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營養支持 營養師圖文解說

▲癌症營養支持,營養師圖文解說。(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已有很多研究發現,營養不良的癌症病患接受治療的效果會比較差。高雄市立小港醫院王馨羚營養師表示,營養不良會讓患者的體力變差、降低治療效果及生活品質,以致病情惡化等問題。

王馨羚營養師指出,評估癌症病患的營養狀態時,除了營養攝取量之外,還會去了解營養攝取的種類,是否符合患者體態以及體重變化所需要的建議量,為每一位病患進行完整個人化的評估。

六類營養,缺一不可

營養師提供建議時,會分成六大類食物,包括全榖雜糧類、豆魚蛋肉類、蔬菜類、水果類、乳品類、油脂堅果種子類。要「吃飽」也許很簡單,尤其癌症病患有時會有「早飽」的效應,建議病患能以均衡飲食搭配方式,在正餐中能攝取全穀雜糧類之澱粉食材,配上蛋白質類,即豆(指黃豆、黑豆、毛豆及其製品)、魚、蛋、肉等,再加上蔬菜纖維質類的食材,兩餐中間可以搭配水果,一天可以喝一次乳品。由於部分患者喝乳品會有腹瀉,且為增加病患的營養攝取量,並有體位較輕狀況者,可以考慮把乳品改成不含乳糖的配方營養品。

六類營養,缺一不可

王馨羚營養師表示,有些患者在治療過程會有食慾不振的情況,以致造成攝取量降低,我們會建議搭配營養補充品,以輔助熱量以及蛋白質的攝取。

抗癌過程,把食物當藥物

治療前期,主要會建議患者均衡營養的概念,首先確認患者體位是否過輕,體位過輕的患者要加強營養輔助,否則將可能在後續的治療中體力透支,這也是治療前的營養補充很重要的原因。

在治療中期,患者可能出現藥物副作用,例如: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狀況,營養師會依照患者狀況給予建議。最常發生的噁心、嘔吐或腹瀉,會建議少量多餐,在最舒服的時候就盡量吃。傳遞「把食物當成藥物」的觀念給患者,食物的重要性不亞於藥物,一定要吃不然身體沒辦法承受後續的狀況,這樣患者比較能夠理解。

關於熱量攝取,有個常見的迷思,很多家屬會燉雞湯、燉魚湯,他們認為營養都在湯裡,所以就多喝湯,不去吃裡面的固體食材。王馨羚營養師強調,固體食材才有足夠的營養,正確方法是先把料吃完,有多餘的空間再來喝湯。

癌症病患如果沒有糖尿病,偶爾可以吃些濃湯、奶昔、蛋糕等高熱量食材,補充熱量。或適時地搭配一些配方營養品,希望患者每一口吃進去的熱量能夠比平常一口進去的熱量多一些。

抗癌過程,把食物當藥物

治療後還是要繼續維持營養攝取,原則一樣秉持均衡飲食的概念,除了每餐裡面能夠均衡攝取之外,也希望能夠「多樣化」。有些病患聽別人說哪一樣東西很營養,就幾乎都吃那一樣,會造成營養不均衡。王馨羚營養師建議要多樣化均衡的攝取,譬如說不同顏色的蔬菜,含有豐富的植化素、營養素、抗氧化劑的種類就不同,能多樣化攝取為佳。

當然,我們也建議少吃不健康的食物,減少紅肉、醃製、煙燻、燒烤等食物的攝取量,有含酒的料理要盡量避免。

很多患者在食慾不振、腹瀉的時候會吃益生菌,但是患者若有白血球較低的狀況,則不建議。同時,白血球較低時也要避免生食。

均衡飲食最優先!

王馨羚營養師解釋道,蛋白質的功用就是建造、修復組織,蛋白質經過分解後會變成胺基酸,胺基酸有很多種,人體細胞會利用胺基酸來合成各種蛋白質,維持生理機能,是非常基本、重要的營養。

海中多醣體褐藻醣膠、胺基酸如麩醯胺酸、不飽和脂肪酸如精氨酸、核苷酸、魚油、乳清蛋白等特殊營養品,皆有助調節生理機能。其中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萃取褐藻中水溶性纖維,近年在台灣有許多針對免疫相關的研究報告,於醫學上使用備受矚目。

從營養師的角度,最建議均衡攝取各種營養素,在不足夠的情況下,可以適時地用配方營養品補充熱量、蛋白質等。患者、家屬很關心的特殊營養品,其實要在基本熱量、營養足夠的狀態下再來補充。只吃這些特殊營養品,其中的蛋白質、氨基酸也會被身體當成熱量利用掉。我們非常強調基本營養要攝取足夠,再來談其他的營養品。

均衡飲食最優先!

王馨羚營養師表示,許多患者被診斷癌症後,家人都很緊張,所以會燉魚湯、雞湯,或者買很多蔬菜汁、保健食品等,反而正常的食物不太重視。經過一兩次治療之後,患者便開始發覺肌耐力不太夠。

我們會分析飲食給病患一些正確觀念,建議患者一餐要攝取到至少碗的七八分滿的飯量,搭配蔬菜量,一碗飯配一碗蔬菜,再加份一個手掌大小的蛋白質量。一次進食中沒辦法把一餐吃完沒關係,可以分成兩次的量,少量多餐,這樣的進食方式,大部分患者都會覺得比較有體力,從抽血中也可以看到營養指標逐漸回復。

建立正確的營養觀念,完整攝取,對身體最好!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對抗大腸直腸癌,營養支持不可少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分享逆齡抗老觀念。 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也親自參與,他分享,現在70多歲從沒有做過任何整形手術,為了「自然美」每天花時間保養,現在的自己比6年前還年輕。

2025年11月03日 17:59

在媽媽的背上發願行醫 三總院長陳元皓:醫療要深入軍心與民心

在媽媽的背上發願行醫 三總院長陳元皓:醫療要深入軍心與民心

近年兩岸情勢緊張,中共頻繁軍演,民間也開始準備避難包,而三軍總醫院身為台灣軍醫體系核心,如何在軍事與醫療之間取得平衡,備受關注。對此,院長陳元皓表示,三總不只是戰時後盾,平時更是民眾健康的重要依靠,將積極導入智慧醫療、推廣民防教育,期許能帶領三總更加深入軍心與民心。

2025年11月01日 09:23

火鍋季不怕胖!「火鍋聰明吃攻略」大公開 5招守住健康不長肉

火鍋季不怕胖!「火鍋聰明吃攻略」大公開 5招守住健康不長肉

最近天氣漸涼,正式進入火鍋旺季,營養師珊珊提醒,想要吃得過癮又不怕熱量超標,其實有訣竅,只要掌握正確的飲食策略,就能兼顧美味與健康。她特別整理出一份「火鍋聰明吃攻略」,從湯底、肉品到醬料通通有解,教你5招守住健康不長肉!

2025年11月06日 16:18

房東沒報稅「補充保費」恐收不到 石崇良:會與財政部討論

房東沒報稅「補充保費」恐收不到 石崇良:會與財政部討論

衛福部拋出「補充保費」收取將有3大變革,其中針對利息、股利、租金三項目將改採「年度結算制」,但有人質疑台灣很多包租公婆們多數沒有報稅,就算改制也收不到。部長石崇良今也坦言,這部分涉及報稅的問題,會再找財政部討論看看。

2025年11月06日 15:56

台東馬偕中西醫結合復能治療 病人見證擺脫言語與肢體障礙

台東馬偕中西醫結合復能治療 病人見證擺脫言語與肢體障礙

台東馬偕醫院今年成立中醫科後,補足了醫療體系的重要一環,並積極推動中西醫整合的復能治療。特別是在中風與失智患者的照護上,透過中醫針灸、搭配復健與高壓氧等多元療法,讓不少病人恢復行動與語言能力,重新找回生活的希望。

2025年11月06日 14:29

補充保費「感謝高股利者貢獻」 石崇良:研議讓小資族保小確幸

補充保費「感謝高股利者貢獻」 石崇良:研議讓小資族保小確幸

衛福部長石崇良拋出「補充保費」收取將有3大變革,讓不少存股小資族反彈,直言根本被錯殺。對此,石崇良今表示,這次會進行補充保費調整,目前所有保費收入75%是一般保費收入,改革也是考量到年輕族群,至於開徵金額門檻,未來會再討論讓小資族保有小確幸的方法。而在利息、股利改革方面,他也直言「謝謝高股息、 高股利者貢獻。」

2025年11月06日 14:10

補充保費恐衝擊股市 石崇良坦言「沒問金管會」:影響應該不大

補充保費恐衝擊股市 石崇良坦言「沒問金管會」:影響應該不大

衛福部長石崇良拋出「補充保費」收取將有3大變革,包括利息、股利、租金3項目的補充保費改採「年度結算制」,引發外界反彈,有人認為恐影響股市。對此,石崇良今親上火線說明,這部分沒有問金管會,但當然不希望影響股市,這幾年補充保費股利所得佔了20%,所以影響應該不會太大。

2025年11月06日 13:37

補充保費改制挨批 石崇良試算講解:過去領50萬獎金只收2千

補充保費改制挨批 石崇良試算講解:過去領50萬獎金只收2千

衛福部長石崇良接受專訪時拋出「補充保費」收取將有3大變革,其中高額獎金扣費門檻由投保資薪的4倍調整為最低工資的4倍。對此,石崇良也試算,以4倍投保薪資起徵,例如每個月10萬,獎金單筆超過40萬,才會開始徵收補充保費,如果是50萬,會以10萬部分徵收2000塊補充保費。

2025年11月06日 13:20

胃癌術後吃不明草藥「調身體」疑中毒 臉歪嘴斜昏迷3天險喪命

胃癌術後吃不明草藥「調身體」疑中毒 臉歪嘴斜昏迷3天險喪命

一名70歲胃癌患者開刀後回家休養,卻突然全身麻痺、口齒不清,家人擔心癌症轉移或中風,緊急送醫後,檢查卻發現腦部、神經均無異常,3天後病人轉醒,才坦承為了「調身體」,有飲用朋友推薦的草藥;醫師說,術後切勿服用來路不明的草藥或補品,因某些食物與植物恐造成麻痹、中毒,吃了得不償失。

2025年11月06日 11:49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