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耀文醫師/智齒非拔不可嗎? 什麼時機比較理想?

▲智齒要拔嗎?(圖/問8線上健康諮詢提供)

▲智齒要拔嗎?(圖/問8線上健康諮詢提供)

文:劉耀文 八德禾悅牙醫 主治醫師

智齒,就跟盲腸一樣,之於人體似乎沒有什麼重要的功能,一旦作亂起來,卻往往讓人痛不欲生,恨不得除之而後快。以下我們將討論與智齒有關的二三事,究竟與智齒和平共處是不是可行的呢?

智齒不拔,恐造成齲齒、冠周炎甚至蜂窩性組織炎

在演化的過程當中,隨著人類飲食習觀的改變,智齒退化為痕跡器官,失去原本的發展空間,因此每一顆智齒的生長過程,經常與許多口腔問題息息相關,最常見的是因為智齒處在口腔深部,不易清潔,而導致齲齒,特別是傾斜生長的智齒,更容易遇到這樣的問題。

另一個智齒生長常造成的危害是冠周炎,進一步可能造成冠周膿腫,甚至蜂窩性組織炎,主要的成因是由於智齒牙冠尚未完全萌出,牙冠周圍的牙齦組織形成袋狀,容易殘留食物,滋生細菌。

既然智齒的生長過程危機重重,我們是不是應該「預防性」拔除智齒呢?基本上智齒的拔除不能一概而論,必須根據各個案例單獨進行評估,但值得一提的是拔除智齒並不是一件百利無一害的事。

哪些情況可以不拔智齒?

智齒位置特殊,與神經血管位置相近,特別是下智齒的拔除有百分之一到十分之一的機率可能傷到下齒槽神經,常見的表現為下唇周圍感覺異常,包含麻木或異常疼痛。大部分的感覺異常會逐漸恢復,但仍有少部分為永久性傷害。

因此,如果智齒有正常的生長出來,周遭也沒有伴隨蛀牙或牙周病的發生,並且能維持良好的口腔清潔習慣,拔除智齒並非勢在必行。

然而,如果智齒本身長的位置和方向就不正確,或許就應該在牙科醫師妥善評估個人口腔狀態下,進行拔除。一般來說,大約在20歲前後為最好的拔除時機,傷口較小,恢復較快。

如果智齒已經造成健康上的危害,什麼時候才是拔智齒的最好時機呢?一般來說,急性發炎期不適合拔智齒,發炎可藉由口腔內部是否有明顯的紅、種、熱、痛等表現做判別,此時牙科醫師能做的是局部或口服給藥,先為患者進行消炎止痛,等到症狀較穩定後,再進行智齒的拔除,這是因為在急性期勉強拔除智齒,傷口較不易癒合,細菌也較容易擴散。

本文為問8 線上健康諮詢提供,原文刊載於此

問8 線上健康諮詢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瘦瘦針與腸癌「死亡率砍半」有關 研究:愈胖「體質逆轉」愈明顯

瘦瘦針與腸癌「死亡率砍半」有關 研究:愈胖「體質逆轉」愈明顯

被稱為「瘦瘦針」的GLP-1類藥物,可能有助大腸癌死亡率下降。復健科醫師王思恒在臉書分享一項最新瘦瘦針相關研究,發現大腸癌病人使用後,5年死亡率僅1成5左右,未使用者則超過3成7,差距達1倍以上,引起各界關注。

2025年11月17日 12:10

快訊/血液腫瘤權威陳耀昌病逝 享壽76歲

快訊/血液腫瘤權威陳耀昌病逝 享壽76歲

台灣血液腫瘤醫學權威陳耀昌今(17)日病逝台大醫院,享壽76歲。

2025年11月17日 11:15

戒掉手搖飲3個月瘦10kg 醫揭4大隱形毒素:糖毒最常見陷阱

戒掉手搖飲3個月瘦10kg 醫揭4大隱形毒素:糖毒最常見陷阱

據統計,台灣的終身罹癌率約5成,也就是平均每2人中有1人這輩子會罹患癌症。對此,腫瘤科醫師廖繼鼎在臉書分享,許多民眾不抽菸、不喝酒,自認吃得清淡,卻還是罹癌,真正關鍵多半不是單一食物,而是長期累積4種「隱形毒素」,包括糖毒、油毒、氧化毒與腸毒,若能盡量避免,風險可望降低一半。

2025年11月17日 11:07

本周開始擴大抽驗雞蛋 石崇良:以籠飼蛋為主

本周開始擴大抽驗雞蛋 石崇良:以籠飼蛋為主

彰化芬普尼蛋又有4萬顆流入市面,引發關注。對此,衛福部部長石崇良今表示,本周起將擴大稽查,抽驗採取風險分層方式,以編號C的雞蛋(籠飼雞蛋)為主要抽查。

2025年11月17日 11:00

婦肚子悶痛揪7公分肌瘤 達文西手術切除「不留腹部傷口」

婦肚子悶痛揪7公分肌瘤 達文西手術切除「不留腹部傷口」

45歲的魏女士因為近半年下腹部悶痛,到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婦產科醫師林玉珊門診求診,檢查發現有下腹部悶痛合併壓迫症狀,竟然有7公分的肌瘤。經採用達文西機械手臂系統結合經陰道自然孔手術,患者術後一周即返家休養。由於手術並未在腹部留下傷口,讓魏女士感到非常驚訝,林玉珊表示,傷口藏在看不到的地方,這不只是手術傷口變小,更代表病人能更快回到自己的生活與角色中。

2025年11月17日 10:57

血汗看診壓力破表 研究曝醫師「15%吃安眠藥」:基層風險高

血汗看診壓力破表 研究曝醫師「15%吃安眠藥」:基層風險高

台灣醫師日常承受長工時、高壓力,不少人苦於失眠問題。國內少見針對醫師使用安眠藥的研究顯示,平均每百名醫師中有15人用藥,比例和一般人相近,顯示醫療人員同樣有失眠困擾;研究團隊認為,健保制度應提高非藥物治療的給付,才能有效降低對藥物的依賴。

2025年11月17日 10:03

她反覆陰道感染懷疑自己「不乾淨」!醫揭5大原因「非衛生問題」

她反覆陰道感染懷疑自己「不乾淨」!醫揭5大原因「非衛生問題」

一名30多歲女性,平時工作繁忙,但最大的困擾不是工作壓力,而是「反覆性的陰道感染」。每隔一兩個月就會因為搔癢、灼熱感、分泌物異常或異味而痛苦不堪,因為復發不斷,還讓她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不夠乾淨」,甚至影響到夫妻感情與自信心。醫師指出,反覆性陰道感染並不代表女性「不衛生」,主要有5類原因,沒有對症治療只會暫時性緩解。

2025年11月16日 20:30

4萬顆芬普尼蛋違規偷賣 石崇良:下周擴大後市場稽查

4萬顆芬普尼蛋違規偷賣 石崇良:下周擴大後市場稽查

彰化芬普尼蛋爆發後,已經宣佈全面下架和禁止上架,但近期又爆出問題蛋仍持續流入市面。對此,衛福部部長石崇良表示,已經請地方衛生局進行查明,蛋行若有違規也會依法裁處,另外,在後市場查驗部分,下禮拜開始就會擴大稽查,會持續到年底。

2025年11月16日 16:33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