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臟炎、胰臟癌 胰臟健康愛注意

▲胰臟炎、胰臟癌,胰臟健康愛注意。(圖/記者劉育志攝)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和心臟、肝臟、腎臟比較起來,胰臟的知名度小了許多,很多人對於胰臟的功能都不甚了解,其實胰臟負責多項任務,每一樣都非常重要。

胰臟位於後腹腔,長度約18公分,看起來不甚起眼,但胰臟可是兼具「內分泌」與「外分泌」的功能喔。

所謂的「內分泌」是將分泌物送進血液裡,循環全身以發揮作用,胰臟的內分泌細胞主要可以製造胰島素(insulin)、升糖素(glucagon)、體抑素(somatostatin)等,負責調控血糖。「胰島素」能增加周邊組織吸收葡萄糖、促進肝臟合成肝醣;「升糖素」能促使肝醣分解,提高血糖。

與胰臟內分泌功能相關的疾病中,最負盛名的就是糖尿病,血糖濃度過高,身體各個器官就像泡在糖水裡一般,會損害神經、血管帶來一連串併發症,嚴重可能失明、腎臟衰竭

▲胰臟炎、胰臟癌,胰臟健康愛注意。(圖/記者劉育志攝)

至於「外分泌」是將分泌物送進消化道裡,將各種食物分解成小分子以利吸收,胰臟的外分泌細胞每天可以製造1,200至1,500毫升的胰液,消化我們吃進肚子裡的蛋白質、脂肪、澱粉,裡頭含有多種酶。

分解澱粉:澱粉酶(amylase)
分解脂肪:脂肪酶(lipase )
分解蛋白質:胰蛋白酶(trypsin)、胰凝乳蛋白酶(chymotrypsin) 、彈性蛋白酶(elastase)等

當胰臟功能遭到破壞或是胰管阻塞,食物便無法消化完全,排出來的糞便會油油的,有時馬桶的水面上還浮一層油。食物沒消化,也就無法被吸收,導致營養不良,體重持續下降。

痛得要命!而且真能要命的胰臟炎

胰臟炎是個大家較陌生,但是痛起來很不得了的疾病。多數人都曉得喝酒傷肝,然而喝酒其實也會傷胰臟。近年來,酒精已經漸漸成為急性胰臟炎主要原因之一,另外的原因還包括膽結石、三酸甘油酯過高、血鈣過高等。

急性胰臟炎發作時,患者將感受到持續性劇烈腹痛,疼痛會延伸到背部,還可能噁心、嘔吐。躺平的時候疼痛加劇,所以患者經常縮著身體,呈現彎腰屈膝的姿勢。

千萬別小看急性胰臟炎,約有兩成患者會演變成全身性發炎反應,導致休克、腎臟衰竭、多器官衰竭。換言之,胰臟炎不只是「痛得要命」,還可能真的很要命!

▲胰臟炎、胰臟癌,胰臟健康愛注意。(圖/記者劉育志攝)

胰臟炎發作時,我們就能在血液中檢測到胰臟所分泌的酶的濃度異常增高,例如澱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彈性蛋白酶等。由於不同的酶在血液中的半衰期各不相同,有助於判斷胰臟炎的時間及病程。

為了找出胰臟炎的原因,醫師可能會安排不同的影像檢查,例如超音波、電腦斷層、核磁共振、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等。針對致病原因來治療,有助於緩解症狀,早日康復。

經常不知不覺、死亡率很高的胰臟癌

在幾位名人陸續因為胰臟癌離世之後,這個疾病受到許多關注。根據統計,近年來胰臟癌的發生率也有逐漸上升的趨勢。

提到胰臟癌,多數人的第一印象大概都是「死亡率很高」!的確,由於早期胰臟癌大多沒有症狀,患者往往不知不覺,而且胰臟位於後腹腔,較不容易檢查。此外,胰臟癌容易擴散轉移,可能於腹腔內轉移,也可能隨著血液、淋巴轉移到肺臟、肝臟、骨頭等遠端器官。

胰臟癌患者可能出現延伸到背部的腹痛,以及黃疸、體重減輕等症狀。高達八成的胰臟癌患者在確診時已是晚期,不適合動手術。至於有機會開刀的患者,也有很高的機會於手術後復發。

資料顯示以下因子有可能增加罹患胰臟癌的風險,包括年紀、抽菸、酒精、加工肉品、體重過重、胰臟炎、糖尿病、家族史等。

▲胰臟炎、胰臟癌,胰臟健康愛注意。(圖/記者劉育志攝)

與胰臟癌相關的檢驗工具包括CA19-9、CEA、彈性蛋白酶等。檢驗結果異常時,請先不要太緊張,因為數值異常不見得代表罹癌,根據一篇針對七萬多位健康受檢者的研究發現,在所有CA19-9異常升高的受檢者中,僅有0.9%確實罹患胰臟癌,可見單純靠CA19-9來檢測胰臟癌並不甚準確。

若發現相關檢查數值出現異常,醫師會綜合考量視狀況安排內視鏡超音波、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等影像檢查,以確定診斷。

針對胰臟癌,目前的治療方式以化學治療和手術治療為主,早期胰臟癌建議手術切除為優先,其他的胰臟癌可以考慮先使用化學治療,再依照腫瘤的反應來決定是否進行手術。

雖然胰臟癌惡名昭彰,但是若能與醫師好好配合,按部就班接受治療,便有機會提升存活率!

同場加映:常讓人措手不及的胰臟癌(動畫)

原文出處

搜尋附近的診所
(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頁,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雙和醫院在去年通過醫院評鑑,成為台灣最「年輕」醫學中心,而國內知名器官移植專家、一般外科醫師李明哲,也在同年接任院長,如何帶領醫院呈現不同風貌,各界都矚目。他表示,他性子較急,該做的事都想趕快做好,將敦促醫療團隊保有「助人」的心,也希望自已的熱血能感染同仁,一起讓醫界更好。

2025年10月06日 09:23

推動器捐30年 李明哲曝「最大阻力」:醫師要幫助完成最後決定

推動器捐30年 李明哲曝「最大阻力」:醫師要幫助完成最後決定

李明哲在花蓮慈濟醫院全心投入器官捐贈與移植,至今超已近30年,他認為,器捐不只是開刀,而是一場社會運動,重點在於「利他」,而許多人嘴上支持,真正面對器捐的抉擇卻常退縮,台灣社會還需要時間逐漸理解器捐觀念,醫界也該讓過程保有尊重。

2025年10月06日 09:24

快訊/國健署下令8品項加熱菸「未標尼古丁含量」即刻下架

快訊/國健署下令8品項加熱菸「未標尼古丁含量」即刻下架

加熱菸全面下架!加熱菸今日才在超商通路開始販售,雙北陸續查獲包裝標示違規,國民健康署今(17)日晚間宣布,經與販售通路確認,某業者8品項菸品容器均未標示尼古丁含量,已通知販售業者全面下架。

2025年10月17日 21:59

北市稽查5款加熱菸未標尼古丁、焦油 需回收最重罰500萬

北市稽查5款加熱菸未標尼古丁、焦油 需回收最重罰500萬

加熱菸今(17)日起正式在超商通路上架販售,北市衛生局於今日會同衛生福利部及國民健康署針對加熱菸鋪貨之販菸店家實地稽查,截至今日(17日)19時止,專案稽查已累積稽查115家販菸店家,並查獲5個品項加熱菸外包裝標示不符規範,已令販賣業者儘速回收違法產品,最重可處500萬元罰鍰。

2025年10月17日 21:54

50歲後「1部位骨折」死亡率達2成! 醫警告:勿輕忽骨質疏鬆

50歲後「1部位骨折」死亡率達2成! 醫警告:勿輕忽骨質疏鬆

台灣人口老化快速,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而骨質疏鬆已成為銀髮族的隱形危機,可能只是輕輕一跌就骨折,甚至影響生活自理能力。對此,醫師示警,50歲以上民眾若髖骨骨折,1年內死亡率高達近20%,更有3成患者面臨永久性失能,8成將難以獨立生活。

2025年10月17日 21:22

加熱菸開賣首日就出包!新北查獲部分品項「包裝標示違規」需回收

加熱菸開賣首日就出包!新北查獲部分品項「包裝標示違規」需回收

加熱菸今(17)日起正式在超商通路上架販售就出包!新北市衛生局今(17)日晚間稽查確認有部分品項未標示尼古丁濃度,涉及「菸品容器標示不符合規範」,將依法開罰且菸商要盡速回收違法產品,依據《菸害防制法》可處最高500萬罰鍰。

2025年10月17日 21:07

【廣編】

愛爾麗拉髮密雷射實現毛囊新生 髮型美學專家吳依霖代言

【廣編】

愛爾麗拉髮密雷射實現毛囊新生 髮型美學專家吳依霖代言

為了讓更多人理解「毛囊健康」的重要性,愛爾麗特地邀請 髮型美學專家 吳依霖 擔任代言人。並也親自體驗,她表示:「很多人問我怎麼樣才能讓髮型更好看?其實答案不是造型,而是從毛囊健康開始。

2025年10月17日 21:05

減重不只靠節食!營養師教你「4招好睡、4招舒壓」輕鬆瘦

減重不只靠節食!營養師教你「4招好睡、4招舒壓」輕鬆瘦

減重不只是少吃多動而已!營養師珊珊提醒,「睡得好、壓力低」其實才是瘦得快又持久的秘密武器,除了控制飲食、運動外,她還整理了「四大好睡秘訣」與「四大舒壓關鍵」,幫助你在減重路上少踩雷、事半功倍,快把這些小技巧記下來,今晚就開始改變!

2025年10月17日 17:36

加熱菸開賣首日 石崇良突襲查超商:媒體報銷售情況最重罰百萬

加熱菸開賣首日 石崇良突襲查超商:媒體報銷售情況最重罰百萬

加熱菸今(17)日起正式在超商通路上架販售,衛福部長石崇良下午率隊與北市衛生局聯合突襲稽查超商販售狀況,他表示,中央地方會聯合進行全面式的稽查,雖然加熱菸可以上市,但不代表對菸害防制有任何鬆動。他也喊話媒體,報導千萬不要描述銷售情形甚至廠牌,行為涉及促銷廣告將重罰,最重可罰百萬。

2025年10月17日 17:08

背痛竟是骨質疏鬆!高齡婦人脊椎骨折 醫示警:是種沉默疾病

背痛竟是骨質疏鬆!高齡婦人脊椎骨折 醫示警:是種沉默疾病

「原以為只是閃到腰,沒想到竟是三節脊椎骨折!」78歲的陳女士,三個月前車禍導致下背疼痛,當時急診檢查僅診斷為背部挫傷,便返家休養,持續服藥卻未見好轉,期間亦曾尋求傳統整脊療法,直到近期疼痛加劇,再度就診檢查拍攝X光,才發現第二腰椎已有嚴重壓迫性骨折;進一步核磁共振(MRI)檢查,竟又發現第八與第十胸椎也出現骨折,所幸在聖馬爾定醫院骨科黃立人醫師進行「飛梭椎體成形術」治療後,迅速改善疼痛。

2025年10月17日 16:37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