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上討人厭小肉芽好困擾 跟著這樣做很快就會消失



文/莉緹

不少愛美女性發現眼週或脖子長了小肉芽,總覺得臉上多了一小塊突起、不好看,想盡辦法去除,其實小肉芽去除方法很多,不過,建議您最好先找專業皮膚科諮詢,可別自行亂摳而導致流血。

肥胖、老化,容易小肉芽增生

國泰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俞佑表示,臉上或身體的小肉芽稱為「息肉」,又稱為「軟纖維瘤」或「上皮纖維瘤」,屬於表皮、纖維組織增生,通常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長,且大多數為後天生成,發生原因包括老化、肥胖。

除了身材較為豐滿、肥胖的人皮膚上易長出小肉芽,過去研究發現,身上有許多肉芽的人,其胰島素濃度較高,代表其具有「胰島素阻抗」,而罹患糖尿病的人長小肉芽的比例,也遠比一般人來的高。此外,懷孕時也較容易長小肉芽,主要與荷爾蒙變化有關。

容易出現小肉芽的部位,主要為身體皮膚的皺褶處,例如腋下、腹股溝、脖子週圍、乳房下緣,臉部則長在眼皮週圍居多。一般的小肉芽並不會影響健康,民眾不用太過擔心,但若因皮膚突起較大,不斷摩擦到衣服或手不小心刮到,可能會有流血等問題。

除肉芽方法多,復發率很高

小肉芽雖不會有健康上的疑慮,不過,如果長在臉上,便不是愛美人士所樂見。俞佑說,小肉芽長出來之後,不會自行消失,因此,如果愛美女性真的想去除肉芽,可以找專業皮膚科醫師,利用電燒、雷射或冷凍、化學燒灼等方式來去除。

電燒及雷射方法去除肉芽的速度較快,尤其電燒效果較好,但不論是電燒或雷射,在去除小肉芽後,剛開始會有傷口,因此,治療後3天不要接觸生水,以免刺激傷口,並且塗抹醫師開給的抗生素外用藥膏。此外,洗臉時暫時不要用洗面乳或肥皂,最好用生理食鹽水擦拭,盡量不要用生水洗臉,以免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就算去除了小肉芽,其復發率高達100%,隨著年紀增加更易復發,至於復發部位則可能在原處或其他位置。

肉芽快速長大,盡速就醫檢查

俞佑指出,一般小肉芽對健康沒有影響,不過,如果觀察到肉芽快速變大,且就算沒有摩擦到或碰到卻會流血,肉芽表面不光滑或不平整,就要提高警覺,趕緊就醫檢查,了解是否為鱗狀細胞癌或基底細胞癌。

小肉芽也很容易與扁平疣混淆,尤其當剛長出來時,更難分辨。俞佑解釋,通常小肉芽外觀呈圓滑、球型、不尖刺;扁平疣表面較粗糙、尖尖、逐漸長大後表面會呈現刺刺的,扁平疣為人類乳突病毒傳染,因此,具傳染性,易透過手接觸或汗水傳染,通常扁平疣出現時不會只長一顆,與小肉芽大不相同。

防止長小肉芽5妙招

◆減重及降三高

要預防小肉芽生長,除了年紀老化因素無法改變外,控制體重,避免高血糖、高血脂及高血壓也相當重要。俞佑建議,平常飲食應清淡,盡量少油、少糖、少油炸,盡量少吃高熱量食品。

◆多吃蔬果

從食物中攝取營養也很重要,尤其多吃蔬果對皮膚好處多。蔬果中富含維生素A、B、C、E,都是皮膚重要營養來源。維生素A可以促進皮膚組織正常化,如果缺乏,皮膚會變較為粗糙、乾裂,建議可多攝取菠菜、南瓜、地瓜、花椰菜等深綠色蔬菜或深黃色蔬菜。

維生素B可以讓皮膚更健康,一旦缺乏維生素B2,皮膚毛細孔易擴張,平時可多吃綠黃色蔬菜、番茄、香蕉等;維生素C則是皮膚美白最需要的營養,如果缺乏,皮膚日曬後也很容易產生黑斑,建議多攝取芭樂、柑橘類、奇異果、草莓或綠色蔬菜;維生素E可提供抗氧化物質,減少皮膚老化,建議可以多吃小麥胚芽及綠色蔬菜。

◆多喝水

水分的補充也很重要,一般人每天最好喝1200到2000c.c.白開水,而不少愛美女性怕晚上喝水後,隔天臉看起來腫腫的,因此,建議多利用白天喝水,晚上、尤其睡前盡量不要喝太多,而現代人常喝的咖啡或茶飲則適可而止、勿過量。

◆多運動

身材較胖的人,多運動也能幫助控制體重,建議依照自己的體能選擇適合的運動,像快走、慢跑、游泳都是很好的運動,每週至少運動3天,每次30分鐘以上,促進新陳代謝、達到減重目標。

◆養成早睡早起好習慣

雖然小肉芽的生成與生活習慣較無關係,不過,俞佑建議,尤其是愛美女性平常仍應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充足睡眠當然會讓皮膚氣色更好;此外,不要抽菸、喝酒,也可減少對皮膚的傷害。

塗眼霜會長肉芽?

不少保養品業者銷售時標榜自己的眼霜產品,塗抹後不會長肉芽,俞佑說,塗抹眼霜與是否長出小肉芽沒有關係,目前也沒有醫學根據認為塗哪一種眼霜或保養品可能會長肉芽,主要還是與肥胖或老化有關。

除肉芽方法比一比

電燒 

優點:較多人使用、簡便且快速、一次就能去除。

缺點:會有傷口。

雷射


優點:方便、快速、一次可解決。

缺點:會有傷口。 

冷凍(液態氮冷凍)

優點:皮膚不會有傷口。

缺點:小肉芽約3-5天掉落、大肉芽約需1週,甚至須做2次療程。

化學燒灼(三氯醋酸)

優點:皮膚不會有傷口。

缺點:小肉芽約3-5天掉落、大肉芽約需1週,甚至須做2次療程。

延伸閱讀:
擦保養品,無法除肉芽
傷口一直好不了? 問題就出在這!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14歲學生課堂突倒地 醫10分鐘緊急完成顱內取栓救回大腦

14歲學生課堂突倒地 醫10分鐘緊急完成顱內取栓救回大腦

聯新國際醫院25日指出,日前一名14歲的學生在課堂中突然倒地,伴隨怪聲、右側肢體癱軟與語言表達困難等症狀,被緊急送往該院急診室。由於患者年紀輕,因中風導致半側癱瘓的可能性極低,懷疑是腦部不正常放電造成暫時性癲癇所造成。

2025年11月25日 23:38

倒著走像重訓?改變步行方向可燃燒更多卡路里

倒著走像重訓?改變步行方向可燃燒更多卡路里

走路人人都會,但你可能不知道,只要「方向反過來」,身體就像被重新啟動一樣,卡路里燃燒速度增加、姿勢變挺、平衡變好,甚至連大腦都會一起被訓練。國外健身圈近年掀起「倒著走路」風潮,國外網站《Cleveland Clinic》邀請運動生理學家喬丹.博爾曼解析倒走為何在年輕人與中高齡族群中快速竄紅。

2025年11月25日 20:10

狼醫平台挨批做半套 衛福部2措施補強「改名也查得到」

狼醫平台挨批做半套 衛福部2措施補強「改名也查得到」

近期多起狼醫事件頻傳,在民團、立委要求之下,衛福部「狼醫查詢平台」今年8月正式上線,但遭民間團體批評「連半套都沒做好」,涉案醫師更改姓名、執業地點恐就查詢不到。醫事司表示,正在補強系統資訊,包含串接司法院資訊,還有明年1月會增加納入性平懲戒資訊;另針對涉案醫師改名等疑慮,系統會將新舊名字一併呈現。

2025年11月25日 19:34

快訊/蘇丹紅化粧品再增2品項 食藥署開罰原料進口商500萬

快訊/蘇丹紅化粧品再增2品項 食藥署開罰原料進口商500萬

食藥署今再度公布蘇丹紅化妝品最新清查結果,更新統計至今共涉及20項產品。食藥署今表示,除了要求所有受影響產品立即全面下架、不得販售之外,也針對原料進口商「亦鴻企業有限公司」裁處新臺幣500萬元罰鍰。

2025年11月25日 19:32

氣溫降誘發「溫差性過敏」 醫解析4大體質症狀不同

氣溫降誘發「溫差性過敏」 醫解析4大體質症狀不同

近日氣溫驟降,早晚溫差大,許多人開始出現「溫差性過敏」,可能會有打噴嚏、鼻塞等情形。對此,中醫師指出,在中醫觀點中,「溫差性過敏」可分為「風寒型、風熱型、濕熱型、脾腎虛型」,當外界溫差大於7度、相對濕度大於70%時容易誘發。

2025年11月25日 18:01

6年情斷心碎…她轉身做「這件事」!44歲抱娃圓夢:像買生育保險

6年情斷心碎…她轉身做「這件事」!44歲抱娃圓夢:像買生育保險

曾因6年戀情告終,44歲的科技業工程師許小姐,靠著38歲時「分手後去凍卵」的決定,在去年婚後透過AI試管技術,於今年順利產下健康女嬰。她趕在感恩節前夕帶家人回台中茂盛醫院感謝,分享這段從失戀到圓夢的心路歷程,並以自身經驗強烈建議:「一定要做計劃性凍卵,才有機會抓住未來的幸福!」

2025年11月25日 17:59

流感增12死25重症 20多歲男發病5天住加護

流感增12死25重症 20多歲男發病5天住加護

疾病管制署今(25)日公布國內上周新增25例流感併發重症,另有12例死亡。重症個案中最年輕是中部20多歲男性,本身有高血壓、心腎衰竭病史,11月中旬出現咳嗽、流鼻水等症狀,5天後情況加劇出現呼吸困難到急診,檢查有雙側肺部浸潤,確認感染A流,且有心臟、腎臟疾病惡化,一度收治加護病房治療。

2025年11月25日 17:12

「媳婦逼我兒去勢」婆婆看診狂抱怨 泌尿醫1句話結局逆轉

「媳婦逼我兒去勢」婆婆看診狂抱怨 泌尿醫1句話結局逆轉

37 歲「阿雄」因婚後育有2女,因此夫妻日前討論有無結紮必要,沒想到不小心被長輩得知後,婆婆擔心兒子被「去勢」,與媳婦意見相左鬧心結,直到泌尿科醫師向長輩說明結紮諸多優點後放下成見,阿雄也與醫師溝通後,決定採用「微創結紮手術」,讓夫妻倆往後不再擔心鬧出人命了。

2025年11月25日 16:3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