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脊椎保健 圖解懶人包

▲居家脊椎保健,圖解懶人包▼。(圖/記者照護線上攝)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唉呦!」莊太太左手撐著腰步態僵硬地走進診間,「我的腰好痠、背好痛,好難受啊!」

「有搬重物嗎?」王醫師問。

「沒有。」莊太太搖搖頭,「我昨天晚上在追劇,一連看了兩個多小時,結束後打算去睡覺,結果一起身就痛到飆淚,根本爬不起來。」

掌握關鍵,保護脊椎

脊椎是人體中軸,負責身體的穩定,腰痠背痛的患者有許多人是因為輕忽日常生活中的習慣,例如平時坐、躺沙發本應是因為休息,但卻因為脊椎沒有維持端正、得到恰當的支撐,而造成身體不適。另外搬重物、抱小孩、滑手機、等,很多狀況可能傷害我們的脊椎,稍不留意就會腰痠背痛,日積月累下來甚至可能導致椎間盤突出。

保護脊椎有個重要關鍵,就是維持「脊椎端正」。人類是直立行走的動物,當脊椎端正時,重心比較穩定,當脊椎傾斜或彎曲的角度愈大,脊椎會承受愈大的力量,也愈容易受傷。

接下來讓我們透過圖解,輕鬆看懂居家脊椎保健。

別彎腰,請蹲低搬重物

無論是沉重的洗衣籃、小孩的玩具箱或是網購到貨的箱子,搬重物時記得「請蹲低,別彎腰」!

身體先靠近重物,然後屈膝蹲下,盡量將背打直,腹部收緊,靠腿部的力氣搬起重物。

▲居家脊椎保健,圖解懶人包▼。(圖/記者照護線上攝)

從圖上可以看出,若直接彎腰,物體的重量與長長的力臂將會讓脊椎承受很大的壓力,受傷的機會大幅增加。別為了省一點點時間,而痠痛好幾天。

小孩算是「重物」嗎?當然算重物!

懷孕的過程很多婦女就開始腰背很有感!不管什麼姿勢,站著、坐著、躺著都會腰痠背痛,這種不舒服於剛「卸貨」完時可能解脫一點點,但隨著小孩愈來愈重,通常一歲小孩的體重約為十公斤,若一下要抱一下又要背的,媽媽等於一天要舉個十公斤的重物數十次,非常容易閃到腰,或突然背痛到不行,甚至往後的日子都承受著慢性背痛之苦,整個人姿勢彎腰駝背很沒精神。

抱小孩和搬重物相同,不要彎腰抱小孩,也不要伸長手臂捉起、提起小孩,最好要屈膝蹲下去,讓小孩就在自己的胸前,腹部收緊,腿部出力抱起小孩,過程中不要轉動身體。

謹記「請蹲低,別彎腰」,彎腰抱小孩真的很傷喔。

歸位物品,請收緊核心!

如果要搬較重的東西放到櫃子上,不要伸長手去放;請先盡量靠近櫃子、架子,腳與肩同寬,收緊核心,再把東西擺好。

伸長手臂,物體距離身體較遠,導致力臂變長,肩膀、脊椎都容易受傷。
>
▲居家脊椎保健,圖解懶人包▼。(圖/記者照護線上攝)

看手機,別低頭!

我們的頭顱有相當重量,頸部愈往前傾斜,頸椎會承受愈大的壓力。根據研究,當頭部前傾15度時,頸椎得承受12公斤的壓力;當頭部前傾60度時,頸椎得承受27公斤的壓力!

低頭滑手機,倘若滑得入神,免不了要肩頸僵硬痠疼。

坐著休息也可能傷脊椎

工作一整天後,大家都喜歡賴在家裡的沙發閱讀、看電視或放空休息。然而,你可能也跟文章開頭莊太太一樣,曾經在久坐之後,感到腰酸背痛。因為,我們經常忽略了,其實「坐著休息」也可能傷害脊椎。

坐著閱讀、聊天時最好能維持脊椎端正,姿態優良也最為舒適。過度前彎不但影響脊椎,還會壓迫腹部臟器。

▲居家脊椎保健,圖解懶人包▼。(圖/記者照護線上攝)

有些人會在沙發上放靠枕,然而尺寸不適合的靠枕,可能導致脊椎過度後仰,也會對脊椎造成負面影響。

看電視或欣賞電影時,大家習慣讓身子稍微後傾,取得一個舒適的姿勢。當心囉,這是很容易中招的姿勢!

從圖中可以發現,脊椎、椅背、坐墊會形成一個三角形,由於僅由兩個端點支撐,脊椎勢必承受較大的壓力,時間一久可就容易腰痠背痛。這時如果沙發的椅背能適當往後調整,填充物能確實支撐腰部,便能有效改善背部懸空造成的身體不適。

▲居家脊椎保健,圖解懶人包▼。(圖/記者照護線上攝)

躺在椅子上休息小憩時,脊椎會更加傾斜,支撐脊椎的兩端距離愈遠,對脊椎造成的壓力就愈大。非但無法放鬆休息,還可能造成傷害。倘若睡著了,一覺醒來可能就是痠痛不適,若沙發椅背能完全倒下,平躺時的姿勢更能保護脊椎不受傷害。

▲居家脊椎保健,圖解懶人包▼。(圖/記者照護線上攝)

無論是在閱讀、看電視、休息,坐椅子或坐沙發時,屁股要盡量靠近椅背,脊椎才能獲得支撐。為了因應不同狀況的需求,使用能夠自由調整角度的沙發也會相當有幫助。

筆記重點記起來

1. 搬東西「請蹲低,別彎腰」!
2. 別輕忽小孩的重量,稍不留意也容易傷脊椎。
3. 歸位物品時,請收緊核心,讓物體靠近身體。物品離身體愈遠,脊椎所受到的壓力愈大。
4. 看手機時,請抬起手臂把手機拿高,切勿低頭,才能保護頸椎。
5. 坐椅子、坐沙發時要隨時留意坐姿,工作、閱讀時最好能維持脊椎端正,休息時務必給予脊椎完整的支撐,讓壓力分散,才能真正的放鬆。

同場加映:背痛超難受,龍骨保健很重要!(懶人包)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超過72萬人追蹤,值得信賴的照護線上!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國際知名的心臟內科專家黃瑞仁醫師,在接掌輔大醫院滿2年前夕回首來時路,笑說,他一直都喜歡挑戰,骨子裡有股拓荒者精神,不論是當年將緊急心導管治療觀念帶回台灣,或推動台大雲林分院脫胎換骨,或如今率領輔大醫院升級醫療,雖都有辛苦難處,但他始終相信耕耘過後,嚐到的果實將會更為豐碩、甜美。

2025年07月05日 09:23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經營一家醫院並不容易,而黃瑞仁醫師根據過往的成功經驗,認為帶好團隊有一大關鍵,就是要對任何挑戰都抱持樂觀心態,「不要只是覺得難,還要告訴自己做得到」,同時和團隊保持良好關係,如此許多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2025年07月05日 09:24

19歲男大生爆肥得糖尿病 醫點名4大兇手:很多人天天吃

19歲男大生爆肥得糖尿病 醫點名4大兇手:很多人天天吃

過去常被視為中老年人疾病的糖尿病,正悄悄朝年輕族群蔓延。內分泌暨新陳代謝專科醫師周建安指出,現代人飲食精緻化、生活型態不良,導致糖尿病患者年齡層下移,他更分享一個年僅19歲的大學生,因為每天攝取過多含糖飲料,加上缺乏運動,竟在青春年華就被診斷出罹患糖尿病。

2025年07月15日 22:37

飯店赤腳洗澡恐染HPV!腳底冒顆粒「非老繭」 醫示警:具傳染性

飯店赤腳洗澡恐染HPV!腳底冒顆粒「非老繭」 醫示警:具傳染性

有媒體報導指稱,在飯店或健身房等場所赤腳淋浴可能引發病毒感染。家醫科醫師鄭名琁在其FB粉絲團發文表示,許多民眾在手腳出現硬塊時,常誤以為是老繭或雞眼,實際上那可能是由人類乳突病毒(HPV)引起的「疣」。這類病毒性皮膚增生並非單純的角質堆積,不僅會傳染,還會擴散至其他部位,甚至變成整片。

2025年07月15日 17:43

孕婦受菸害將引發DNA甲基化異常 恐讓胚胎與胎兒都異常

孕婦受菸害將引發DNA甲基化異常 恐讓胚胎與胎兒都異常

除了基因會影響胚胎與胎兒的發育是否正常之外,DNA甲基化的表觀遺傳調控也至關重要。台中茂盛醫院遺傳基因實驗室李月君主任指出,如果DNA甲基化異常,即使胚胎基因正常仍會造成胎兒發育異常。生殖醫學科羅偉哲醫師說明,備孕夫婦及孕期婦女都會受到煙害、不良飲食而引發DNA甲基化異常,故建議夫妻要一起戒煙。

2025年07月15日 17:10

同床竟變惡夢?伴侶「分房睡」崛起 一人一床反而更甜蜜

同床竟變惡夢?伴侶「分房睡」崛起 一人一床反而更甜蜜

枕邊人不是敵人,但每晚一起入眠卻變成一場修羅場?在國際兩性議題引起共鳴的「睡眠離婚(Sleep Divorce)」話題,每隔一陣子也會在台灣社群熱議。根據日本《Women’s Health》報導,許多專家正重新定義「好關係」的必要條件——不一定是一起睡,而是睡得好!

2025年07月15日 16:53

老公搶吸奶頭「會影響母乳成分嗎?」 醫師解答!一票爸爸笑了

老公搶吸奶頭「會影響母乳成分嗎?」 醫師解答!一票爸爸笑了

媽媽親餵母乳時,寶寶的唾液會透過乳頭進入乳腺,刺激母體分泌相應的免疫成分,這稱為「乳腺-寶寶交互作用(乳汁回流)」。就有人妻求問,這段時間若老公也吸吮她的乳頭,是否會影響母奶的營養成分;對此,婦產科醫師蘇怡寧做出解答,而大票網友也洗版留言,直呼「這篇拯救了很多爸爸」、「長知識了」。

2025年07月15日 16:40

法國知名「芥末醬」二氧化硫超標 越南栗香地瓜農藥違規

法國知名「芥末醬」二氧化硫超標 越南栗香地瓜農藥違規

衛福部食藥署今公布最新邊境查驗不合格產品,其中有2批由輸入業者「河洛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輸入產地為法國的「芥末醬」,被檢出二氧化硫濃度超標。另還有4批輸入產地為越南的「栗香地瓜」,在邊境被檢出殘留農藥不合格,必須退運或銷毀。

2025年07月15日 15:39

台中女6m高墜落...爆炸性骨折險癱 醫用「千斤頂」恢復神經功能

台中女6m高墜落...爆炸性骨折險癱 醫用「千斤頂」恢復神經功能

台中一名51歲劉姓婦人日前不慎從自家約6公尺高處墜落,當場重摔至地面,被緊急送至烏日林新醫院,劉女當下不覺得有明顯疼痛,但檢查發現其全身多處嚴重骨折,之後出現下半身麻痺,僅剩腳趾尚能活動,甚至無法控制大小便等情況,險些癱瘓,所幸經過骨科醫師緊急施行「微創脊椎千斤頂復位手術」治療,成功解除脊髓壓迫恢復神經功能,劉女在手術三個月內奇蹟般恢復行走能力。

2025年07月15日 15:34

再爆4起M痘!都是30多歲男中招 疫情到9月都處活躍流行期

再爆4起M痘!都是30多歲男中招 疫情到9月都處活躍流行期

國內再爆M痘病例!疾管署今(15)日公布上周新增4起M痘病例,都是30多歲男性且皆未接種M痘疫苗,其中3例為本土(北部2例及中部1例),1例為自中國境外移入,7月上旬發病,因身體陸續出現皮疹、水泡、膿疱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經疫調發現皆為散發病例。

2025年07月15日 15:0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