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新聞直擊,為你掌握生活必需健康新知

攝護腺癌確診大多晚期 醫:逾50歲或家族史應篩檢

黃志平醫師

每日健康/郭家和

檢測PSA無助攝護腺死亡率?當心忽略潛在攝護腺癌風險

攝護腺癌在國內十大癌症中排名第六,針對預防攝護腺癌,是否需要檢測攝護腺特定抗原「PSA」?美國預防醫學會曾發表看法,每年檢測PSA並未幫助攝護腺癌死亡率下降,認為一般男性若無相關症狀不須另行檢測。然而,泌尿科醫師指出,美國預防醫學會的建議是根據全國大型篩檢之後的研究數據,台灣過去並未實行大型篩檢,許多中高齡男性對自身PSA偏高而不自知,不可因此忽略潛在的攝護腺病變甚至腫瘤風險。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部主任黃志平說明,過去攝護腺癌病人來到門診時,常已伴隨骨轉移等疼痛症狀,這時確診攝護腺癌多屬中晚期。然而是否需要定期檢測PSA,仍是不少民眾的疑問。PSA自1984年經旅美博士王敏昌發現後,美國陸續推廣攝護腺特定抗原的大型篩檢,死亡率從1992年的39位下降至2016年的19位,與PSA的檢測成果不無關連。

黃志平指出,台灣尚未針對PSA進行大規模篩檢,一旦進行檢測,推估可篩檢出更多早中晚期的潛在病人。從臨床上來看,無論是否手術開刀,國內的攝護腺癌患者超過一半都已脫離早期而進入中後期。再從患者的PSA指數對照,美國局部惡性的攝護腺癌患者,PSA高於10的比例約10%,台灣患者不少確診時都已在2、30甚至4、50之間。

誰該檢測PSA?50歲以上有家族史不可不測?

醫師解釋,PSA指數升高未必就是攝護腺癌腫瘤,影響PSA的因子包括攝護腺發炎、攝護腺肥大,或是物理性的刺激。就敏感度而言,一般PSA標準值設於4,高於標準值約有21%與癌症有關。反之,90%的攝護腺癌患者PSA會超過4。歐洲的研究發現,PSA篩檢對於50至80歲的攝護腺癌患者,可降低30%的轉移風險。黃志平說明,若年屆50歲但終生未檢測過PSA,至少應該檢測一次。而有家族史的男性更應將篩檢年齡提早至45歲。

除了接受PSA檢測,肛門指診也是臨床診斷的工具,泌尿科醫師會透過指診初步檢查攝護腺大小、有無硬塊、有無發炎。黃志平強調肛門指診有其重要性,有時PSA抽血檢測數據尚未出爐,但指診時已摸到小硬塊,是腫瘤的風險就相對升高,這時就需要進一步的切片與影像檢查,若確診攝護腺癌且切片的格里森分數(Gleason score)高達8分以上,腫瘤惡性度就相對猛烈,應由醫師評估是否接受積極治療。

攝護腺癌也有高惡性?細胞切片分數與轉移是關鍵

黃志平說明,攝護腺癌分為不同等級,高惡性度的攝護腺癌通常格里森分數(Gleason score)會在8至10分以上,且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就產生轉移性病灶,癌細胞會離開攝護腺轉移到骨頭,甚至轉移至淋巴、肺臟、肝臟等內臟器官。因此若屬於格里森分數高合併有骨轉移與內臟轉移的病人,越應該接受積極治療。

至於治療策略上,由於阻斷荷爾蒙可令攝護腺癌細胞凋亡,這類確診為轉移性的攝護腺癌患者,一般會啟動全身性的抗男性荷爾蒙治療,但腫瘤也可能出現荷爾蒙抗性導致失效。黃志平說明,抗荷爾蒙治療是標準第一線治療,然而,假如腫瘤轉移性已經非常高,包括有骨轉移或內臟轉移,可提早接受化學治療與荷爾蒙治療,加上抗雄性激素藥物,從報告中顯示可增加存活率。黃志平強調,每個病人腫瘤轉移狀況不一,應接受醫師完整評估後再擬定治療方針。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國際知名的心臟內科專家黃瑞仁醫師,在接掌輔大醫院滿2年前夕回首來時路,笑說,他一直都喜歡挑戰,骨子裡有股拓荒者精神,不論是當年將緊急心導管治療觀念帶回台灣,或推動台大雲林分院脫胎換骨,或如今率領輔大醫院升級醫療,雖都有辛苦難處,但他始終相信耕耘過後,嚐到的果實將會更為豐碩、甜美。

2025年07月05日 09:23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經營一家醫院並不容易,而黃瑞仁醫師根據過往的成功經驗,認為帶好團隊有一大關鍵,就是要對任何挑戰都抱持樂觀心態,「不要只是覺得難,還要告訴自己做得到」,同時和團隊保持良好關係,如此許多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2025年07月05日 09:24

土城男當街砍妻 婦援會:保護令核發前後「暴力嚴重度會增加」

土城男當街砍妻 婦援會:保護令核發前後「暴力嚴重度會增加」

土城家暴男不甩保護令,當街砍殺妻子和小姨子,引發社會關注。婦女救援基金會今表示,家庭暴力保護令雖可禁止加害人對被害人持續施暴,但面對慣性、嚴重虐待、難以控制情緒的加害人仍需完整人身安全計畫,且離婚、保護令開庭與審判結果前後,暴力及嚴重性程度容易增加,更需留意被害人安全。

2025年07月08日 16:19

新生兒腸病毒5死 疾管署公布建議:媽媽疑似感染應停餵母乳

新生兒腸病毒5死 疾管署公布建議:媽媽疑似感染應停餵母乳

新生兒腸病毒疫情已經造成5人死亡,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今(8)日表示,整體疫情在6月中旬已經達到高點,進入高原期,目前評估整個7月都還是流行期,不排除會延長到8月才往下降,新生兒威脅持續。疾管署也正式修訂「新生兒腸病毒醫療處置建議」,宣導孕婦避免產前感染之外,也提醒母親若疑似感染腸病毒應「暫緩」哺餵母乳。

2025年07月08日 15:44

壓力一來就狂吃?營養師曝「壓力胖元兇」 3招穩住賀爾蒙甩脂肪

壓力一來就狂吃?營養師曝「壓力胖元兇」 3招穩住賀爾蒙甩脂肪

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許多人一緊張就想喝杯手搖、吃塊蛋糕,不知不覺肚子變大、情緒卻愈來愈低落。營養師張語希提醒,這不只是嘴饞,而是「賀爾蒙在背後搗亂」,她整理出3招小撇步,讓你和「壓力胖」說掰掰!

2025年07月08日 15:19

每天走1萬步就能瘦?你可以靠4招開啟「燃脂模式」多數人第3點都搞錯

每天走1萬步就能瘦?你可以靠4招開啟「燃脂模式」多數人第3點都搞錯

搭公車提早一站下、故意走去遠一點的便利商店、午休多繞幾圈再回辦公室……,這些台灣人日常熟悉的「偷走步數」行為,其實真的有用!不過你知道嗎?每天走1萬步「不等於」一定會瘦。來自英國《Women's Health》的報導指出,想靠走路減肥,不是「走得多」而已,而是要「走得對」!

2025年07月08日 14:48

年輕人染梅毒連4年暴增 24歲以下即起可免費快篩

年輕人染梅毒連4年暴增 24歲以下即起可免費快篩

年輕族群染梅毒激增!疾管署監測顯示,國內愛滋病毒感染、淋病疫情均持續下降,但梅毒疫情仍上下波動,其中13至24歲梅毒通報數已連續4年上升,2024年較2023年上升19%,今年上半年較2024年同期上升13%。為強化性病防治,疾管署即起和13家醫院合作啟動「性病匿名諮詢」及「年輕族群(學生或24歲以下)免費梅毒快篩」服務。

2025年07月08日 14:01

喝一杯不會怎樣啦?她一戒酒就瘦9公斤「開啟人生新副本」還找出過度飲酒的原因!

喝一杯不會怎樣啦?她一戒酒就瘦9公斤「開啟人生新副本」還找出過度飲酒的原因!

下班小酌一杯、週末來點微醺時光,已經是不分男女的放鬆日常儀式。但一定也有很多人想過,這杯酒下肚,可能也默默把你的健康目標全打回原點,卻還是執意喝下手中那杯酒!

2025年07月08日 13:36

土城男當街砍妻 醫分析「心理狀態極端」:存在強烈毀滅慾

土城男當街砍妻 醫分析「心理狀態極端」:存在強烈毀滅慾

新北市土城46歲謝姓男子殺妻和小姨子一案,引發社會關注。對此,精神科醫師指出,加害人在已有保護令的情況下,仍殺害妻子和小姨子,顯示出極端且複雜的心理狀態,行為並非單純衝動,而是經過一定程度的預謀,反映出內心深處可能存在著強烈的報復心或毀滅慾。

2025年07月08日 13:36

網路突狂冒「中草藥師」證書!藥師怒批違法 衛福部要查

網路突狂冒「中草藥師」證書!藥師怒批違法 衛福部要查

近期有民眾在社群媒體上公開貼出「中草藥師證書」,宣稱具備中草藥專業資格,引發藥師團體質疑違反法規,恐危害民眾用藥安全。對此,衛福部中醫藥司表示,目前正在向發證單位了解,並釐清是否有違反《藥事法》。

2025年07月08日 12:3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