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邀集各專科醫師撰文,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保護肝臟要及時 你一定要知道的用藥新知

▲保護肝臟要及時。(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聽說治療C肝全口服新藥會影響肝功能,該怎麼辦?」患者一進到診間便憂心地問。

「別著急,你肝臟功能正常,可以繼續使用。」醫師解釋道:「會受影響的是中度至重度肝功能損害的慢性C型肝炎病人,這類患者為失代償性肝硬化患者,通常在一開始就會選用其他藥物。」

專科醫師在規劃C型肝炎之療程時,都會詳細評估患者的肝臟功能,並為患者選擇適合的藥物,依照指示服藥,治癒率高也相當安全。目前C肝全口服新藥療程僅8週或12週,呼籲民眾應把握有限健保給付名額,及早篩檢、儘早治療,以免日後對肝臟及身體其他器官造成更大的傷害。

究竟C型肝炎該怎麼治療?什麼是肝功能失代償呢?請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簡榮南教授來講解。

C型肝炎,不只肝臟受害!

簡榮南教授指出,C型肝炎病毒主要是經由血液傳染,感染後有80%的患者會變成慢性肝炎。當肝臟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的狀態,將形成許多纖維組織,而漸漸成為肝硬化。原本平滑、柔軟的肝臟變得凹凸不平、愈來愈硬,除了失去肝臟的生理機能之外,還可能產生肝癌。

所謂的肝病三部曲即「肝炎、肝硬化、肝癌」,是相當重要的健康危害。近年來的研究更發現,C型肝炎不只讓肝臟受害,還增加多種肝外疾病的死亡風險,包括中風、冠狀動脈疾病、慢性腎病,糖尿病甚至是食道癌、甲狀腺癌、攝護腺癌、惡性淋巴瘤等癌症。


C型肝炎,不只肝臟受害!

B型肝炎已有疫苗可以施打,台灣新生兒從1986年起全面施打B型肝炎疫苗,相當有效地降低B型肝炎的盛行率。C型肝炎目前仍然沒有疫苗,無法靠施打疫苗來預防,幸運的是,目前已有多種C肝口服新藥,有機會徹底根治C型肝炎。

早期治療,避免肝臟功能惡化

簡榮南教授解釋道,C肝藥物的發展是近年來的重要突破,讓原本相當棘手的C型肝炎病毒可以被根除。

但是許多慢性肝炎患者並沒有明顯症狀,也完全不曉得自己罹患肝炎,往往需要抽血檢驗才會發現。若是不確定自己有無C型肝炎,最好能接受檢查。

檢驗出C型肝炎後,醫師會進一步評估肝臟纖維化的程度以及肝臟殘存功能。肝臟殘存功能會依照五個項目來計分,包括白蛋白數值、膽紅素數值、血液凝固時間延長、腹水嚴重度、肝腦病變嚴重度。

「白蛋白」是由肝臟製造的蛋白質,肝臟功能愈差,血液中白蛋白的數值就愈低,分數也愈高。

「膽紅素」主要由肝臟代謝,肝臟解毒功能愈差,血液中膽紅素的數值就愈高,黃疸愈嚴重,分數也愈高。

肝臟還負責製造多種凝血因子,肝臟合成功能愈差,凝血功能會受到影響,「血液凝固時間延長」愈多秒,分數就愈高。

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現「腹水」,腹水愈多、愈難控制,分數愈高。

當肝臟無法有效排除血液中的肝毒素如氨,將造成意識改變、中樞神經障礙,「肝腦病變」愈嚴重,分數愈高。

評估肝臟殘存功能

把這幾項分數加起來,總分5-6分為A級,屬於「代償性肝硬化」;總分7-9分為B級,總分10-15分為C級,B級和C級都屬於「失代償性肝硬化」。評估肝臟殘存功能,對後續的治療很重要。

全口服新藥,根除C肝!

簡榮南教授說明道,C型肝炎的基因型有六型,從第一型到第六型,約有10%患者屬於混合基因型。在治療之前,通常會檢驗C型肝炎的基因型,因為每種基因型適用的藥物不太一樣。但是,現在已有適用於全基因型的口服新藥(例如艾百樂Maviret、宜譜莎Epclusa),在臨床使用上相當方便,無論是何種基因型、或混合基因型都能有效根除C型肝炎病毒。

在選擇藥物時,醫師都會先確定患者屬於「代償性肝硬化」或「失代償性肝硬化」。含有蛋白酶抑制劑的藥物(例如賀肝樂Zepatier[1]、艾百樂Maviret[2])會經由肝臟代謝,肝臟功能正常的患者可以安全地使用,但不能用於失代償性肝硬化患者。B級、C級的患者一般會使用含有Sofosbuvir聚合酶抑制劑的藥物,Sofosbuvir聚合酶抑制劑的藥物是經由腎臟代謝,不會影響肝功能。

相反的,因為Sofosbuvir聚合酶抑制劑的藥物是經由腎臟代謝,所以宜譜莎Epclusa[3]、夏奉寧Harvoni[4]、索華迪Sovaldi[5]等藥物便不適合用於腎臟功能不良的患者。

另外,含有Sofosbuvir聚合酶抑制劑的藥物若與心律不整的藥物Amiodarone併用可能會出現嚴重的心搏徐緩及心臟傳導阻滯,要非常小心。

儘快治療,根除C肝!

簡榮南教授強調,由此可知目前常用的幾個C肝全口服新藥各有不同的特性,適用於不同的狀況,沒有絕對的好壞。肝膽專科醫師對這些藥物的特性都很熟悉,會整體評估,根據患者狀況,選擇合適的用藥。現在也有藥物適用於青少年治療,顯示安全性高,而治癒率都很高,且相當便利。

愈早發現C型肝炎、愈早治療、對患者愈好,若等到肝功能失代償,容易出現自發性腹膜炎、食道靜脈曲張、肝昏迷等多種嚴重併發症,藥物選擇也相對受限。

貼心小提醒

簡榮南教授提醒道,近年來陸續開發出來的全口服新藥對C型患者實在是一大福音,讓患者有機會脫離肝病三部曲的命運。面對C型肝炎,切莫聽信偏方謠言,務必及早就醫。

每年衛福部有特別提供一定數量的名額,讓C肝患者能夠使用全口服新藥,請把握機會儘快治療!

1. 賀肝樂Zepatier(Elbasvir + Grazoprevir)
2. 艾百樂Maviret(Glecaprevir + Pibrentasvir)
3. 宜譜莎Epclusa(Sofosbuvir + Velpatasvir)
4. 夏奉寧Harvoni(Sofosbuvir + Ledipasvir)
5. 索華迪Sovaldi(Sofosbuvir)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肝臟有腫瘤陰影,是良性還惡性?(懶人包)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親自參與盛大開幕活動。總裁王令麟致詞時指出,東森栢馥就是高品質生活的私人會館,不只有健康檢查,5樓還有美容、美麗服務的會館,去年11月已經開幕,正式把「AI美麗健健康」整合起來,主打AI智慧美容與精緻醫美。

2025年06月26日 15:26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同時舉辦第7場東森新聞健康雲的大師健康講堂活動,本次邀請到國內心臟內科權威、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黃瑞仁擔任主講人。黃瑞仁在講座中分享「冠狀動脈疾病」衛教資訊,並列出7大高危險群,呼籲民眾要定期健檢。

2025年06月26日 17:48

募血淡季!台北「A、O型血」急缺 庫存剩不到3天

募血淡季!台北「A、O型血」急缺 庫存剩不到3天

血液庫存拉緊報!根據台灣血液基金會統計,各中心血液庫存狀況偏低,A型、B型、AB型都偏低,台北的A型和O型更處於「急缺」狀態。血基會表示,夏季天氣炎熱、學生放暑假及民眾出遊增加,是血液募集的傳統淡季,國內自7月2日起放寬捐血年齡限制為16歲至70歲,鼓勵更多民眾能踴躍挽袖捐血。

2025年07月03日 19:35

10大死因「肺炎死亡率飆升」 醫示警:半數長者沒打肺鏈疫苗

10大死因「肺炎死亡率飆升」 醫示警:半數長者沒打肺鏈疫苗

根據衛福部最新公布的十大死因統計,肺炎不但排名第三,更是唯一標準化死亡率上升的疾病。醫師指出,社區型肺炎最常見的致病菌是肺炎鏈球菌,統計今年上半全國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IPD)創下近六年同期新高。值得注意的是,政府提供65歲以上長者免費接種PCV13與PPV23疫苗,卻有近5成符合資格者連一劑都沒打。

2025年07月03日 17:44

陳志金曝「護理師太太3度流產」 不敢再問1問題:心如刀割

陳志金曝「護理師太太3度流產」 不敢再問1問題:心如刀割

民間有懷孕3個月內不要公開的習俗,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對此透露,自己的護理師太太曾流產3次,好不容易才生下兒子。他以親身的經驗提醒大家,應尊重孕婦要不要公開懷孕的選擇,對方若真的不幸流產,就要不斷經歷外人的問候,彷彿心如刀割。

2025年07月03日 17:23

最高可領12萬!住宿式機構補助7/1開放申請 適用條件一次看

最高可領12萬!住宿式機構補助7/1開放申請 適用條件一次看

為緩解中、重度失能者接受機構式服務之家庭經濟負荷,衛生福利部提供「住宿式服務機構使用者補助方案」,114年度申請從今年7月1日開始,補助額度最高12萬。經評估長照需要等級達4級以上住民,或具身心障礙證明中度以上失能者,入住護理之家、老人福利機構、兒童及少年安置及教養機構等都可提出申請。

2025年07月03日 16:25

精子數45年驟減50%!國際研究揭「恐與癌症、心血管病有關」單身男性也不能鬆懈

精子數45年驟減50%!國際研究揭「恐與癌症、心血管病有關」單身男性也不能鬆懈

你以為精子數量只跟「要不要生小孩」有關嗎?其實不只如此!即使是不打算當爸的單身男子,也該對這件事提高警覺。根據醫學期刊《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的大型研究,全球男性的精子數量在短短45年間竟然減少了超過一半,而且在2000年之後還加快了兩倍的速度下滑!

2025年07月03日 15:58

你不是眼光差!總愛錯人、吸爛桃花 心理學揭童年真相讓人驚呆

你不是眼光差!總愛錯人、吸爛桃花 心理學揭童年真相讓人驚呆

不少網友在感情討論區分享戀愛受挫的經驗,發現自己不管怎麼努力,最後總是愛上同一種類型的人,也許是忽冷忽熱、不夠在乎,甚至讓人反覆失望的對象。就算曾經立誓「下一個不要再一樣」,但到了下一段戀情,卻還是重演同樣的劇本。

2025年07月03日 15:00

長壽又健康秘訣曝!醫揭人瑞飲食法:多吃「這類食物」

長壽又健康秘訣曝!醫揭人瑞飲食法:多吃「這類食物」

世界最長壽的人都這樣吃!復健科醫師王思恒分享,長壽人口密度最高的藍區(Blue Zones)居民,之所以如此健康,關鍵在於以植物為主的飲食、攝取豐富多酚(具抗氧化、抗發炎等功效)、大量日常活動、緊密的社群支持,以及低壓力生活。他也建議多吃深綠蔬菜、豆類、水果,用橄欖油烹調,並飲用綠茶或黑咖啡,實踐藍區的長壽飲食法。

2025年07月03日 14:45

46歲最容易陷入人生低谷?專家揭「中年危機」其實是被製造出來的!

46歲最容易陷入人生低谷?專家揭「中年危機」其實是被製造出來的!

工作越做越無感、人生方向越來越模糊、每天起床都覺得「這樣過一輩子可以嗎?」許多邁入40歲上下的民眾或許都曾出現類似困惑,而這樣的狀態,過去常被標籤為「中年危機(Midlife Crisis)」。

2025年07月03日 14:4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