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邀集各專科醫師撰文,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糖友要落實控糖 預防足部病變

▲糖友要落實控糖。(圖/照護線上)

圖文/照護線上
作者/醫藥新知

糖尿病患者是足部潰瘍的高風險族群,如果血糖長期控制不佳,容易造成神經病變與血管異常,進而演變成足部變形與潰瘍,危害健康!近期全台多雨,怡仁醫院新陳代謝科張立心醫師提醒糖友,若已有足部病變問題,甚至只是小傷口,在梅雨季節潮濕的環境裡,如果沒有保持傷口清潔和穩定控制血糖,可能增加細菌感染引發蜂窩性組織炎的風險,嚴重甚至需要截肢!

糖友足病變 改用胰島素控糖傷口才癒合

糖友若長期血糖控制不佳、處於高血糖的狀態下,容易引發足部神經病變,台灣糖友併發足部病變的發生率約為1%,然而其中高達17%患者因足部壞死而截肢,此外,截肢後因腳底受力不均或是傷口和輔具摩擦的因素,可能二度產生傷口。根據統計,因病足截肢之糖友三年內再截肢的風險高達41%。張立心醫師指出,因神經血管的病變不可逆,糖友需謹慎控制血糖並定期回診追蹤是否產生病變,平時也可以透過自我檢測,觀察拇指、足底、足跟等易發生病變的部位,是否有異常紅腫或結繭的現象。然而最重要的,還是要從最根本的「控糖」做起。

張立心醫師分享,診間內曾有一名罹病15年的資深糖友,同時服用3顆口服藥,包含雙胍類藥物Metformin、SU類藥物和DPP4抑制劑,但是糖化血色素(HbA1c)仍未達標。後來併發足部病變,切除左腳第二腳趾。為了落實控制血糖避免再次感染,建議加入濃縮型第二代超長效胰島素類似物治療,才終於讓傷口完全癒合。

糖友避免足病變 關鍵在「控糖達標」

潮濕的環境不利於糖友足部健康嗎?張立心醫師表示,潮濕的環境容易滋生黴菌造成足癬,足癬可造成皮膚感染進一步產生蜂窩性組織炎,後續形成慢性傷口,嚴重者可能需要截肢。張立心醫師也特別叮嚀,如果糖友已出現足病變,照料傷口的重點應在於「保持患部適當濕潤」及「維持傷口無菌」,要適度的清潔傷口、使用具保濕功能的敷料,避免將新生肉芽組織一併撕下。

然而,要避免足部病變,關鍵還是在控糖,精準的血糖控管可減少60%的週邊神經病變。此外,研究也指出,每降低1% 的糖化血色素(HbA1c)可以減少患者43% 截肢相關風險。張立心醫師表示,要預防足部病變,可由內在和外在因子雙重落實預防,內在因子為三高的預防,其中,務必要使血糖維持在良好的控制狀態,才能降低足部病變的風險;外在因子則需選擇合適的鞋具、並定期檢查足部皮膚的完整性、確認末梢神經有無異常或感覺喪失的狀況。張立心醫師也提醒,落實控糖是避免各式糖尿病併發症發生的根本之道,糖友穩定控糖也才能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高血糖的前奏 – 糖尿病前期(懶人包)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醫院逐步強化高齡醫療,不過心臟內科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北醫)院長施俊明認為,醫療體系對於「光譜的兩端」、也就是老人和兒童皆應提高貼心照護,並強調現代醫院的目標不應只有治病,而是「走進醫院治好病,走出醫院時,要比沒生病前更健康」。

2025年09月13日 09:23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國內不少校長級、院長級醫師出身醫生世家,家族多人行醫,而北醫院長施俊明的手足也都是醫師,但包含父母在內的整個家族並無其他醫師,對此他笑說,兄弟姊妹都能當醫生的關鍵在「大姊的課本」,因為書中所有重點都被大姊註明清楚,弟妹拿來複習格外受用,一家子的醫學路就這樣自然而然展開。

2025年09月13日 09:24

無糖手搖飲也中招!營養師揭日常「四大隱藏澱粉炸彈」

無糖手搖飲也中招!營養師揭日常「四大隱藏澱粉炸彈」

你以為少吃糖,就能遠離血糖飆升的危機嗎?營養師張語希在粉專提醒,「不吃甜,也要小心血糖」,她指出,許多人誤以為不碰甜食就安全,但血糖上升的真正原因,往往隱藏在日常飲食中的「精緻澱粉」,並點名「四大隱藏澱粉炸彈」,呼籲民眾務必留意。

2025年09月17日 11:24

研究揭維他命D竟能助攻乳癌化療 醫:腫瘤全消機率提升近8成

研究揭維他命D竟能助攻乳癌化療 醫:腫瘤全消機率提升近8成

便宜又常見的維他命D,有機會成為乳癌化療的重要助力。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放射腫瘤部主治醫師廖志穎在臉書分享,根據最新研究,每天補充2000 IU的維他命D,乳癌患者在化療後腫瘤完全消失的機率竟可提升近8成,效果幾乎翻倍。

2025年09月17日 10:27

她「聞不到咖啡香」竟是帕金森氏症 醫揭早期3個徵兆

她「聞不到咖啡香」竟是帕金森氏症 醫揭早期3個徵兆

一名女子最近發現自己聞不到咖啡香,就醫檢查才發現是帕金森氏症的早期徵兆。醫師提醒,帕金森氏症不只是手抖,也可能嗅覺異常、長期便秘等,而且這些症狀很可能在手抖出現前好幾年就發生,因此容易被忽略。

2025年09月17日 10:24

經期腰痠、頭痛又肚痛 中醫推「舒緩3步驟」

經期腰痠、頭痛又肚痛 中醫推「舒緩3步驟」

許多女性在生理期間,除了腹痛,還會出現頭痛、情緒起伏、腰痠背痛等不適。對此,醫師建議,女性可以透過「瑜珈、茶飲和穴位按摩」來舒緩。

2025年09月17日 10:11

「只是來做一下超音波」 意外揪出2公分肝癌

「只是來做一下超音波」 意外揪出2公分肝癌

一名男性例行健檢接受腹部超音波,意外確診肝癌,腫瘤已2公分大。馨蕙馨醫院胃腸肝膽內視鏡中心主任吳宗勤在臉書分享此個案,強調台灣B、C肝帶原率雖大幅下降,仍不時有患者未規律追蹤而延誤,最近一個月便發現3例肝癌,民眾不可掉以輕心。

2025年09月17日 09:45

醫急救:這麼漂亮走掉好可惜! 溺斃女孩「一輩子跟著你」

醫急救:這麼漂亮走掉好可惜! 溺斃女孩「一輩子跟著你」

外科醫師陳榮堅分享,一名天兵學弟在急救溺水女孩時說,「一定要救回來,這麼漂亮的女生走掉好可惜」,後來患者仍宣告不治。事後學弟高燒不退、全身無力,去找老師,結果對方說,「因為你不斷讚美,所以祂決定要一輩子跟著你。」

2025年09月17日 07:23

三總完成《華盛頓外科學》全書中文化 用母語就能學習權威新知

三總完成《華盛頓外科學》全書中文化 用母語就能學習權威新知

《華盛頓外科學》自問世以來,即為國際間外科領域的重要參考書籍,內容涵蓋從基礎外科原則、各系統外科疾病之診斷與治療,到手術技巧與臨床決策等完整知識體系。三軍總醫院外科部集結全體主治醫師群,耗時1年多完成最新版《華盛頓外科學手冊第九版》全書中文化,讓國內醫學生、醫師及相關人員可以用母語直接吸收最新且權威的外科知識,為一大創舉。

2025年09月16日 19:46

全台3成兒少過重!恐讓身高「開高走低」 成長提前結束+胖到生病

全台3成兒少過重!恐讓身高「開高走低」 成長提前結束+胖到生病

很多家長關心孩子能不能長高,其實更需關注的是肥胖問題!專家示警,全台兒少過重及肥胖率破3成,而體重超標不僅可能導致性早熟,還會讓成長曲線「開高走低」,成長期高峰提早結束,更會讓慢性病提早上身。提醒家長要以紀錄掌握孩子成長,注意生長曲線、BMI數值、長高速率與是否有性早熟徵兆。

2025年09月16日 19:0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