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邀集各專科醫師撰文,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癌症治療新頁 生物相似性藥

▲癌症治療新頁。(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近年來,受惠於基因工程的進步,標靶治療已被廣泛使用於治療乳癌、大腸癌肺癌、頭頸癌、多發性骨髓瘤等多種癌症,標靶治療藥物能與特定細胞標記結合以達到抑制癌細胞生長的目的,屬於較精準的治療機轉,因此稱為標靶治療,是現代精準醫療重要的一環。

羅東博愛醫院醫療副院長葉顯堂醫師指出,標靶治療藥物是由活體細胞所製造的生物藥物,與化學反應合成的藥物大不相同。需要先將一段特定的DNA序列透過載體植入活體細胞,活體細胞會根據DNA序列製造胺基酸序列,然後組成生物藥物,也稱之為單株抗體。

基因工程實現標靶治療

什麼是生物相似性藥?

葉顯堂醫師解釋,要了解什麼是生物相似性藥,需要從生物藥物解釋起。

生物藥物是由一系列胺基酸所組成有四級結構,其分子量較大,可能高達150,000 g/mol,是化學藥的一千倍,製造過程複雜度遠高於合成化學藥物,製作生物藥物牽涉到基因工程,藉由活體細胞株生產,每個生物藥會有不同的關鍵品質屬性(Critical Quality Attribute,CQA),關鍵品質屬性關係到這個生物藥的功能,功能不同,所產生的療效、安全性亦不相同。

當原開發廠所生產製造的生物藥上市一段時間後,專利期限也會隨之過期。此時,即可開放其他有生產生物藥能力的藥廠,自行研究製造相似的生物藥,稱為「生物相似性藥」。

生物相似性藥和學名藥的差異

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歐洲藥物管理局(EMA)在核准生物相似性藥時都是基於一個原則:生物相似性藥的效度、純度、安全性,在臨床使用上與原開發廠生物藥物(或稱為:參考藥品)是沒有差別的。

生物藥物是活體細胞的產物,即使是同一間藥廠,採用相同製程,每一批出廠的生物藥物都不見得完全相同,因此所有的生物藥物需要持續監控,以確保品質,不同藥廠生產的生物相似性藥亦是如此。生物相似性藥是經由分析多批原開發廠生物製劑以建立基準,藉由活體細胞經過複雜且精細的多重步驟程序,透過繁複的定性分析、臨床前試驗、臨床藥動學與第三期臨床試驗,以確保生物相似性藥臨床使用的療效、安全性及免抗原性,保障患者用藥選擇權。

生物相似性藥在世界各國的使用情況為何?

葉顯堂醫師表示,目前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准的生物相似性藥有好幾類,包括治療多項癌症、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癬等。

歐盟約在2006年開始有生物相似性藥進入臨床使用,目前已有15個生物藥物及數十個生物相似性藥,而每一種生物藥物可能都有好幾間藥廠在製造生物相似性藥。近年來,美國也有越來越多的生物相似性藥可供選擇,例如治療乳癌常用來對抗HER2+的標靶藥物,也已有五項生物相似性藥被核准。而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針對癌症標靶治療,目前也核可數個生物相似性藥,提供罹患HER2+陽性乳癌、非小細胞肺癌、大腸直腸癌、胃癌、子宮頸癌、惡性神經膠質瘤會者在治療時的治療新選項。此外,目前癌症領域常用的國際治療指引中,也已將生物相似要列入患者治療的選項之一,在國外生物相似性藥,也已經有多年的使用經驗。

生物相似性藥的優點有哪些?

「與化學治療相比較,生物藥物有更高的專一性,能減少副作用的發生,而且可以提升治療成效。」葉顯堂醫師說明,「然而,生物藥物的製程複雜,所以價格較高。生物相似性藥累積多重的臨床試驗與臨床經驗,且藥價較低的優勢,有助減輕醫療費用的負擔,讓更多患者有機會接受標靶治療、有更好的預後,並減少復發的風險。」

生物相似性藥對台灣整個醫療環境也有相當的好處,當生物相似性藥被更多人使用,患者在治療疾病的同時,也為國家整體醫療省下一些經費,進一步用來幫助更多新的藥物納入給付,幫助更多的人。

生物相似性藥的優點有哪些?

目前生物相似性藥的核准條件是需要通過人體試驗,以證明其藥性、安全性與參考藥物相等。

了解生物相似性藥,讓更多患者受惠

葉顯堂醫師分享,世界衛生組織持續呼籲,各國應該加快腳步整合生物相似性藥上市的可能性,主要希望透過生物相似性藥的加入與廣泛採用,讓民眾能夠更加容易地獲得具相同療效、安全性的標準治療,同時節省醫療花費,對患者以及整體醫療環境都有幫助。

不過在使用生物相似性藥方面,仍需要讓患者有更多了解與認識,畢竟生物藥物是近年來發展出的藥物,大家對於生物相似性藥自然較為陌生,容易產生誤解。

葉顯堂醫師強調,生物相似性藥並非學名藥,必須通過相當嚴謹的監控及把關,以確認效果及安全性。擁有臨床使用經驗的醫師也應該多多與醫界分享,傳遞正確的醫學知識,讓患者、家屬能透過醫師更了解生物相似性藥的製造及核准流程,便能有更多的信心。

生物藥物是近代醫學的重大進展,讓許多疾病的治療成效顯著提升,期望生物相似性藥的問世也能讓更多的患者受惠!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什麼是生物製劑?什麼是生物相似藥 ?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國際知名的心臟內科專家黃瑞仁醫師,在接掌輔大醫院滿2年前夕回首來時路,笑說,他一直都喜歡挑戰,骨子裡有股拓荒者精神,不論是當年將緊急心導管治療觀念帶回台灣,或推動台大雲林分院脫胎換骨,或如今率領輔大醫院升級醫療,雖都有辛苦難處,但他始終相信耕耘過後,嚐到的果實將會更為豐碩、甜美。

2025年07月05日 09:23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經營一家醫院並不容易,而黃瑞仁醫師根據過往的成功經驗,認為帶好團隊有一大關鍵,就是要對任何挑戰都抱持樂觀心態,「不要只是覺得難,還要告訴自己做得到」,同時和團隊保持良好關係,如此許多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2025年07月05日 09:24

溺水意外勇消「還有1人加護搶命中」 院方:非常擔心缺氧過久

溺水意外勇消「還有1人加護搶命中」 院方:非常擔心缺氧過久

新北市新店區廣興橋昨發生溺水意外,勇消獲報前往救援時船艇意外翻覆,今日中午傳出第二名消防員殉職,台北慈濟醫院今(9)日下午出面說明,殉職消防員因腦部缺氧時間太久、受損嚴重且多重器官衰竭,經家庭會議決定撤除維生;最後還有一名義消仍在搶救中,同樣面臨缺氧過久,比較擔心腦部狀況,目前瞳孔稍有反應,後續觀察重點在於腦部神經功能是否恢復。

2025年07月09日 14:28

跟風超慢跑!復健醫「1錯誤跑法」痛到不行:足底筋膜炎了

跟風超慢跑!復健醫「1錯誤跑法」痛到不行:足底筋膜炎了

「超慢跑」是近年來爆紅的一種養生運動,強調低強度、適合所有年齡層,且沒有時間與空間限制。對此,復健科醫師王思恒就分享,他也曾嘗試過「超慢跑」一段時間,但是以赤腳、在硬地板上跑,沒想到某天醒來下床時,發現腳底相當疼痛,才知道是患上「足底筋膜炎」。

2025年07月09日 14:24

睡太多也會傷腦? 研究:睡超過9小時認知能力恐下降

睡太多也會傷腦? 研究:睡超過9小時認知能力恐下降

睡得越多就是越好嗎?董氏基金會提醒,適量睡眠才能有效守護大腦健康。根據2025 年4月發表於《阿茲海默症與失智症:阿茲海默症協會期刊》的研究指出,每晚睡眠時間超過9小時,可能會出現認知能力下降的情況,這情形在憂鬱症患者更加明顯。

2025年07月09日 14:21

看病太難!門諾啟動偏鄉醫療零距離 募1273萬為偏鄉續命

看病太難!門諾啟動偏鄉醫療零距離 募1273萬為偏鄉續命

花蓮地形狹長,出門總得翻山越嶺,交通不便讓看病變得困難,許多偏鄉長輩無奈地說:「不是不想看病,而是看病太難。」門諾醫院聽到這些呼聲,日前在院內舉辦「偏鄉醫療零距離.讓愛無限延伸」勸募啟動以及健保30偏鄉醫療影像巡展記者會,正式啟動今年度偏鄉醫療計畫,向社會各界募集1273萬元經費,持續深入部落、海岸與山區,將醫療送進最需要的地方。

2025年07月09日 13:08

頻聳肩發怪聲!中藥+針灸神助攻 11歲妥瑞氏童找回快樂童年

頻聳肩發怪聲!中藥+針灸神助攻 11歲妥瑞氏童找回快樂童年

11歲的小六生張小弟弟,平日不時出現搖頭、點頭、聳肩等動作,甚至還會不自覺發出怪聲音,這些症狀不僅讓他在學校遭遇同儕嘲笑與排擠,也影響了他的學習表現與自信心。經精神科診斷為「妥瑞氏症」後,家長帶著他求助門諾醫院中醫科主任楊成湛醫師,透過中藥與針灸的調理治療,孩子的症狀有明顯改善,重新找回學習的動力與開朗笑容。

2025年07月09日 12:54

研究:右側躺促進大腦排毒 3特殊情況需另調整睡姿

研究:右側躺促進大腦排毒 3特殊情況需另調整睡姿

根據多項研究觀察,側睡在多數情況下被認為是對健康最有益的睡姿。相較於仰睡可能造成打鼾、呼吸不順,或趴睡對頸椎的壓迫,側睡有助於維持呼吸道通暢、減輕脊椎壓力,進而提升睡眠品質。

2025年07月09日 12:48

一天最多2片!酸痛貼布用錯恐傷肝腎、鬧中毒

一天最多2片!酸痛貼布用錯恐傷肝腎、鬧中毒

別看它只是小小一片酸痛貼布,裡面其實藏有中藥或西藥成分,使用方式不對,可能會對肝臟、腎臟、皮膚造成傷害,甚至引發藥物中毒。

2025年07月09日 11:49

長庚研究:長者睡眠差「腦中廢物排不出」 加速神經退化

長庚研究:長者睡眠差「腦中廢物排不出」 加速神經退化

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長庚健康老化研究團隊今(9)日公布最新研究成果,針對健康高齡長者腦部磁振影像進行分析,結果顯示主觀睡眠品質不好的人,其血管周圍空間擴散張量影像分析指數越低,顯示腦淋巴系統清除功能下降,且記憶功能越差,無法排出代謝廢物的情況下,恐加速神經退化過程。

2025年07月09日 11:2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