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懷宗/中醫藥在新冠肺炎中的關鍵角色

▲中醫藥在新冠肺炎中的關鍵角色。(示意圖/pixabay)

▲中醫藥在新冠肺炎中的關鍵角色。(示意圖/pixabay)

文/潘懷宗 博士

依據大陸衛健委(最高衛生主管機關,直屬國務院)和中醫藥管理局(最高中醫藥主管機關,衛健委下屬機關)共同具名並印發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的通知公文書中明確提到:各醫療機構要在醫療救治工作中,積極發揮中醫藥作用,加強中西醫結合,建立中西醫聯合會診制度,促進醫療救治取得良好效果。

該診療方案第八項的”治療”段落中之第四部份特別將中醫治療單獨拿出來敘述,顯見中醫藥在大陸官方有特別重視的意涵。另外,在中醫師指導下中藥使用部分,首先分為醫學觀察期和臨床治療期(確診病人),在臨床治療期內,依照病人病情的變化,又分為輕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和恢復期等共五種類別。各類別中都有官方推薦的中藥湯藥處方和中成藥可以使用,足見大陸長期以來在中醫藥方面的研究推廣與開發力度,已經超越台灣甚多,我們應該加強交流與學習。

▲中醫藥在新冠肺炎中的關鍵角色。(示意圖/pixabay)

▲大陸在中醫藥方面的研究推廣與開發力度超越台灣甚多。(藥材示意圖/pixabay)

在診療方案中,有關重症和危重症病患的中醫治療部分,有一個特別的加註說明:那就是中藥注射劑推薦用法,這是大陸獨創的新用法(中藥針劑),它改變了中藥傳統的給藥方式(口服和外敷等等),汲取西醫之優點,克服了傳統中藥的缺點,例如:無法喝藥病人(昏迷、吞嚥困難等等)以及喝藥起效太慢(急救病人),這讓中藥進入了劃時代的進步,中藥針劑在中國從1939年的全世界第一個柴胡注射液至今,已經發展了80多年,創造出每年1000億人民幣的產值,由於許多廠家見有利可圖,競相生產下,造成品質不穩定,不良反應頻傳,因此,中藥注射液的安全性遂在2010年「中藥藥典」中被進一步要求加強。中藥注射針劑在此次新冠肺炎的治療上,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例如在加註說明中提到:高熱伴意識障礙可以給醒腦靜注射液,全身多器官衰竭可以給血必淨注射液,以及病人休克時可以給參附注射液等等,相當的有建設性。

▲中醫藥在新冠肺炎中的關鍵角色。(示意圖/pixabay)

▲中藥注射劑推薦用法,這是大陸獨創的新用法。(示意圖/pixabay)

網路上流傳一則中西醫對談的笑話,由於相當貼近時事,特別摘錄如下,搏君一笑:

西醫: 天啊!這是一種全新的病毒!
中醫: 這是一種瘟病,疫毒。幾千年來一直時有發生。
西醫: 我們需要馬上對新冠病毒進行基因測序,研究病毒的來源與結構特點。
中醫: 我們老祖宗說了,這就是一種瘟邪,陽邪。主要通過口鼻入侵人體,首先侵犯肺部,常引起發熱乾咳乏力等類似感冒症狀。
西醫: 我們研發了病毒核酸測試技術。可以很快確診是否陽性。
中醫: 我們通過望聞問切,十幾分鐘可以辯證它是瘟疫。
西醫: 新冠病毒沒有特效藥,需要儘快研發藥物和疫苗。
中醫: 五千年來的智慧,大地生產出的藥材,可以有對症湯藥處方。
西醫: 好消息!我們發現抗愛滋病藥有效,可以舊藥新用。
中醫: 病人喝了湯藥,燒退了。
西醫: 美國吉利得藥廠的瑞德西韋有效!馬上引進做臨床試驗。
中醫: 病人喝了湯藥,不咳了。
西醫: 又發現幾種抗流感藥:像是阿比朵爾、法匹拉韋有效!
中醫: 病人喝了湯藥,不喘了,重症已轉為輕症了。
西醫: 通過研究發現,痊癒患者血漿確實有效,鼓勵獻血。
中醫: 我這裡已經很多出院了。
西醫: 抗瘧藥磷酸氯喹對病毒有很好療效,中國科技部都證實了。
中醫: 肝炎一號方可以使輕症不轉成重症,各種中藥注射液保護重症患者,死亡率降低。
西醫: 正在聯合科技攻關,六個月內找到對付新冠肺炎的疫苗。
中醫: 我這裡患者基本控制住了,住院人數也已經開始下降。
西醫: 喂,病毒都還沒完全研究清楚?
中醫: 我們是來治病的,不是來搞病毒研究發表文章的。

上述笑話,雖然誇大些,讓人一笑置之,切勿當真,但是重視傳統中醫療效,是絕對不容輕忽的。當然,西醫的支持性治療,雖然沒有特效藥,但在給予氧氣支持、葉克膜、血液透析、監控生命指數等等,也都是居功闕偉,顯見中西醫合併治療的優越性。

▲中醫藥在新冠肺炎中的關鍵角色。(示意圖/pixabay)

▲湖北省有過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都使用了「肺炎1號」方。(藥材示意圖/pixabay)

根據大陸衛健委指出,湖北省有過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都使用了「肺炎1號」方,此藥方為湖北省中醫院巴元明、李曉東、閔曉俊等聯合第一批發熱門診、隔離病房主任、副主任共同制定的。該藥方主要目的為「和解少陽,化濕解毒」。參考的基礎方劑為:柴胡陷胸湯以及達原飲。藥材共十三味:柴胡、黃芩、法半夏、黨參、全瓜萎、檳榔、草果、厚樸、知母、芍藥、生甘草、陳皮、虎杖等。另外,對於密切接觸者,出現乏力伴胃腸不適者,推薦服用藿香正氣膠囊等芳香化濕類中成藥,出現乏力伴發熱者推薦服用連花清瘟膠囊、金花清感顆粒、疏風解毒膠囊等中成藥。

由於批准使用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的不只湖北省,其他各省亦分別有各種藥方推出,而不少藥方都曾使用「肺炎1號」的名稱,但事後經協調已做出區分以避免混淆。例如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消息,同意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申報的「透解祛瘟顆粒」(亦曾經使用「肺炎1號方」為名稱),特此敘明。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黃金7小時睡眠時間曝 「5分鐘腦袋關機」9技巧

黃金7小時睡眠時間曝 「5分鐘腦袋關機」9技巧

許多人有失眠問題,精神科醫師楊聰財分享,如何5分鐘入眠「訓練腦袋關機」,並分享9大睡好覺秘笈,像是放棄「章魚性格」、白天要喝足夠的水。

2025年11月26日 06:02

14歲學生課堂突倒地 醫10分鐘緊急完成顱內取栓救回大腦

14歲學生課堂突倒地 醫10分鐘緊急完成顱內取栓救回大腦

聯新國際醫院25日指出,日前一名14歲的學生在課堂中突然倒地,伴隨怪聲、右側肢體癱軟與語言表達困難等症狀,被緊急送往該院急診室。由於患者年紀輕,因中風導致半側癱瘓的可能性極低,懷疑是腦部不正常放電造成暫時性癲癇所造成。

2025年11月25日 23:38

倒著走像重訓?改變步行方向可燃燒更多卡路里

倒著走像重訓?改變步行方向可燃燒更多卡路里

走路人人都會,但你可能不知道,只要「方向反過來」,身體就像被重新啟動一樣,卡路里燃燒速度增加、姿勢變挺、平衡變好,甚至連大腦都會一起被訓練。國外健身圈近年掀起「倒著走路」風潮,國外網站《Cleveland Clinic》邀請運動生理學家喬丹.博爾曼解析倒走為何在年輕人與中高齡族群中快速竄紅。

2025年11月25日 20:10

狼醫平台挨批做半套 衛福部2措施補強「改名也查得到」

狼醫平台挨批做半套 衛福部2措施補強「改名也查得到」

近期多起狼醫事件頻傳,在民團、立委要求之下,衛福部「狼醫查詢平台」今年8月正式上線,但遭民間團體批評「連半套都沒做好」,涉案醫師更改姓名、執業地點恐就查詢不到。醫事司表示,正在補強系統資訊,包含串接司法院資訊,還有明年1月會增加納入性平懲戒資訊;另針對涉案醫師改名等疑慮,系統會將新舊名字一併呈現。

2025年11月25日 19:34

快訊/蘇丹紅化粧品再增2品項 食藥署開罰原料進口商500萬

快訊/蘇丹紅化粧品再增2品項 食藥署開罰原料進口商500萬

食藥署今再度公布蘇丹紅化妝品最新清查結果,更新統計至今共涉及20項產品。食藥署今表示,除了要求所有受影響產品立即全面下架、不得販售之外,也針對原料進口商「亦鴻企業有限公司」裁處新臺幣500萬元罰鍰。

2025年11月25日 19:32

氣溫降誘發「溫差性過敏」 醫解析4大體質症狀不同

氣溫降誘發「溫差性過敏」 醫解析4大體質症狀不同

近日氣溫驟降,早晚溫差大,許多人開始出現「溫差性過敏」,可能會有打噴嚏、鼻塞等情形。對此,中醫師指出,在中醫觀點中,「溫差性過敏」可分為「風寒型、風熱型、濕熱型、脾腎虛型」,當外界溫差大於7度、相對濕度大於70%時容易誘發。

2025年11月25日 18:01

6年情斷心碎…她轉身做「這件事」!44歲抱娃圓夢:像買生育保險

6年情斷心碎…她轉身做「這件事」!44歲抱娃圓夢:像買生育保險

曾因6年戀情告終,44歲的科技業工程師許小姐,靠著38歲時「分手後去凍卵」的決定,在去年婚後透過AI試管技術,於今年順利產下健康女嬰。她趕在感恩節前夕帶家人回台中茂盛醫院感謝,分享這段從失戀到圓夢的心路歷程,並以自身經驗強烈建議:「一定要做計劃性凍卵,才有機會抓住未來的幸福!」

2025年11月25日 17:59

流感增12死25重症 20多歲男發病5天住加護

流感增12死25重症 20多歲男發病5天住加護

疾病管制署今(25)日公布國內上周新增25例流感併發重症,另有12例死亡。重症個案中最年輕是中部20多歲男性,本身有高血壓、心腎衰竭病史,11月中旬出現咳嗽、流鼻水等症狀,5天後情況加劇出現呼吸困難到急診,檢查有雙側肺部浸潤,確認感染A流,且有心臟、腎臟疾病惡化,一度收治加護病房治療。

2025年11月25日 17:12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