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新聞直擊,為你掌握生活必需健康新知

先吃肉還是先吃菜? 營養師:這樣吃最健康最好瘦

kazoka/shutterstock



圖文/每日健康
專題報導/葉韋廷

華醫生物科技顧問營養師Ricky營養師 表示,不管是吃雞、豬、牛、魚、羊,任何的肉類都含有油脂,只要有肉就會有油脂,選擇油脂較少的部位就是我們瘦身的關鍵。

各肉類熱量較低的部位分布

雞肉:

雞肉的雞胸肉、雞腿肉其油脂含量都是最低的,而雞腿肉務必記得要去皮。

豬肉:

豬肉的豬里脊油花是比較低的。

牛肉:

牛肉油花較低的部位則是在牛腱心和牛腩。

魚肉:

若不是刻意要減肥,只要多注意深海魚、淺海魚的重金屬問題,建議可以多吃魚肉,魚肉的Omega脂肪酸對人體相當有幫助,具有抗發炎的效果。

每日健康

減肥需攝取足夠蛋白質

若要減肥,在吃肉的方面需特別注意的是,人體需要有足夠的蛋白質才能修復肌肉,所以每公斤的體重至少要吃一公克的蛋白質,也就是若是75公斤的人至少要攝取到75公克的蛋白質,約等於三個手掌大,一個手掌約為25公克。

依手掌長度判斷吃肉份量

讀者看到這可能會納悶「可是手掌有大有小欸。」。營養師表示,可依手掌長度做判斷,若手掌約為20~22為「五兩手」,18公分左右代表是「四兩手」,15公分則為「三兩手」。第一個數字就是代表「幾份肉」,一份為7公克,如五兩手即為35公克。

每日健康

烹調方式不同,對健康影響也不同

而烹調的方式不同,對健康的影響也會有所不同,營養師建議若要吃得健康,最好是以水煮為主。健康程度比較下,水煮>清蒸>滷>煎>炒>炸,前四者營養師表示是可以交替的。

每日健康

吃飯的順序會影響減肥?!

養師建議,若是要減肥的民眾飲食的順序為菜>肉>飯。以心理因素來說,普遍上大家一定是一口飯配一口菜、鹹鹹的肉,這樣的飲食方式並非不好,但容易越吃越上癮或吃太快,較不易有飽足感,身體會反應不過來「已經吃飽了」。

而先吃菜,也是因為蔬菜中有大量的纖維,更需要咀嚼,吃飯速度自然也會放慢。需要減肥的民眾不妨下次吃飯試試看,相信會發現有很大的改變。

每日健康

《延伸閱讀》飲食不正常「4高」找上門!照這比例吃飯顧營養還逆轉脂肪肝

《延伸閱讀》每天只在5個小時內吃飯,竟能「迅速變瘦」的關鍵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國內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如何健康長壽、延緩老化成爲關鍵課題,許多人會從「運動」著手改善健康。高齡醫學權威醫師陳亮恭指出,要防範失智的運動原則和一般情況不同,必須是複雜、非重複型的運動,國際研究認為有效的運動是「跳舞」,但如果不喜歡跳舞,也有其他方法可遵循。另也提醒,運動要達到一定強度且每週時數需達150分鐘,若平常沒有空做,趁假日補足時數效果一樣好。

2025年05月07日 10:03

拜登同病情也適用!健保署擴大給付「5癌」標靶藥

拜登同病情也適用!健保署擴大給付「5癌」標靶藥

健保署今(19)日宣布擴增癌症標靶藥PARP抑制劑,通過2項PARP抑制劑用於「晚期高度惡性上皮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維持治療」、「早期乳癌術後輔助治療」及「轉移性去勢療法抗性攝護腺癌第一線」。至於美國前總統拜登罹患的攝護腺癌,健保署表示,若是符合轉移性、基因突變等條件等相同病情,在台灣可享有健保給付用藥。

2025年05月19日 14:04

沒感覺最恐怖!醫曝攝護腺癌「最毒陷阱」

沒感覺最恐怖!醫曝攝護腺癌「最毒陷阱」

記者 劉邠如/台北報導 美國總統拜登日前驚傳罹患攝護腺癌,且已出現骨轉移,引發國際媒體與醫界廣泛關注。對此,泌尿科醫師程威銘接受《ETtoday新聞雲》專訪表示,消息曝光當天,泌尿科醫師群組一早就熱烈討論這個新聞,「大家都非常震驚」,因為在篩檢普及的美國,癌症發現已經到晚期,實屬罕見且出乎意料。程威銘說明,攝護腺癌是一種特別容易轉移到骨頭的癌症,一旦發現骨轉移,就代表已經進入晚期、屬於第四期,治癒難度相當高,大多只能透過藥物控制病情,但仍有不少患者最終因此過世。

2025年05月19日 13:15

拜登「攝護腺癌擴散骨頭」 醫示警日常2現象:已轉移不自知

拜登「攝護腺癌擴散骨頭」 醫示警日常2現象:已轉移不自知

美國前總統拜登罹患攝護腺癌(又稱前列腺癌),且已出現骨轉移,屬於晚期。針對攝護腺癌徵兆,醫師指出,攝護腺癌來得無聲無息,多數表現僅是「尿急夜尿、背痛」,卻已是攝護腺癌或已脊椎轉移而不自知。

2025年05月19日 13:10

520世界僵直性脊椎炎日 免疫症名醫曝「藝人病例多」可能原因

520世界僵直性脊椎炎日 免疫症名醫曝「藝人病例多」可能原因

最近藝人閃兵案引熱議,整理過往消息,可見自體免疫疾病「僵直性脊椎炎」是藝人免服兵役「熱門」病之一,包括周杰倫、敖犬、余祥銓等,都因診斷有此症未從軍。明天5月20日適逢世界僵直性脊椎炎日,醫師說,患者不會特別集中於藝人,可能某些診斷未必準確,由風濕免疫專科開立會更具參考價值。

2025年05月19日 12:26

夏天老是嘴破、胃脹氣?中醫師:靠喝這2種湯「顧胃又降火」

夏天老是嘴破、胃脹氣?中醫師:靠喝這2種湯「顧胃又降火」

高溫潮濕的夏季,不僅容易讓人感到倦怠、胃口不佳,也可能引發內熱與腸胃不適。具備中醫與西醫雙重專業背景的黃獻銘醫師建議,想要在夏季保持健康與活力,除了注意作息、補充水分,也可以透過簡單的湯品或羹料理,溫和調養體質,達到養胃、清熱的效果。

2025年05月19日 12:22

飯後總「腹脹」打嗝放屁 小心是「SIBO」恐變腸漏症

飯後總「腹脹」打嗝放屁 小心是「SIBO」恐變腸漏症

「腹脹」的原因很多,臨床上會透過腹部超音波、胃鏡和大腸鏡檢查,若無異常仍反覆腹痛,可能是「小腸菌叢過度增生」(SIBO)。醫師指出,SIBO常見於飯後1至2小時開始腹脹,也可能伴隨打嗝、放屁、腹痛、腹瀉或便秘等症狀,若長期未處理,可能造成「腸漏症」。

2025年05月19日 11:49

瘦子也可能中招! 破解橘皮組織的根本對策

瘦子也可能中招! 破解橘皮組織的根本對策

皮膚科醫師歐佳嵐表示,雖然肥胖者比較容易出現橘皮組織,但臨床上許多身形纖瘦的女性,因為長期缺乏運動、久坐不動,局部血液循環不佳,也很容易出現局部性肥胖,一樣無法抵擋橘皮組織的攻擊。

2025年05月19日 11:22

一週吃兩次深海魚 營養師詳解 Omega-3 三大好處

一週吃兩次深海魚 營養師詳解 Omega-3 三大好處

魚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含量低,且深海魚富含omega-3不飽和脂肪酸,不僅是生長發育必備的營養素,更可降血脂、預防心血管疾病、對抗身體發炎反應。

2025年05月19日 11:12

一天「兩餐vs.六餐」哪個更健康? 研究揭曉答案

一天「兩餐vs.六餐」哪個更健康? 研究揭曉答案

現代營養學長期強調「少量多餐」有助於維持穩定的血糖與體重,特別是對糖尿病患者來說,這幾乎成了一種標準建議。但這種飲食方式真的適合所有人嗎?近年來,間歇性斷食和低頻率進食的概念逐漸受到關注,一些研究開始質疑,「少量多餐」是否真如想像中那麼有效?

2025年05月19日 11:06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