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線長期迫害「恐產生癌變」 醫師:皮膚黑也是要防曬

文/夏曉稚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48期)

目前防曬的方式還是以擦防曬乳為主,輔以遮蔽性的物理性防曬,除了依照需求挑選之外,還要正確使用,才能真正達到防曬、避暑的效果。

1.防曬乳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鍾稟彥表示,挑選防曬產品,重點在於到底有沒有足夠的防曬能力,防曬能力除了防曬強度以外,包含均勻度、防水性等,都是可以參考的依據。

紫外線(UV)中會造成曬紅、曬傷的是UVB,而會造成曬黑、曬老的是UVA,因此,一般常見的防曬指標,大概有包含針對UVB的SPF(Sun Protection Factor, 防曬係數),以及針對UVA的PA (Protection Grade of UVA, UVA防護等級)。

SPF指的是「在光源照射下,塗抹防曬品能延長皮膚產生曬紅、曬傷現象的『時間倍數』」,此差距只在延長曬傷的時間,而非阻擋紫外線的效果,因此,SPF25~30適合室內防曬,SPF50則適合長時間的戶外活動;而PA則是代表「防止曬黑、曬老的能力」,根據+號多寡分為四個等級,+號越多,即表示防曬黑、曬老的效果越好。

鍾稟彥特別提醒,在戶外活動時,防曬乳可能會因為人體流汗或擦拭動作逐漸失去保護作用,因此,建議每兩個小時就該補充一次,以維持效果,塗抹時要注意擦均勻,尤其是頸背、耳朵等大家容易忽略的部位。

皮膚黑的人不用防曬?

 「膚色黑的人還是要擦防曬!」鍾稟彥強調,身體遇到紫外線時,會製造黑色素沈澱保護皮膚,也會使得膚色加深,而膚色較黑的人雖然不容易曬傷,但仍會接收紫外線。所以,皮膚比較黑的人千萬不要忽略保護,以免長期累積變成皮膚癌病變的因子。

 

2.遮陽衣物

鍾稟彥表示,衣物準備的原則很簡單,以寬鬆舒適、輕涼透氣為主,皮膚要盡量避免「直接曝曬在太陽下」。選擇淺色系的衣服可以減少吸熱,吸汗透氣的棉質衣物也能降低暑氣,還有遮陽帽、薄外套、口罩等,也可隨身攜帶以備不時之需。

如果有計畫要去山區、林區或雜草茂盛的地方,可以挑選密合度高的衣服來防止蚊蟲叮咬,但材質最好也要兼顧透氣;去海邊遊玩時記得帶副太陽眼鏡,因為海水會反射紫外線,挑選抗紫外線的太陽眼鏡,能保護眼睛不會受到強藍光的直射,以免埋下日後得到白內障的危機因子。

3.降溫小物

若是豔陽高照的出遊日,陽傘、小扇子以及濕紙巾等,都是可以考慮攜帶的降溫小物,可幫助週圍環境與自己的身體來降溫、降暑氣。挑選遮陽傘時,要留意其標籤說明,除了選擇傘布密度、抗紫外線塗層的材質以外,顏色也是挑選的重點,顏色越深的傘,表示透光率越低,抗紫外線的性能也就越好。而小扇子及濕紙巾也是目前頗受歡迎的消暑小物,以濕紙巾或濕毛巾擦拭,可以降低體感溫度、減緩不適。

4.水壺和水

「最重要的就是水分!」鍾稟彥不斷強調,夏日出門,一定要隨身攜帶白開水,無論室內或戶外活動,每隔半小時就要記得補充一次水分,一次至少200c.c.,而且別等口渴才喝,因為當感到口渴時,就表示身體已經開始進入缺水狀態。此外,炎熱的天氣,應盡量避免一次就喝大量冰水來「急速冷卻」,以免過度刺激血管,也切勿以含糖飲料來取代白開水。

台灣屬於島嶼型氣候,一到夏天不僅烈日當頭,相對濕度也偏高,常常造成又悶熱又潮濕的天氣,因此防曬意識絕對不可缺少。最後鍾稟彥提醒,夏季除了出遊之外,長時間在外工作的人也是熱傷害的高危險族群,平時也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身體的狀況,適當休息,才能避免熱傷害。

延伸閱讀:
高溫真的會熱死人! 教你5個網友都在用的消暑法
日頭赤炎炎熱到爆! 外出時這些準備工作別偷懶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衛福部堅持醫美嚴管修法「溯及既往」 石崇良:愛美不該送命

衛福部堅持醫美嚴管修法「溯及既往」 石崇良:愛美不該送命

為加強管理醫美亂象,衛福部近日預告《特管辦法》修正草案,要求執行醫美須接受一般醫學訓練(PGY)、醫美診所接受評鑑等,相關規劃引發醫界內戰,醫師公會帶頭反彈,而醫院協會等醫療專業團體則力挺衛福部。衛福部今(26)日下午邀集40多個醫界團體討論,衛福部長石崇良今早表態堅持「溯及既往」是公益大於私益,「人不應該因愛美枉送生命」,既然發現缺漏就應該補起來。

2025年11月26日 10:14

男撿貓狗糞便施肥種菜 遭鉤蟲寄生竟引發中風

男撿貓狗糞便施肥種菜 遭鉤蟲寄生竟引發中風

一名58歲男性日前連續腹瀉5天,並感覺胸悶、全身無力,緊急就醫後,醫療團隊本認為是心肌炎,未料轉入加護病房僅1天,竟又發生腦中風,經抽絲剝繭,發現禍根竟是鉤蟲感染引發罕見的全身發炎反應,取出體內鉤蟲並用藥雖解除死亡警報,仍住院整整18天才返家,且出院時需協助才能行走。

2025年11月26日 10:03

20款化粧品驗出蘇丹紅 石崇良:將列後市場查驗項目

20款化粧品驗出蘇丹紅 石崇良:將列後市場查驗項目

國內首度在化妝品當中檢出禁用色素蘇丹紅,衛福部長石崇良今(26)日表示,本案是食藥署主動查驗發現業者輸入問題原料,目前為止追查12家業者有相關產品、涉及20品項,也針對原料進口商「亦鴻企業有限公司」裁處最高500萬元罰鍰。至於後續管制,由於化妝品管理主要在「成品」,也就是製程面的管理,未來後市場監測會有一段時間把蘇丹紅列為查驗項目之一。

2025年11月26日 09:38

GG長痣! 醫:可能是癌症

GG長痣! 醫:可能是癌症

男生注意!泌尿科醫師顧芳瑜提醒,若男性GG上長痣,可能是癌症,「當你覺得GG上有奇怪的東西,就可以找醫生幫你治療。」

2025年11月26日 08:19

黃金7小時睡眠時間曝 「5分鐘腦袋關機」9技巧

黃金7小時睡眠時間曝 「5分鐘腦袋關機」9技巧

許多人有失眠問題,精神科醫師楊聰財分享,如何5分鐘入眠「訓練腦袋關機」,並分享9大睡好覺秘笈,像是放棄「章魚性格」、白天要喝足夠的水。

2025年11月26日 06:02

14歲學生課堂突倒地 醫10分鐘緊急完成顱內取栓救回大腦

14歲學生課堂突倒地 醫10分鐘緊急完成顱內取栓救回大腦

聯新國際醫院25日指出,日前一名14歲的學生在課堂中突然倒地,伴隨怪聲、右側肢體癱軟與語言表達困難等症狀,被緊急送往該院急診室。由於患者年紀輕,因中風導致半側癱瘓的可能性極低,懷疑是腦部不正常放電造成暫時性癲癇所造成。

2025年11月25日 23:38

倒著走像重訓?改變步行方向可燃燒更多卡路里

倒著走像重訓?改變步行方向可燃燒更多卡路里

走路人人都會,但你可能不知道,只要「方向反過來」,身體就像被重新啟動一樣,卡路里燃燒速度增加、姿勢變挺、平衡變好,甚至連大腦都會一起被訓練。國外健身圈近年掀起「倒著走路」風潮,國外網站《Cleveland Clinic》邀請運動生理學家喬丹.博爾曼解析倒走為何在年輕人與中高齡族群中快速竄紅。

2025年11月25日 20:10

狼醫平台挨批做半套 衛福部2措施補強「改名也查得到」

狼醫平台挨批做半套 衛福部2措施補強「改名也查得到」

近期多起狼醫事件頻傳,在民團、立委要求之下,衛福部「狼醫查詢平台」今年8月正式上線,但遭民間團體批評「連半套都沒做好」,涉案醫師更改姓名、執業地點恐就查詢不到。醫事司表示,正在補強系統資訊,包含串接司法院資訊,還有明年1月會增加納入性平懲戒資訊;另針對涉案醫師改名等疑慮,系統會將新舊名字一併呈現。

2025年11月25日 19:34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