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信偏方!改善潰瘍性結腸炎 醫師圖文解說

別信偏方!改善潰瘍性結腸炎,醫師圖文解說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潰瘍性結腸炎屬發炎性腸道疾病的一種,症狀為慢性、反覆性的腸道發炎。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胃腸內科王俊偉醫師表示,潰瘍性結腸炎致病機轉目前仍不明確,但可能與數種因素有關,第一是基因遺傳,第二是免疫系統失調,第三是腸道共生菌失衡,導致腸道黏膜持續發炎;另外,飲食、壓力等環境因素亦可能產生影響。

據統計,相較於歐美地區,台灣潰瘍性結腸炎案例較少,但可能由於飲食西化(高油、高糖)的改變、抗生素的使用,造成盛行率和發生率逐年攀升。目前台灣平均每10萬人就有12人被診斷患有潰瘍性結腸炎,每年新增案例約350人左右。

潰瘍性結腸炎好發在哪些族群?

王俊偉醫師指出,潰瘍性結腸炎有兩大好發年齡高峰,最常見好發於20歲左右,第二個高峰在50~60歲左右,性別上男性患者比例會稍多一些。愈年輕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治療愈困難,診斷也較不易,不少患者在發現時已有併發症產生。故若身上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早至專科就診。

潰瘍性結腸炎

王俊偉醫師分享,有位令他印象深刻的55歲男性患者,確診前曾因反覆腹瀉問題困擾多年,因工作上需長時間開車,多年來僅靠自行服用成藥及朋友介紹的偏方來緩解症狀,但腹瀉程度隨著時間愈來愈嚴重,甚至影響到行車安全,有好幾次因急著找廁所而差點發生意外。後來經大腸鏡檢查發現整段大腸潰瘍發炎嚴重,經腸黏膜切片檢查後確診罹患潰瘍性結腸炎,依「達標治療(Treat-to-target)」的原則,使用傳統藥物合併生物製劑治療,目前症狀已大幅改善,也能放心回到工作崗位。

潰瘍性結腸炎常見症狀有哪些?該如何診斷?

王俊偉醫師解釋,患者最常抱怨會不斷腹瀉,甚至出現嚴重腹痛,因疾病會影響到腸道黏膜,有部分患者會解血便、黏液便,甚至伴隨體重減輕、發燒等。

潰瘍性結腸炎常見症狀

這些症狀都會持續一段時間,因症狀類似大腸激躁症、急性腸胃炎,容易與其混淆,單靠臨床症狀較難明確診斷潰瘍性結腸炎,臨床上需綜合病史、臨床表現、血液和糞便檢驗、影像學檢查以及大腸鏡檢查併組織病理切片結果,來判斷是否為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有哪些治療方式?

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目標主要著重在抑制急性發炎,降低發炎造成的腸道破壞。對於輕度和中度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會先以口服或浣腸劑型的抗發炎藥物治療,若成效不彰,會根據臨床狀況加上免疫調節劑或口服類固醇治療,口服類固醇的選擇會以腸道局部作用的劑型做短期使用。對於重度潰瘍性結腸炎或急性復發的患者,會以全身作用劑型的針劑類固醇合併抗發炎藥物或免疫調節劑同時治療,若前述藥物無效時,就須使用生物製劑治療,生物製劑對於潰瘍性結腸炎的療效好,可長期控制病情,但礙於藥價昂貴以及健保給付條件較嚴格,目前臨床上符合健保條件使用生物製劑治療的患者只占一小部分。

另外,近年來國內外陸續有大小型臨床試驗使用微菌叢植入治療(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其療效和安全性尚待進一步的證實。

王俊偉醫師提醒,潰瘍性結腸炎為慢性疾病,經過治療後即使症狀改善也不可任意停藥,就像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控制,應配合醫師視病況調整藥物劑量,長期服藥持續追蹤才能與疾病和平共處。日常生活建議培養良好習慣,如飲食作息正常、避免熬夜,讓免疫狀況維持穩定。

延誤治療問題多,及早治療很重要

延誤治療恐造成患者腸道出血,更甚者會導致嚴重貧血,出現其他腸道相關併發症,如腸阻塞、腸瘻管、腸穿孔等,部分患者可能因併發症需切除部分腸道。

潰瘍性結腸炎有時也會伴隨腸道外的症狀,如關節炎、皮疹、虹彩炎、肝臟病變等共病,若能順利控制發炎狀況,這些腸道外症狀也可獲得改善。

王俊偉醫師表示,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罹患腸道癌症的風險也遠高於一般人,一旦罹病超過十五年,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恐攀升至一般人的2倍,通常患者確診發炎性腸道疾病超過十年,都會建議每年定期做大腸鏡追蹤腸道黏膜狀況。

潰瘍性結腸炎若能及早控制發炎,多數患者的生活品質皆可與常人無異,及早治療也可減少併發症產生,避免引發不可逆併發症而造成遺憾。

潰瘍性結腸炎保養重點

王俊偉醫師強調,生活規律很重要,可減少免疫系統絮亂,有助病情的穩定。

至於飲食部分,應以均衡飲食為基礎,適當補充水分,因患者腸道較敏感,對某些食物耐受度較低,過於刺激性、油膩或易引起脹氣的食物都要盡量避免。此外,每個患者對食物敏感度、耐受性不同,醫師建議應確實紀錄容易引發胃腸道不適的食物,日後盡量避免攝取。

潰瘍性結腸炎保養重點

有些患者因腸道長期發炎已造成貧血,建議可多補充鐵質、葉酸(如動物內臟、貝類和綠色蔬菜);攝取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則有助腸黏膜修復。若有抽菸、喝酒、檳榔等習慣應盡量避免,因為這些習慣不只對腸道有害,對其他器官也會有影響。

醫師貼心小提醒

王俊偉醫師提醒,潰瘍性結腸炎初期症狀與腸躁症、腸胃炎類似,但若長期有慢性腹瀉、甚至偶有解血便的情形,務必盡早就醫,及早診斷及早治療,預後才會較佳。潰瘍性結腸炎屬於終身疾病,倘若確診罹病,也請務必配合醫師持續治療,切莫擅自停藥,如此一來才能讓病情穩定,避免併發症產生,也能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反覆腹瀉、尿尿漂菜渣 竟是發炎性腸道疾病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郭漢崇化解「排尿障礙」獲國際肯定 「陳偉殷受傷」啟發創新療法

郭漢崇化解「排尿障礙」獲國際肯定 「陳偉殷受傷」啟發創新療法

美國史丹佛大學日前公布「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台灣知名泌尿科專家、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主任郭漢崇再次入選。對此,他坦言原本不知有此榜單,並未在意,但後來發現在國內醫師中,他有多年名列前20傑,對於默默耕耘台灣後山已久的他來說,這才感受到珍貴肯定。

2025年10月18日 09:23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雙和醫院在去年通過醫院評鑑,成為台灣最「年輕」醫學中心,而國內知名器官移植專家、一般外科醫師李明哲,也在同年接任院長,如何帶領醫院呈現不同風貌,各界都矚目。他表示,他性子較急,該做的事都想趕快做好,將敦促醫療團隊保有「助人」的心,也希望自已的熱血能感染同仁,一起讓醫界更好。

2025年10月06日 09:23

孩子骨骼仍在發育 醫師提醒:運動量過大可能造成隱形骨折

孩子骨骼仍在發育 醫師提醒:運動量過大可能造成隱形骨折

暑假與寒假是孩子最期待的運動時光,但密集的田徑、球類或游泳活動,也可能埋下健康隱憂,一名11歲女學童因暑假連續參加田徑與球類訓練,右腳掌疼痛兩周未緩,檢查後確診為「蹠骨應力性骨折」,且已出現癒合跡象,提醒家長與師長切勿掉以輕心。

2025年10月20日 18:44

台南市爆首例本土登革熱 疑「職場群聚感染」

台南市爆首例本土登革熱 疑「職場群聚感染」

疾管署今公布新增3例本土登革熱病例,分別是台南市南區2例、桃園市桃園區1例,其中台南市2例個案研判為一起職場群聚感染,尚待進一步病毒基因定序確認。另1例桃園市個案則與9月30日公布的桃園市本土登革熱個案具地緣相關性,研判為同一起社區群聚案件。

2025年10月20日 16:26

免打針也能抗流感!醫師來解讀「鼻噴式流感疫苗」 保護力多高、適用族群有哪些?

免打針也能抗流感!醫師來解讀「鼻噴式流感疫苗」 保護力多高、適用族群有哪些?

隨著新學期開始,校園人潮聚集,流感威脅再度升溫。不同於以往僅在冬季盛行的印象,近年來流感已逐漸呈現「全年化」趨勢,即使夏季也可能出現感染潮,讓家長們對孩子的健康更加憂心。

2025年10月20日 16:15

加熱菸一天就下架 衛福部「沒看包裝」僅審查健康風險

加熱菸一天就下架 衛福部「沒看包裝」僅審查健康風險

有加熱菸業者上市一天,因包裝上未依規定標示尼古丁含量,秒數被下架,引發外界質疑審查是否未看包裝?對此,衛福部次長莊人祥表示,審查內容只有針對健康風險進行審查,不過業者很清楚包裝需要依《菸害防制法》規定,其中就包括尼古丁含量標示都要合乎法規。

2025年10月20日 15:19

「熱浪、寒流」害COPD發病死亡風險倍增 亞洲人更危險

「熱浪、寒流」害COPD發病死亡風險倍增 亞洲人更危險

極端氣候影響下,全球各地天災不斷,民眾的健康也深受威脅。台北醫學大學研究發現,極端高溫或低溫都會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1.16倍的發病與死亡風險,在極端高溫環境下,女性患者更是高風險群。

2025年10月20日 13:51

研究:高溫烹飪的「焦化」 恐誘發失智與心臟病

研究:高溫烹飪的「焦化」 恐誘發失智與心臟病

美國研究團隊近期曝光一項與日常飲食習慣密切相關的健康風險,認為「你怎麼煮」可能比「你吃什麼」更決定壽命長短。研究指出,高溫烹調引發的化學反應會在食物中產生有害化合物,長期累積恐導致發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甚至失智症。

2025年10月20日 13:23

假日急症中心11月上路 醫師工會提隱憂:人力恐流失到基層

假日急症中心11月上路 醫師工會提隱憂:人力恐流失到基層

衛福部推動的「假日急症中心(UCC)」將於11月上路,衛福部期盼可以解決急診壅塞。但醫師職業工會今直言,UCC會進一步導致目前醫院的正規急重症醫療人員產生相對剝奪感,甚至導致醫療人力進一步流失到基層,主因是UCC提供給醫療人員的津貼相對高,雖然是符合台灣目前的物價指數,卻高於目前正規急重症人力的津貼。

2025年10月20日 12:21

違規加熱菸「一天就下架」 反菸團體讚衛福部強力執法

違規加熱菸「一天就下架」 反菸團體讚衛福部強力執法

跨國菸草公司加熱菸在台上市販售,但未依規定標示尼古丁含量,衛生單位稽查發現後,衛福部第一時間依法要求全面下架。台灣拒菸聯盟今表示,對此表達高度肯定,並贊同應全面檢驗市售加熱菸的尼古丁含量,確保符合限值規定,呼籲政府應持續強力執法以維護國人健康。

2025年10月20日 11:44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