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癌症」死亡人數再創新高! 40歲後必做這項免費檢查


圖文/常春月刊

最新國人十大死因出爐,衛福部公布「癌症」連續38年排行國人首位死因,去年奪走50,232條寶貴性命,占去年所有死亡人口28.6%,與歷年相比因癌症死亡人數更創下新高。

男性癌死亡人數是女性1.5倍  胰臟癌、卵巢癌排名往前

統計報告指出108年十大癌症死亡排名與前年無太大差異,除胰臟癌及卵巢癌排名往前,更值得注意的是男性因癌症死亡人數為30,543人,女性因癌症死亡人數為19,689人,相較之下男性死於癌症人數比例約為女性的1.5倍,且男性死於癌症人數較去年增加601人。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錢政平副院長表示,40歲開始步入熟齡階層,多數人經濟能力也開始穩定,不少男性更是正值事業顛峰期,同時擔任公司要職及需兼顧家庭經營等重要階段,反而容易忽略自身的健康狀態。


前3大致命癌與男性癌死亡排名相同 及早發現預後效果佳

「氣管、支氣管和肺癌」、「肝和肝內膽管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三種致命癌症,除了長年久居國人癌症死因排名前三名,也與男性癌症死亡排名相同。但若透過定期健康檢查,提早發現早期病灶,並及早接受治療皆有不錯的預後五年存活率,可利用高階影像儀器檢查。


以第一期肺癌為例,平均五年的存活率可達76%;腫瘤大小在2公分以下的早期肝癌,手術切除後五年的存活率可達80%;國人發生人數最多且好發於男性的大腸癌,第一期五年存活率高達90%、第二期也可到80%。



免費成人健檢服務 40-44歲男性使用率最低

不過,根據國民健康署106年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顯示,利用率最低者為40-44歲族群,且男性僅兩成(20.6%)使用免費成人健檢服務,成為最輕忽健檢重要性的族群。

錢政平提醒,現代人飲食不正常,加上生活壓力大,常常慢性病已找上身卻不自知。定期健康檢查,才能在疾病發展擴大之前加以控制! 衛福部國健署也提供40歲~64歲的國人,每3年1次、55歲以上原住民及65歲以上者,每年1次成人健檢服務。

延伸閱讀:

攝護腺肥大會讓腎衰竭? 小便出現10症狀應警覺
保養攝護腺別等老了才做! 4習慣從現在就能開始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分享逆齡抗老觀念。 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也親自參與,他分享,現在70多歲從沒有做過任何整形手術,為了「自然美」每天花時間保養,現在的自己比6年前還年輕。

2025年11月03日 17:59

在媽媽的背上發願行醫 三總院長陳元皓:醫療要深入軍心與民心

在媽媽的背上發願行醫 三總院長陳元皓:醫療要深入軍心與民心

近年兩岸情勢緊張,中共頻繁軍演,民間也開始準備避難包,而三軍總醫院身為台灣軍醫體系核心,如何在軍事與醫療之間取得平衡,備受關注。對此,院長陳元皓表示,三總不只是戰時後盾,平時更是民眾健康的重要依靠,將積極導入智慧醫療、推廣民防教育,期許能帶領三總更加深入軍心與民心。

2025年11月01日 09:23

火鍋季不怕胖!「火鍋聰明吃攻略」大公開 5招守住健康不長肉

火鍋季不怕胖!「火鍋聰明吃攻略」大公開 5招守住健康不長肉

最近天氣漸涼,正式進入火鍋旺季,營養師珊珊提醒,想要吃得過癮又不怕熱量超標,其實有訣竅,只要掌握正確的飲食策略,就能兼顧美味與健康。她特別整理出一份「火鍋聰明吃攻略」,從湯底、肉品到醬料通通有解,教你5招守住健康不長肉!

2025年11月06日 16:18

房東沒報稅「補充保費」恐收不到 石崇良:會與財政部討論

房東沒報稅「補充保費」恐收不到 石崇良:會與財政部討論

衛福部拋出「補充保費」收取將有3大變革,其中針對利息、股利、租金三項目將改採「年度結算制」,但有人質疑台灣很多包租公婆們多數沒有報稅,就算改制也收不到。部長石崇良今也坦言,這部分涉及報稅的問題,會再找財政部討論看看。

2025年11月06日 15:56

台東馬偕中西醫結合復能治療 病人見證擺脫言語與肢體障礙

台東馬偕中西醫結合復能治療 病人見證擺脫言語與肢體障礙

台東馬偕醫院今年成立中醫科後,補足了醫療體系的重要一環,並積極推動中西醫整合的復能治療。特別是在中風與失智患者的照護上,透過中醫針灸、搭配復健與高壓氧等多元療法,讓不少病人恢復行動與語言能力,重新找回生活的希望。

2025年11月06日 14:29

補充保費「感謝高股利者貢獻」 石崇良:研議讓小資族保小確幸

補充保費「感謝高股利者貢獻」 石崇良:研議讓小資族保小確幸

衛福部長石崇良拋出「補充保費」收取將有3大變革,讓不少存股小資族反彈,直言根本被錯殺。對此,石崇良今表示,這次會進行補充保費調整,目前所有保費收入75%是一般保費收入,改革也是考量到年輕族群,至於開徵金額門檻,未來會再討論讓小資族保有小確幸的方法。而在利息、股利改革方面,他也直言「謝謝高股息、 高股利者貢獻。」

2025年11月06日 14:10

補充保費恐衝擊股市 石崇良坦言「沒問金管會」:影響應該不大

補充保費恐衝擊股市 石崇良坦言「沒問金管會」:影響應該不大

衛福部長石崇良拋出「補充保費」收取將有3大變革,包括利息、股利、租金3項目的補充保費改採「年度結算制」,引發外界反彈,有人認為恐影響股市。對此,石崇良今親上火線說明,這部分沒有問金管會,但當然不希望影響股市,這幾年補充保費股利所得佔了20%,所以影響應該不會太大。

2025年11月06日 13:37

補充保費改制挨批 石崇良試算講解:過去領50萬獎金只收2千

補充保費改制挨批 石崇良試算講解:過去領50萬獎金只收2千

衛福部長石崇良接受專訪時拋出「補充保費」收取將有3大變革,其中高額獎金扣費門檻由投保資薪的4倍調整為最低工資的4倍。對此,石崇良也試算,以4倍投保薪資起徵,例如每個月10萬,獎金單筆超過40萬,才會開始徵收補充保費,如果是50萬,會以10萬部分徵收2000塊補充保費。

2025年11月06日 13:20

胃癌術後「調身體」疑中毒 臉歪嘴斜昏迷3天險喪命

胃癌術後「調身體」疑中毒 臉歪嘴斜昏迷3天險喪命

一名70歲胃癌患者開刀後回家休養,卻突然全身麻痺、口齒不清,家人擔心癌症轉移或中風,緊急送醫後,檢查卻發現腦部、神經均無異常,3天後病人轉醒,才坦承為了「調身體」,有飲用朋友推薦的草藥;醫師說,術後切勿服用來路不明的草藥或補品,因某些食物與植物恐造成麻痹、中毒,吃了得不償失。

2025年11月06日 11:49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