jhang)

在大學讀日文系時,了解到掌握日本產業命脈的商社文化
透過人脈、資源、交涉力去撼動這世界
有個憧憬,覺得那是最有挑戰性,能踏上世界舞台的路徑。
兩週之內面試了近10家日商,最後進入了台北一家小型日系商社
做海外業務負責銷售各種電子材料。

大學日文系出身,看到電子業的專業術語
別說日文,連看中文也不懂,更別說和工程師溝通英文也得懂
且手上同時負責多項產品,領域也都不同
下班回到位於內湖737巷,房租5,500元,房內扣掉單人床和廁所
能走動的距離只有兩步的房間,繼續猛讀資料狂背單字
每天最早到公司,上網掌握業界最新資訊
沒有退路,只能用盡全力往前跑。

▲北京、上海、合肥、蘇州、長沙、廈門、廣州、惠州、東莞、深圳、香港,以前每周都要在中國內地城市不停的奔波。(圖/Ryan Jhang)

▲北京、上海、合肥、蘇州、長沙、廈門、廣州、惠州、東莞、深圳、香港,以前每周都要在中國內地城市不停的奔波。(圖/Ryan Jhang)

電子業許多製程都在中國工廠
負責的新材料又尚未有量產導入實績
常常要帶日本工程師,穿全身只有眼睛能夠露出的無塵服
一進到無塵室,就是整天10幾小時的材料驗證測試
分析排解各種疑難雜症,還得每天跟當地工廠幹部大聲交涉溝通
要是你聲音比他小,就先輸了。

▲出差時的隨手拍:新加坡。(圖/Ryan Jhang)

▲出差時的隨手拍:新加坡。(圖/Ryan Jhang)

同時得身兼商務在中國主要大城市中奔波
與手機平板的品牌商Key Person交涉,掌握政治關係
哪怕要是某個環節、某個幹部沒有溝通好,材料就賣不進去。

▲出差時的隨手拍:上海。((圖/Ryan Jhang)

▲出差時的隨手拍:上海。(圖/Ryan Jhang)

有很長一段時間,每週要飛多個城市
每月有20幾天在海外,早上常常在飯店起床
會腦袋先空白幾秒,思考現在人在哪裡?

▲蘇州住的飯店房間桌上還有毛筆硯台…但我完全沒閒情揮毫。(圖/Ryan Jhang)

▲蘇州住的飯店房間桌上還有毛筆硯台…但我完全沒閒情揮毫。(圖/Ryan Jhang)

在中國與日本穿梭的商業模式,少不了晚上應酬
曾經在上海應酬到不知自己怎麼回到飯店
隔天起床全身西裝到處都是破洞
還是得拖著行李趕去機場繼續前往下個城市
在北京也有次冬天搭機計程車,遇到路面結凍
下交流道時煞車失靈,衝到對向道,還好在撞到對面來車之前甩了回來...

▲出差時的隨手拍:北京。(圖/Ryan Jhang)

▲出差時的隨手拍:北京。(圖/Ryan Jhang)

對當時的我來,放棄從不是個選項
不放過任何機會,不排斥任何挑戰
走最困難的那條路,總帶來最美好的結果

▲香港飯店裡的吹風機,一開始還以為是吸塵器。(圖/)

▲香港飯店裡的吹風機,一開始還以為是吸塵器。(圖/Ryan Jhang)

負責的新材料經歷超過半年以上的測試
最後拿到上億日幣的長期量產訂單
被躍升為主管開始帶領團隊
出社會第2年飛了上百次,飛太多次獲得華航翡翠卡
當時也很慶幸遇到了無私,教導我商場上各種應對的老闆
拉起了剛出社會時的菜鳥。

舒適圈的舒適感,才真的令人害怕

▲出差隨手照:東京。(圖/)

▲出差隨手照:東京。(圖/Ryan Jhang)

因緣際會下轉職來到東京
跳進全新領域網路業,進到日本最大網路廣告集團CyberAgent
在旗下的兩家新創公司,分別為APP廣告代理商與遊戲開發營運公司
經歷兩次帶領新團隊,創立台灣子公司
兩次也都是從零開始學習,下班回到家仍得狂背業界用語
這次起步雖然仍舊很辛苦,但經歷過商社那段日子的磨練
加班出差再多也撐得下去。

▲出差隨手照:首爾。(圖/)

▲出差隨手照:首爾。(圖/Ryan Jhang)

當時待的公司,充滿著有強烈企圖心的各國優秀年輕人
東大、慶應、早稻田、海外留學過的人到處都是
人無法十全十美,也不可能讓全世界都喜歡你
在海外工作,需透徹了解自己的核心價值與差異化
依照過去所累積的經驗,列舉三點來說
・跨文化溝通力
善用過去在中華圈商務開發、交涉談判、掌握當地文化的經驗
・不抱怨、不服輸的態度
把時間花在最重要的事身上,專注用最快速度解決眼前問題
・0⇨1的開創力
善用累積的資源,激發創意拓展新道路
平日人脈的養成,個人品牌的塑造,都會讓你跑得更快更遠。

▲出差隨手照:神戶。(圖/)

▲出差隨手照:神戶(圖/Ryan Jhang)

習慣了網路圈的快速變化
不緊緊跟上,迅速學習成長,很容易被淘汰出局。
你得習慣每天都會有問題產生,Todo從未歸零
但在海外工作,與國際人才間競爭時
不會有時間抱怨,停在原地
保持快節奏,打開心胸去擁抱改變。

NOTHING TO LOSE

這7年不斷在追求到達某種高度
凡事做最壞的打算,盡最大的努力
並在當時5千多人的集團裡,成為最年輕外國籍總監。
但同時也覺得遇到了瓶頸
直到某天突然想起有一次出差下機,在等行李時
旁邊有位商務客ㄧ接起手機,馬上就大吼
「我搭飛機出差很忙,妳狂打來幹嘛?」
停了幾秒鐘後,表情劇變開始痛哭
原來是在這段搭機沒有收訊的時間中,家人走了…

▲當背包客時的旅行照:根特。(圖/)

▲當背包客時的旅行照:根特(圖/Ryan Jhang)

人這一生,生不帶來,死不帶走
堆砌你人生的,不是工作,是在生活中的累積
若不隨著內心深處嚮往所走,一切終究是枉然。
擁有自己的生活態度,找回那被現實甩在角落的夢想
朝向最大的興趣「旅行」,並結合過去在網路圈的行銷經驗
今年轉職踏入了日本最大的旅遊體驗電商。

▲當背包客時的旅行照:巴黎。(圖/)

▲當背包客時的旅行照:巴黎(圖/Ryan Jhang)

就像五月天的歌
「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
在進入現在公司前的空檔期
當了背包客,獨自去歐洲流浪近1個月
所幸在大火的前個月到了巴黎,參訪聖母院
見到美好時的樣貌,也登上鐘樓眺望城市景色

▲(圖/)

▲(圖/Ryan Jhang)

除了剛挑戰完的Skydiving
也規劃了接下來許多旅程
商社⇨廣告代理商⇨遊戲公司⇨旅遊電商
這看來毫無關聯的跳領域過程
其實都來自過去一連串的抉擇

▲看來毫無關聯的跳領域過程,其實都來自過去一連串的抉擇。(圖/)

▲(圖/Ryan Jhang)

30歲後的人生
期許不再讓理想,只是光說不練的空想
不只是透過工作成就,更是發揮生活態度
成為有影響力,為這世界帶來改變的人。



XChange

台灣最活躍的網路產業工作者社群,自 2016 年成立三年以來,持續推動實體互動式講座 #產業大聚 與 #海外工作同學會、產學串接專案 #數位內容大使、知識型長期職涯共筆 #Medium知識共享計畫,從線上到線下,凝聚網路圈海內外人才。核心成員近 100 人皆以業餘時間遠端協作,舉辦 30+ 場實體講座,影響人次 5000+,並於 2018 年末於上海、北京、東京、雅加達、新加坡成立 5 大海外分社。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分享逆齡抗老觀念。 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也親自參與,他分享,現在70多歲從沒有做過任何整形手術,為了「自然美」每天花時間保養,現在的自己比6年前還年輕。

2025年11月03日 17:59

破解發炎與憂鬱連鎖反應 蔡世仁揭精神醫學新方向

破解發炎與憂鬱連鎖反應 蔡世仁揭精神醫學新方向

入選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並名列台灣醫師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醫學部教授蔡世仁認為,他與團隊在學術領域最具突破性的發展,是從免疫學角度來理解精神疾病,並以系統性整合研究方式,釐清「發炎」與憂鬱症、躁鬱症及思覺失調症的關聯,立下重要里程碑。

2025年11月08日 10:03

長輩每3人就有1人身陷肌少症危機 北醫大AI模型監測揪早期異常

長輩每3人就有1人身陷肌少症危機 北醫大AI模型監測揪早期異常

根據國健署調查65歲以上人口肌少症盛行率達34.1%。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調查也指出,每3位長者就有1位具肌少症風險。專家指出,肌少症恐增加跌倒、骨折、失能及慢性病等風險,但早期預測不易,容易被忽略為正常老化現象。北醫大研究團隊建立AI模型加以監測日常步態、姿勢等變化,發現身體功能可能異常,盼透過數據搜集建立優化骨骼肌肉健康的建議措施。

2025年11月08日 20:52

石崇良再拋政策!明年擴大兒童專責醫師 照顧0~6歲也防兒科萎縮

石崇良再拋政策!明年擴大兒童專責醫師 照顧0~6歲也防兒科萎縮

雖然健保補充保費改革方案惹議,衛福部長石崇良沒有因此緩下腳步,今(8)日出席「台灣醫學週」開幕活動再拋新政策,明年要擴大現行「幼兒專責醫師」制度為「兒童專責醫師」,服務年齡從0~3歲再往後延伸至6歲,包含預防保健等全人整合性照護,就像讓孩子有一位「大天使」陪伴成長;另一方面,透過保障0至6歲兒童醫療健保點值、專責醫師制度導入價值支付,來避免兒科醫師人力萎縮。

2025年11月08日 20:34

《醫療希望在花蓮》花蓮慈濟堅守東台灣 林欣榮帶領開創新醫路

《醫療希望在花蓮》花蓮慈濟堅守東台灣 林欣榮帶領開創新醫路

花蓮慈濟是台灣東部唯一的醫學中心,肩負偏遠急重難症的治療與國際醫療的責任,院長林欣榮今(8)日發表新書《醫療希望在花蓮》,分享團隊在資源有限的環境之中,開創出一條融合科技與人文的創新醫路。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花蓮慈濟培育人才、醫療發展一點不亞於西部,包含東西合療、細胞治療、機械手臂、全人照護,成為一大典範。

2025年11月08日 18:54

醫療成隱形護國神山 吳明賢喊話石崇良「健保改革一定要成功」

醫療成隱形護國神山 吳明賢喊話石崇良「健保改革一定要成功」

衛福部長石崇良拋出補充保費改革方案,因為涉及存股族利益遭民眾反彈,不過昨天陸續有學者、醫界人士表態支持改革。台大醫學院院長吳明賢今(8)日出席活動致詞時表示,醫療雖然還不是兆元產業,卻是隱形護國神山,守護民眾健康。而致詞最後,吳明賢特別祝福石崇良「健保改革一定要成功!」。

2025年11月08日 16:51

康橋單車環島重傷!彰基搶救奇蹟康復 家屬學校合捐救護車

康橋單車環島重傷!彰基搶救奇蹟康復 家屬學校合捐救護車

一場車禍意外,見證了生命的韌性與台灣醫療的溫暖!今年4月,康橋國際學校一名顏姓高一學生在單車環島途中,於彰化埤頭鄉遭逆向轎車撞成重傷,經彰基醫療團隊徹夜搶救,終於奇蹟般康復。今天(8日)他重返醫院,與父親、校方共同捐贈50萬元,總院長陳穆寬當場加碼150萬元,合計200萬元將用來為二基添購頂級幼兒救護車,守護偏鄉兒童生命。

2025年11月08日 16:21

七海酒樓「香菜」遭驗出10項農藥超標 「青蔥」也違規

七海酒樓「香菜」遭驗出10項農藥超標 「青蔥」也違規

知名餐飲業者又見蔬果農藥超標!北市衛生局7日公布今年9月份生鮮蔬果殘留農藥抽驗結果,北市內湖區知名港式飲茶「七海酒樓」有兩件違規,其中香菜竟然被驗出高達10種農藥違規,青蔥也因為4種農藥違規,都已經要求下架,後續將移請蔬菜來源廠商所在的雲林衛生局調查處辦。

2025年11月08日 15:59

健保財務改革會持續進行 石崇良:爭取最大共識再推動

健保財務改革會持續進行 石崇良:爭取最大共識再推動

衛福部長石崇良拋出補充保費改革規劃引發反彈,政院指示衛福部暫緩規劃,石崇良今(8)日受訪強調,台灣正面臨人口劇烈變化,包含「超銳減、超高齡、超少子」,對健保財務絕對會有很大的衝擊。「健保財務改革會持續進行」,但他也強調,會凝聚共識、在得到最多民眾支持之下,才會來推動。

2025年11月08日 14:56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