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力/全球風行的「無麩質飲食」真的會讓你更健康嗎?

▲全球市值37.3億美元的「無麩質飲食」風潮!這類食品真的會讓你更健康嗎?(圖/食力 foodnext)

▲全球市值37.3億美元的「無麩質飲食」風潮!這類食品真的會讓你更健康嗎?(圖/食力 foodnext)

圖文/食力foodNEXT
撰文/黃敬翔

購買食品時,你可曾注意到越來越多產品上出現「無麩質(Gluten-Free)」的宣稱,從麥片、麵粉、義大利麵、麵包乃至於醬油都有。「麩質」兩個字對於以米食文化為主的亞洲人而言可能較為陌生,但它其實就是我們俗稱的「麵筋」,是大麥、小麥、燕麥等穀物中最普遍的蛋白質混合物。究竟,無麩質飲食是什麼?為什麼它會成為一股風潮?

2010年開始風行,預估2025年全球將有64.3億美元市值

從2010年左右開始,以麥類食品為主的歐美國家開始吹起一股「無麩質飲食(Gluten-free diet)」風潮,這股風潮更逐漸在全世界創造出極大的商機。根據Statista統計資料庫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無麩質食品的市場總值為37.3億美元,預估2025年更將達到64.3億美元!市場諮詢公司Reports and Data的分析更加樂觀,認為2026年全球市值會達到79.1億美元。他們的數據更指出,早在2018年全球市值就已經達到43.5億美元。

以「無麩質」為宣稱的食品,年成長率24%且持續上升

根據Innova Market Insights2018年的資料,全球推出的食品和飲料新品中,聲稱「無麩質」的食品數量雖然沒有2013~2015年上升幅度那麼大,但仍持續上升中,在2013~2017年期間新品佔比平均每年增長24%!

這些推出無麩質新品的品牌當中不乏我們熟悉的名字。2012年,速食品牌達美樂(Domino's)推出無麩質的披薩,2年後必勝客(Pizza Hut)也跟上;世界上最大的義大利麵生產商Barilla則從2014年開始,陸續投資2700萬美元發展無麩質生產線;2020年1月,金寶湯公司(Campbell Soup Company)旗下的餅乾品牌「Pepperidge Farm」則推出了首款無麩質餅乾。此外,雀巢(Nestlé)也不斷推出不含麩質的餅乾零食、飲料等產品。

▲83歲的老品牌「Pepperidge Farm」首次推出無麩質餅乾。(圖/usatoday)

▲83歲的老品牌「Pepperidge Farm」首次推出無麩質餅乾。(圖/usatoday)

▲雀巢在歐洲國家推出的無麩質玉米片。(圖/bakeryandsnacks)

▲雀巢在歐洲國家推出的無麩質玉米片。(圖/bakeryandsnacks)

▲世界上最大的義大利麵生產商Barilla因應無麩質飲食趨勢,推出無麩質宣稱的義大利麵。(圖/Barilla官網)

▲世界上最大的義大利麵生產商Barilla因應無麩質飲食趨勢,推出無麩質宣稱的義大利麵。(圖/Barilla官網)

無麩質飲食其實是為少數「乳糜瀉」患者量身打造的飲食方式

回溯「無麩質飲食」這種飲食方式的興起,其實是因為有極少部分的人在攝取麩質蛋白後會引發過敏反應。根據一些流行病學調查,全球約有1%的人患有自體免疫性疾病「乳糜瀉(Coeliac disease)」,這些帶有特定基因的人在吃到含麩質的食物後,麩質蛋白中的一種「穀膠蛋白(gliadin)」會與人體的免疫細胞結合,進一步活化「毒殺型T細胞」,因而引起腹瀉、疲勞等症狀,若患者為兒童的話,則可能影響成長。除了乳糜瀉外,大約也有6%的人會因為麩質引發其他過敏,如皮膚發癢、紅腫等。

因名人推薦成為一種時尚

無麩質飲食起初就是為了過敏者而誕生的需求,然而2010年左右開始,歐美許多名人如歌手麥莉·希拉(Miley Cyrus)、好萊塢演員葛妮絲·派特洛(Gwyneth Paltrow)等人開始站出來推崇這種飲食方式,聲稱即使不是過敏者也可以為自己帶來「更健康」的生活。此外,有些經過醫師背書的推廣書籍如《無麩質飲食,讓你不生病!(Grain Brain)》等陸陸續續發表,讓無麩質飲食迅速在歐美流行起來,成為一種時下流行的飲食方式,並且逐漸在全世界創造出極大的商機。

無麩質飲食真的更健康嗎?

雖然眾多食品業者為了因應趨勢,不斷推出無麩質產品,但是無麩質飲食是否真的有必要推廣給每個人,一直飽受爭議。如前面所說,這種飲食方式一開始是為了乳糜瀉等過敏者量身打造的,但是發展至今,它已經走樣成為追求健康的飲食方式。但是,無麩質飲食真的更健康嗎?一般人需要吃嗎?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科學家持續進行研究,一些結果發現它根本無法促進健康,甚至可能引發其他健康問題,例如肥胖、或提高糖尿病發生的機率。此外,《美國胃腸病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8年的一篇研究更指出,在美國要標示「無麩質」,麩質含量必須少於20ppm,但是有32%標示為無麩質的餐廳食品中含有超過此標準的含量。

沒有過敏問題仍因為想健康而購買,形成一股不得忽視的商機

根據Statista的數據,美國一直是對無麩質食品需求最高的國家。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2019年的一項研究則顯示,無麩質食品的售價遠比一般同質食品的售價高上39~83%。

加拿大公司過敏原控制集團(Allergen Control Group Inc.)2017年的數據顯示,美國約有9000萬人堅持無麩質飲食、加拿大則有900萬人。但其實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資料顯示,美國患有乳糜瀉的患者僅約有200萬人,這表示美國有8800萬人是沒有患有乳糜瀉卻仍堅持無麩質飲食。

愛爾蘭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Safefood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2018年採訪的2000名消費者中,有23%的人買過無麩質食品,但其中有92%的人根本沒有、或未經醫學診斷有相關過敏問題。

那麼,這些沒有需要無麩質飲食的人們到底為什麼選購無麩質產品呢?市場研究公司Mintel 2016年指出,因為消費者認為無麩質飲食可以為他們帶來更多的能量、且讓自己更健康。

由此可見,在名人效應的影響下,原本全球僅極少數人有需求的無麩質食品不斷在全球蔓延,龐大的商機也吸引食品業者爭相投入市場。究竟,專家們如何看待無麩質飲食呢?一味採用無麩質飲食法,又可能對身體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食力》本次專題帶您深入了解。

延伸閱讀
吃麵食造成骨質疏鬆?別讓「麩質謊言」造成你的「麩質恐慌」!
麩質真的是發炎的禍首嗎?碳水化合物是否真的那麼不堪?
無麩質熱潮將結束?新研究表明一般人真的不需要

參考資料
Global gluten-free food market value from 2019 to 2025
Gluten-Free Products Market Analysis
Gluten-Free Certification
Report casts doubt on health claims of gluten-free foods
Pepperidge Farm releasing its first gluten-free products – Farmhouse Thin & Crispy cookies
▶Pizza Hut to Offer Gluten-Free Crust on 2 Pies
Persistent Economic Burden of the Gluten Free Diet.
Celiacs beware: Study found gluten in 32% of “gluten-free” food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醫院逐步強化高齡醫療,不過心臟內科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北醫)院長施俊明認為,醫療體系對於「光譜的兩端」、也就是老人和兒童皆應提高貼心照護,並強調現代醫院的目標不應只有治病,而是「走進醫院治好病,走出醫院時,要比沒生病前更健康」。

2025年09月13日 09:23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國內不少校長級、院長級醫師出身醫生世家,家族多人行醫,而北醫院長施俊明的手足也都是醫師,但包含父母在內的整個家族並無其他醫師,對此他笑說,兄弟姊妹都能當醫生的關鍵在「大姊的課本」,因為書中所有重點都被大姊註明清楚,弟妹拿來複習格外受用,一家子的醫學路就這樣自然而然展開。

2025年09月13日 09:24

瘧疾境外移入增4例!印尼、印度、東非染病 今年病例創19年新高

瘧疾境外移入增4例!印尼、印度、東非染病 今年病例創19年新高

疾病管制署今(16)日公布國內新增4例境外移入瘧疾病例,為年齡介於40多歲至60多歲男性。其中2例本國籍赴印尼旅遊染病,另2名外國籍個案分別曾經到東非多國旅遊,以及長年居住印度。疾管署監測今年瘧疾病例數已累計20例,均為境外移入病例,為近19年(2007-2025年)同期最高,提醒民眾赴流行地區注意。

2025年09月16日 15:07

快訊/腸病毒增1死!嬰出生7天疑似敗血症 隔日死亡

快訊/腸病毒增1死!嬰出生7天疑似敗血症 隔日死亡

疾病管制署今(16)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為北部未滿月男嬰,出生後第7天出現低體溫至急診就醫,發現有黃疸、肝指數上升、血小板低下及代謝性酸中毒等疑似敗血症徵候,並收治加護病房治療,經治療症狀未改善,次日不幸死亡。經通報檢驗後確認為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感染併發重症。

2025年09月16日 14:04

醫曝「肩頸痠痛」常見4大原因 可按3穴位舒緩

醫曝「肩頸痠痛」常見4大原因 可按3穴位舒緩

肩頸痠痛已成為現代人的通病,中醫師指出,現代常見原因包括「長期姿勢不良、壓力和睡眠障礙、急性肌肉損傷、頸椎退化」,除了可以穴位按摩舒緩之外,也可常做拉筋伸展舒緩肩頸不適。

2025年09月16日 13:40

守護母嬰!慈濟醫分享全人照護實務 曝「子癲前症」致命危險

守護母嬰!慈濟醫分享全人照護實務 曝「子癲前症」致命危險

花蓮慈院日前舉辦「花東孕產婦與兒童醫療區域整合照護計畫在職教育訓練」,以實務經驗照護的分享,強化「子癇前症」等高風險妊娠的識別及處理能力,落實更優質的全人照顧方式,守護花東地區的母嬰。

2025年09月16日 11:34

北捷「閃電CPR挑戰」等車時刻學急救 6小時7236人響應破紀錄

北捷「閃電CPR挑戰」等車時刻學急救 6小時7236人響應破紀錄

上週六(9/13)不少人在台北捷運遇到CPR活動,其實那是第三屆《閃電CPR挑戰》,在台北捷運7大車站設置9個站點,包含CPR按壓挑戰與AED體驗操作,短短6小時吸引高達7,236名旅客參與,創下台灣急救推廣新紀錄;且因為面對捷運站的多元旅客,成功觸及許多過去在教育系統中被忽略的長者與身障朋友,也盼打造更全面公民急救網。

2025年09月16日 11:28

揪出退化警訊!ICOPE檢測揭開潛藏危機 醫:早治療很安心

揪出退化警訊!ICOPE檢測揭開潛藏危機 醫:早治療很安心

台灣已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長輩的健康成了全民最關注的議題。門諾醫院去年在花蓮市、吉安鄉推動 ICOPE(整合性照護長者功能評估),結果發現,不少長者在「行動力」與「聽力」方面已有退化警訊。門諾醫院提醒,定期做功能檢測,不僅能揪出隱形危機,更是守住自主生活品質的關鍵。

2025年09月16日 11:19

「台灣美耐皿」餐具出包 日本鮮蜜瓜檢出禁用農藥

「台灣美耐皿」餐具出包 日本鮮蜜瓜檢出禁用農藥

食藥署今公布最新邊境查驗結果,有1批從日本北海道進口的鮮密瓜檢出農藥殘留違規,總計240公斤全數退運或銷毀;另還有1批「台灣美耐皿」的餐具溶出試驗不符規定,總計68.4公斤需全數退運或銷毀。

2025年09月16日 11:01

研究揭「瘦瘦針」可降罹癌風險17% 醫:對卵巢癌最顯著

研究揭「瘦瘦針」可降罹癌風險17% 醫:對卵巢癌最顯著

該如何健康瘦身,一直備受民眾關注,對此,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廖繼鼎在臉書提到,台灣每3名成年人有1人過重或肥胖,且肥胖與至少13種癌症高度相關,而根據最新研究,俗稱「瘦瘦針」的GLP-1受體促效劑,可使肥胖、過重成人的癌症風險下降17%,卵巢癌降幅更可達47%。

2025年09月16日 09:29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