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新聞直擊,為你掌握生活必需健康新知

常外食三餐不定害便秘 喝優酪乳吃膳食纖維緩解

santima.studio/shutterstock

圖文/每日健康
採訪報導/郭家和
專業諮詢/曾嘉慶胃腸肝膽內科診所 曾嘉慶醫師

常便秘喝優酪乳有用嗎?為什麼改善效果差很大?

工作、家庭各種壓力纏身,易導致生活作息紊亂。若再加上食無定時、營養攝取不均,難免會出現便祕狀況。不少人用喝優酪乳促進排便、改善腸胃,但喝優酪乳真的有助緩解便秘嗎?每日健康專訪胃腸肝膽專科曾嘉慶醫師,醫師建議要解決排便不順,喝優酪乳的確是可嘗試的方法,但引發便秘的因素不一而足,再加上消化道機能差異,改善程度也不盡相同。

曾嘉慶醫師指出,常見的便祕族群裡,有一類是腸胃機能不差的年輕人,多因為外食比例高、三餐不定量或膳食纖維攝取不足,才導致便秘現象。至於腸胃機能偏弱者或中高齡族群,一方面是吃的不多,一方面腸胃功能退化。這兩類人的便秘原因就不一樣。醫師指出喝優酪乳改善腸道菌落生態,確實可帶來正面助益,但每個人的腸胃機能狀態不同,效果自然因人而異。

優酪乳對腸胃有益和益生菌有關。為何有些人吃益生菌能促進腸胃蠕動,有些人卻覺得成效甚微?曾醫師說明,真正對腸胃有幫助的菌種,如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等等,市面上的產品成份差異不大,但是食品型態與本身消化機能好壞,都會影響吸收效果。比如有的益生菌是直接以活菌製成膠囊,需冷藏才能保持菌叢活性。然而要讓益生菌通過胃酸、抵達腸道,如果自身消化不良或胃酸過高,益生菌往往未到達腸道前,已被胃酸大量殺死。因此,同樣是益生菌處方,也未必對所有人作用一致。

優酪乳含糖份應注意熱量 腸道敏感族群要注意

優酪乳和益生菌可每天補充嗎?曾醫師說明,每天攝取優酪乳或益生菌來維持腸胃機能,通常不會對身體造成額外負擔,不過優酪乳畢竟含有乳酸和其它添加物,對腸道比較敏感的人,可能會造成腹瀉或慢性腸炎症狀,除此之外沒有特別禁忌。不過,優酪乳含有一定的糖份和碳水化合物,熱量攝取上也要注意控制。

至於選擇低糖、減糖的優酪乳,是否真的比較健康?曾醫師解釋,優酪乳中含有的糖主要影響的是碳水化合物吸收總量,在優酪乳本身的成份中,固然有各種作為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營養素的添加物,目的是讓對腸道有益的益菌能順利生長。因此低糖或減糖,對優酪乳的效果影響不大,最主要的差異仍在熱量攝取。

飲食習慣影響腸胃道症狀 高膳食纖維和高纖食物要分清

在喝優酪乳或攝取益生菌之外,曾醫師強調要改善排便與腸胃代謝,仍要從生活型態做起,不少人到門診自訴腸胃變悶、變脹或排便型態改變,詢問之下才知道是嘗試高蛋白飲食所引發。曾醫師指出,與腸胃道臨床症狀最直接的關聯就是飲食習慣。飲食習慣不佳才會有腸胃機能症狀出現,建議還是規律飲食、多吃食物原型,攝取多元且足夠的營養素。

此外,膳食纖維的攝取量也會影響排便狀況,從每日攝取的膳食纖維標準來看,國人每日膳食纖維攝取量只有15至25公克,約只有世界衛生組織公告的一半。很多人印象中的「高纖」食物,其實是「高纖」而非「高膳食纖維」,比如空心菜、芭樂,都是典型的高纖食物,對腸胃機能不佳的族群,攝取過量反而會造成腸胃道負擔,出現腹脹不適等症狀。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雙和醫院在去年通過醫院評鑑,成為台灣最「年輕」醫學中心,而國內知名器官移植專家、一般外科醫師李明哲,也在同年接任院長,如何帶領醫院呈現不同風貌,各界都矚目。他表示,他性子較急,該做的事都想趕快做好,將敦促醫療團隊保有「助人」的心,也希望自已的熱血能感染同仁,一起讓醫界更好。

2025年10月06日 09:23

推動器捐30年 李明哲曝「最大阻力」:醫師要幫助完成最後決定

推動器捐30年 李明哲曝「最大阻力」:醫師要幫助完成最後決定

李明哲在花蓮慈濟醫院全心投入器官捐贈與移植,至今超已近30年,他認為,器捐不只是開刀,而是一場社會運動,重點在於「利他」,而許多人嘴上支持,真正面對器捐的抉擇卻常退縮,台灣社會還需要時間逐漸理解器捐觀念,醫界也該讓過程保有尊重。

2025年10月06日 09:24

翻轉布丁糖分爆表!熱量只多13大卡 醫驚:碳水量=1/2碗白飯

翻轉布丁糖分爆表!熱量只多13大卡 醫驚:碳水量=1/2碗白飯

7-ELEVEN開賣「統一翻轉布丁」造成轟動,民眾出現搶購潮,都想一嚐超厚焦糖的滋味。消化內科醫師蕭偉成也收到友人送的「丁布」,開心歸開心,但他也揭露翻轉布丁隱藏的陷阱,雖然只比正常統一布丁多了13大卡,但碳水量卻從1/4碗飯增為1/2碗飯量,提醒糖尿患者或正在控糖的民眾要小心食用。

2025年10月15日 15:29

鏟子超人中暑、肌肉痠痛 中醫教「按7穴位+刮痧」自救

鏟子超人中暑、肌肉痠痛 中醫教「按7穴位+刮痧」自救

肌肉痠痛是現代人常見的身體不適,尤其前陣子到花蓮救災的鏟子超人,在天氣炎熱下長時間進行鏟除沙泥與搬運重物,可能也會因此出現熱傷害和痠痛情形。對此,中醫師推薦多按7大穴位幫助減緩肌肉疼痛,另外也可以透過「刮痧」讓經絡暢通,達到活血化瘀效果。

2025年10月15日 14:28

「小指貼退熱貼」助眠爆紅!醫警告3類人禁用:恐引發窒息

「小指貼退熱貼」助眠爆紅!醫警告3類人禁用:恐引發窒息

近日有日本網友分享助眠小妙招,將「退熱貼」貼在小拇指上睡覺可以一夜好眠。影片曝光後,立刻引發大票台灣網友親自實測,回報這個方法有效。不過,新竹國泰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張瑜芹提醒,小指貼退熱貼的助眠方法,對「孕婦、嬰幼兒」來說,是個巨大的健康陷阱,對「蠶豆症患者」更是絕對的禁區,薄荷醇成分恐導致這些特定類群引發窒息、呼吸抑制或急性溶血反應。

2025年10月15日 14:11

吸菸不只傷肺 國健署示警「頭頸癌」風險飆高25倍

吸菸不只傷肺 國健署示警「頭頸癌」風險飆高25倍

吸菸除了會導致肺癌,「頭頸癌」風險也大增!國健署指出,有研究顯示,吸菸者罹患頭頸癌的風險約為非吸菸者的5至25倍,罹病風險隨菸齡與每日吸菸量增加而升高,即使一天抽不到3支菸,風險也會增加50%;另除了傳統紙菸外,「電子煙、加熱菸」也和傳統紙菸一樣會讓人上癮、損害肺部、甚至影響大腦發展。

2025年10月15日 12:38

膝關節退化年輕化 醫推「4種運動」維持肌耐力

膝關節退化年輕化 醫推「4種運動」維持肌耐力

根據台灣統計,退化性關節炎盛行率隨年齡增加而升高,60歲以上國人約有半數受影響,女性罹病機率高於男性,且有年輕化趨勢。醫師指出,民眾平時可透過游泳、騎腳踏車、股四頭肌運動或瑜珈等低衝擊運動維持腿部肌耐力和關節功能,若膝關節出現不適應盡早就醫。

2025年10月15日 11:43

秋老虎溫差亂腸胃!醫師揭早餐後吃1水果護腸道 改善便祕還能降疾病風險

秋老虎溫差亂腸胃!醫師揭早餐後吃1水果護腸道 改善便祕還能降疾病風險

時序入秋,白天高溫、夜晚轉涼,「秋老虎」型態的天氣讓不少民眾鼻塞、流鼻水,但除了呼吸道疾病,醫師提醒腸胃問題同樣不能忽視。台灣腸道醫學會理事長郭昭宏表示,秋天本身是病毒盛行的季節,病毒性腸胃炎發生率較高。

2025年10月15日 11:00

雙11醫美熱搜:美國音波極透+!佳思優鄒醫師帶你了解真正高訂拉提

雙11醫美熱搜:美國音波極透+!佳思優鄒醫師帶你了解真正高訂拉提

佳思優診所的鄒政家醫師觀察到,醫美趨勢逐漸走向「專屬訂製」,透過量身規劃療程,讓五官線條在細節中展現個人化的美感,在這樣的醫美新浪潮中,具備精準客製化能力的設備,能做到滿足個人化「高訂美學」的理念,強調自然不突兀的調整,才能讓顧客在外型轉變中,同步展現自信與獨特魅力。

2025年10月15日 10:34

「211餐盤」飲控卻瘦不下來 醫揭食材選擇3重點:香腸換豆乾

「211餐盤」飲控卻瘦不下來 醫揭食材選擇3重點:香腸換豆乾

增肌減脂、飲食控制,不少人會用「211 餐盤」飲食來達成飲食比例調整,但一樣是這樣吃,有些人輕鬆瘦,有些人卻努力許久仍看不到明顯成果,醫師表示,關鍵在食材「加工的程度」。根據刊登於《Nature Medicine》的一項研究顯示,即使在完全符合國家健康飲食指南的情況下,同一批參與者在最低程度加工飲食下,體重下降更快、更明顯;一旦換成超加工飲食,效果就大打折扣。

2025年10月15日 10:18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