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冒痘別擦防曬乳!醫曝「這些膚況」這樣護肌...你都用正確嗎?

▲防曬乳對海洋威脅極大 。(示意圖/達志影像)
▲防曬乳怎麼選,對肌膚才不會造成負擔?(圖/達志示意圖)圖編:4057993

記者林妤柔/綜合報導

台灣天氣炎熱、紫外線強烈,因此防曬變成保護肌膚的關鍵步驟之一。但是防曬乳該怎麼用,對肌膚才不會造成負擔?皮膚科醫師周宛儀建議,除了下雨天不用防曬以外,其他白天時間防曬工作要做好。此外,防曬產品的效果並不是100%,早上10點到下午2點還是少出門為佳,平時也可以靠撐傘、戴帽子或穿有防曬係數UPF50以上的衣物,來維持防曬效果。

周宛儀表示,紫外線分為UVA、UVB與UVC三種不同波長,UVC一般在臭氧層就已經被擋下來;UVA佔了95%,波長較長,穿透力較高,可以到達真皮層,容易導致曬黑長斑或使肌膚老化產生皺紋;UVB佔了5%,雖然波長較短(到達表皮層),但能量較強,容易造成曬紅、曬傷。紫外線長期曝曬的結果,甚至可能會形成皮膚癌。

周宛儀指出,「防曬係數」SPF評估的是UVB,是指在塗抹防曬後,在人工或天然光源照射下,皮膚產生曬紅或曬傷現象時間的倍數,代表的是可以延後曬傷的時間;「持續曬黑係數」PPD或PA評估的是UVA,代表的則是延長曬黑的時間;「臨界波長」代表的是防曬廣度,超過380nm才稱得上進階級的產品,對UVA的防護才更足夠;「防曬均勻度」指的是UVA 對 UVB 的比例,星號越多表現越好。

冒痘別擦防曬!這些膚況這樣護肌。(圖/擷取自邱品齊醫師部落格)

▲防曬係數標示種類與意義。(圖/截自邱品齊醫師部落格

冒痘別擦防曬!這些膚況這樣護肌。(圖/擷取自邱品齊醫師部落格)
▲若是室內工作,選擇SPF25-30、PA++即可。(圖/截自邱品齊醫師部落格

那SPF要怎麼挑才對?周宛儀表示,如果是在室內工作為主,選擇SPF25-30、PA++即可,若是以長時間戶外為主的工作、運動或旅行,則建議使用SPF50、PA+++的產品,如果會下水則需使用標註非常抗水性(very water resistant)的防曬產品。

紫外線從日出到日落,不論晴天陰天,從戶外到透過玻璃的室內都存在,即使在陽光比較弱的冬天和陰天,仍舊對皮膚有傷害。周宛儀強調,所以除了下雨天不用防曬以外,其他白天時間防曬工作要做好,整年都不可以鬆懈,美國皮膚科醫學會甚至於提出從小朋友開始,每天早晨起床後的例行工作是「刷牙,洗臉,擦防曬」。

▲▼防曬,化妝水,冰箱。(圖/記者謝承恩攝)
▲如果會下水,建議使用標註非常抗水性的防曬產品。(圖/記者謝承恩攝)

如果是肌膚出油量較大如痘痘肌,周宛儀建議盡量選擇清爽的劑型,太過油膩的防曬會塞毛孔,反而惡化痘痘,痘痘厲害時建議先不要擦防曬,用撐傘戴帽子等物理性遮蔽的方式防曬,穩定後再使用防曬產品。防曬的基底其實就是乳液,出油量較大的朋友其實不需要再額外多擦乳液保濕。一般防曬使用洗面乳就足以清潔,但如果是運動或防水型防曬,或是含潤色的底妝型防曬,則建議先卸妝後再洗臉。

對於不同膚質,也有不一樣的使用方式。周宛儀建議,一般膚質或有肝斑、曬斑體質的話,建議選擇較寬頻的防曬,UVA與UVB一起防護,效果更佳;敏感肌或酒糟膚質,則比較適合選擇較溫和的純物理性防曬。

此外,周宛儀也強調,擦了防曬,不代表皮膚已經是銅牆鐵壁,防曬產品的效果並不是100%,正午時分(早上10點到下午2點)還是少出門為佳,擦防曬搭配物理性遮蔽如撐傘、戴帽子或穿有防曬係數UPF50以上的衣物效果最佳。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不要輕忽小痛!疼痛科權威孫維仁推「無痛老化」 倡太極拳養生

不要輕忽小痛!疼痛科權威孫維仁推「無痛老化」 倡太極拳養生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8日)舉辦健康講座,主題為「破解常見痠痛困擾」,邀請疼痛醫學權威、台大醫學院麻醉科名譽教授孫維仁醫師擔任主講人,他呼籲民眾重視自己身上的各種痛,別覺得小痛就不當一回事,並應透過營養補充、太極拳等方式好好養生,才能「無痛老化」。

2025年08月28日 19:59

暑假作息失序頂撞父母 精神科醫師驚見門診青少年人數增加

暑假作息失序頂撞父母 精神科醫師驚見門診青少年人數增加

暑假一結束,精神科醫師發現前來身心科門診的青少年明顯增多,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銀光學苑主任醫師袁瑋指出,有些孩子在暑假期間缺乏規範,生活作息完全失序,甚至出現頂撞父母、以極端言語威脅家人的情況,他強調,這些狀況並非單純的「叛逆期」,往往牽涉到青少年內在情緒困擾與適應問題。

2025年09月05日 20:30

超準黑色食物測驗 營養師:每天1種抗發炎、提高免疫力

超準黑色食物測驗 營養師:每天1種抗發炎、提高免疫力

程涵宇營養師在臉書分享一份趣味小測驗,只要看自己平常吃過幾種黑色食物,就能檢視自己的免疫力!程涵宇營養師強調,這些黑色食材的營養價值遠比外觀更厲害,常見的18種「黑色超級食物」,都是富含花青素、多醣體、維生素E與礦物質滿滿營養的超強食物,只要天天至少攝取一種,就能養成「抗發炎體質」

2025年09月05日 20:20

軍公教明年不調薪衝擊醫院 醫療工會憂人力加速流向診所、醫美

軍公教明年不調薪衝擊醫院 醫療工會憂人力加速流向診所、醫美

醫護人員工作環境血汗問題頻傳,行政院8月21日宣布明年軍公教不調薪事宜,醫療工會今(5)日發表聲明,表達嚴正不滿與遺憾,強調公立醫院長年背負國家所賦予的醫療重擔,若軍公教確定不調薪,等於宣告明年公立醫院將沒有調薪的空間及可行性,醫療困境恐會再惡化。

2025年09月05日 20:07

【廣編】2025鹿茸加工產品分享會登場 國產鹿茸展現多元應用新價值

【廣編】2025鹿茸加工產品分享會登場 國產鹿茸展現多元應用新價值

據農業部統計,截至2024年底全台養鹿場有458場,年產鹿茸量約20公噸,由於精緻飼養,鹿農特別注重優良鹿種選育以提升鹿茸品質。經由農業部的輔導,近年已多元開發多款加工品,涵蓋日常保健、美容保養與調理食品。

2025年09月05日 18:20

普渡供品滿桌觸發大腦「想吃模式」 醫揭4招避過度飲食

普渡供品滿桌觸發大腦「想吃模式」 醫揭4招避過度飲食

明天是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近期各處都在辦普渡活動,滿桌零食、泡麵等供品,讓不少在減脂、飲食控制的人破功!醫師指出,食物的香味、外觀,甚至只是看到的畫面,都能瞬間觸發大腦的「想吃模式」,讓人不知不覺吃過頭。尤其肥胖者對高熱量食物的反應更為強烈,提醒民眾可以用四招實用對策來避免。

2025年09月05日 17:24

吃B群吃到「手腳麻木」?藥師警告:多產品疊加恐導致神經損傷

吃B群吃到「手腳麻木」?藥師警告:多產品疊加恐導致神經損傷

維生素B群是不少民眾的日常保健習慣,但你知道嗎?維生素B6若長期過量補充,恐會導致手腳麻木、周邊神經病變。到底怎麼補充B群才安全?神經損傷會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嗎?

2025年09月05日 17:09

低頭滑手機頸椎承受壓力比想像更危險 醫:嚴重恐癱瘓

低頭滑手機頸椎承受壓力比想像更危險 醫:嚴重恐癱瘓

一起發生在福建泉州的真實案例,為所有人敲響了警鐘:一名19歲的大學生因長期低頭工作與使用手機,竟導致椎管內血管破裂,瞬間從健康青年變成癱瘓患者,此震撼案例提醒大家「頸椎病」恐成現代人的文明病,頸椎健康絕不容輕忽。

2025年09月05日 14:53

全國首創!雲縣府偏鄉學校設置牙科診療椅 守護學童口腔健康

全國首創!雲縣府偏鄉學校設置牙科診療椅 守護學童口腔健康

雲林縣政府自籌逾1200萬元經費,於口湖、元長等9鄉鎮12所學校,各設置2座牙科診療椅,並與雲林縣牙醫師公會合作診療,照顧偏鄉學童牙齒健康與保健。這項全國首創學童牙齒保健正式上路,開啟偏鄉牙科醫療新里程。

2025年09月05日 14:23

江祖平爆「自己就是性侵受害者」 衛福部:不建議透過媒體公審

江祖平爆「自己就是性侵受害者」 衛福部:不建議透過媒體公審

八點檔女星江祖平爆料三立資深副總龔美富之子龔益霆涉嫌性侵大特女演員,並性騷擾電視台女員工,後續才揭露自己就是受害者。衛福部保護司長張秀鴛表示,被害人自行揭露加害人資訊並不違法,但透過媒體公審方式求助沒有那麼恰當,呼籲被害人要依循法律途徑對行為人追溯他的法律責任。

2025年09月05日 13:49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