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突然聽不到? 恐與日常這3原因脫離不了關係



圖文/常春月刊

「早上睡醒時,右耳耳鳴伴隨著輕微的眩暈,以為是前晚沒睡好的後遺症,仔細聽才發現是右耳「突然」聽不見了,會不會就此耳聾了? 」53歲的趙先生,向來不菸不酒自認身體健康的他,先前聽力檢查都正常,但是今早睡醒突然聽不見聲音,緊張得跑去醫院做檢查,確診為耳中風,讓全家人完全不可置信。

聽力師黃妤茜表示,現今生活型態改變,生活壓力大,有愈來愈多中壯年出現突發性耳聾的狀況, 若起床一旦發現耳朵悶悶的、有水聲的感覺、甚至聽不到,就可能是「耳中風」,雖然一般的聽力檢查可以測量出聽力的好壞,但是還要知道病史才能判定是否為耳中風,建議立即至醫院做仔細檢查。

什麼是耳中風? 黃妤茜說,「耳中風」就是突發性耳聾,可採用常見的333定律來做耳中風的初步判斷:
1、3天內(72小時)
2、出現連續3個頻率
3、大於30分貝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

若發現自己有333定律症狀時,應立即至醫院做檢查,醫院的檢查設備齊全,可以判定並治療。

此外,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第六期期刊中也提到「耳中風」發生率約為十萬分之5到20之中,發病的年齡大多在40歲到54歲,男女相當,多發生於單耳,很少雙耳同時發生,所以一般也不用太過於焦慮。

然而,為什麼會發生耳中風呢?黃妤茜指出,有學者主張這狀況是因為供應內耳負責聽力部分的血流下降,與中風的情況相似,而造成耳中風的原因相當繁多,像是病毒感染、血液循環、淋巴、外傷、免疫性問題、腫瘤等都有可能病因,甚至有些耳中風再還沒找到病因就已自癒。

在耳中風患者當中,常有作息不正常、生活壓力大、情緒不穩定的狀況,雖然目前與突發性耳聾是沒有直接數據相關,但這些都和免疫力相關,時時增強身體的免疫力,就能降低大部分疾病的風險。

有些耳中風患者不用經過治療便會自己痊癒,而無法自己痊癒的患者最想知道的是耳中風會影響未來聽力嗎?耳中風多久會好?黃妤茜強調,耳中風發作「1週內是治療黃金期」,臨床上主多以口服或注射類固醇治療、高壓氧治療,多數患者經過治療後聽力能逐漸復原,若不幸過了黃金期間,聽力可能會惡化、嚴重可能導致永久性耳聾。

延伸閱讀:
耳鳴是身體在求救! 3種疾病徵兆你不應忽視
用棉花棒挖耳垢超母湯? 耳燭也NG!醫師提供2妙招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直美」醫師補訓2年才能做醫美!衛福部與40醫團達2共識

「直美」醫師補訓2年才能做醫美!衛福部與40醫團達2共識

「直美」醫師確定終結!衛福部今(26)日晚間與40個醫界團體開會協商《特管辦法》醫美加強管理,在接近3小時會議之後做出兩點共識,其中確立直美醫師的關門條款,108年之後醫學系畢業生,需完成二年期醫師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PGY)才成執行醫美業務,未完成者則需要補訓;至於醫美診所是否要納入評鑑,會請醫界提出相關配套,下週會議再次協商。

2025年11月26日 20:39

主管遭爆私用技工當廚娘 疾管署重啟調查:無涉霸凌、不予懲處

主管遭爆私用技工當廚娘 疾管署重啟調查:無涉霸凌、不予懲處

疾管署東區管制中心傳出簡姓主任長期讓特定女技工協助備餐,基層員工看不慣公器私用檢舉爆料。疾管署長羅一鈞今(26)日下午說明結果,當事人表示無霸凌情形,就主管人員行政管理欠妥部分,經考績委員會討論後決議「不予懲處」。

2025年11月26日 16:00

男遭步槍射擊臉骨粉碎 三總3D列印技術成功重建顱顏

男遭步槍射擊臉骨粉碎 三總3D列印技術成功重建顱顏

一名年輕男性遭步槍擊傷,造成臉骨粉碎、呼吸道阻塞,甚至腦部暴露,被緊急送至三軍總醫院搶救,經醫療團隊啟動跨科協作,展開高難度顱顏重建治療,透過3D列印輔助導航等技術,成功助患者在重創後找回外觀及生活功能。

2025年11月26日 15:21

壯年台男成愛滋大宗!醫示警「年輕化趨勢」:別以為口交就沒事

壯年台男成愛滋大宗!醫示警「年輕化趨勢」:別以為口交就沒事

12月1日是世界愛滋日,台中光田綜合醫院感染科醫師羅仕傑指出,儘管台灣近年HIV通報數整體下降,但值得注意的是,新增感染者仍以「25至39歲本國籍男性」為最大宗,且臨床觀察有年輕化趨勢,顯示年輕族群的防治意識仍需加強。

2025年11月26日 14:40

蘇丹紅化粧品遭疑「有8個月空窗」 食藥署允諾2周內查清

蘇丹紅化粧品遭疑「有8個月空窗」 食藥署允諾2周內查清

國內首度在化粧品當中檢出禁用色素蘇丹紅,朝野立委接質疑相關管理措施,包含食藥署去年7月推出化粧品登錄制,源頭不管恐成破口,還有質疑蘇丹紅警訊年初就有,食藥署直到10月底接獲資訊,中間8個月空窗恐怕還有更多問題原料。食藥署強調會於兩週內要求化粧品業者完成登錄、也清查輸入業者在過去8個月輸入多少與問題原料相同的產品。

2025年11月26日 14:35

男染流感「只吃成藥」變重症插管 醫:要把握48小時黃金治療期

男染流感「只吃成藥」變重症插管 醫:要把握48小時黃金治療期

本周天冷降溫,疾管署預估流感疫情到12月下旬恐再攀升。醫師說,高風險族群若於初期只靠成藥,往往錯過感染後48小時黃金治療期,如今已有更便利的治療方式,包括口服、吸入與「單次療程」等,只要及早就醫,降低重症及併發症風險的選擇更多。

2025年11月26日 13:11

病友團體喊「變美不該是場冒險」 支持衛福部嚴管醫美

病友團體喊「變美不該是場冒險」 支持衛福部嚴管醫美

醫美意外事故頻傳,衛福部預告《特管辦法》修正草案嚴管醫美,引發醫界正反兩方論戰。病友團體今(26)日表態支持修法,強調缺乏足夠的管理機制,不僅影響診所或當事人,也對整個社會造成連動效應;適度的監管並非增加障礙,而是提供明確的標準,讓專業是保障,讓消費者能放心。

2025年11月26日 12:50

海外醫美爆買潮升溫 八億攜手美韓國際原廠揭露「台灣醫美真正優勢」

海外醫美爆買潮升溫 八億攜手美韓國際原廠揭露「台灣醫美真正優勢」

深根台灣醫美超過四十年的「八億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長年以臨床教育、醫療專業與國際合作為核心,與國際原廠Cynosure Lutronic合作已逾二十年,雙方在臨床培訓與治療流程上持續深度合作,攜手推動跨國臨床知識的交流與共享。

2025年11月26日 12:0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