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防疫有成被讚爆 外資搶設據點聘人才

▲開會示意圖。(圖/Pixabay)

▲外資企業趁勢來台招募。(圖/Pixabay)

文/鍾依玲

新冠肺炎疫情從中國延燒到歐美,全球景氣急凍,企業紛紛大幅裁減成本準備抵禦寒冬,但過去十年都是人才輸出國的台灣,由於在這波防疫戰爭中表現傑出,竟逆勢成為外資企業招聘人才首選!

根據全球最大人力諮詢公司美世(Mercer)的報告,台灣有高達39%的公司,因為新冠狀肺炎的關係,用人策略轉趨保守,除了直接遭受衝擊的旅遊服務業、運輸業、以及和大陸有密切相關的傳產製造業,因業績績直線下滑而縮減人力之外;銀行業、科技製造業甚至媒體產業,一反過去過年後的招募潮,紛紛開始凍結人事,不再招募新人且遇缺不補。

雖然本土台商公司因為冠狀肺炎疫情帶來的經濟不確定,紛紛縮減人事成本。但另外一股招募潮流卻逆勢崛起,成為另類台灣驕傲。

「這陣子我們常常接到外商或是陸商的需求,希望可以招募台灣人在台灣上班,新客戶的比例高出15%以上!」擁有四百多家世界五百強企業客戶、瑞星管顧執行副總蔣宗芸表示。看中台灣的台灣優越的地理位置以及環境上的安全性,不少外商或陸商公司,從二月開始陸續增加在台灣的招募需求。

蔣宗芸表示,這些公司原本在台灣是沒有設點的,但因為新冠病毒在大陸、日本、韓國、新加坡的疫情都相對比台灣嚴重許多,企業紛紛思考,將台灣列為新的辦公地點首選。

其中高科技產業的轉向最為明顯。蔣宗芸指出,台灣高科技人才向來以超高素質、合理薪資聞名於世,但過往基於地理位置,難以成為外資陸資挖角人才。

不過這個現況隨著新冠病毒的全球肆虐,以及台灣強悍的防疫成果而有所扭轉。許多陸商和外商公司在經歷冠狀病毒,大陸的封城以及居家隔離等等不便後,紛紛開始考慮在台灣設點。

「我們開始接到大陸和外資客戶的需求,希望在台灣尋找高端工程師之類的職缺,」,蔣宗芸說:「目前比較多是一兩個職位的需求,客戶也很坦誠告訴我們,主要是因為冠狀病毒對大陸的影響過大,所以想試試看在台灣找人,如果順利的話再擴大團隊並且設立公司。」

一般外資公司願意付給高階人才的薪水比本土公司高出20%左右,台灣高階人才該如何準備好迎接這波逆勢徵才潮?

蔣宗芸分析,如果是要進入陸資公司,建議要先了解該公司的文化,和問清楚大陸的出差頻率。 外商公司的話,需要先加強自己的英文溝通能力,因為主管一定會是先選跟自己能溝通的人選,技術能力放第二。

她進一步指出,正式設立台灣辦公室需要一點時間,目前開出來的職缺項目,人選是跟國外簽約,需要自己負擔勞健保費用。假設這段觀察期,跟台灣人才配合順利,而且也可以順利承擔大陸或新加坡部分的營運,就會正式在台設立公司。屆時台灣有可能再迎來一波外商榮景。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溫差大「幼兒氣喘」爆高發期!發作年齡逐年下降 兒醫曝症狀警訊

溫差大「幼兒氣喘」爆高發期!發作年齡逐年下降 兒醫曝症狀警訊

隨著秋冬接近,兒科醫師提醒,氣候溫度轉換下,日夜溫差變化成了隱形威脅,「幼兒型氣喘」正進入高發期,值得家長關注的是,幼兒氣喘發病年齡因現今生活習慣因素正逐年下降,以往常見於3、4歲以後確診的氣喘病,現在也有不到1歲就發作。醫師建議,久咳不癒、餵食困難出現嘔吐、活動力差都是關鍵警訊,若長期曝露空污環境更會刺激呼吸道,呼籲新手爸媽要重視。

2025年11月17日 16:42

全女醫門診護隱私 亞東乳醫中心1天完成乳房攝影、超音波及判讀

全女醫門診護隱私 亞東乳醫中心1天完成乳房攝影、超音波及判讀

亞東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今正式啟用,其中跨科整合的「全女醫女性乳房特別門診」備受關注。院方指出,該門診從報到、檢查到諮詢,皆由女性醫療團隊處理,並設置獨立候診區及專屬檢查動線,陪同男性僅能在報到區等候,希望女性在接受檢查、治療的過程中都能感到安心。

2025年11月17日 16:19

B肝「恐變癌」帶原者多不自知 醫示警6族群要主動篩檢

B肝「恐變癌」帶原者多不自知 醫示警6族群要主動篩檢

每年因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死亡逾萬人,其中「B型肝炎」在所有肝炎中帶原人數最多。醫師指出,早期B型肝炎幾乎沒有明顯症狀,不少民眾為帶原者卻不自知,B型肝炎主要透過血液、體液以及母嬰垂直傳播等途徑傳染,除未施打疫苗世代外,包括洗腎、免疫不全、 器官移植、家人有B肝感染以及接受血液製劑治療者等都要主動進行篩檢。

2025年11月17日 16:04

食藥署稽查外送飲食 人从众、六扇門、早安美芝城違規遭罰

食藥署稽查外送飲食 人从众、六扇門、早安美芝城違規遭罰

食藥署今公布「114年度美食外送平台暨雲端廚房餐飲業稽查專案」結果,針對與美食外送平台合作的餐飲業者,基隆的「人从众厚切牛排」1件紅茶腸桿菌科超標;基隆的「川崎拉麵」豬肉原料原產地標示不符規定;台南「早安美芝城(西門概念店)」產品責任保險不符規定、台東「六扇門時尚湯鍋」基因改造資訊標示不符規定,已全數開罰。

2025年11月17日 14:16

血液腫瘤權威陳耀昌病逝 石崇良憶恩師哽咽:沒辦法再諮詢他了

血液腫瘤權威陳耀昌病逝 石崇良憶恩師哽咽:沒辦法再諮詢他了

台灣血液腫瘤醫學權威陳耀昌今(17)日病逝台大醫院,享壽76歲。衛福部部長石崇良今受訪時透露,陳耀昌是自己在台大的老師,過去在擬定細胞治療特管辦法,老師是首席顧問。他語帶難過直說「我真的覺得很惋惜,我沒辦法再諮詢他了。」

2025年11月17日 12:53

瘦瘦針與腸癌「死亡率砍半」有關 研究:愈胖體質逆轉愈明顯

瘦瘦針與腸癌「死亡率砍半」有關 研究:愈胖體質逆轉愈明顯

被稱為「瘦瘦針」的GLP-1類藥物,可能有助大腸癌死亡率下降。復健科醫師王思恒在臉書分享一項最新瘦瘦針相關研究,發現大腸癌病人使用後,5年死亡率僅1成5左右,未使用者則超過3成7,差距達1倍以上,引起各界關注。

2025年11月17日 12:10

快訊/血液腫瘤權威陳耀昌病逝 享壽76歲

快訊/血液腫瘤權威陳耀昌病逝 享壽76歲

台灣血液腫瘤醫學權威陳耀昌今(17)日病逝台大醫院,享壽76歲。

2025年11月17日 11:15

戒掉手搖飲3個月瘦10kg 醫揭4大隱形毒素:糖毒最常見陷阱

戒掉手搖飲3個月瘦10kg 醫揭4大隱形毒素:糖毒最常見陷阱

據統計,台灣的終身罹癌率約5成,也就是平均每2人中有1人這輩子會罹患癌症。對此,腫瘤科醫師廖繼鼎在臉書分享,許多民眾不抽菸、不喝酒,自認吃得清淡,卻還是罹癌,真正關鍵多半不是單一食物,而是長期累積4種「隱形毒素」,包括糖毒、油毒、氧化毒與腸毒,若能盡量避免,風險可望降低一半。

2025年11月17日 11:07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