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要落實控糖 預防足部病變

▲糖友要落實控糖。(圖/照護線上)

圖文/照護線上
作者/醫藥新知

糖尿病患者是足部潰瘍的高風險族群,如果血糖長期控制不佳,容易造成神經病變與血管異常,進而演變成足部變形與潰瘍,危害健康!近期全台多雨,怡仁醫院新陳代謝科張立心醫師提醒糖友,若已有足部病變問題,甚至只是小傷口,在梅雨季節潮濕的環境裡,如果沒有保持傷口清潔和穩定控制血糖,可能增加細菌感染引發蜂窩性組織炎的風險,嚴重甚至需要截肢!

糖友足病變 改用胰島素控糖傷口才癒合

糖友若長期血糖控制不佳、處於高血糖的狀態下,容易引發足部神經病變,台灣糖友併發足部病變的發生率約為1%,然而其中高達17%患者因足部壞死而截肢,此外,截肢後因腳底受力不均或是傷口和輔具摩擦的因素,可能二度產生傷口。根據統計,因病足截肢之糖友三年內再截肢的風險高達41%。張立心醫師指出,因神經血管的病變不可逆,糖友需謹慎控制血糖並定期回診追蹤是否產生病變,平時也可以透過自我檢測,觀察拇指、足底、足跟等易發生病變的部位,是否有異常紅腫或結繭的現象。然而最重要的,還是要從最根本的「控糖」做起。

張立心醫師分享,診間內曾有一名罹病15年的資深糖友,同時服用3顆口服藥,包含雙胍類藥物Metformin、SU類藥物和DPP4抑制劑,但是糖化血色素(HbA1c)仍未達標。後來併發足部病變,切除左腳第二腳趾。為了落實控制血糖避免再次感染,建議加入濃縮型第二代超長效胰島素類似物治療,才終於讓傷口完全癒合。

糖友避免足病變 關鍵在「控糖達標」

潮濕的環境不利於糖友足部健康嗎?張立心醫師表示,潮濕的環境容易滋生黴菌造成足癬,足癬可造成皮膚感染進一步產生蜂窩性組織炎,後續形成慢性傷口,嚴重者可能需要截肢。張立心醫師也特別叮嚀,如果糖友已出現足病變,照料傷口的重點應在於「保持患部適當濕潤」及「維持傷口無菌」,要適度的清潔傷口、使用具保濕功能的敷料,避免將新生肉芽組織一併撕下。

然而,要避免足部病變,關鍵還是在控糖,精準的血糖控管可減少60%的週邊神經病變。此外,研究也指出,每降低1% 的糖化血色素(HbA1c)可以減少患者43% 截肢相關風險。張立心醫師表示,要預防足部病變,可由內在和外在因子雙重落實預防,內在因子為三高的預防,其中,務必要使血糖維持在良好的控制狀態,才能降低足部病變的風險;外在因子則需選擇合適的鞋具、並定期檢查足部皮膚的完整性、確認末梢神經有無異常或感覺喪失的狀況。張立心醫師也提醒,落實控糖是避免各式糖尿病併發症發生的根本之道,糖友穩定控糖也才能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高血糖的前奏 – 糖尿病前期(懶人包)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化妝品驗出致癌蘇丹紅 石崇良:第二批檢驗明天有結果

化妝品驗出致癌蘇丹紅 石崇良:第二批檢驗明天有結果

台灣首次在化妝品驗出禁用蘇丹色素,衛福部部長石崇良今說明,食藥署已經進行流向盤查,總共有14家,扣除2家是代理,有12家有進行產品製造,已經通知預防性下架,地方衛生局也在進一步調查和檢驗,第二批檢驗結果會在禮拜一有初步結果。

2025年11月23日 11:43

男大生擠痘痘慘了!「肺穿10多洞」壞死 醫警告:這三角區別亂擠

男大生擠痘痘慘了!「肺穿10多洞」壞死 醫警告:這三角區別亂擠

大陸一名20歲的大二學生小林(化名)近日因擠痘痘,不慎引發嚴重併發症,最終導致肺部出現十餘個空洞、部分組織壞死,所幸經治療後已康復出院。醫師提醒民眾,臉部尤其是危險三角區的痘痘切勿任意擠壓,一旦出現發燒或呼吸不適,應立即就醫。

2025年11月23日 10:44

濕熱天氣恐害早產風險增3倍 研究:綠地可保護母嬰健康

濕熱天氣恐害早產風險增3倍 研究:綠地可保護母嬰健康

都市綠地不僅能讓人心情放鬆,還可幫助孕婦和寶寶對抗氣候變遷帶來的健康衝擊。國內最新研究發現,懷孕期間、特別是懷孕後期,若暴露於偏高氣溫,發生早產、低出生體重的風險相對提高約3倍,但只要居住在綠地較多的地區,這些不良影響可望明顯減輕。

2025年11月23日 10:03

他右膝痛足底麻竟是「跑者膝」 愛長跑關節過度使用釀禍 

他右膝痛足底麻竟是「跑者膝」 愛長跑關節過度使用釀禍 

43歲的李先生是長跑愛好者,近來卻飽受右膝疼痛與足底麻木困擾,被診斷為膝關節過度使用所致的「跑者膝」,後續接受西醫治療有短暫改善,但每次長跑後疼痛感更加延長,膝關節一度無法正常彎曲。中醫師指出,長期進行單一活動會造成特定經絡過度使用,導致經絡失衡與氣血滯礙,後續透過針灸疏通經絡、調和氣血,達到止痛與改善麻木效果。

2025年11月23日 08:58

結紮後精子去哪 醫解答:在休息室「自然離職」

結紮後精子去哪 醫解答:在休息室「自然離職」

泌尿科醫師陳忠佐分享,男性結紮後,精子到底去哪裡了,「就像是沒有排班的員工,留在休息室等到『自然離職』。」

2025年11月23日 07:13

美爆首例人類染H5N5亡!疾管署估人傳人風險低:旅遊警示維持一級

美爆首例人類染H5N5亡!疾管署估人傳人風險低:旅遊警示維持一級

美國華盛頓州官方21日證實,一名高齡居民因感染罕見的H5N5型禽流感病毒死亡,這起案例也被認為是全球首宗人類感染H5N5並致死的紀錄。我疾管署今(22)日表示,華盛頓目前旅遊疫情建議等級在今年4月已經提升至第一級注意,目前評估人傳人風險低,會維持現行旅遊疫情警示,並持續監測。

2025年11月22日 21:02

出生3天就開胸、住院半年才回家 早產兒學姐回台大鼓勵學弟妹

出生3天就開胸、住院半年才回家 早產兒學姐回台大鼓勵學弟妹

今年6歲的茵茵,穿著小公主禮服神采奕奕的樣子,很難想像她時出生僅718公克,是個極低體重早產兒。茵茵爸爸今天帶著她參與台大醫院早產兒回娘家活動,回想當時在出生第三天就接受開胸手術,住進新生兒加護病房,住院半年才第一次回到家,到現在已經長成身高體重都在第五十百分位以上亭亭玉立的小女孩,也順利進入小學,今天特別以「大學姐」的身分來鼓勵學弟妹們,也向醫護人員道謝。

2025年11月22日 18:21

蘇丹紅化妝品「鎖定12業者」 食藥署再驗原料濃度:確認是否蓄意

蘇丹紅化妝品「鎖定12業者」 食藥署再驗原料濃度:確認是否蓄意

台灣首次在化妝品驗出禁用蘇丹色素,衛福部食藥署今(22)日表示,追查新加坡原料輸入商「亦鴻企業有限公司」下游業者,排除非國內與原料出口商,總共有12家業者列入調查,最快下週一公布受影響狀況。另外,正對問題原料進行「定量檢測」確認蘇丹紅濃度,釐清是否蓄意添加,也發文請新加坡政府協助調查。

2025年11月22日 16:16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