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力/烘焙時沒雞蛋怎麼辦? 果泥、酪梨、豆腐幫你救急

(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圖文/食力 foodnext

被譽為「英國烘焙國寶」的瑪莉‧貝莉(Mary Berry)曾說:「烘焙是身心的療癒。」空氣中飄散的香草蛋糕或巧克力餅乾的味道,甜滋滋地、暖暖地環住自己,使心情頓時放鬆下來,吃了之後還能填滿感覺空洞的胃口。

如果心血來潮想烘焙時,發現偏偏少了雞蛋,那種情況實在教人鬱悶。其實,有12種替代小方法可以助你完成任務,而且材料比想像中親民。

以下皆為代替1顆雞蛋的容量:

1、無糖蘋果醬

4分之1杯無糖蘋果醬,適用於各種烘焙食譜,只不過會稍微影響到成品的口感。使用有甜度的蘋果醬也無妨,只需調整砂糖的量;另一用途是代替油或奶油。蘋果醬最適用於呈現濕潤口感的食譜,如馬芬蛋糕、布朗尼餅乾、甜麵包等。

2、香蕉果泥

4分之1杯香蕉果泥,主要促使黏合及濕潤的作用。針對強調膨鬆感的食譜,需額外添加膨脹劑,比例是每顆蛋多加4分之1茶匙~2分之1茶匙的泡打粉,並應與粉類材料一起拌勻。由於香蕉具有特殊的濃郁果香,建議用在口味搭配合宜的食譜上,如美式鬆餅、磅蛋糕等。

3、亞麻仁籽粉

1大匙磨成粉狀的亞麻仁籽,加入3大匙的水混合均勻,擱置5分鐘至糊狀,就變成優秀的雞蛋代替品了,而全蔬食主義者愛稱它為「亞麻蛋」(Flax Egg)。亞麻仁籽粉最適合製作綿密、濕潤口感的食品,雖然黏合、紮實的效果不如雞蛋,還是能成功烘焙美式鬆餅、布朗尼、馬芬蛋糕、餅乾類、司康餅等。

4、奇亞籽

1大匙奇亞籽加入3大匙的水攪拌均勻,擱置15分鐘至黏稠狀即可。黏稠度雖好,建議用在需要1~2顆雞蛋的食譜上效果最佳,適合烘焙美式鬆餅、布朗尼、馬芬蛋糕等。另外,需注意奇亞籽的顆粒會使口感產生差異。

5、絹豆腐或原味優酪乳

4分之1杯用濾網篩成泥的嫩豆腐,或植物性原味優酪乳,可增加烘焙成品的密度和水分,適合用來製作焦糖烤布蕾、布朗尼、水果塔、法式可麗餅等。想補充膨鬆的成分,每顆蛋可另外添加8分之1茶匙的小蘇打粉。

6、小蘇打粉+醋

把這2樣東西混在一起,感覺彷彿回到學校的實驗室,好像有什麼會從玻璃杯裡溢出來似的。其實你猜對了一半:2者產生化學作用後會形成泡沫,適用於製作較細緻的蛋糕體。

混合1茶匙小蘇打粉及1大匙白醋或蘋果醋,產生泡沫後即可使用,能使一般蛋糕、杯子蛋糕及馬芬蛋糕的質地輕盈、膨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少量的醋通常難以讓麵糊達到理想的稠度,因此要增加其他液體材料的量。

7、堅果抹醬

3大匙的花生醬、腰果醬或杏仁果醬,細緻綿滑的抹醬能使麵糊容易攪拌均勻,又能提升點心的濃郁風味。其中,花生醬相對便宜,而且味道在烘焙過程中會淡去,最適合製作布朗尼和比利時鬆餅。

8、酪梨

4分之1杯搗成泥的酪梨,其濃郁、綿滑的果泥和油脂非常適合甜甜圈及「速發麵包」(quick bread)的食譜,例如愛爾蘭蘇打麵包、司康餅、馬芬蛋糕、鬆餅等,成品的質地會更濕潤、紮實,而烘烤色澤會偏淺。

9、煉乳

4分之1杯的煉乳主要適用於蛋糕食譜。需注意的是煉乳是乳製品的一種,是將牛乳去除水分後加糖製成糊狀的商品。現在市面上有植物性的煉乳供選擇,或自己在家也能用豆奶、椰奶熬煮製作。

10、泡打粉+油

1大匙的植物油(如玉米油、蔬菜油)、2大匙的水、及2茶匙的泡打粉混合均勻,能完全與乾性材料相融合,適合需要膨脹的烘焙品,如美式鬆餅、瑞士捲蛋糕等。需注意的是,如果是超過3顆雞蛋的食譜,將會產生非常油膩的蛋糕體。

11、植物澱粉

葛根粉、玉米粉、馬鈴薯粉、樹薯粉、及寒天粉都適用,2大匙的澱粉和3大匙的溫水拌勻即可。其黏合度及濕度最適合薑餅、蛋糕,以及大部分使用1~2顆雞蛋的食譜。由於澱粉容易沈澱,記得在拌入濕性材料前再攪勻一下。

12、蔬菜泥

4分之1杯的南瓜泥和番薯泥,糖分和澱粉使黏性、濕度都足夠。不過,蔬菜泥容易使麵團變得厚重,這時可額外添加泡打粉來加強膨脹的效果,每顆蛋添加8分之1茶匙的泡打粉。混入蔬菜泥時,建議分次倒入,以免麵糊的黏稠度過濕。蔬菜泥適合用於馬芬蛋糕、鬆餅、布朗尼和餅乾。

如何決定用哪種替代品?以雞蛋的作用來判斷

最後,你可能會納悶,要依什麼條件來選擇適當的代替方法?這時,了解雞蛋的4個基本作用將有助於你做決定,烘焙出可口的成果。

濕潤度:雞蛋是唯一的濕性材料時,大多是發揮水分的作用;可用優酪乳、蘋果醬、絹豆腐、奇亞籽來代替。

濃郁度:雞蛋含高蛋白質和油脂,利於提升食品的豐富口感;可用酪梨泥、香蕉果泥、煉乳、堅果抹醬來代替。

膨脹劑(使成品柔軟、膨鬆):若食譜不含任何小蘇打粉或泡打粉等膨脹劑,但包括酸性材料如白脱牛奶、醋、或檸檬/柑橘類果汁,那麼雞蛋所負責的就是膨脹劑的角色;可用小蘇打粉或泡打粉的混合液體來代替。

黏合劑:若食譜含有足夠的液體(牛乳/優酪乳/奶油)和膨脹劑(小蘇打粉/泡打粉),可是缺少把所有材料合成一體的麵粉或麵包屑,那麼雞蛋的作用就是黏合劑;可用蔬菜泥、香蕉泥、植物澱粉、亞麻仁籽粉、奇亞籽來代替。

希望記下這些小撇步,將來能免去你特地出門一趟或落得一場失望,在需要烘焙糕點振奮心情時獲得大大的滿足!

延伸閱讀
做麵包時 可能會在麵粉加哪些添加物?
怎麼加有關係!認識餅乾裡常見的副原料
生豆渣與乾燥豆渣粉 料理該選哪一種?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擬放寬近親禁婚至四等親 醫示警「畸形兒風險高」萬萬不可

擬放寬近親禁婚至四等親 醫示警「畸形兒風險高」萬萬不可

立法院法制局研議將旁系血親禁婚範圍適度限縮至「四親等」以內,引發關注。不孕症治療權威醫師對此堅決強調「萬萬不可」,除了有倫理問題,近親結婚生下的寶寶更容易有先天疾病、畸形風險。

2025年11月24日 14:15

醫美診所納評鑑 醫師公會反對:不用大費周章

醫美診所納評鑑 醫師公會反對:不用大費周章

「直美風波」再度點燃社會對醫美安全的焦慮,衛福部日前已預告修法,並納入醫美診所需通過診所評鑑等政策。對此,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今指出,反對把醫美診所強制納入評鑑,因為診所不像醫院有教學、研究任務,只是提供服務,不用大費周章來處理診所,現行衛生局每年的督導考核已經足夠。

2025年11月24日 12:45

亮光環境入眠「糖尿病風險飆67%」 醫:睡前滑手機是隱藏破口

亮光環境入眠「糖尿病風險飆67%」 醫:睡前滑手機是隱藏破口

很多人喜歡洗完澡後,鑽進被窩滑手機、追劇、看電視,不知不覺就在光亮的環境中睡著。這樣的習慣看似無害,但其實是默默在幫讓身體累積風險。醫師指出,研究顯示,長期在亮光環境中入睡,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最高可能增加 67%。

2025年11月24日 11:59

攝護腺癌害他痛到坐輪椅 放療+熱治療2周後能自己走樓梯

攝護腺癌害他痛到坐輪椅 放療+熱治療2周後能自己走樓梯

一名攝護腺癌患者發生骨轉移,痛到連皮膚被碰一下都受不了,平常只能坐輪椅,每天靠嗎啡仍難入睡,後來接受放射線治療合併深層熱治療,3天內疼痛明顯下降,1周下床走動,3個月後完全停用嗎啡,甚至能自己走進診間,生活品質明顯改善。

2025年11月24日 11:15

「睡眠荷爾蒙」在腸道濃度高400倍 研究:補充益生菌有助好夢

「睡眠荷爾蒙」在腸道濃度高400倍 研究:補充益生菌有助好夢

睡不好,可能和腸道不健康也有關係。兒科醫師吳昌騰在臉書分享研究指出,改善腸道菌群可能有助提升睡眠品質,例如補充益生菌、增加益生元,甚至利用糞便微生物移植,都是目前受到關注的方法。

2025年11月24日 10:19

高中、大學生接種疫苗比率低 醫喊「快打」:別讓校園成病毒溫床

高中、大學生接種疫苗比率低 醫喊「快打」:別讓校園成病毒溫床

今年流感疫苗累計接種478萬劑,是歷年同期最高,接種相當踴躍。對此,醫師呼籲,接下來要正式進入冬天,除了嬰幼兒之外,沒接種的「學生」族群要盡快接種,根據日本研究發現,「群體生活」的族群,如果整體有3成施打率,發生流行機會比較低。

2025年11月24日 10:00

女嬰患罕見畸胎瘤暴風式長大 「16cm超巨大腫瘤」驚人畫面曝

女嬰患罕見畸胎瘤暴風式長大 「16cm超巨大腫瘤」驚人畫面曝

台中一名產婦產下女嬰,女嬰臀部掛著一顆直徑達16公分的巨大腫瘤,宛如一顆「大球」。經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團隊診斷,確認為罕見的「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並在女嬰出生9天後,成功透過手術切除重達530公克的腫瘤。該腫瘤重量幾乎佔女嬰體重的六分之一,所幸化驗後為良性,女嬰目前已能正常成長。

2025年11月24日 09:57

登階測肺力!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警告:肺阻塞危機不容忽視

登階測肺力!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警告:肺阻塞危機不容忽視

為響應世界肺阻塞日,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近日在台中廣三SOGO舉辦「登階挑戰」活動,邀請民眾一分鐘登階測肺功能。活動中,民眾一階一階拾級而上,有人氣喘吁吁,有人邊爬邊脫外套,每個人都在挑戰自己的肺力極限。

2025年11月24日 09:36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