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新聞直擊,為你掌握生活必需健康新知

2周改善異位性皮膚炎 生物製劑控制病情

異位性皮膚炎

圖、文/每日健康

異位性皮膚炎成年發作更嚴重?反覆瘙癢影響正常生活

環境過敏源無所不在,一旦誘發異位性皮膚炎發作,成人症狀的嚴重程度可能更甚孩童。高雄榮民總醫院皮膚科主任洪千惠醫師指出,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大多於幼童時發生症狀,然而近年來環境因子改變,約有四分之一的成人是在20歲之後發作,原因可能與基因遺傳和皮膚屏障功能缺失以及環境接觸過敏原相關。醫師指出,異位性皮膚炎治療過程猶如接力賽,在各類藥物與治療皆難以達到理想控制時,阻斷發炎細胞的生物製劑針對異位性皮膚炎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成為接力賽中最強跑者。

洪千惠指出,異位性皮膚炎常造成患者瘙癢難耐,導致病人不斷抓癢而破皮,甚至有患者抓到全身遍布傷口,而產生細菌感染反覆發作,治療不完全之下產生抗藥型細菌,瘙癢和感染長時間未完全痊癒,使皮膚炎易惡化,病人往往因此不敢出門、不敢與他人接觸,久而久之產生心理壓力,影響正常工作與生活。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首要治療,就是針對瘙癢與感染控制,並協助病人找出誘發源頭及修復皮膚屏障建立健康保養習慣,病患與家屬可以充分和醫師與衛教護理師溝通,依個人精準量身打造屬於自己的有效治療方式與生活習慣。洪千惠強調,成年型的異位性皮膚炎,除了食物,環境、過敏原之外,另一個重要的誘發因子就是吸菸,不論一手菸或是二手菸,都有可能啟動與異位性皮膚炎相關的基因,進而誘發疾病發生。

異位性皮膚炎與基因易感性有關 治療選擇依疾病症狀嚴重程度不同

洪千惠表示,異位性皮膚炎屬於慢性、反覆性發炎性疾病,症狀輕微的病人建議可找出環境中可能的誘發因子,避免接觸會使過敏發作的物質或環境,並且加強皮膚的保濕劑建立好皮膚屏障加以防護。

而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則依嚴重程度分別施以不同的治療。洪千惠指出,由於患者大多最困擾的症狀為「癢」及皮膚炎,醫師可能會開立口服抗組織胺或類固醇藥物或免疫調節劑,或是建議局部塗抹類固醇藥劑或外用免疫調節劑、接受光照治療,達到止癢效果和抑制發炎、調節免疫反應。當上述治療已無法達到預期效果,目前也有通過健保給付的生物製劑療法可進一步介入治療。

異位性皮膚炎
▲洪千惠指出,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皮膚屏障損壞,水份容易散失,日常應注意保溼。(圖/每日健康)

阻斷誘發皮膚發炎免疫激素 生物製劑精準治療如釜底抽薪

洪千惠說明,生物製劑的治療原理,是針對專門造成異位性皮膚炎的免疫細胞激素加以抑制和阻斷,從而消除發炎反應,因此可改善患者皮膚發炎與癢感。醫師指出,生物製劑對於異位性皮膚炎就有如癌症的精準治療,直接針對造成發炎反應的免疫細胞與細胞激素,減少如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對血球數量和肝腎功能之影響,達到釜底抽薪的治療效益。

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選項眾多,藥物反應因人而異,患者最好還是要與專業皮膚專科醫師定期回診持續監測。洪千惠說明,異位性皮膚炎的疾病嚴重度,可能會因為疾病、壓力、環境曝露不同而有改變,醫師會根據個別狀況為病人設計適合病患自己的治療方式,而異位性皮膚炎治療過程長,醫師會像接力賽一般,依階段性安排不同的治療棒次協助病人,而生物製劑就如同接力賽中的決勝關鍵,幫助病人完美衝刺對抗異膚,是目前逆轉情況的最有利方式。

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會因疾病、壓力、季節而改變嚴重程度,生物針劑可阻斷、抑制發炎的免疫細胞與激素,使症狀快速受到控制。(圖/每日健康)

最快2周控制癢感與病灶 異位性皮膚炎生物製劑通過健保給付

洪千惠說明,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藥物,如抗阻織胺、類固醇、照光治療、免疫製劑,都需要注意身體的反應或副作用問題。而生物製劑相對之下並無明顯副作用,且可讓症狀快速受到控制,一般而言需2週施打一次,病人的癢感最快能於2週時間獲得明顯改善,多數病人皮膚病灶也可有75%或以上的改善效果。去年健保署已通過給付規定:成人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需先經過照光3個月及兩種口服免疫抑制劑的足量治療各3個月,而濕疹面積與嚴重程度指數(EASI評分)仍有20分且病灶佔體表面積30%以上,可申請使用生物製劑。建議病人可與醫師討論,由醫師評估目前的治療狀況是否適用。

洪千惠提醒,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不需對病情灰心,應先將最在意的症狀問題,包括癢感、皮膚曝露部位的病灶,使用較有效果的藥物積極控制緩解。此外,瞭解如何與異位性體質共處,建立量身打照的生活習慣與修復皮膚屏障、選用適合藥物,仍可保有與一般人相同的生活品質。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直美」醫師補訓2年才能做醫美!衛福部與40醫團達2共識

「直美」醫師補訓2年才能做醫美!衛福部與40醫團達2共識

「直美」醫師確定終結!衛福部今(26)日晚間與40個醫界團體開會協商《特管辦法》醫美加強管理,在接近3小時會議之後做出兩點共識,其中確立直美醫師的關門條款,108年之後醫學系畢業生,需完成二年期醫師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PGY)才成執行醫美業務,未完成者則需要補訓;至於醫美診所是否要納入評鑑,會請醫界提出相關配套,下週會議再次協商。

2025年11月26日 20:39

主管遭爆私用技工當廚娘 疾管署重啟調查:無涉霸凌、不予懲處

主管遭爆私用技工當廚娘 疾管署重啟調查:無涉霸凌、不予懲處

疾管署東區管制中心傳出簡姓主任長期讓特定女技工協助備餐,基層員工看不慣公器私用檢舉爆料。疾管署長羅一鈞今(26)日下午說明結果,當事人表示無霸凌情形,就主管人員行政管理欠妥部分,經考績委員會討論後決議「不予懲處」。

2025年11月26日 16:00

男遭步槍射擊臉骨粉碎 三總3D列印技術成功重建顱顏

男遭步槍射擊臉骨粉碎 三總3D列印技術成功重建顱顏

一名年輕男性遭步槍擊傷,造成臉骨粉碎、呼吸道阻塞,甚至腦部暴露,被緊急送至三軍總醫院搶救,經醫療團隊啟動跨科協作,展開高難度顱顏重建治療,透過3D列印輔助導航等技術,成功助患者在重創後找回外觀及生活功能。

2025年11月26日 15:21

壯年台男成愛滋大宗!醫示警「年輕化趨勢」:別以為口交就沒事

壯年台男成愛滋大宗!醫示警「年輕化趨勢」:別以為口交就沒事

12月1日是世界愛滋日,台中光田綜合醫院感染科醫師羅仕傑指出,儘管台灣近年HIV通報數整體下降,但值得注意的是,新增感染者仍以「25至39歲本國籍男性」為最大宗,且臨床觀察有年輕化趨勢,顯示年輕族群的防治意識仍需加強。

2025年11月26日 14:40

蘇丹紅化粧品遭疑「有8個月空窗」 食藥署允諾2周內查清

蘇丹紅化粧品遭疑「有8個月空窗」 食藥署允諾2周內查清

國內首度在化粧品當中檢出禁用色素蘇丹紅,朝野立委接質疑相關管理措施,包含食藥署去年7月推出化粧品登錄制,源頭不管恐成破口,還有質疑蘇丹紅警訊年初就有,食藥署直到10月底接獲資訊,中間8個月空窗恐怕還有更多問題原料。食藥署強調會於兩週內要求化粧品業者完成登錄、也清查輸入業者在過去8個月輸入多少與問題原料相同的產品。

2025年11月26日 14:35

男染流感「只吃成藥」變重症插管 醫:要把握48小時黃金治療期

男染流感「只吃成藥」變重症插管 醫:要把握48小時黃金治療期

本周天冷降溫,疾管署預估流感疫情到12月下旬恐再攀升。醫師說,高風險族群若於初期只靠成藥,往往錯過感染後48小時黃金治療期,如今已有更便利的治療方式,包括口服、吸入與「單次療程」等,只要及早就醫,降低重症及併發症風險的選擇更多。

2025年11月26日 13:11

病友團體喊「變美不該是場冒險」 支持衛福部嚴管醫美

病友團體喊「變美不該是場冒險」 支持衛福部嚴管醫美

醫美意外事故頻傳,衛福部預告《特管辦法》修正草案嚴管醫美,引發醫界正反兩方論戰。病友團體今(26)日表態支持修法,強調缺乏足夠的管理機制,不僅影響診所或當事人,也對整個社會造成連動效應;適度的監管並非增加障礙,而是提供明確的標準,讓專業是保障,讓消費者能放心。

2025年11月26日 12:50

海外醫美爆買潮升溫 八億攜手美韓國際原廠揭露「台灣醫美真正優勢」

海外醫美爆買潮升溫 八億攜手美韓國際原廠揭露「台灣醫美真正優勢」

深根台灣醫美超過四十年的「八億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長年以臨床教育、醫療專業與國際合作為核心,與國際原廠Cynosure Lutronic合作已逾二十年,雙方在臨床培訓與治療流程上持續深度合作,攜手推動跨國臨床知識的交流與共享。

2025年11月26日 12:0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