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力/遠洋漁業的海上低溫物流如何確保新鮮?

▲跨越200海浬送上你餐桌!遠洋漁業的海上低溫物流如何確保新鮮?(圖/食力 foodnext)

▲跨越200海浬送上你餐桌!遠洋漁業的海上低溫物流如何確保新鮮?(圖/食力 foodnext)

圖文/食力foodNEXT
撰文/蔡幸儒

鮪魚、旗魚或是鯖魚是不少台灣人喜愛的遠洋魚種,不只肉質鮮美,經濟價值同樣可觀!根據2018年漁業統計年報資料顯示,遠洋漁業所帶來的產值高達357億元,佔台灣漁業總產值近40%!然而,從遠洋到餐桌的路途遙遠,每次出海短則數月、長則跨年的遠洋漁業,究竟在海上捕撈漁獲之後,又該如何確保魚隻的新鮮、送上200海浬外的餐桌呢?

遠洋捕撈若保存不當,除了不新鮮更可能引起組織胺中毒症!

魚隻在捕撈上船後就是與時間賽跑,新鮮度將一秒一秒地流失!除了魚體中的酵素持續作用,會使得魚肉中的蛋白質、脂質等成分漸漸被分解為小分子,讓魚肉組織軟化之外,多附著於魚隻體表、腮與腸道等部位的微生物也容易在此過程中趁虛而入,並作用產生三甲胺(Trimethylamine),除了會產生不良的魚腥味,還會導致腐敗!

而以台灣的日本料理店常見的鮪魚、鯖魚、秋刀魚或是旗魚來說,多屬於血合肉含量較高的「紅肉魚」!若受細菌污染,魚肉中所富含的「組胺酸(Histidine)」成分則可能轉化為「組織胺(Histamine)」,並促使食用者出現類似過敏反應的組織胺中毒症!

組織胺中毒症的中毒症狀常於食用後數分鐘至4小時內出現,症狀持續約3~36小時。患者常有蕁麻疹、全身灼熱、身體發癢,或是心悸、脈搏快而微弱、血壓降低等症狀!由於與食物過敏症狀相似,難以辨別,導致組織胺中毒案件數容易被低估。

漁獲在烹煮之後雖然可以有效殺死細菌,但在長時間不當保存下所生成的組織胺卻難以被消除,因此遠洋漁業為保障漁獲新鮮安全,就必須從源頭減少細菌的滋長!

漁獲上船就得開始搶新鮮!海上的低溫物流怎麼做?

在遠洋漁業捕撈的魚隻,若後續作為罐頭加工原料使用,在加工時還會經過後續的加熱處理,因此多數上船後的前處理常是以原魚冷凍或是切除一小段尾鰭後,就直接進入零下20度C的低溫倉凍結!

但若是要進入餐廳切成生魚片的鮪魚、旗魚等大型魚隻,捕撈後的處理方式便得更加刁鑽講究了!

為求更有效維持魚體新鮮、降低影響魚體鮮度的有害因子,漁獲在捕撈上船後便得先放血、去除腮及內臟進行前置處理。隨後再包冰進入零下50~60度C的急速凍結室進行「超低溫急速冷凍」,在最快的時間內將魚體降溫儲藏!當凍結室的漁獲量到達限量時,再配合魚貨搬運船轉載或進基地港卸載魚貨!

▲冷凍後的漁獲,透過搬運船再轉載或進基地港卸載魚貨!(圖/食力 foodnext)

▲冷凍後的漁獲,透過搬運船再轉載或進基地港卸載魚貨!(圖/食力 foodnext)

從「低溫」到「超低溫」!保持魚肉新鮮,肉質也得保住!

為什麼要低溫凍結保存呢?因為透過冷凍時所產生的冰晶,會傷害並殺死多數的寄生蟲與蟲卵,也能減少細菌在魚體上的生長繁殖作用、減少腐敗機率。低溫亦可降低魚體在釣獲時,因激烈竄動導致體溫升高、體內激素快速作用而影響魚體鮮度,並降低魚肉色澤褐變。

然而,低溫雖然能保持魚肉的新鮮,但對於肉質有時候會有影響!為了減少傳統凍結時間過長、生成大冰晶破壞肌肉細胞,造成肉質軟化、汁液流失或是組織成海綿狀,讓肉質口感不佳的情形,現在多是透過「急速冷凍技術」,不僅凍結速度快、通過「最大冰晶生成帶」的時間短,產生的冰晶較小,更能降低對魚肉組織的損害!

此外,配合包冰作業,也能防止漁獲的二次污染,避免因水份凍結、與空氣接觸增加,而導致魚肉油脂氧化,產生「凍燒」的棕色色澤、影響美觀!

▲透過包冰作業,避免魚肉在冷凍時與空氣直接接觸造成氧化,產生凍燒影響外觀。(圖/食力 foodnext)

▲透過包冰作業,避免魚肉在冷凍時與空氣直接接觸造成氧化,產生凍燒影響外觀。(圖/食力 foodnext)

為了讓遠洋漁獲能新鮮安全地上桌,透過魚體的前處理、低溫保藏,配合魚貨運搬船轉載,現在不僅讓每隻魚能夠新鮮上桌,冷凍技術的革新也讓魚肉肉質能如同真正「現撈」的一樣保有其鮮美滋味!

延伸閱讀
冷凍食品如何保持風味?秘密在冷凍速度!
海鮮熟食較安全!危機四伏的海洋弧菌
沒有冰箱的古早日本人怎麼吃魚:教您江戶前壽司魚肉熟成的秘密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1天1杯珍奶精蟲「數量品質雙殺」 血糖飆6倍!醫:再喝恐沒命

1天1杯珍奶精蟲「數量品質雙殺」 血糖飆6倍!醫:再喝恐沒命

一名32歲王姓司機與太太結婚2年卻數度求子失敗,到台中茂盛醫院求助,經抽血檢驗發現,王男的血糖及糖化血色素都爆表、胰島素分泌當機,已患糖尿病導致不孕,細問才知,王男幾乎每天一杯珍奶!經家醫科醫師呂昀珊施打胰島素,2個月後血糖恢復正常,後續才能接受試管療程。

2025年11月18日 17:26

天冷心血管疾病增 醫揭「心陽虛」症狀:3招讓手腳升溫

天冷心血管疾病增 醫揭「心陽虛」症狀:3招讓手腳升溫

近期氣溫明顯下降,而氣溫驟降是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醫師指出,每年冬季心肌梗塞、胸悶心悸就診者明顯增加,天冷時血管收縮、氣血運行不暢,心臟負擔加重,尤其「體質寒、血瘀」的心臟問題特別多,
體質虛寒者常見怕冷、胸悶、氣短、心悸等症狀,這就是「心陽虛」的表現。

2025年11月18日 17:00

腸病毒反常「入冬才流行」 疾管署曝原因:疫情估燒到寒假前

腸病毒反常「入冬才流行」 疾管署曝原因:疫情估燒到寒假前

國內腸病毒反常冬季進入流行,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分析,國內今年初一直以來流行腸病毒型別為伊科11型,主要感染對象為新生兒,近期則面臨「病毒型別轉換」,過去4週主要病毒改為克沙奇A型相關型別,導致疫情上升,主要感染對象也轉為幼兒為主,疫情預期會持續到寒假前,提醒家長多注意。

2025年11月18日 16:50

孩子越多越不易過敏 研究:第3胎氣喘風險「比老大低3成」

孩子越多越不易過敏 研究:第3胎氣喘風險「比老大低3成」

台灣少子化加劇,過敏兒卻增加,而國內最新研究發現,家裡孩子愈多,晚生小孩的過敏風險愈低,若生到3胎或以上,孩子不論是發生氣喘、過敏性鼻炎或異位性皮膚炎的機率,全都明顯低於老大,例如氣喘,便可下降26.9% ;專家認為,公衛政策除關注生育率,也要思考如何減少過敏疾病對少子社會的衝擊。

2025年11月18日 16:28

北市公費流感疫苗「剩約12萬劑」 3類人快去打

北市公費流感疫苗「剩約12萬劑」 3類人快去打

秋冬恐再面臨一波流感疫情,根據台北市衛生局統計,截至11月17日,北市公費流感疫苗已接種65萬313劑,較113年同期接種量增加13%,設籍北市65歲以上長者及6歲以下幼兒施打率僅分別為40%及49%。北市衛生局表示,目前公費流感疫苗僅剩餘約12.3萬劑,呼籲長者、幼兒及慢性病患者等符合公費疫苗接種資格者應儘速接種。

2025年11月18日 16:17

日本流感病例暴增1.5倍 國內公費疫苗剩不到90萬劑

日本流感病例暴增1.5倍 國內公費疫苗剩不到90萬劑

日本流感病例暴增,東京都本月中旬發布流行警報。我疾病管制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今年日本流感疫情趨勢和台灣類似,都有提早進入流行的趨勢;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最近一週疫情快速上升,個案數和前一週相比多1.5倍,提醒民眾赴日前評估接種流感疫苗,且應該提前2周接種以得到足夠保護力。

2025年11月18日 15:58

毒又不是我放的!賣出3240斤芬普尼蛋 龍忠蛋行:彰化縣府有疏失

毒又不是我放的!賣出3240斤芬普尼蛋 龍忠蛋行:彰化縣府有疏失

台中龍忠蛋行被查出10日曾進貨芬普尼蛋並賣出3240斤,業者今天(18日)表示,當時獲知蛋有疑慮,第一時間就將35個店家的蛋回收,改提供其他牧場的蛋,對於被捲入毒蛋風波,感到很無辜,「毒又不是我放的」,是彰化縣府的疏失,將會配合檢調調查。

2025年11月18日 15:34

流感增42重症、10死!30多歲男「併發腦出血休克」住院2週亡

流感增42重症、10死!30多歲男「併發腦出血休克」住院2週亡

疾管署公布最新流感疫情監測,上週新增42例流感併發重症,另有10例死亡。死亡最年輕是南部30幾歲男性,10月下旬出現類流感症狀,又因為高血壓心血管併發症到急診接受手術、住加護,後續確認A流與細菌感染接受治療,仍因為併發腦出血休克,住院兩週後於11月上旬不幸過世。疾管署提醒近期氣溫變化明顯,請民眾務必防範呼吸道傳染病。

2025年11月18日 15:17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