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綠茶對心血管健康有幫助 但這幾種族群要特別注意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

你喜歡喝茶,還是喝咖啡呢?根據針對中國成年人的1項研究發現,經常喝茶的人,罹患心臟病、中風的機率比較低,而且也可能活得比較久,相關研究刊登在《歐洲預防心臟病學雜誌》(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線上版。

每周喝3次綠茶,預期壽命略長


美國St. Louis大學營養學助理教授Whitney Linsenmeyer表示,研究人員追踪了10萬多名中國的成年人,當中發現每周至少喝3次綠茶的人,在未來7年之內罹患心臟病或中風的可能性比較小,而且愛喝茶的人的預期壽命也略長,比不定期飲用綠茶的人壽命長一點,這是最新關於綠茶對健康潛在影響的研究。



研究顯示,無論是喝什麼種類的茶,都比不喝酒的人來得健康。此外,多國的研究均發現,飲用綠茶對健康的好處,除了綠茶不含卡路里,同時還富含抗氧化劑,所以,如果你平常就喜歡喝綠茶,那麼就繼續保持下去吧!

綠茶含有咖啡因,失眠的人要注意

Whitney Linsenmeyer指出,最近針對伊朗婦女進行的1項臨床試驗也發現,每天喝3杯綠茶的婦女在8個星期內,體重、血壓、血糖和膽固醇都得到了改善。



不過,要注意的是綠茶中確實含有咖啡因,因此,如果你有服用與咖啡因相互作用的藥物時,或者會因失眠而困擾的人,就要多加留意。

(圖文授權提供/健康星球

延伸閱讀:

常喝綠茶,可防身心退化

綠茶,治療巴金森氏症新契機

▸10大癌症統計報告出爐 癌症時鐘加快16秒 大腸癌連續12年蟬聯首位
▸白內障懶人包 成因、預防、治療一次搞懂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血液腫瘤權威陳耀昌病逝 石崇良憶恩師哽咽:沒辦法再諮詢他了

血液腫瘤權威陳耀昌病逝 石崇良憶恩師哽咽:沒辦法再諮詢他了

台灣血液腫瘤醫學權威陳耀昌今(17)日病逝台大醫院,享壽76歲。衛福部部長石崇良今受訪時透露,陳耀昌是自己在台大的老師,過去在擬定細胞治療特管辦法,老師是首席顧問。他語帶難過直說「我真的覺得很惋惜,我沒辦法再諮詢他了。」

2025年11月17日 12:53

瘦瘦針與腸癌「死亡率砍半」有關 研究:愈胖體質逆轉愈明顯

瘦瘦針與腸癌「死亡率砍半」有關 研究:愈胖體質逆轉愈明顯

被稱為「瘦瘦針」的GLP-1類藥物,可能有助大腸癌死亡率下降。復健科醫師王思恒在臉書分享一項最新瘦瘦針相關研究,發現大腸癌病人使用後,5年死亡率僅1成5左右,未使用者則超過3成7,差距達1倍以上,引起各界關注。

2025年11月17日 12:10

快訊/血液腫瘤權威陳耀昌病逝 享壽76歲

快訊/血液腫瘤權威陳耀昌病逝 享壽76歲

台灣血液腫瘤醫學權威陳耀昌今(17)日病逝台大醫院,享壽76歲。

2025年11月17日 11:15

戒掉手搖飲3個月瘦10kg 醫揭4大隱形毒素:糖毒最常見陷阱

戒掉手搖飲3個月瘦10kg 醫揭4大隱形毒素:糖毒最常見陷阱

據統計,台灣的終身罹癌率約5成,也就是平均每2人中有1人這輩子會罹患癌症。對此,腫瘤科醫師廖繼鼎在臉書分享,許多民眾不抽菸、不喝酒,自認吃得清淡,卻還是罹癌,真正關鍵多半不是單一食物,而是長期累積4種「隱形毒素」,包括糖毒、油毒、氧化毒與腸毒,若能盡量避免,風險可望降低一半。

2025年11月17日 11:07

本周開始擴大抽驗雞蛋 石崇良:以籠飼蛋為主

本周開始擴大抽驗雞蛋 石崇良:以籠飼蛋為主

彰化芬普尼蛋又有4萬顆流入市面,引發關注。對此,衛福部部長石崇良今表示,本周起將擴大稽查,抽驗採取風險分層方式,以編號C的雞蛋(籠飼雞蛋)為主要抽查。

2025年11月17日 11:00

婦肚子悶痛揪7公分肌瘤 達文西手術切除「不留腹部傷口」

婦肚子悶痛揪7公分肌瘤 達文西手術切除「不留腹部傷口」

45歲的魏女士因為近半年下腹部悶痛,到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婦產科醫師林玉珊門診求診,檢查發現有下腹部悶痛合併壓迫症狀,竟然有7公分的肌瘤。經採用達文西機械手臂系統結合經陰道自然孔手術,患者術後一周即返家休養。由於手術並未在腹部留下傷口,讓魏女士感到非常驚訝,林玉珊表示,傷口藏在看不到的地方,這不只是手術傷口變小,更代表病人能更快回到自己的生活與角色中。

2025年11月17日 10:57

血汗看診壓力破表 研究曝醫師「15%吃安眠藥」:基層風險高

血汗看診壓力破表 研究曝醫師「15%吃安眠藥」:基層風險高

台灣醫師日常承受長工時、高壓力,不少人苦於失眠問題。國內少見針對醫師使用安眠藥的研究顯示,平均每百名醫師中有15人用藥,比例和一般人相近,顯示醫療人員同樣有失眠困擾;研究團隊認為,健保制度應提高非藥物治療的給付,才能有效降低對藥物的依賴。

2025年11月17日 10:03

她反覆陰道感染懷疑自己「不乾淨」 醫揭5原因:非衛生問題

她反覆陰道感染懷疑自己「不乾淨」 醫揭5原因:非衛生問題

一名30多歲女性,平時工作繁忙,但最大的困擾不是工作壓力,而是「反覆性的陰道感染」。每隔一兩個月就會因為搔癢、灼熱感、分泌物異常或異味而痛苦不堪,因為復發不斷,還讓她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不夠乾淨」,甚至影響到夫妻感情與自信心。醫師指出,反覆性陰道感染並不代表女性「不衛生」,主要有5類原因,沒有對症治療只會暫時性緩解。

2025年11月16日 20:3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