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益藥師/避孕真的會失敗嗎? 不可不知的3種抗生素

▲(圖/問8線上健康諮詢提供)

▲(圖/問8線上健康諮詢提供)

圖文/問8線上健康諮詢
文/林志益 藥濟藥局 諮詢藥師

在服用幽門桿菌的三合一治療期間,吃避孕藥有關係嗎?

服用抗菌藥的療程,吃避孕藥有影響嗎?

強力消痘?青春痘藥物加避孕藥!?

究竟什麼藥讓避孕藥無法發揮、讓人意外中獎呢?

避孕藥的一二事

避孕藥是由雌激素和黃體素所組合而成的口服複方藥物(combined oral contraceptives)

雌激素使大腦減少釋放激素,抑制卵巢排卵。

黃體素會使子宮頸黏液增加,讓精子難以前進和卵子結合,降低受孕機率。

正確又穩定地服用事前避孕藥是有效的避孕方式,避孕效果高達90%以上,若搭配使用保險套則可以達到99%的有效性!

什麼會使避孕藥效「打折扣」?

最常產生交互作用的藥物有:抗生素、抗癲癇藥物、抗病毒藥物、鎮靜安眠藥等等。而主要的作用方式有兩種:

破壞腸道內的細菌平衡,使避孕藥跑光光!
雌激素經由肝臟代謝後,藉由膽汁分泌排入腸道,腸道中的菌叢能使雌激素被還原、再次被吸收利用,維持雌激素濃度,延長作用時間。當抗生素抑制了腸道菌叢,便有機率減少避孕藥的體內濃度。

提升肝臟代謝速度,讓避孕藥物加速分解!
誘導肝臟酵素代謝,進而加速雌激素的排除,故在併服這類藥物期間及停藥後的28天內,應同時使用阻隔式避孕方式。常見的藥物有抗癲癇藥、抗結核病藥。

日常生活大小疾病,像是幽門桿菌感染,傷口感染、感冒、青春痘、其他細菌感染症狀等等,抗生素治療往往是不可或缺的藥物選擇。而在服用這些藥品時,避孕藥就可能因為併服導致藥物濃度不足。以下列出常遇到的幾種狀況及抗生素。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導致胃食道逆流的成因之一,常見的幽門桿菌感染,在服用幽門桿菌的三合一或四合一療程時,最常見的第一線抗生素有Amoxicillin、Clarithromycin,其中的廣效性抗生素Amoxicillin(阿莫西林),可能使體內的雌激素濃度降低。

呼吸道感染-

像是感冒、支氣管炎、細支氣管炎甚至是肺炎等疾病,呼吸道感染是否也需要注意呢?常開的抗生素是否也會影響避孕藥呢?這類疾病的第一線抗生素有Erythromycin(紅黴素)、Amoxicillin(阿莫西林)。

痤瘡桿菌感染-

俗稱的青春痘,當皮質分泌旺盛,毛孔沒辦法順利排出皮脂和角質時,封閉性毛孔形成了厭氧性的環境,使痤瘡桿菌有了適合生長的空間,造成了膿皰產生。抑制痤瘡桿菌的抗生素有哪些呢?這類抗生素通常是四環黴素類的藥物,常用的有Tetracycline(四環黴素)、doxycycline、minocycline。

上述的抗生素藥物,由於破壞腸內菌平衡,可能導致體內雌激素濃度降低,因此在服藥期,建議採取雙重避孕或採取替代的避孕措施;也就是說,使用阻隔方式避孕(保險套),或是服用避孕藥同時使用保險套亦可。

由於服用藥物的療程時間長短不一,建議在停藥後7天,再開始重新服用避孕藥。避免蓄積的抗生素濃度對避孕藥產生影響。

本文為問8 線上健康諮詢提供,原文刊載於此

問8 線上健康諮詢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醫院逐步強化高齡醫療,不過心臟內科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北醫)院長施俊明認為,醫療體系對於「光譜的兩端」、也就是老人和兒童皆應提高貼心照護,並強調現代醫院的目標不應只有治病,而是「走進醫院治好病,走出醫院時,要比沒生病前更健康」。

2025年09月13日 09:23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國內不少校長級、院長級醫師出身醫生世家,家族多人行醫,而北醫院長施俊明的手足也都是醫師,但包含父母在內的整個家族並無其他醫師,對此他笑說,兄弟姊妹都能當醫生的關鍵在「大姊的課本」,因為書中所有重點都被大姊註明清楚,弟妹拿來複習格外受用,一家子的醫學路就這樣自然而然展開。

2025年09月13日 09:24

兒忘記沖馬桶!媽一看嚇壞 1家3口都確診罕見遺傳病

兒忘記沖馬桶!媽一看嚇壞 1家3口都確診罕見遺傳病

大陸浙江一戶人家小孩小勇(化名)因為忘記沖馬桶,媽媽一看發現不對勁,這一留心,小勇被診斷出尿毒症,結果一家三口都得了罕見遺傳病,而他和哥哥都接受腎移植手術,媽媽還在洗腎中。

2025年09月16日 01:27

青少年陷「隱藏營養危機」 營養師:一顆蛋就能翻轉健康

青少年陷「隱藏營養危機」 營養師:一顆蛋就能翻轉健康

不少家長困惑,孩子明明吃得不少,卻經常疲倦、不專心。營養師在粉專「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提醒,這恐怕不是偷懶,而是青少年正陷入「隱藏營養危機」,最新數據顯示,超過六成14至17歲青少年缺乏鈣、膽鹼、鎂、維生素D與E,嚴重影響骨骼發育、免疫力與專注力。

2025年09月15日 17:43

近視雷射後還會再近視嗎?醫點出4大影響因素 25歲以下族群風險較高

近視雷射後還會再近視嗎?醫點出4大影響因素 25歲以下族群風險較高

進行近視雷射手術後,許多人最擔心的問題就是「會不會再度近視?」對此,眼科粘靖旻院長詳細分析這個大家最關心的術後問題,讓準備手術或已完成手術的人都能安心!

2025年09月15日 17:00

孩子情緒異常是警訊!醫曝行為會發出訊號 專業心理治療是王道

孩子情緒異常是警訊!醫曝行為會發出訊號 專業心理治療是王道

孩子是父母最在意的寶貝,除了身體健康,心理狀態與行為表現也同樣需要關心。如果孩子經常感到沮喪、學習困難,或特別衝動,這些都可能是提醒我們的訊號。及早理解與陪伴,能幫助孩子獲得更合適的支持。

2025年09月15日 15:22

3成「憂鬱症患者」反覆發作 醫曝研究:可能是基因在作怪

3成「憂鬱症患者」反覆發作 醫曝研究:可能是基因在作怪

全台近200萬人具憂鬱傾向,其中有5.2%是重度憂鬱症患者,近7成透過治療可妥善控制病情,但其餘2、3成患者則會反覆發作。有研究發現,這部分可能和基因有關,有些人先天帶有「落井下石型」基因,不僅對外界較敏感,還會直接影響腦中血清素的濃度多寡。

2025年09月15日 14:45

萬人響應「國高中10點上課」 醫:20%人晚起頭腦才清楚

萬人響應「國高中10點上課」 醫:20%人晚起頭腦才清楚

有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要求把國、高中上課時間改成早上10點,相關提案已有萬人響應。對此,兒童青少年精神專科醫師、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啓斌指出,過去研究發現,8點以後起床比較符合生理時鐘,也有20%屬於晚睡晚起體質,頭腦才會比較清楚,但睡眠生理時鐘也因人而異,不能只看表面現象統一處理。

2025年09月15日 12:34

屏基率先全台完成「生物適應架」植入 開啟冠狀動脈治療新世代

屏基率先全台完成「生物適應架」植入 開啟冠狀動脈治療新世代

屏基心導管團隊致力於心臟照護26年,推動新醫材治療不遺餘力,因而屏東縣成為全台灣新一代心臟冠狀動脈「生物適應架」最早正式上線的縣市,今年5月,屏基率先完成全台首例正式上架「冠狀動脈生物適應架」(Bioadaptor)治療,並在3個月內已累積完成 24 例病人植入,後續追蹤情況均良好,標誌著心導管介入治療邁向新階段。

2025年09月15日 12:14

男血便撐半年「大腸腫瘤塞腸道」 醫示警:有症狀6成已晚期

男血便撐半年「大腸腫瘤塞腸道」 醫示警:有症狀6成已晚期

一名45歲男性有「大便不成形且帶血絲」的症狀,但並未想過是大腸癌警訊,就算糞便潛血陽性,仍認為是檢查或飲食造成。半年後因肚子疼痛嚴重,經醫師苦勸才做大腸鏡,檢查發現腫瘤已經塞住腸道,確診大腸癌。醫師提醒,根據臨床統計,有症狀才檢查,有6成以上都已經是三、四期。

2025年09月15日 11:4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