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嘴破、腹瀉、體重減輕 當心克隆氏症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克隆氏症通常好發於20~30歲年輕上班族以及40~60歲中老年族群兩階段,但各年齡層亦可能發生。台中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陳家昌醫師表示,目前克隆氏症病因仍不清楚,可能與遺傳、免疫系統、腸道菌種等因素有關,可確定的是在歐美屬較常見疾病,亞洲克隆氏症患者則相對較少,推論或許與環境、體質、基因有關。

克隆氏症常見症狀有哪些?如何診斷?

陳家昌醫師指出,克隆氏症常見症狀為腹痛、腹瀉,這些症狀一般人或多或少會遇到,然而克隆氏症或潰瘍性結腸炎屬不易好轉的慢性疾病,如果症狀反覆發生、持續超過3~6個月都未好轉,就要警覺,應盡快至醫院檢查。

除腹痛腹瀉之外,克隆氏症還可能出現血便、發燒、腸道狹窄等症狀,有些病況較嚴重的患者,體重也會驟減。有些患者因症狀較輕微而忽略就醫導致延誤確診,錯失及早治療的時機。

克隆氏症的腸道變化

發炎性腸道疾病的診斷較複雜困難,醫師會先評估患者症狀,再透過胃鏡、腸鏡確認是否有較典型的克隆氏症、潰瘍性結腸炎症狀。有些患者會做電腦斷層,看看腸道是否有狹窄或發炎的狀況。

進行內視鏡檢查時醫師通常會做切片,讓病理科醫師檢查是否有克隆氏症的病理表現,綜合各種線索來下診斷。

克隆氏症是否可能痊癒?目前有哪些治療方式?

陳家昌醫師解釋,每個病患疾病表現皆不太一樣,有些患者出現過一次嚴重的發作後,會有很長一段時間好好的,感覺上似乎痊癒,但後來仍可能會再次發作;有些患者狀況可能一直都不太好,持續有輕度發炎狀況,一直不太舒服。

克隆氏症是個不易痊癒的慢性疾病,多數患者無法完全停藥,仍需持續服用免疫調節藥物,將病情控制穩定。若積極配合治療,大部分患者可像一般人正常生活。

克隆氏症常見的症狀

克隆氏症治療不外乎內科藥物治療跟外科手術治療,藥物則是免疫調節藥物,如免疫抑制劑、類固醇等,有些患者可考慮使用生物製劑,原則上都是為了調節免疫系統。各藥物的機轉不盡相同,每個患者發炎程度也不同,故醫師會依患者狀況進行調整。

有些患者起初較嚴重,需直接使用生物製劑;症狀較輕微的患者,服用免疫調節藥物即可。類固醇是醫師蠻常使用的藥物之一,效果不錯且快速,但類固醇不能長期使用,通常使用於急性期。

使用生物製劑還是需搭配傳統口服藥物,一般很少單用生物製劑就將克隆氏症控制穩定,會使用到生物製劑的患者多為是中重度發炎,故還會搭配免疫抑制藥物或免疫調節藥物。

不只有腸道!克隆氏症還可能有多種腸道外症狀

克隆氏症為一種全身各處皆可能出現發炎的免疫疾病,若未及早控制恐引發其他腸道外症狀,如肝炎、關節炎、皮膚、口腔、眼睛、血管性栓塞等。

不只有腸道!克隆氏症還可能有多種腸道外症狀

陳家昌醫師提醒,眼睛部分需特別注意,因嚴重的眼睛併發症恐造成視力減退、甚至失明。克隆氏症患者若覺得視力模糊或眼睛不適,應保持警覺盡快就醫,檢查是否有眼睛病變,如虹彩炎、葡萄膜炎等,及早預防才能避免失明的風險。

克隆氏症病友飲食是否有需特別注意的地方?

陳家昌醫師建議,若發炎狀況嚴重,飲食須特別注意,應以低渣飲食為原則。因腸道發炎會變得狹窄,若食物太硬、太大,不好消化,會造成患者不適。肉類應選擇較嫩的肉類,避免油炸、太硬。水果及蔬菜盡量選擇纖維質較低或打成汁。一些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胡椒、大蒜等容易刺激腸道引起疼痛。牛奶、奶製品則會讓部分患者脹氣,在急性期要多留意。

如果患者已控制得很好,無發炎狹窄的問題,基本上飲食上無特別限制,但易產生病菌的生食類仍需避免。

日常生活須注意什麼?br />
陳家昌醫師提醒,患者應定期回診追蹤,積極配合醫師調整治療策略,不少患者剛確診時都會有些半信半疑,用藥一陣子後就感覺改善很多,覺得「應該好的差不多了,不用再吃藥了吧」,過了一段時間再回診通常就會發現疾病再次惡化,且這類案例屢見不鮮。

陳家昌醫師分享,曾有個20多歲女性患者出現腹痛、血便等症狀,起初以為是痔瘡,後來因症狀反覆出現,做了腸鏡才發現是發炎性腸道疾病,服用一段時間的免疫調節藥後,症狀曾一度改善,而後她未定期追蹤,直到某次嚴重血便、腹痛、發高燒才再度就診,腸鏡檢查發現已是嚴重發炎,需住院治療,經使用類固醇後,出現變胖、青春痘等副作用。後來醫師協助申請生物製劑治療,讓腸道狀況逐漸好轉,後續在門診追蹤服藥控制。

陳家昌醫師分享,克隆氏症患者本身其實蠻辛苦,家人、朋友的支持對他們有很大的幫助,讓他們不會一個人面對疾病。旁人能適時給予支持,對患者相當重要!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別信偏方!改善潰瘍性結腸炎,醫師圖文解說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鹿角結石」塞腎臟血尿 東港安泰醫院微創雙鏡手術一次清除

「鹿角結石」塞腎臟血尿 東港安泰醫院微創雙鏡手術一次清除

85歲林姓阿北因血尿至安泰醫院看診,經電腦斷層掃瞄及X光檢查發現右側腎臟內有一個約3~4公分的鹿角狀結石,巨大的結石已嚴重影響腎臟功能,考量結石體積龐大還有他的年紀及身體狀況,醫師和他及家屬討論後,決定進行「微創雙鏡聯合手術」,一次手術可清除98%以上的結石,傷口小好照護,術後恢復快,出院後快速恢復正常生活。

2024年04月26日 13:21

買新竹特產「米粉夾老鼠屎」吃到第6包才發現 衛生局揪4缺失

買新竹特產「米粉夾老鼠屎」吃到第6包才發現 衛生局揪4缺失

台北一名男子在新竹城隍廟附近買了新竹名產炊粉,回家料理時竟發現夾帶「老鼠屎」,氣得向媒體投訴。衛生局獲報後隨即派員前往該米粉加工社查核,查獲包含天花板有漏洞、沒幫員工體檢、燈具天花板有蜘蛛網、無清潔消毒紀錄等4項缺失,衛生局也下令限期改善。

2024年04月26日 12:58

頑固型憂鬱症會遺傳!台北榮總研究首證實 一等親罹病風險增9倍

頑固型憂鬱症會遺傳!台北榮總研究首證實 一等親罹病風險增9倍

頑固型憂鬱症有基因遺傳風險!台北榮總今(26)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精神醫學部情緒精準醫療中心李正達主任團隊分析國人就診資料,結果發現頑固型憂鬱症患者的一等親會大幅增加9.16倍頑固型憂鬱症的風險,證實頑固型憂鬱症在家族間有著高度的遺傳性,結果於今(113)年四月獲得精神領域頂尖國際期刊《JAMA Psychiatry》接受刊登,也獲CNN專文報導,獲得國際重視。

2024年04月26日 12:50

她丈夫早逝又因工作意外「全身40%燒燙傷」 陽光基金會陪伴重生

她丈夫早逝又因工作意外「全身40%燒燙傷」 陽光基金會陪伴重生

張大姐的先生早逝、沒有子女,因為工作意外造成全身40%燒燙傷,傷及臉部、右手及上半身,因為她只能靠自己一個人生活,很努力想趕快好起來,出院後到陽光基金會接受燒傷復健諮詢、壓力衣及心理諮商服務,後續社工協助連結提供經濟補助,減緩生活經濟壓力,還有就輔員陪她求職、嘗試各種可能。「陽光就像我的娘家,讓我們傷友可以依靠」張大姐現在接清潔工作,也在市場賣貢丸,希望趕快站穩腳步、自立更生。

2024年04月26日 11:30

康軒發聲明拒合作林叨囝仔!「遠離惡意或歧視性言論」

康軒發聲明拒合作林叨囝仔!「遠離惡意或歧視性言論」

網紅「林叨囝仔The Lins'Kids」媽媽Sydney被質疑在直播中歧視資源班學生,雖然她已在25日深夜道歉,並強調沒有歧視的想法,目前已有9家廠商發布聲明拒絕與她合作。而《康軒學習雜誌》發聲明強調「不與涉及不當言論或行為人士合作。」

2024年04月26日 10:03

花蓮賑災擴大2類補助!每戶最高可領75萬 基金會已募得13.3億

花蓮賑災擴大2類補助!每戶最高可領75萬 基金會已募得13.3億

賑災基金會今(26)日公告,花蓮賑災專案募款至今上午8時募得約13.3億元,總捐贈筆數17.8萬筆。基金會說明,為提供受災嚴重者家屬生活支持,不至因地震導致生活中斷,原遺屬生活補助項目「納入重傷者家屬」,並且增加補助金額,符合條件者,每戶最高可領75萬。

2024年04月26日 09:33

犯1大忌!13歲弟腎結石「痛到哭又吐」 醫搖頭:很多人都這樣

犯1大忌!13歲弟腎結石「痛到哭又吐」 醫搖頭:很多人都這樣

你家的孩子也不愛喝水嗎?彰化秀傳醫院急診兒科醫師黃士倫指出,一名13歲弟弟因左側腰痛「痛到哭又吐」被家人送到急診,檢查出左側輸尿管結石合併腎水腫,目前安排住院並進行輸尿管鏡鏡檢。他無奈表示,男孩幾乎很少喝水、只喝飲料,加上還有結石家族史。這也是他執業以來,遇過年紀最小的腎結石患者。

2024年04月26日 08:05

一吃飽飯「6件事不能做」!醫給忠告:危險動作

一吃飽飯「6件事不能做」!醫給忠告:危險動作

好不容易熬過忙碌高壓的一天,下班後想好好吃頓飯慰勞辛苦的自己,然而在吃飽後,又緊湊地接著做其他事情,看在醫師眼裡恐是大忌!重症專科醫師黃軒統整出「一吃飽不要做6件事」,包括立刻運動、洗澡、睡覺、喝茶及做繁重的家務勞動,並指飯後一根菸是危險動作。他建議,飯後最好留30分鐘~1小時的消化時間,再進行活動較為妥當。

2024年04月25日 21:34

1分鐘自我檢查 「7種表現」說明你蔬菜沒吃夠!

1分鐘自我檢查 「7種表現」說明你蔬菜沒吃夠!

日常生活中,「多吃水果和蔬菜」的道理幾乎人人都知道,但真正吃夠蔬菜的人卻不多!近日中國網路上一篇熱文「7種表現說明蔬菜沒吃夠!」廣為流傳,教民眾自我檢視蔬菜攝取量是否足夠。

2024年04月25日 21:17

玫瑰斑治療好又復發!醫揭常見6大原因 每日紀錄生活膚況助控制

玫瑰斑治療好又復發!醫揭常見6大原因 每日紀錄生活膚況助控制

小時後蘋果臉常被人說可愛,長期的臉紅、發癢,很可能是玫瑰斑上身,醫師指出,這是一種慢性皮膚炎,臨床上最困擾的地方是治療後還是可能會反覆復發,常見可能包含有6大原因,環境、飲食等都有可能,台灣青春痘暨玫瑰斑協會特別發起「玫瑰斑生活日記」鼓勵病友紀錄每日生活與皮膚情況,長期下來可以成為個人教戰清單,避免自己在平時「踩雷」。

2024年04月25日 20:16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