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力/「混酒」容易醉?是真有其事還是其實你喝太多?

▲(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混酒容易醉?(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圖文/食力 foodnext
撰文/黃欣培

「混酒容易醉」,你是不是常常在酒席上聽到這個觀念?為什麼大家都會認為「混酒」相較於從頭到尾只喝同一種酒來得容易醉?又真的是因為交互喝了不一樣的酒才醉得那麼快嗎?

不管什麼酒,讓你醉的就是「酒精」

首先要釐清一個觀念,不管你今天喝的是什麼酒,例如:啤酒、高粱酒、紅酒、威士忌、伏特加...,會讓你醉的有效成分都是一樣的,也就是「酒精(乙醇)」。當你喝酒時,酒精透過胃以及小腸進入血液中,再經由血液運送到肝臟中處理。但肝臟一次只能處理有限的酒精,所以殘留在血液中過量的酒精,並隨著血液運送至各個器官中。而無論你喝什麼酒,酒精的作用都是一樣的。

酒醉主要是跟酒精的「攝取量」有關

無論是什麼酒種,都是倚靠酒精讓人醉,所以其實酒醉主要是跟酒精的「攝取量」有關。舉例來說,若你的酒量是喝了一杯100毫升、酒精濃度58%的高粱酒也不會醉的程度,這時你的體內是攝取了58毫升的酒精;另外若你今天是改喝一瓶330毫升、酒精濃度5%的啤酒,喝一瓶只會攝取到16.5毫升的酒精,因此推算下來你喝了3.5瓶的啤酒也不會醉,因為這跟你喝100毫升的高粱酒所攝取到的酒精含量是一樣的。

認為「混酒」容易醉的原因究竟是...?

就算你混酒來喝或是只喝單一一種酒也好,只要你喝下肚的酒精總量是一樣的,其實就不能說是因為混酒讓你比較容易醉。那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同的酒混著喝真的有讓人更容易醉的感覺?

主要有兩個原因所致:

1、難以掌握吸收多少酒精:若你原本就知道自己對於酒精的接受度是多少,例如:喝5瓶啤酒就會醉,但若在酒席間同時喝了其他不同酒精濃度的酒,這可能會使你難以掌握自己喝了多少的酒。

2、不知不覺喝下肚:酒吧的調酒師會利用各種不同的酒再加上果汁、糖漿等副材料來調出一杯杯順口、好喝的調酒,讓你好像在喝飲料一樣,也讓你忘卻了這些調酒的本質幾乎都是高濃度的蒸餾酒,喝得快又多的同時,當然就會更容易醉啦!

因此若再聽到有人跟你說「混酒容易醉」,你就可以跟他糾正其實是「酒精攝取量」的緣故啦!若真的不想那麼快就醉倒,就試著喝慢一點、抑或是喝酒前吃點東西墊墊胃,減緩酒精的吸收效率吧!甚至最終極的做法就是,少喝點酒!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延伸閱讀
喝完酒隔天怎麼更痛苦了?酒後焦慮的真相!
貪杯之後該怎麼解酒?科學解酒7式報你知!
把酒狂歡時該吃什麼 才不會有痛苦的宿醉?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國內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如何健康長壽、延緩老化成爲關鍵課題,許多人會從「運動」著手改善健康。高齡醫學權威醫師陳亮恭指出,要防範失智的運動原則和一般情況不同,必須是複雜、非重複型的運動,國際研究認為有效的運動是「跳舞」,但如果不喜歡跳舞,也有其他方法可遵循。另也提醒,運動要達到一定強度且每週時數需達150分鐘,若平常沒有空做,趁假日補足時數效果一樣好。

2025年05月07日 10:03

洗菜還在加鹽、小蘇打和醋!破解常見洗菜迷思 正確洗法其實超簡單

洗菜還在加鹽、小蘇打和醋!破解常見洗菜迷思 正確洗法其實超簡單

煮飯前,你怎麼洗青菜?用鹽巴泡、加點小蘇打、用醋浸一下,還是相信媽媽說的洗米水最天然,社群上有不少洗菜討論,不少網友分享自家偏方,有人甚至自豪「加鹽泡10分鐘,蟲都會自己跑出來」、「用醋泡比較安心」,但也有網友提出質疑:「這些方法真的能洗掉農藥嗎?」

2025年05月14日 13:52

李銓裝「心血管疾病」逃兵!醫推測:拿假心電圖

李銓裝「心血管疾病」逃兵!醫推測:拿假心電圖

藝人王大陸涉嫌砸百萬找「閃兵集團」,造假醫療證明閃兵,檢警擴大追查發現,還有其他人涉案,不少藝人、歌手、諧星、模特兒都在名單中。其中《棒棒堂》李銓花費十多萬假裝有心血管疾病,藉此取得免役。對此,醫師推測,可能是用假的心電圖。另外還有黃博石找有高血壓的當槍手,驗出高血壓取得免役。

2025年05月14日 13:35

醫揭「打電波、音波」風險 錯用恐灼傷、水泡冒成釋迦臉

醫揭「打電波、音波」風險 錯用恐灼傷、水泡冒成釋迦臉

電波除皺、超音波拉提是近年熱門的醫美療程,希望能夠讓臉部看起來更加緊緻,雖然這樣的術式沒有侵入性,但是仍可能潛藏風險!皮膚科醫師示警,曾經有人打電波因為能量過強導致灼傷燙傷,水泡爬滿變成「釋迦臉」,或者太過頻繁接受電波讓筋膜脆化,恐怕讓臉整個垮掉救不回。至於音波拉提則要注意暫時性神經損傷,恐出現臉部不對稱等問題。

2025年05月14日 13:08

40歲男尿尿不順、走路軟腳 竟是罹罕見「高惡性脊髓腫瘤」

40歲男尿尿不順、走路軟腳 竟是罹罕見「高惡性脊髓腫瘤」

40多歲高先生去年中開始排尿困難,右腳無力抬起,病情急速惡化,短短1個月內,走路會突然軟腳、跌倒,往返醫院看診、復健還求助坊間國術館,症狀始終未見改善,經過神經影像檢查發現罹患脊髓腫瘤,經切片確認是少見於成人期且原發於脊髓的高惡性度膠質瘤,屬於罕見神經腫瘤。

2025年05月14日 12:41

「快樂水」也能救命?急診醫師揭3大隱藏用途:不是每個人都能喝!

「快樂水」也能救命?急診醫師揭3大隱藏用途:不是每個人都能喝!

可樂又被戲稱為「快樂水」,不只因為它喝起來甜、氣泡沁涼,還讓人心情大好。但你知道嗎?這瓶在便利商店隨手可得的飲料,在急診室裡竟有「臨時救命」的特殊功能。急診醫師翁梓華在健康節目中分享,可樂在特定醫療情境下,確實具備輔助治療的效果,不過也強調「這不是偏方,更不是人人都適用。」

2025年05月14日 12:12

參與「麥加朝覲」注意2類疫苗證明要求 疾管署給預防疾病3提醒

參與「麥加朝覲」注意2類疫苗證明要求 疾管署給預防疾病3提醒

今(2025)年沙烏地阿拉伯麥加朝覲將於6月4日展開。疾病管制署今(14)日提醒,沙國政府規定參與者須接種四價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今年另新增要求65歲以上等風險族群要有新冠免疫證明,建議行前2至4週至旅遊醫學門診評估接種沙國政府規定和建議疫苗,預防疾病感脅。

2025年05月14日 11:43

新北首推「男性凍精」補助8千 醫療性凍卵增加到7萬 

新北首推「男性凍精」補助8千 醫療性凍卵增加到7萬 

因應少子化的衝擊,新北市今宣布推出「好孕補助三連發」,首度納入男性凍精補助8,000元,另還有醫療性凍卵補助提高至7萬元以及婚後孕前健檢免費,將在今年7月正式上路。

2025年05月14日 11:38

行動力下降是肌少症? 中醫+營養這樣補救

行動力下降是肌少症? 中醫+營養這樣補救

根據亞洲肌少症工作小組(AWGS)提出亞洲最新的小腿圍量測指標,男性小腿圍<34 公分及女性小腿圍<33 公分,是肌少症的診斷標準之一。除了丈量小腿圍,還可以用身體組成分析儀了解肌肉量,如果肌肉質量指數(SMI)男性<7.0 kg/m2、女性<5.7 kg/m2,表示肌肉量是不足的。

2025年05月14日 11:34

11月嬰染新冠併發重症...疾管署籲速打疫苗 南投醫院舉辦防疫訓練

11月嬰染新冠併發重症...疾管署籲速打疫苗 南投醫院舉辦防疫訓練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上升,甚至傳出11月大嬰兒重症案例,衛福部疾病管制署指出今年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高達9成以上確定及死亡病例未接種本季新冠JN.1疫苗,呼籲滿6月以上者應儘速接種;衛福部南投醫院日前也舉辦傳染病防治教育訓練課程,強化區域應變能力。

2025年05月14日 11:26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