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種明星食物 打造燃脂體質

文/鍾碧芳

一個人過了30歲之後,身體的新陳代謝能力逐漸緩慢,如果又累積了多年不當的飲食與生活習慣,可以想見脂肪一定也囤積了不少。可怕的是,外在的脂肪看得到,內臟的脂肪卻像個隱形殺手般,藏身在身體器官內臟之中,一時半刻恐怕難以消除。

營養師趙函穎指出,會導致形成內臟脂肪的原因,不外是飲食、睡眠、運動、壓力及水分補充等出了問題,所以,要解決內臟脂肪的問題,除了要改變生活習慣之外,也要多注意飲食控制,才能發揮效果。

對於大部分想要減重的人來說,「吃」這件事情並不簡單,尤其要達到均衡營養、又有減脂功效的飲食方式更不容易。所以,如果能有食物可以越吃越瘦,越吃脂肪掉越多,又兼具營養美味,肯定大受歡迎。

2大類食物,燃脂又鏟脂

查找網路上的「燃脂」食物,洋洋灑灑大概有160萬項介紹文章,介紹的食材種類不下數十種,然而,到底燃脂食物必須具備哪些特點?趙函穎說,一般所稱的燃脂食物,通常是以可增加發汗與新陳代謝的速度,也就是以能提升代謝力的食物為主。

❶辛香料類食物:這類食物以辛香料為代表,「屬於溫熱性質的食物,因為可以讓體溫升高、加速血液循環,所以,具有提升新陳代謝的效果,這類食物以薑、蔥、蒜、洋蔥、胡椒及咖哩為主,不但可以瘦身,對健康也有很大的幫助。」

不過,她提醒,即使食物可以提升代謝力,卻不表示隨便吃都能達到消脂功效,就曾經遇過想要減重的民眾,因為聽說咖哩能提升減肥效果,所以每餐吃兩大碗咖哩飯為目標,結果反而越吃越胖。「好的食物也要搭配對的時間、正確的方法才行,例如建議薑黃素(咖哩)最好在運動之前吃,才可以幫助大量排汗,運動後則需多吃蛋白質、蔬果等,把肌肉補回來。」飲食減肥不能毫無節制,更不能選錯方法,仍然需要專業建議再執行較好。

❷高纖食物:另一類對減重很有效果的食材,趙函穎稱之為「剷脂」食物,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高纖食物,這類食物可以幫助清除體內不必要的排泄物,解決排便不順暢的問題,但要記得搭配多喝水,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高纖食物大部分都具有豐富的營養素,且因為需要咀嚼,可以順便消耗體內的熱量,再加上具有低熱量、高纖維的特性,也有負熱量食材的稱號。這些食物以蔬菜、含糖量低的水果為主,例如海帶、小黃瓜、大番茄和菇類等。

10種明星食物,多吃多健康

趙函穎綜合提出10種可以幫助燃脂與鏟脂的食物,只要搭配三餐吃,同時配合多喝水、養成規律運動習慣等,自然可以達到降低內臟脂肪的效果。

1.生辣椒

在日本稱為「唐辛子」的辣椒,含有辣椒素、維生素C、抗氧化物質及胡蘿蔔素等,可以透過發汗來降低體溫、促進新陳代謝,且有鎭熱解痛的效果。此外,辣椒對於口腔與腸胃具有刺激的作用,可增進腸胃蠕動,促進消化液的分泌。

【怎麼吃】辣椒多用來當作食材的配料使用,也可以直接吃,例如剝皮辣椒。趙函穎提醒,若是胃不好的人,不建議多吃辣椒,要吃的話,要選擇生辣椒;另外,不建議吃辣椒醬或是豆瓣醬等,不但效果差,又含有其他添加物,對減重無益。

2.咖哩

咖哩是印度、日本最被推崇的食材之一,在古印度甚至是用來當作消炎、殺菌的好食物。咖哩的主成分是薑黃素,更是抗氧化、對抗自由基的幫手,不但能刺激血液循環,也有產熱的效果,最新的研究指出,咖哩也能預防心血管疾病及失智症等。

【怎麼吃】大家常吃的咖哩飯、咖哩麵就是攝取薑黃素最好的來源,或是近來很流行的薑黃粉,可以灑在平常吃的食材上,就能吃進營養。

3.生薑

薑具有薑辣素,有抗氧化的效果,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同時還能達到促進身體發汗排熱,消除水腫、提升基礎代謝率的作用,可說是日常飲食中最好用的保健食材。

【怎麼吃】一般可用於料理的配料當中來食用,例如地瓜薑湯、薑汁排骨、薑絲炒大腸,甚至是醃漬薑片當成開胃前菜。趙函穎提醒,已經腐爛的薑會有產生黃樟素的疑慮,容易提高致癌的機率,千萬不可以食用。

4.胡椒

胡椒在料理調味中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不但能幫料理提味,也因為味道辛辣,可以發熱、祛寒、加速循環與代謝。胡椒中的胡椒鹼、維生素A及維生素E等成分,同時也有抗氧化的功效,能舒緩身體內的發炎反應,營養價值高。

【怎麼吃】可以灑在湯品或肉類、蔬菜類上,甚至在料理食物時,直接混入食材中。

5.洋蔥

洋蔥含有維生素C、B、硒及硫化物,營養豐富,有人稱之為食物中的「萬能俠」,能殺菌、助消化、降血壓血糖,也可幫助血液循環,改善手腳冰冷。此外,紫洋蔥還有鈣質、花青素的營養,可以改善運動後的肌肉緊繃,也對脂肪燃燒很有幫助。

【怎麼吃】一般建議生吃較好,例如在生菜沙拉中加入洋蔥絲,如果怕味道太嗆,可用冰水浸泡約2分鐘,以去除嗆辣味道。

6.大蒜

研究發現,大蒜中的蒜素可以提升免疫力,其中的硫化物還有殺菌、預防腫瘤增生、預防心血管疾病等效果。

【怎麼吃】最好的食用方式是在烹煮之前,先將蒜頭的薄膜剝掉,與空氣稍微氧化一下,蒜素才可釋放出來;要特別注意的是,若熬煮太久,蒜素功能會減弱,建議最好在煮粥或煮湯時,起鍋前再放入較佳,蒜頭雞湯、蒜片義大利麵,都是攝取蒜素的好料理。

7.黑木耳

黑木耳是最近相當熱門的健康養生食材,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多醣體,可說是腸道的清道夫,能幫助潤腸排便,預防減重時宿便的累積。其中的水溶性纖維質,有研究證明具有降膽固醇的作用,且因熱量低,可提供飽足感,對於體重控制很有幫助。

【怎麼吃】一般建議可自製黑木耳露(一把黑木耳對4倍的水,打成汁,若要甜味,可加入鳳梨或蘋果),可增加飽足感又助於排便。

8.綠花椰菜

屬於十字花科的綠花椰菜是最被看重的抗癌好食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胡蘿蔔素、葉黃素、吲哚類、槲皮素等植化素,可以幫助抗氧化、助消化排便,且有咀嚼飽足感,可降低肥胖的機率。

【怎麼吃】建議食用時不要過度烹煮,才不會讓微生素C大量流失,可以用汆燙方式烹煮綠花椰菜,再淋上橄欖油即可。

9.大番茄

在蔬果中數一數二的減肥聖品就屬大番茄了,番茄高纖又具飽足感,果糖含量又少,且茄紅素豐富,可防止自由基對身體細胞的破壞,降低發炎反應。

【怎麼吃】大番茄最好能連皮一起吃,可保留最多的營養素,此外,番茄的茄紅素屬於脂溶性,必須靠加熱才會被大量釋出,所以,像是番茄炒蛋、茄汁牛肉都很適合。

10.亞麻仁油

別以為體內的脂肪多,就不碰油脂類,其實只要選對好油,也能幫助體內的脂肪代謝。例如亞麻仁油就是屬於Omega-3不飽和脂肪酸的好油,有降體脂的功效。

【怎麼吃】亞麻仁油為冷壓油,使用時不可加熱,建議可直接淋在生菜沙拉、豆漿上食用,依個人體質適量食用效果較佳。

延伸閱讀:

夏天甩肉攻略! 減肥前必須改掉的6個錯誤觀念
4 種減肥常有的表現! 讓你少吃多動反而更胖
沒吃什麼也胖? 減重專家破除減肥3大常見迷思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親自參與盛大開幕活動。總裁王令麟致詞時指出,東森栢馥就是高品質生活的私人會館,不只有健康檢查,5樓還有美容、美麗服務的會館,去年11月已經開幕,正式把「AI美麗健健康」整合起來,主打AI智慧美容與精緻醫美。

2025年06月26日 15:26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同時舉辦第7場東森新聞健康雲的大師健康講堂活動,本次邀請到國內心臟內科權威、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黃瑞仁擔任主講人。黃瑞仁在講座中分享「冠狀動脈疾病」衛教資訊,並列出7大高危險群,呼籲民眾要定期健檢。

2025年06月26日 17:48

盛夏經痛加劇 醫點名「含糖飲」害疼痛放大

盛夏經痛加劇 醫點名「含糖飲」害疼痛放大

許多女性覺得每到夏天月經總來得特別不舒服,對此新竹國泰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張瑜芹指出,這種隨著氣溫升高產生的不適並非假象,民眾尤其要多注意高糖分飲料的影響,喝太多將加重夏季經痛,絕大多數人卻渾然不覺。

2025年07月03日 09:30

白飯不罪惡! 醫:吃對時間順序維持健康關鍵

白飯不罪惡! 醫:吃對時間順序維持健康關鍵

許多人減肥會不吃白飯,對此,中醫師余雅雯表示,以中醫角度來看,白飯不僅不「罪惡」,吃對時間、吃對順序反而是維持健康的關鍵,若完全不吃,真的太可惜了!

2025年07月03日 07:38

夏天沒防曬會老更快! 醫師3點提醒:別以為室內就安全

夏天沒防曬會老更快! 醫師3點提醒:別以為室內就安全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提醒,夏天少了防曬這習慣,你會老更快,紫外線是皮膚老化的元兇!它不僅會曬黑、加速皺紋和鬆弛,甚至可能造成DNA損傷,引發皮膚癌。

2025年07月03日 07:18

美女營養師:吃早餐比較容易瘦! 必須含有2成分

美女營養師:吃早餐比較容易瘦! 必須含有2成分

吃早餐更容易瘦!營養師張語希分享一項實驗結果,發現每天吃早餐的人更容易保持身材,並建議早餐必須包含蛋白質與澱粉,以提供足夠的能量和營養。

2025年07月03日 06:57

36歲男打手槍可以「跟老婆就不行」 媽想抱孫急壞:都不會硬

36歲男打手槍可以「跟老婆就不行」 媽想抱孫急壞:都不會硬

泌尿科醫師黃維倫分享,一名36歲男生打手槍沒問題,「但只要跟老婆就不知道怎麼開始,也完全不行」;爸媽想抱孫,想叫他趕快生小孩,但他自己也沒那麼想生。醫師說,「我猜他應該是生活在一個高壓又無法好好溝通的環境裡」。

2025年07月03日 06:28

男自述「沒有症狀」確診食道癌末期 一句話讓醫差點當場吐血

男自述「沒有症狀」確診食道癌末期 一句話讓醫差點當場吐血

一名50歲男子日前因無法進食前往門診就醫,初診即被診斷為食道癌第四期。主治醫師廖繼鼎指出,該名病患自述「沒有症狀」,卻坦言近一兩個月來幾乎只能喝流質食物,無法正常進食,顯示民眾對身體異狀的警覺性仍偏低。

2025年07月02日 18:52

45歲退伍軍官膝傷上下樓梯成困難 半月軟骨移植重拾運動人生

45歲退伍軍官膝傷上下樓梯成困難 半月軟骨移植重拾運動人生

45歲退伍軍官曹先生是運動狂熱者,卻因前十字韌帶斷裂,輾轉各大醫學中心多次手術,半月軟骨已嚴重耗損、喪失原有的關節緩衝功能,連日常上下樓梯都成為折磨。所幸他接受半月軟骨移植手術搭配物理治療、運動訓練,不僅重拾健康、順利重返工作崗位,更於術後半年開始慢跑,成功避免過早接受人工關節置換的命運,重啟熱血運動人生。

2025年07月02日 18:40

睡前總是嘴饞?專家揭5招破解「宵夜誘惑」從飲食、情緒到習慣層層解析

睡前總是嘴饞?專家揭5招破解「宵夜誘惑」從飲食、情緒到習慣層層解析

深夜時分,肚子突然咕嚕作響,一包餅乾、幾塊巧克力瞬間下肚……,吃的當下彷彿獲得慰藉,吃完卻忍不住懊悔:「剛剛是不是又吃太多了?」這類「深夜食癮」的情境,幾乎成了許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2025年07月02日 17:43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