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上討人厭小肉芽好困擾 跟著這樣做很快就會消失



文/莉緹

不少愛美女性發現眼週或脖子長了小肉芽,總覺得臉上多了一小塊突起、不好看,想盡辦法去除,其實小肉芽去除方法很多,不過,建議您最好先找專業皮膚科諮詢,可別自行亂摳而導致流血。

肥胖、老化,容易小肉芽增生

國泰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俞佑表示,臉上或身體的小肉芽稱為「息肉」,又稱為「軟纖維瘤」或「上皮纖維瘤」,屬於表皮、纖維組織增生,通常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長,且大多數為後天生成,發生原因包括老化、肥胖。

除了身材較為豐滿、肥胖的人皮膚上易長出小肉芽,過去研究發現,身上有許多肉芽的人,其胰島素濃度較高,代表其具有「胰島素阻抗」,而罹患糖尿病的人長小肉芽的比例,也遠比一般人來的高。此外,懷孕時也較容易長小肉芽,主要與荷爾蒙變化有關。

容易出現小肉芽的部位,主要為身體皮膚的皺褶處,例如腋下、腹股溝、脖子週圍、乳房下緣,臉部則長在眼皮週圍居多。一般的小肉芽並不會影響健康,民眾不用太過擔心,但若因皮膚突起較大,不斷摩擦到衣服或手不小心刮到,可能會有流血等問題。

除肉芽方法多,復發率很高

小肉芽雖不會有健康上的疑慮,不過,如果長在臉上,便不是愛美人士所樂見。俞佑說,小肉芽長出來之後,不會自行消失,因此,如果愛美女性真的想去除肉芽,可以找專業皮膚科醫師,利用電燒、雷射或冷凍、化學燒灼等方式來去除。

電燒及雷射方法去除肉芽的速度較快,尤其電燒效果較好,但不論是電燒或雷射,在去除小肉芽後,剛開始會有傷口,因此,治療後3天不要接觸生水,以免刺激傷口,並且塗抹醫師開給的抗生素外用藥膏。此外,洗臉時暫時不要用洗面乳或肥皂,最好用生理食鹽水擦拭,盡量不要用生水洗臉,以免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就算去除了小肉芽,其復發率高達100%,隨著年紀增加更易復發,至於復發部位則可能在原處或其他位置。

肉芽快速長大,盡速就醫檢查

俞佑指出,一般小肉芽對健康沒有影響,不過,如果觀察到肉芽快速變大,且就算沒有摩擦到或碰到卻會流血,肉芽表面不光滑或不平整,就要提高警覺,趕緊就醫檢查,了解是否為鱗狀細胞癌或基底細胞癌。

小肉芽也很容易與扁平疣混淆,尤其當剛長出來時,更難分辨。俞佑解釋,通常小肉芽外觀呈圓滑、球型、不尖刺;扁平疣表面較粗糙、尖尖、逐漸長大後表面會呈現刺刺的,扁平疣為人類乳突病毒傳染,因此,具傳染性,易透過手接觸或汗水傳染,通常扁平疣出現時不會只長一顆,與小肉芽大不相同。

防止長小肉芽5妙招

◆減重及降三高

要預防小肉芽生長,除了年紀老化因素無法改變外,控制體重,避免高血糖、高血脂及高血壓也相當重要。俞佑建議,平常飲食應清淡,盡量少油、少糖、少油炸,盡量少吃高熱量食品。

◆多吃蔬果

從食物中攝取營養也很重要,尤其多吃蔬果對皮膚好處多。蔬果中富含維生素A、B、C、E,都是皮膚重要營養來源。維生素A可以促進皮膚組織正常化,如果缺乏,皮膚會變較為粗糙、乾裂,建議可多攝取菠菜、南瓜、地瓜、花椰菜等深綠色蔬菜或深黃色蔬菜。

維生素B可以讓皮膚更健康,一旦缺乏維生素B2,皮膚毛細孔易擴張,平時可多吃綠黃色蔬菜、番茄、香蕉等;維生素C則是皮膚美白最需要的營養,如果缺乏,皮膚日曬後也很容易產生黑斑,建議多攝取芭樂、柑橘類、奇異果、草莓或綠色蔬菜;維生素E可提供抗氧化物質,減少皮膚老化,建議可以多吃小麥胚芽及綠色蔬菜。

◆多喝水

水分的補充也很重要,一般人每天最好喝1200到2000c.c.白開水,而不少愛美女性怕晚上喝水後,隔天臉看起來腫腫的,因此,建議多利用白天喝水,晚上、尤其睡前盡量不要喝太多,而現代人常喝的咖啡或茶飲則適可而止、勿過量。

◆多運動

身材較胖的人,多運動也能幫助控制體重,建議依照自己的體能選擇適合的運動,像快走、慢跑、游泳都是很好的運動,每週至少運動3天,每次30分鐘以上,促進新陳代謝、達到減重目標。

◆養成早睡早起好習慣

雖然小肉芽的生成與生活習慣較無關係,不過,俞佑建議,尤其是愛美女性平常仍應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充足睡眠當然會讓皮膚氣色更好;此外,不要抽菸、喝酒,也可減少對皮膚的傷害。

塗眼霜會長肉芽?

不少保養品業者銷售時標榜自己的眼霜產品,塗抹後不會長肉芽,俞佑說,塗抹眼霜與是否長出小肉芽沒有關係,目前也沒有醫學根據認為塗哪一種眼霜或保養品可能會長肉芽,主要還是與肥胖或老化有關。

除肉芽方法比一比

電燒 

優點:較多人使用、簡便且快速、一次就能去除。

缺點:會有傷口。

雷射


優點:方便、快速、一次可解決。

缺點:會有傷口。 

冷凍(液態氮冷凍)

優點:皮膚不會有傷口。

缺點:小肉芽約3-5天掉落、大肉芽約需1週,甚至須做2次療程。

化學燒灼(三氯醋酸)

優點:皮膚不會有傷口。

缺點:小肉芽約3-5天掉落、大肉芽約需1週,甚至須做2次療程。

延伸閱讀:
擦保養品,無法除肉芽
傷口一直好不了? 問題就出在這!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急重症變多」加護病房待床增 急診醫提醒起床先做1件事

「急重症變多」加護病房待床增 急診醫提醒起床先做1件事

近日全台明顯有感降溫,有急診醫師指出,這幾天病患沒有真的爆多,但是急重症的病人多了不少,還有年僅50歲的患者OHCA。他提醒,天氣明顯變冷,睡醒後一定要多穿衣物保暖,如果有胸悶、呼吸不適等問題,要趕快去看醫生。

2025年11月27日 10:08

防肌肉老化要「喚醒神經」 醫教「全力垂直跳」效果好:勝過慢跑

防肌肉老化要「喚醒神經」 醫教「全力垂直跳」效果好:勝過慢跑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人擔心肌少症,想多練肌肉,對此,復健科醫師王思恒指出,預防肌肉老化最重要不是補蛋白,而是「刺激神經」,因為神經在40歲後會自然凋亡,這也使肌肉失去指揮來源,建議日常生活中加入像「垂直跳」這類快速、具爆發性運動,更能減緩肌肉成為「孤兒」。

2025年11月27日 10:03

嬰幼兒染流感「病毒複製快」重症比例高 醫示警:快打疫苗

嬰幼兒染流感「病毒複製快」重症比例高 醫示警:快打疫苗

時序入冬,接下來恐再面臨一波流感疫情。對此,醫師指出,高風險族群中的「嬰幼兒」最好要施打流感疫苗,嬰幼兒免疫力差,根據臨床研究,感染後,身體帶的病毒量比較高,發生肺炎、腦炎、心肌炎等嚴重併發症的機會比較大。

2025年11月27日 10:00

以為腸胃不適 85歲嬤竟是主動脈剝離!醫護搶命7小時脫險

以為腸胃不適 85歲嬤竟是主動脈剝離!醫護搶命7小時脫險

85歲陳姓阿嬤近日出現頭痛、腹痛與腹瀉,家屬以為只是腸胃不適,送往東港安泰醫院急診後卻驚見是致命的急性主動脈剝離,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由於患者高齡,手術風險極高,醫院立即啟動高風險手術應變機制,由蘇以理主任及李涵彥主任採雙主治制度聯手執刀。經過團隊7小時分秒必爭的搶救,成功完成人工血管重建,將阿嬤從鬼門關前救回,目前恢復良好,已能下床行走。

2025年11月27日 09:06

「直美」醫師補訓2年才能做醫美!衛福部與40醫團達2共識

「直美」醫師補訓2年才能做醫美!衛福部與40醫團達2共識

「直美」醫師確定終結!衛福部今(26)日晚間與40個醫界團體開會協商《特管辦法》醫美加強管理,在接近3小時會議之後做出兩點共識,其中確立直美醫師的關門條款,108年之後醫學系畢業生,需完成二年期醫師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PGY)才成執行醫美業務,未完成者則需要補訓;至於醫美診所是否要納入評鑑,會請醫界提出相關配套,下週會議再次協商。

2025年11月26日 20:39

主管遭爆私用技工當廚娘 疾管署重啟調查:無涉霸凌、不予懲處

主管遭爆私用技工當廚娘 疾管署重啟調查:無涉霸凌、不予懲處

疾管署東區管制中心傳出簡姓主任長期讓特定女技工協助備餐,基層員工看不慣公器私用檢舉爆料。疾管署長羅一鈞今(26)日下午說明結果,當事人表示無霸凌情形,就主管人員行政管理欠妥部分,經考績委員會討論後決議「不予懲處」。

2025年11月26日 16:00

男遭步槍射擊臉骨粉碎 三總3D列印技術成功重建顱顏

男遭步槍射擊臉骨粉碎 三總3D列印技術成功重建顱顏

一名年輕男性遭步槍擊傷,造成臉骨粉碎、呼吸道阻塞,甚至腦部暴露,被緊急送至三軍總醫院搶救,經醫療團隊啟動跨科協作,展開高難度顱顏重建治療,透過3D列印輔助導航等技術,成功助患者在重創後找回外觀及生活功能。

2025年11月26日 15:21

壯年台男成愛滋大宗!醫示警「年輕化趨勢」:別以為口交就沒事

壯年台男成愛滋大宗!醫示警「年輕化趨勢」:別以為口交就沒事

12月1日是世界愛滋日,台中光田綜合醫院感染科醫師羅仕傑指出,儘管台灣近年HIV通報數整體下降,但值得注意的是,新增感染者仍以「25至39歲本國籍男性」為最大宗,且臨床觀察有年輕化趨勢,顯示年輕族群的防治意識仍需加強。

2025年11月26日 14:4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