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耀文醫師/智齒非拔不可嗎? 什麼時機比較理想?

▲智齒要拔嗎?(圖/問8線上健康諮詢提供)

▲智齒要拔嗎?(圖/問8線上健康諮詢提供)

文:劉耀文 八德禾悅牙醫 主治醫師

智齒,就跟盲腸一樣,之於人體似乎沒有什麼重要的功能,一旦作亂起來,卻往往讓人痛不欲生,恨不得除之而後快。以下我們將討論與智齒有關的二三事,究竟與智齒和平共處是不是可行的呢?

智齒不拔,恐造成齲齒、冠周炎甚至蜂窩性組織炎

在演化的過程當中,隨著人類飲食習觀的改變,智齒退化為痕跡器官,失去原本的發展空間,因此每一顆智齒的生長過程,經常與許多口腔問題息息相關,最常見的是因為智齒處在口腔深部,不易清潔,而導致齲齒,特別是傾斜生長的智齒,更容易遇到這樣的問題。

另一個智齒生長常造成的危害是冠周炎,進一步可能造成冠周膿腫,甚至蜂窩性組織炎,主要的成因是由於智齒牙冠尚未完全萌出,牙冠周圍的牙齦組織形成袋狀,容易殘留食物,滋生細菌。

既然智齒的生長過程危機重重,我們是不是應該「預防性」拔除智齒呢?基本上智齒的拔除不能一概而論,必須根據各個案例單獨進行評估,但值得一提的是拔除智齒並不是一件百利無一害的事。

哪些情況可以不拔智齒?

智齒位置特殊,與神經血管位置相近,特別是下智齒的拔除有百分之一到十分之一的機率可能傷到下齒槽神經,常見的表現為下唇周圍感覺異常,包含麻木或異常疼痛。大部分的感覺異常會逐漸恢復,但仍有少部分為永久性傷害。

因此,如果智齒有正常的生長出來,周遭也沒有伴隨蛀牙或牙周病的發生,並且能維持良好的口腔清潔習慣,拔除智齒並非勢在必行。

然而,如果智齒本身長的位置和方向就不正確,或許就應該在牙科醫師妥善評估個人口腔狀態下,進行拔除。一般來說,大約在20歲前後為最好的拔除時機,傷口較小,恢復較快。

如果智齒已經造成健康上的危害,什麼時候才是拔智齒的最好時機呢?一般來說,急性發炎期不適合拔智齒,發炎可藉由口腔內部是否有明顯的紅、種、熱、痛等表現做判別,此時牙科醫師能做的是局部或口服給藥,先為患者進行消炎止痛,等到症狀較穩定後,再進行智齒的拔除,這是因為在急性期勉強拔除智齒,傷口較不易癒合,細菌也較容易擴散。

本文為問8 線上健康諮詢提供,原文刊載於此

問8 線上健康諮詢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醫院逐步強化高齡醫療,不過心臟內科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北醫)院長施俊明認為,醫療體系對於「光譜的兩端」、也就是老人和兒童皆應提高貼心照護,並強調現代醫院的目標不應只有治病,而是「走進醫院治好病,走出醫院時,要比沒生病前更健康」。

2025年09月13日 09:23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國內不少校長級、院長級醫師出身醫生世家,家族多人行醫,而北醫院長施俊明的手足也都是醫師,但包含父母在內的整個家族並無其他醫師,對此他笑說,兄弟姊妹都能當醫生的關鍵在「大姊的課本」,因為書中所有重點都被大姊註明清楚,弟妹拿來複習格外受用,一家子的醫學路就這樣自然而然展開。

2025年09月13日 09:24

肝癌女驗出「永遠化學物質」超標 醫揪隱藏元兇:都在日常生活中

肝癌女驗出「永遠化學物質」超標 醫揪隱藏元兇:都在日常生活中

一名女性肝癌患者曾接受電燒與栓塞手術,怎料在術後檢測發現,其體內累積較高濃度的「永遠化學物質」。對此,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提醒,日常生活中,會接觸到很多隱藏污染,包括不沾鍋具、速食紙盒、某些化妝品與清潔品等,「大家千萬別忽視了!」

2025年09月17日 14:28

2罕病「死亡風險高」篩檢率卻下滑 醫團籲:納入新生兒公費篩檢

2罕病「死亡風險高」篩檢率卻下滑 醫團籲:納入新生兒公費篩檢

台灣新生兒死亡率連續20年超過日韓,其中逾百位死於先天性疾病。醫師指出,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龐貝氏症等致死率極高的遺傳疾病,一出生就會對身體造成影響,但因為屬於新生兒篩檢加選項目,目前篩檢率降至不到七成五。提醒新手爸媽,48小時及時進行新生兒篩檢且加選必選應一步到位,在症狀出現之前就及早介入治療,讓寶寶得到更好的預後。

2025年09月17日 13:03

10/11可買加熱菸 國健署警告:國外帶回最重罰500萬

10/11可買加熱菸 國健署警告:國外帶回最重罰500萬

國健署日前宣布1家加熱菸業者完成上市前文件核定,最快10月11日就能合法販售,民眾赴海外可以購買通過核准的「同品項」加熱菸回台。但國健署提醒,未經國內核准通過的加熱菸及其組合元件,仍不得攜帶入境,違者最高可處500萬元罰鍰,尤其目前國內核可的14個品項在國外通通沒有販售,所以民眾帶回來的都是違法加熱菸。

2025年09月17日 12:29

吃不多還變胖?醫:可能是營養不良  3警訊自我檢視

吃不多還變胖?醫:可能是營養不良 3警訊自我檢視

「肥胖」是現代人的文明病,然而,造成肥胖的原因不一定與吃太多、吃太飽有關,減肥專科暨家醫科醫師楊智雯表示,當「營養不足」時,體重也會失控!

2025年09月17日 11:53

無糖手搖飲也中招!營養師揭日常「四大隱藏澱粉炸彈」

無糖手搖飲也中招!營養師揭日常「四大隱藏澱粉炸彈」

你以為少吃糖,就能遠離血糖飆升的危機嗎?營養師張語希在粉專提醒,「不吃甜,也要小心血糖」,她指出,許多人誤以為不碰甜食就安全,但血糖上升的真正原因,往往隱藏在日常飲食中的「精緻澱粉」,並點名「四大隱藏澱粉炸彈」,呼籲民眾務必留意。

2025年09月17日 11:24

研究揭維他命D竟能助攻乳癌化療 醫:腫瘤全消機率提升近8成

研究揭維他命D竟能助攻乳癌化療 醫:腫瘤全消機率提升近8成

便宜又常見的維他命D,有機會成為乳癌化療的重要助力。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放射腫瘤部主治醫師廖志穎在臉書分享,根據最新研究,每天補充2000 IU的維他命D,乳癌患者在化療後腫瘤完全消失的機率竟可提升近8成,效果幾乎翻倍。

2025年09月17日 10:27

她「聞不到咖啡香」竟是帕金森氏症 醫揭早期3個徵兆

她「聞不到咖啡香」竟是帕金森氏症 醫揭早期3個徵兆

一名女子最近發現自己聞不到咖啡香,就醫檢查才發現是帕金森氏症的早期徵兆。醫師提醒,帕金森氏症不只是手抖,也可能嗅覺異常、長期便秘等,而且這些症狀很可能在手抖出現前好幾年就發生,因此容易被忽略。

2025年09月17日 10:24

經期腰痠、頭痛又肚痛 中醫推「舒緩3步驟」

經期腰痠、頭痛又肚痛 中醫推「舒緩3步驟」

許多女性在生理期間,除了腹痛,還會出現頭痛、情緒起伏、腰痠背痛等不適。對此,醫師建議,女性可以透過「瑜珈、茶飲和穴位按摩」來舒緩。

2025年09月17日 10:1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