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新聞直擊,為你掌握生活必需健康新知

排尿困難是攝護腺肥大或腫瘤? 醫:先判斷高低風險

翁竹浩醫師

圖文/每日健康 郭家和

頻找廁所又尿不出來 攝護腺肥大或攝護腺癌?

「少年噴過溪,老來滴到鞋」,隨著年紀增長,男性出現的排尿困難症狀,只是純粹的老化現象,或可能與其他泌尿道、攝護腺疾病有關?不過泌尿科醫師提醒,攝護腺肥大、攝護腺炎甚至攝護腺腫瘤,都可能會影響排尿,男性若對症狀有所疑慮,仍須經醫師檢查才能判斷。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泌尿科翁竹浩醫師指出,男性因年齡增長會面臨的泌尿道狀況,第一是攝護腺肥大,第二是膀胱功能退化,都會逐漸影響排尿型態,兩者合併可能會產生尿急、解尿不順、甚至二、三十分鐘就需要跑廁所,但是站在小便斗前卻要三十秒才能順利解尿等。然而,男性獨有的攝護腺癌症狀與攝護腺肥大,初期症狀其實相當類似,如果真的擔心症狀是良性攝護腺肥大,或是惡性的攝護腺癌,建議至泌尿專科由醫師評估。

攝護腺癌擴散或切片分數高 高惡性風險上升

翁竹浩說明,男性可透過抽血檢驗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指數,通常監測頻率為兩年監測一次,是目前攝護腺癌主要的檢查工具。對於非常初期的攝護腺癌,通常不需要考慮動手術,二、三期的腫瘤比較需要動刀。不過,攝護腺癌的分級相對複雜,不僅需要考慮期數,其他相關的惡性因子也會影響治療方式。包括癌細胞是否有轉移,切片報告評分是否高於8,術前PSA指數是否大於20,或經核磁共診檢測癌細胞有擴散傾向,都可能是高風險的攝護腺癌。

由於攝護腺癌發生年齡偏高,預期餘命也會影響治療策略。翁竹浩表示近期就有90歲的攝護腺患者,同時有失智與行動不便等狀況,發現攝護腺癌時並無明顯症狀,臨床上類似情形就不一定會建議積極治療。但若發現時正值50歲壯年,考量到平均餘年超過十年以上,這段期間可能會有病情變化,就會評估可能需要積極治療避免病情惡化。

晚期攝護腺癌治療仍有希望?第四期也能積極治療?

翁竹浩說明,晚期攝護腺癌若平均餘年小於5年,且無不適症狀,一般會採用單一放射線治療或荷爾蒙治療,並保持追蹤觀察。但如果有明顯症狀且預期餘命大於五年,就可能採取放射線治療合併荷爾蒙治療,另一手段就是開刀拿掉攝護腺。但若已出現癌細胞轉移,理論上已是第四期病情,傳統的標準治療是荷爾蒙治療,如果骨轉移比較多處或有內臟轉移,在荷爾蒙治療外也有其他新型藥物可採用合併治療。

攝護腺癌雖是台灣男性發生率第五大、死亡率第七名的癌症,但治療策略愈來愈趨精準化,翁竹浩指出攝護腺癌就算發展到第四期,只要好好治療,仍可以有三年、五年、十年的預期壽命,專科醫師會依據病情評估哪種治療方式對病人最為有利,患者不應過度憂慮,務必與醫師詳細討論。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分享逆齡抗老觀念。 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也親自參與,他分享,現在70多歲從沒有做過任何整形手術,為了「自然美」每天花時間保養,現在的自己比6年前還年輕。

2025年11月03日 17:59

代孕修法「暫持保留態度」 石崇良:還需凝聚共識

代孕修法「暫持保留態度」 石崇良:還需凝聚共識

近期男同志代孕爭議不斷,衛福部《人工生殖法》修法草案已經送行政院,內容侷限在單身女性、女同志,不包含代理孕母。衛福部長石崇良今(14)日受訪表示,代理孕母議題還有很多需要討論與凝聚共識的地方,所以在修法、立法仍屬與保留態度。

2025年11月14日 15:12

280萬糖友失智風險翻倍 專家:曾發生低血糖更要注意

280萬糖友失智風險翻倍 專家:曾發生低血糖更要注意

糖尿病患者愈來愈多,醫界估計全台可能已有280萬人。因應今天世界糖尿病日,台灣神經學學會在臉書提醒,糖友的失智風險比多數人想像更高,相較一般人,發生血管性失智症、阿茲海默症分別增2.4 倍、1.6 倍,如曾出現低血糖,未來失智機率也會加倍,糖友平常務必注意控糖,以免認知功能不知不覺流失。

2025年11月14日 11:21

人工生殖法草案已送政院 國健署長:應尊重代孕者隱私

人工生殖法草案已送政院 國健署長:應尊重代孕者隱私

近期男同志代孕爭議不斷,有男同志赴美國代孕還上傳孕母生產過程畫面,更傳出身份疑似為台北慈濟醫院骨科醫師。國健署署長沈靜芬今日出席活動受訪回應,《人工生殖法》修法草案已經送行政院,內容是有納單身女性、女同志,修法主要重點在於強調「女性自主權」,至於爭議事件,沈靜芬不予評論,但強調應該尊重代理孕母本身的隱私。

2025年11月14日 10:58

醫PO「代理孕母無碼私密照」 台北慈濟:私領域行為、已加強關懷

醫PO「代理孕母無碼私密照」 台北慈濟:私領域行為、已加強關懷

一名男同志日前分享赴美尋求代孕經歷,還公開孕母生產過程的無碼畫面,引發網友眾怒,他也被起底是醫師,目前任職台北慈濟醫院;院方今上午表示,醫師於個人社群媒體發布言論,屬私領域行為,應妥善面對與處理,已啟動關懷機制對此同仁進行輔導。

2025年11月14日 10:41

膝蓋卡可能是肌少症 醫教1招測肌力:不扶東西能連續站起5次

膝蓋卡可能是肌少症 醫教1招測肌力:不扶東西能連續站起5次

民眾若發感覺膝蓋卡卡,常會想是否老了、關節退化,但台北榮總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在臉書分享,根據最新研究,膝關節退化患者其實約25%合併有肌少症,所以當膝蓋不適,有可能是肌肉量不足,才導致膝蓋吃不消,關節未必已退化,平常可進行「不扶東西連續站起來5次」小測試,有助及早發現肌力衰退。

2025年11月14日 10:03

早餐常見肉品「藏致癌物」 毒性與香菸同級!專家示警

早餐常見肉品「藏致癌物」 毒性與香菸同級!專家示警

許多人早餐常吃的培根與火腿,恐怕潛藏健康危機。粉專「韋恩的食農生活」近日引述英國科學家觀點指出,「立法規定培根像香菸一樣加上致癌警語,你贊同嗎?」英科學家呼籲應在這類加工肉品的包裝上加貼健康警語標籤,提醒消費者當中可能含有致癌化學物質「亞硝酸鹽」,其危險性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與香菸、石棉同級的第一類致癌物。

2025年11月13日 20:33

恐怖藥物過敏她全身長水泡險死 就醫才知免疫系統「整組壞了」

恐怖藥物過敏她全身長水泡險死 就醫才知免疫系統「整組壞了」

一場嚴重的藥物過敏,竟可能是長期免疫系統風暴的開端。台中榮總最新研究發現,因藥物引發的罕見重症「史帝文強生症候群(SJS)」與「毒性表皮溶解症(TEN)」,並非單純的短期過敏,患者在康復後,罹患紅斑性狼瘡、乾燥症等自體免疫疾病的風險,竟比一般人高出5.6倍。這項全球首創的大數據研究,已刊登於國際頂尖期刊《Allergy》。

2025年11月13日 17:39

門諾醫院最後拼圖!中西醫整合中心啟用 全人醫療新里程

門諾醫院最後拼圖!中西醫整合中心啟用 全人醫療新里程

花蓮醫療再添整合新動能!門諾醫院日前舉行「中醫科與中西醫整合中心啟用典禮」,象徵醫療服務邁向全人照護的新階段。花蓮縣衛生局長朱家祥在致詞宣示「花蓮中西合療元年」正式開始,門諾醫院的加入,讓花蓮在中西醫協作領域再下一城,也為偏鄉醫療注入嶄新的希望。

2025年11月13日 17:37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