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新聞直擊,為你掌握生活必需健康新知

食物過期了就別吃 營養師:黃麴毒素易增肝癌風險

shutterstock

圖文/每日健康

食品過了有效期限,多數人在看到過期後便會拋棄,以免吃壞肚子賠了健康;不過也有不少人認為,才過沒多久,或者一直都是冰在冰箱裡沒關係,為了節省照吃不誤。雖說節省是一種美德,但常吃過期的食物對身體的影響可不單單只有腹瀉而已,恐怕也可能引來癌症上身。究竟過期的食物對身體有哪些負面影響?來看倪曼婷營養師怎麼說。

長期吃過期、變質食物,恐引肝癌上身

倪曼婷營養師也表示,吃過期、變質的食物有時雖不會有明顯症狀,但不可能完全對身體沒有傷害,除了容易出現的腸胃道狀況外,最常與過期食物串聯在一起的癌症便是「肝癌」。過期或保存不良的食物容易發霉、產生黴菌,便會產生黃麴毒素等有害物質,特別是台灣氣候潮濕更要留意。根據美國癌症協會資料顯示,黃麴毒素被列為在肝癌的危險因子之一,黃麴毒素常見存在於受污染的花生、小麥、大豆、玉米等,若儲存在潮濕且溫暖的環境中會導致毒素的產生,長期接觸這些物質也是罹患肝癌的危險因素,具有肝炎者的罹病風險甚至更高,所以食用保存良好的食物便成了很重要的一件事。

除了食物本體之外,食品中的添加物也會隨著時間產生效能上的細微改變,一般人用味覺很難發現,儘管食用後,身體或許不會立即產生不適反應,但是若是在體內累積,恐會對健康造成危害。

有效期限和賞味期限差在哪?

倪曼婷營養師表示,根據食品法規條(市售包裝食品有效日期評估指引)定義,有效日期指的是「在特定儲存的條件下,市售包裝食品可保持產品價值的最終期限」,例如「有效日期:Ο年Ο月Ο日」,是確保食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而賞味期限則是「食品可保持最佳品質的日期」,也就是說在這段時間中品嘗風味、口感等是最好的狀態,僅過了賞味期限還是可以吃,只是可能就沒那麼好吃,不代表在此日期後食品就不安全或變質了。因此在辨識上可以多加留意,避免誤判浪費了沒有變質的食物,或吃下了已經過期的食物。

把食物放冷藏、冷凍就不用怕過期?

許多民眾也會認為放在冷藏或冷凍庫裡食物便不用怕會過期,對此營養師表示,放冷藏或冷凍確實可藉由低溫來抑制細菌的生長,使食物儲藏時間延長,但每次冰箱的開關可能會造成溫度變化,且抑菌也不代表可以殺菌,若本來就有些細菌汙染情形再加上溫度變化,就有可能造成細菌滋生、食物變質,保存過久時也可能影響食物的口感及新鮮程度。建議民眾最好還是要按照包裝上說明,於有效期限內食用完畢,以確保食物安全性。

最後倪曼婷營養師也提醒大家,雖然節儉重要,但身體健康更為重要,為了省小錢,造成身體上的不適、額外的醫療支出可說是得不償失,建議大家依照需求量準備足量的食材放置於家中就好,避免過度囤積,適度的準備不但保持食物的新鮮程度及味道,也可以避免浪費。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分享逆齡抗老觀念。 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也親自參與,他分享,現在70多歲從沒有做過任何整形手術,為了「自然美」每天花時間保養,現在的自己比6年前還年輕。

2025年11月03日 17:59

懸缺逾一年!衛福部證實周道君接掌社家署「首位非社政背景署長」

懸缺逾一年!衛福部證實周道君接掌社家署「首位非社政背景署長」

衛福部再有新人事拍板!衛福部次長呂建德今(11)日證實,懸缺超過一年的社會及家庭署署長一職,由現任代理署長周道君真除,也是首位非社政體系出身的社家署長。

2025年11月11日 19:06

「健保30週年可退款」是詐騙!健保署急澄清:別點連結

「健保30週年可退款」是詐騙!健保署急澄清:別點連結

健保詐騙手法再翻新!健保署今日表示,接獲民眾反映不明人士冒用健保署名義發送簡訊或郵件,以「慶祝本健康保險計劃成立30週年」對民眾進行會員帳戶審核並退款為由,提供退款申請網頁連結誘使點選獲取個人資料。健保署再次呼籲民眾,若接獲可疑簡訊及連結網頁,請直接刪除相關簡訊,切勿點選連結,避免受騙。

2025年11月11日 18:31

BMI不是胖瘦唯一指標 醫舉例「大谷翔平過重」沒人說他胖

BMI不是胖瘦唯一指標 醫舉例「大谷翔平過重」沒人說他胖

BMI不是胖瘦的唯一指標!醫師指出,BMI的主要侷限無法區分肌肉與脂肪的差異,這也是為什麼同樣的身高體重,有人看起來緊實結實,有人卻顯得鬆軟臃腫,真正影響健康的關鍵,是「體脂肪」,甚至要進一步考慮體脂肪的「量」與「分布位置」。

2025年11月11日 18:17

學測壓力大!高三生熬夜嗑炸物+手搖飲 慘變「爛臉哥」不敢見人

學測壓力大!高三生熬夜嗑炸物+手搖飲 慘變「爛臉哥」不敢見人

一名許姓高三生面臨學測考試壓力,每當深夜補習結束返家前,都會買炸物及手搖飲當宵夜繼續唸書,結果臉頰兩側不僅冒出大片青春痘,還痛到讓他無法專心唸書情緒,到學校上課也戴口罩,就醫檢查發現是囊腫型痤瘡,經建議外用藥物搭配局部藥物注射及口服A酸,同時調整作息後,許男才覺得有臉出門了。

2025年11月11日 17:23

輔大名醫江漢聲遭病患刺傷 院方聲明揭傷勢:依法究責

輔大名醫江漢聲遭病患刺傷 院方聲明揭傷勢:依法究責

國內又傳醫療暴力!輔大醫院今(11)日驚傳有民眾在門診就醫過程中持美工刀攻擊醫師,遭在場醫護人員與保全制止。院方今日下午發出聲明,強調受傷醫師經院內醫療團隊即時處置,並無生命危險,後續將全力配合警方調查;也強調將依法追究相關責任,絕不寬貸。

2025年11月11日 16:21

翁「排尿不順」竟攝護腺癌晚期 醫示警早期4症狀:常誤認是老化

翁「排尿不順」竟攝護腺癌晚期 醫示警早期4症狀:常誤認是老化

75歲旅居國外的李先生多年來飽受排尿困擾,長期追蹤攝護腺特異抗原(PSA)偏高,返台進一步進行核磁共振檢查,結果確認為臨床第三期攝護腺癌。醫師提醒,攝護腺癌的主要危險因子包括高齡、家族病史與特定遺傳基因突變,早期症狀如「頻尿、夜尿、血尿或排尿困難」常被誤認為攝護腺肥大或老化現象而延誤就醫。

2025年11月11日 15:35

流感增7死!40多歲女染「A流+黴漿菌」發病1周亡

流感增7死!40多歲女染「A流+黴漿菌」發病1周亡

疾病管制署今(11)日公布最新疫情監測,流感連續兩週低於流行閾值,研判脫離流行期,但上週仍新增38例重症、7例死亡,死亡個案最年輕是40多歲女性,同時感染A流與肺炎黴漿菌,收加護病房治療,但仍因肺炎惡化併發急性肺水腫、呼吸衰竭,發病一週後死亡。疾管署也示警,冬季疫情重來的時間提前,可能12月上旬就會明顯升溫。

2025年11月11日 15:28

傳統手術須開大刀!慈院跨科微創內視鏡手術 強強聯手取腦瘤

傳統手術須開大刀!慈院跨科微創內視鏡手術 強強聯手取腦瘤

傳統手術要取出腦瘤必須開大刀,進行「顱顏切除術」,往往造成病人很大的創傷,復原期既長又外貌受損。花蓮慈院以跨科內視鏡操刀,穿過自然孔道直抵顱底取瘤,病人外表無傷,復原期大幅縮短,手術從以前的大傷口小範圍清瘤,進階成為微傷口大範圍清除術,這項仰賴醫術與團隊合作嘉惠病人的微創術式,已在東台灣完成超過三十例。

2025年11月11日 14:38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