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喝母乳好處多 關於母乳的3個基本知識



圖文/常春月刊

日前一名YouTuber發布一支名為以母乳為主題的影片,其中以戲謔的語氣評論母乳,但影片中對母乳味道、形狀的負面描述都背離事實,且傳遞了錯誤母乳知識。台灣母乳協會在影片發布後接獲許多母奶媽媽反映這是一支令人不舒服的影片,讓許多媽媽都覺得受到傷害,因此群起展開檢舉這支影片的行動,台乳協更要求該網紅下架這支影片,也籲請社會大眾日後不要點閱、分享這類影片。

影片中該名YouTuber係透過網路購買母乳,台灣母乳協會高宜伶祕書長指出,網路上買賣母乳有其風險,賣母乳的媽媽不知道自己的母奶被誰買去及其用途,若知道自己的母奶被購買者拿去拍影片戲謔母乳,相信沒有一個母奶媽媽樂見。購買母乳的媽媽可能因自己泌乳不足,因而上網購買其他媽媽的母奶,高宜伶提醒,網購母乳的媽媽,餵寶寶來路不明的母奶,等於置孩子於未知風險中。

若媽媽有哺乳的問題,高宜伶建議,透過哺乳諮詢管道尋求支持及獲得正確的知識,而不是上網購買母乳;若有母乳媽媽為乳汁分泌過多所苦,可逐漸減少擠乳頻率及擠乳量,或聯繫台灣各地的母乳庫,將多餘的母乳捐給更需要的早產兒及病嬰使用。

然而,錯誤的母乳資訊也可能導致還未當媽媽的年輕女性對母乳哺餵這件事退縮害怕,關於影片中數處對母乳知識的謬誤,台灣母乳協會也一一澄清說明:

1、有關影片中對母乳味道顏色的描述,高宜伶說,母奶的味道與顏色本來就會因為媽媽飲食就有所變化,而此正是訓練寶寶味覺的重要起點。母奶因為沒有高溫殺菌又是營養非常豐富的食物,保存與加熱都需要特別留意的地方,否則容易破壞母奶營養。影片中該YouTuber共購了1000毫升母乳,1000毫升母乳比一般媽媽一天泌乳量多,也比多數寶寶一天所喝的量還多,該YouTuber這樣糟蹋珍貴的嬰兒食物,讓人難受,必須反省生命教育的不足。

2、有關影片中「母乳中全部都是那種懸浮微粒」的描述,台灣母乳協會高宜伶祕書長指出,網紅所謂的懸浮微粒,應該是母奶中的乳脂,因為冷藏或冷凍而分離,一般從冰箱取出母乳後,媽媽或照顧者在回溫後,都會再輕輕搖晃均勻,再給寶寶喝。

3、有關影片中表示「兩歲就該完全斷奶」,高宜伶指出,目前對寶寶健康的最佳建議仍是依循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在寶寶六個月之前純母乳哺餵,六個月之後適當的添加副食品,並持續哺乳直到寶寶至少二歲,二歲之後由媽媽和寶寶自行決定。並不是一歲就該換奶、兩歲就該斷奶這麼簡單化約的事。

最重要的一點,高宜伶強調,母乳是體液的一種,跟血液概念類似,不應該販售,政府部門從2011年起陸續立法禁止母乳販售的宣示卻還沒有落實;另外,嬰兒配方奶粉是特殊營養品,進口、販售都有規範,母奶的規範應該更嚴格https://www.mohw.gov.tw/cp-3208-21279-1.html (奶粉的規範資訊)。

延伸閱讀:
母奶營養成分多多  但該如何正確餵哺母乳?
產後奶量不足怎辦?  哺乳媽媽可以吃這些發乳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流感增25重症、12死!20多歲男發病5天呼吸困難「染A流住加護」

流感增25重症、12死!20多歲男發病5天呼吸困難「染A流住加護」

疾病管制署今(25)日公布國內上週新增25例流感併發重症,另有12例死亡。重症個案中最年輕是中部20多歲男性,本身有高血壓、心腎衰竭病史,11月中旬出現咳嗽、流鼻水等症狀,5天後情況加劇出現呼吸困難到急診,檢查有雙側肺部浸潤,確認感染A流,且有心臟、腎臟疾病惡化,一度收治加護病房治療。

2025年11月25日 17:12

「媳婦逼我兒去勢」婆婆看診狂抱怨 泌尿醫1句話結局逆轉

「媳婦逼我兒去勢」婆婆看診狂抱怨 泌尿醫1句話結局逆轉

37 歲「阿雄」因婚後育有2女,因此夫妻日前討論有無結紮必要,沒想到不小心被長輩得知後,婆婆擔心兒子被「去勢」,與媳婦意見相左鬧心結,直到泌尿科醫師向長輩說明結紮諸多優點後放下成見,阿雄也與醫師溝通後,決定採用「微創結紮手術」,讓夫妻倆往後不再擔心鬧出人命了。

2025年11月25日 16:31

挺日旅遊注意!流感疫情直線上升「聖誕節達最高峰」

挺日旅遊注意!流感疫情直線上升「聖誕節達最高峰」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因談「台灣有事」論調引發中國大陸不滿,台灣則全面力挺日本,多吃多買日貨,加上接著是聖誕跨年假期,安排赴日旅遊的人也不少。不過根據疾管署掌握資料,近期日本流感疫情直線上升,署長羅一鈞分析,目前估計高峰會落在聖誕假期,提醒民眾赴日前接種疫苗評估接種流感疫苗,建議提前2周接種以得到足夠保護力。

2025年11月25日 15:53

換季容易引發陰道感染 醫教5招遠離搔癢異味:每半年汰換內褲

換季容易引發陰道感染 醫教5招遠離搔癢異味:每半年汰換內褲

這幾天秋意變濃,不少人衣服愈穿愈多,女性也容易反覆出現陰道感染。東森栢馥森心林診所婦產科醫師嚴絢上指出,良好的日常習慣其實可大幅降低風險,預防方法包括每天更換內褲、半年汰換一次、不過度清潔外陰部、避免灌洗陰道、適度補充益生菌等,這5招都落實,私密處可望更健康。

2025年11月25日 15:44

11月連爆7例M痘確診 均為本國籍青壯男「北中南都有」

11月連爆7例M痘確診 均為本國籍青壯男「北中南都有」

國內M痘病例持續發生!疾病管制署今(25)日公布國內11月已確認7例M痘確定病例,皆為本國籍青壯年男性,分別為北部5例、中部及南部各1例,因身體陸續出現皮疹、水泡、膿疱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個案多為散發病例,但也有部分個案有流病相關性。

2025年11月25日 15:06

營養師推「4大營養素」改善手腳冰冷 建議每周運動150分鐘

營養師推「4大營養素」改善手腳冰冷 建議每周運動150分鐘

今天氣明顯轉涼,不少人在入冬開始就會有「手腳冰冷」的狀況。對此,營養師指出,手腳冰冷可以靠吃改善,建議要補充「鐵、鎂、B群、維生素E」等4大營養素,另外日常也要維持運動習慣並做好保暖措施。

2025年11月25日 15:00

沒發燒咳嗽X光片正常 男頸部腫1個月不消竟是「肺外結核」

沒發燒咳嗽X光片正常 男頸部腫1個月不消竟是「肺外結核」

37歲外籍移工阿力(化名)近日發現右側頸部出現一處無痛性腫塊,且持續超過四週仍未消退,起初至診所接受抗生素治療但未見改善,遂轉診至衛福部南投醫院;經耳鼻喉科團隊詳細檢查後,確診為「頸部淋巴結核」,屬於「肺外結核」的一種,目前阿力已接受手術切除治療。

2025年11月25日 14:58

上周腸病毒近1.2萬人就醫 疫情處流行期「持續上升」

上周腸病毒近1.2萬人就醫 疫情處流行期「持續上升」

腸病毒疫情流行中!疾病管制署今(25)日公布最新疫情監測,上週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近1.2萬人次,疫情持續上升,雖然上週沒有新增重症病例,但今年到目前為止已經累積19例重症,為近六年新高,其中9例死亡。疾管署提醒,腸病毒易於人口密集且互動密切場所傳播,幼兒為重症高風險群,呼籲家長及教托育人員多注意。

2025年11月25日 14:38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