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新聞直擊,為你掌握生活必需健康新知

攝護腺癌3大特色 醫師:懶惰、貪錢、怕死

黃志賢醫師

每日健康/台北報導

攝護腺癌治療會不舉?所有的攝護腺癌都一樣?

「攝護腺肥大」不治療會導致「攝護腺癌」?一旦罹患攝護腺癌,真的會像已故知名作家李敖的名言「為了大頭,苦了小頭」一樣,動了手術就注定「不舉」嗎?醫師表示,攝護腺癌大致分懶惰和勤勞兩派,治療策略也要隨惡性高低而有所調整!

攝護腺肥大,會提高攝護腺癌發生風險?

攝護腺肥大和攝護腺癌都是常見的男人病,許多攝護腺肥大患者認為,如果排尿困難的症狀未經妥善治療,將來會演變成攝護腺癌。然而,臺北榮民總醫院泌尿部部主任黃志賢表示:「這是一個錯誤的概念!」攝護腺癌和攝護腺肥大都是獨立發生的病症。

認識攝護腺癌3大特色:懶惰、貪錢、怕死

除此之外,「很溫和」也是多數人對攝護腺癌的另一個誤解。黃志賢醫師說明,幾乎所有的攝護腺癌,剛開始都有3大特點,包括:(1)「懶惰」,長得很慢;(2)「貪財」,需要男性荷爾蒙的支援;(3)「怕死」,只要放射線一照射就會萎縮、凋亡,因此治療相對容易,只要採取「斷水斷電」和「抽銀根」的方式,腫瘤就會收斂。

然而,隨著治療或病情進展,攝護腺癌慢慢演化,變成高風險性攝護腺癌的樣態,變得勤快,不需荷爾蒙刺激就非常主動又激進,抵抗放療的能力提升,接下來的病情發展加速,臨床常見患者一確診即骨頭或淋巴腺轉移,治療更顯棘手。

判斷高風險性攝護腺癌 先看「格里森分數」

如何評估攝護腺癌從「懶惰」突然變「勤勞」的機率呢?黃志賢醫師表示,「格里森分數」是一重要指標,可判斷癌細胞的分化程度和腫瘤激進程度,分數越高,屬於高風險性攝護腺癌的機率也會比較高。

而攝護腺癌的治療,最直接就是「抽銀根」的方法,以手術切除睪丸,直接阻斷男性荷爾蒙分泌,後來則有免開刀的「化學去勢法」。不過,這群患者平均在1年半至2年後,約4成至4成5左右會復發。

對抗高風險性攝護腺癌 及早使用合併療法

採取「抽銀根」方式無效的攝護腺癌,不但會利用腎上腺分泌的少量雄性素,也會自己蒐集原料合成雄性素,繼續發展腫瘤。對於這類患者,目前臨床已有雄性荷爾蒙接受體抑制劑的相關療法可以使用,尤其是高風險性攝護腺癌族群,可先與醫師討論是否提早合併使用原有荷爾蒙療法,以利於整體疾病的控制。

至於攝護腺癌手術會不會造成性功能障礙?醫師解釋,攝護腺外側左右各有一條海綿體神經,又稱為勃起神經,目前透過一些精細且特殊的開刀方式,也能在去除病灶的時候,有機會保留勃起神經,避免「不舉」,因此建議患者勇敢面對疾病,及早採取適當的治療對策。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醫院逐步強化高齡醫療,不過心臟內科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北醫)院長施俊明認為,醫療體系對於「光譜的兩端」、也就是老人和兒童皆應提高貼心照護,並強調現代醫院的目標不應只有治病,而是「走進醫院治好病,走出醫院時,要比沒生病前更健康」。

2025年09月13日 09:23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國內不少校長級、院長級醫師出身醫生世家,家族多人行醫,而北醫院長施俊明的手足也都是醫師,但包含父母在內的整個家族並無其他醫師,對此他笑說,兄弟姊妹都能當醫生的關鍵在「大姊的課本」,因為書中所有重點都被大姊註明清楚,弟妹拿來複習格外受用,一家子的醫學路就這樣自然而然展開。

2025年09月13日 09:24

流感季提前來襲 診所醫1天驗出8例陽性:連我喉嚨都怪怪的

流感季提前來襲 診所醫1天驗出8例陽性:連我喉嚨都怪怪的

疾管署日前才剛提醒流感季提早報到,診所醫師馬上「體驗」到流感威力。耳鼻喉科醫師李典憲在臉書分享,流感患者最近明顯增加,門診一天下來竟驗出8人A型流感快篩陽性,藥局的克流感等抗病毒藥幾乎開完,夜診結束後,連自己「喉嚨都有點痛痛怪怪的」。

2025年09月18日 12:32

45歲男動陰莖增大術死亡 衛生局證實「診所7次違規」不排除停業

45歲男動陰莖增大術死亡 衛生局證實「診所7次違規」不排除停業

北市中山區錦州街安和美診所17日再爆醫療事故,45歲男病患砸40萬元做「陰莖增大術」,不料疑似麻醉不當,在手術結束後失去呼吸心跳。對此,台北市衛生局也證實,診所醫師過去已有七次違規紀錄,累計開罰新台幣27萬元,昨第八度前往稽查,又發現多項缺失,不排除處以停業處分。

2025年09月18日 11:44

每一條生命都珍貴!高醫病人安全週開跑 打造產兒安康防護網

每一條生命都珍貴!高醫病人安全週開跑 打造產兒安康防護網

為倡議世界衛生組織(WHO)推動的「世界病人安全日」,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也響應舉辦「病人安全週」,今年聚焦於為新生兒和兒童提供安全照護,呼籲病人安全意識應從孕育新生命的第一天開始,並一路延續至孩子成長的每一步,讓守護成為全民共識。

2025年09月18日 11:15

不是失智!他走路突變慢、忘記子女 醫示警:「1症狀」所致

不是失智!他走路突變慢、忘記子女 醫示警:「1症狀」所致

長輩動作變慢或是走不穩,可能不是失智,而是跌倒撞到頭導致「慢性硬腦膜下出血」,ICU醫師陳志金表示,「我們需要對跌倒的長輩多一點警覺,也需要多一點雞婆,多多關心周遭的人。」

2025年09月18日 11:10

台大院長推3方法解人力荒 醫直呼「反感」:勿以台大看天下

台大院長推3方法解人力荒 醫直呼「反感」:勿以台大看天下

台大醫院院長余忠仁上任後,針對醫護人力短缺提出3大解方,包括「開放外籍護左、高薪聘回流醫師和台大內急診醫師進駐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不過卻遭到聯醫醫師反感直言「勿以台大看天下」。他認為,這是相當不受尊重的安排,呼籲聯醫尊重自己的基層。

2025年09月18日 11:07

男陰莖增大「術後無監測」猝死 醫界:執刀醫多次改名疑鑽漏洞

男陰莖增大「術後無監測」猝死 醫界:執刀醫多次改名疑鑽漏洞

北市驚傳45歲男性在醫美診所接受「陰莖增大術」,疑麻醉不當,於術後死亡,操刀醫師為丁斌煌(原名丁立文、丁秉煌)。對此,有醫師指出,聽到姓「丁」馬上知道是哪位,他出事多次,且數度改名,敦促衛生機關加強防堵爭議醫師藉改名持續執業,也提醒民眾注意醫療院所有無完善的術後監測系統。

2025年09月18日 11:02

不吃早餐糖尿病風險高33% 專家建議「吃對時間」:不挨餓也能瘦

不吃早餐糖尿病風險高33% 專家建議「吃對時間」:不挨餓也能瘦

很多人早上趕上班上課,所以會不吃早餐。不過,營養師提醒,研究發現經常跳過早餐的人,糖尿病風險高 33%,就算體重一樣,風險還是高。另外,吃飯也要吃對時間,養成和生理時鐘同步的飲食習慣,不用刻意挨餓,也能幫助減重、顧代謝、降慢性病風險。

2025年09月18日 10:41

助台大急診轉診逾3700人 北市聯醫:樂見共同執業、跨院照護

助台大急診轉診逾3700人 北市聯醫:樂見共同執業、跨院照護

台大醫院急診壅塞是常態,規劃和北市衛生局、北市聯醫討論「共同執業、跨院照護」模式。對此,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今表示,與台大醫院急診已合作逾十年,合作延伸至住院病房,中興院區每月平均接收16位病人,和平院區則收治於一般病房,每月平均接收6.5位病人,只要病患願意接受轉診,成功媒合率可達9成。

2025年09月18日 10:2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