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懷宗/中醫藥在新冠肺炎中的關鍵角色

▲中醫藥在新冠肺炎中的關鍵角色。(示意圖/pixabay)

▲中醫藥在新冠肺炎中的關鍵角色。(示意圖/pixabay)

文/潘懷宗 博士

依據大陸衛健委(最高衛生主管機關,直屬國務院)和中醫藥管理局(最高中醫藥主管機關,衛健委下屬機關)共同具名並印發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的通知公文書中明確提到:各醫療機構要在醫療救治工作中,積極發揮中醫藥作用,加強中西醫結合,建立中西醫聯合會診制度,促進醫療救治取得良好效果。

該診療方案第八項的”治療”段落中之第四部份特別將中醫治療單獨拿出來敘述,顯見中醫藥在大陸官方有特別重視的意涵。另外,在中醫師指導下中藥使用部分,首先分為醫學觀察期和臨床治療期(確診病人),在臨床治療期內,依照病人病情的變化,又分為輕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和恢復期等共五種類別。各類別中都有官方推薦的中藥湯藥處方和中成藥可以使用,足見大陸長期以來在中醫藥方面的研究推廣與開發力度,已經超越台灣甚多,我們應該加強交流與學習。

▲中醫藥在新冠肺炎中的關鍵角色。(示意圖/pixabay)

▲大陸在中醫藥方面的研究推廣與開發力度超越台灣甚多。(藥材示意圖/pixabay)

在診療方案中,有關重症和危重症病患的中醫治療部分,有一個特別的加註說明:那就是中藥注射劑推薦用法,這是大陸獨創的新用法(中藥針劑),它改變了中藥傳統的給藥方式(口服和外敷等等),汲取西醫之優點,克服了傳統中藥的缺點,例如:無法喝藥病人(昏迷、吞嚥困難等等)以及喝藥起效太慢(急救病人),這讓中藥進入了劃時代的進步,中藥針劑在中國從1939年的全世界第一個柴胡注射液至今,已經發展了80多年,創造出每年1000億人民幣的產值,由於許多廠家見有利可圖,競相生產下,造成品質不穩定,不良反應頻傳,因此,中藥注射液的安全性遂在2010年「中藥藥典」中被進一步要求加強。中藥注射針劑在此次新冠肺炎的治療上,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例如在加註說明中提到:高熱伴意識障礙可以給醒腦靜注射液,全身多器官衰竭可以給血必淨注射液,以及病人休克時可以給參附注射液等等,相當的有建設性。

▲中醫藥在新冠肺炎中的關鍵角色。(示意圖/pixabay)

▲中藥注射劑推薦用法,這是大陸獨創的新用法。(示意圖/pixabay)

網路上流傳一則中西醫對談的笑話,由於相當貼近時事,特別摘錄如下,搏君一笑:

西醫: 天啊!這是一種全新的病毒!
中醫: 這是一種瘟病,疫毒。幾千年來一直時有發生。
西醫: 我們需要馬上對新冠病毒進行基因測序,研究病毒的來源與結構特點。
中醫: 我們老祖宗說了,這就是一種瘟邪,陽邪。主要通過口鼻入侵人體,首先侵犯肺部,常引起發熱乾咳乏力等類似感冒症狀。
西醫: 我們研發了病毒核酸測試技術。可以很快確診是否陽性。
中醫: 我們通過望聞問切,十幾分鐘可以辯證它是瘟疫。
西醫: 新冠病毒沒有特效藥,需要儘快研發藥物和疫苗。
中醫: 五千年來的智慧,大地生產出的藥材,可以有對症湯藥處方。
西醫: 好消息!我們發現抗愛滋病藥有效,可以舊藥新用。
中醫: 病人喝了湯藥,燒退了。
西醫: 美國吉利得藥廠的瑞德西韋有效!馬上引進做臨床試驗。
中醫: 病人喝了湯藥,不咳了。
西醫: 又發現幾種抗流感藥:像是阿比朵爾、法匹拉韋有效!
中醫: 病人喝了湯藥,不喘了,重症已轉為輕症了。
西醫: 通過研究發現,痊癒患者血漿確實有效,鼓勵獻血。
中醫: 我這裡已經很多出院了。
西醫: 抗瘧藥磷酸氯喹對病毒有很好療效,中國科技部都證實了。
中醫: 肝炎一號方可以使輕症不轉成重症,各種中藥注射液保護重症患者,死亡率降低。
西醫: 正在聯合科技攻關,六個月內找到對付新冠肺炎的疫苗。
中醫: 我這裡患者基本控制住了,住院人數也已經開始下降。
西醫: 喂,病毒都還沒完全研究清楚?
中醫: 我們是來治病的,不是來搞病毒研究發表文章的。

上述笑話,雖然誇大些,讓人一笑置之,切勿當真,但是重視傳統中醫療效,是絕對不容輕忽的。當然,西醫的支持性治療,雖然沒有特效藥,但在給予氧氣支持、葉克膜、血液透析、監控生命指數等等,也都是居功闕偉,顯見中西醫合併治療的優越性。

▲中醫藥在新冠肺炎中的關鍵角色。(示意圖/pixabay)

▲湖北省有過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都使用了「肺炎1號」方。(藥材示意圖/pixabay)

根據大陸衛健委指出,湖北省有過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都使用了「肺炎1號」方,此藥方為湖北省中醫院巴元明、李曉東、閔曉俊等聯合第一批發熱門診、隔離病房主任、副主任共同制定的。該藥方主要目的為「和解少陽,化濕解毒」。參考的基礎方劑為:柴胡陷胸湯以及達原飲。藥材共十三味:柴胡、黃芩、法半夏、黨參、全瓜萎、檳榔、草果、厚樸、知母、芍藥、生甘草、陳皮、虎杖等。另外,對於密切接觸者,出現乏力伴胃腸不適者,推薦服用藿香正氣膠囊等芳香化濕類中成藥,出現乏力伴發熱者推薦服用連花清瘟膠囊、金花清感顆粒、疏風解毒膠囊等中成藥。

由於批准使用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的不只湖北省,其他各省亦分別有各種藥方推出,而不少藥方都曾使用「肺炎1號」的名稱,但事後經協調已做出區分以避免混淆。例如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消息,同意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申報的「透解祛瘟顆粒」(亦曾經使用「肺炎1號方」為名稱),特此敘明。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親自參與盛大開幕活動。總裁王令麟致詞時指出,東森栢馥就是高品質生活的私人會館,不只有健康檢查,5樓還有美容、美麗服務的會館,去年11月已經開幕,正式把「AI美麗健健康」整合起來,主打AI智慧美容與精緻醫美。

2025年06月26日 15:26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同時舉辦第7場東森新聞健康雲的大師健康講堂活動,本次邀請到國內心臟內科權威、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黃瑞仁擔任主講人。黃瑞仁在講座中分享「冠狀動脈疾病」衛教資訊,並列出7大高危險群,呼籲民眾要定期健檢。

2025年06月26日 17:48

「尿出烏龍茶」狂喝水也沒用!醫曝「3警訊」:死亡率相當高

「尿出烏龍茶」狂喝水也沒用!醫曝「3警訊」:死亡率相當高

適度喝水對身體健康很重要,假如水喝太少,小便顏色會變深。不過,醫師提醒,顏色若呈紅茶色或烏龍茶色時,可能是肝臟在求救的警訊,如果喝再多水也無法改善尿液顏色時,務必要趕快就醫,嚴重可能會惡化成猛爆性肝炎,死亡率相當高。

2025年07月01日 16:30

日本腦炎單周增5例「創5年新高」 病例分布中南部4縣市

日本腦炎單周增5例「創5年新高」 病例分布中南部4縣市

日本腦炎流行中!疾病管制署今(1)日公布國內上周一口氣新增5起日本腦炎,個案分布於中南部4縣市,疫調顯示居住地附近均有豬舍、水稻田或鴿舍等高風險場域。疾管署示警,單周增加5例創下5年來新高,由於目前氣溫持續炎熱有利病媒蚊活動,需嚴密監測後續病例增加趨勢。

2025年07月01日 15:42

梨形身材有益健康?德研究:下半身脂肪儲存有驚人好處

梨形身材有益健康?德研究:下半身脂肪儲存有驚人好處

豐滿的臀部和大腿,對部分女性而言或許是困擾,但科學研究指出,擁有梨形身材其實可能是健康與長壽的象徵。根據德國圖賓根大學最新發表於《細胞代謝》(Cell Metabolism)期刊的研究顯示,體重正常、但下半身脂肪分布較多者,代謝狀況往往比脂肪集中在腹部的「蘋果形身材」者來得健康。

2025年07月01日 15:14

習慣只要4天就能養成?日本最新報導揭露「超短期計畫」不用靠意志力苦撐

習慣只要4天就能養成?日本最新報導揭露「超短期計畫」不用靠意志力苦撐

從早睡早起、健康飲食,到運動習慣與時間管理,「養成好習慣」一直是許多人生活中不變的追求目標。然而,儘管立下再多新年新希望、買了再多手帳本與目標規劃工具,依舊有無法真正持之以恆的人。

2025年07月01日 14:54

早上不餓可以不吃嗎?營養師:注意代謝變慢、脂肪囤積

早上不餓可以不吃嗎?營養師:注意代謝變慢、脂肪囤積

俗話說:「早餐要吃得像皇帝,午餐要吃得像平民,晚餐要吃得像乞丐。」這句話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畢竟早餐是一天的第一餐,能提供能量和營養!但隨著現代生活的改變,很多人不再每天吃早餐,甚至覺得不吃早餐可以減少熱量攝取,有助於控制體重。

2025年07月01日 14:49

上周4起30多歲男染M痘「創今年新高」 疾管署示警暑期流行高峰

上周4起30多歲男染M痘「創今年新高」 疾管署示警暑期流行高峰

疾病管制署今(1)日公布國內上周新增4例M痘(Mpox)本土確定病例,創下今年單周新高。個案都是本國籍30多歲男性,分別是北部3例、南部1例,疫調發現皆曾透過交友軟體與不特定對象發生親密行為。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提醒,暑期為M痘流行高峰期,呼籲高風險民眾接種第一劑、第二劑疫苗。

2025年07月01日 14:22

百日咳創10年新高!北部爆家庭校園群聚9人確診「同學也中招」

百日咳創10年新高!北部爆家庭校園群聚9人確診「同學也中招」

國內百日咳疫情創10年新高!疾病管制署今(1)日公布,6月份一共新增17例本土百日咳,且北中南都出現群聚,其中有一起發生在北部的群聚涉及家庭與校園,一名10多歲青少年發病後3度就醫於6月上旬確診,後續確認同住家人4人與同班同學4人確診,累計9例個案。

2025年07月01日 14:10

快訊/新生兒腸病毒爆第5死!男嬰併發心肌炎肝炎「出生6天亡」

快訊/新生兒腸病毒爆第5死!男嬰併發心肌炎肝炎「出生6天亡」

新生兒腸病毒疫情嚴峻!疾病管制署今(1)日公布國內上周又確認一起新生兒腸病毒死亡個案,是北部4天大男嬰,感染腸病毒併心肌炎、肝炎,經加護病房治療仍不幸於發病第3天過世,為今年第5例新生兒腸病毒死亡。疾管署示警7月底均為新生兒腸病毒流行期間,請家長和新生兒醫療照護機構提高警覺。

2025年07月01日 14:0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