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C型肝炎,醫師圖文解說

▲根治C型肝炎,醫師圖文解說。(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的GOT、GPT都異常,是不是因為熬夜?」患者拿著檢驗報告,憂心地問。

「你的C型肝炎抗體陽性,所以很有可能是因為C型肝炎,要趕快檢驗清楚,如果確認,治療就有機會痊癒。」醫師解釋道。

「既然有C型肝炎抗體,還需要治療嗎?不治療會怎樣?」患者冒出一連串疑惑,「治療C型肝炎,會影響肝功能嗎?」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盧勝男教授表示,在過去C型肝炎患者都得面對「肝病三部曲」,經歷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命運。如今,受惠於藥物的進步,C型肝炎已經是可以治癒的疾病。醫師會根據患者的肝臟功能、腎臟功能,選擇合適的用藥。遵照醫師指示用藥,安全性高,治癒率也很高。

【杜絕C肝三重點】傳染途徑要杜絕

盧勝男教授指出,C型肝炎病毒主要經由血液傳染,大家千萬不能使用別人用過的注射針具。日常生活中,不要共用刮鬍刀、牙刷、指甲剪、刮痧板等物品,因為使用過程中可能造成皮膚、黏膜破損,導致病毒感染。

性接觸也是C型肝炎的傳染途徑之一,使用保險套、安全性行為亦能減少感染C型肝炎。

C型肝炎傳染途徑要杜絕

C型肝炎不會透過握手、擁抱、聊天、飲食、共用馬桶來傳染,與患者同住並不需要擔心。

【杜絕C肝三重點】常見症狀要留意、沒有症狀要篩檢

盧勝男教授說明道,急性感染C型肝炎時,只有20-30%患者會出現症狀,較常見的症狀包括疲倦、噁心、嘔吐、發燒、腹部不適、食慾不振等,雖然不多,也有時候會出現黃疸,皮膚、眼白變成黃色,尿液顏色變深,較嚴重可能演變成猛爆性肝炎危及性命。

值得注意的是,多數患者可能沒有明顯症狀,而絲毫沒有自覺。很多患者都是在健康檢查時發現肝臟機能異常,才進一步診斷出C型肝炎。

C肝常見症狀要留意、沒有症狀要篩檢

感染C型肝炎後,大概會有6到8成的患者會變成慢性肝炎,肝臟反覆發炎後會漸漸形成疤痕組織,影響肝臟機能,逐漸由肝纖維化,進入肝硬化的階段。

因為缺乏具有特異性的症狀,臨床上想確診C型肝炎,一定得靠抽血檢查,以確認是否有C型肝炎抗體。

相信很多人會感到困惑,既然驗到C型肝炎抗體,為何沒有保護力?因為C型肝炎抗體只是代表曾經感染,無法有效對抗C型肝炎,不具保護力,所以應該接受病毒(HCV RNA)檢測,以確定診斷。

【杜絕C肝三重點】全口服新藥突破C肝治療困境

盧勝男教授解釋道,C型肝炎沒有疫苗,無法透過接種疫苗來預防。在過去,C型肝炎患者,主要使用打針施打干擾素搭配口服雷巴威林(Ribavirin)來治療,組合療法的副作用較大,例如發燒、頭痛、掉髮、噁心、腹瀉、白血球及血小板下降等。療程長達半年至一年,治癒率約70-85%。雖然健保有給付,但是僅有少部分患者願意接受治療。

到了2014年,C型肝炎全口服新藥陸續問世,C型肝癌治療有了相當重大的突破,口服藥的副作用較少,療程可縮短至8-24週,治癒率大多在90%以上,幫助許多患者根治C型肝炎。在台灣已約有十萬人接受過治療,安全性相當高,依照醫囑用藥的病患治癒率高達98%,醫師們也清楚如何正確用藥。

目前的C型肝炎全口服新藥包括「蛋白酶抑制劑」、「聚合酶抑制劑」等。選擇藥物時,需要考量C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並綜合評估肝臟殘存功能、腎臟功能、其他共病等狀況。

根治C型肝炎,名額有限

含有「蛋白酶抑制劑」的藥物,如賀肝樂Zepatier 、艾百樂Maviret 等,其中艾百樂Maviret可治療全基因型C型肝炎。「蛋白酶抑制劑」主要由肝臟代謝,肝臟功能正常的患者可以安全地使用,但不能用於失代償性肝硬化患者。肝臟殘存功能(Child-Pugh classification)B級、C級的患者屬於或曾經「失代償性肝硬化」,建議使用另一類含有聚合酶抑制劑的藥物。

含有「聚合酶抑制劑」的藥物,如宜譜莎Epclusa 、夏奉寧Harvoni 、索華迪Sovaldi 等,其中宜譜莎Epclusa可治療全基因型C型肝炎。聚合酶抑制劑經由腎臟代謝,較不建議用於腎臟功能不良的患者, 但可安全使用另一類藥物。

臨床上若遇到青少年的C肝患者,可使用全基因型的艾百樂Maviret來治療,療程短且安全性高。

消化系專科醫師對這些藥物的特性都很熟悉,會替患者選擇最合適的藥物。完成整個療程後,若停藥12週,檢驗起來沒有病毒,就可以認為治療成功,已經根除C型肝炎病毒。

清除C肝病毒後,還是要定期追蹤喔!

盧勝男教授提醒道,接受治療並成功根除C型肝炎病毒的患者還是要定期追蹤,因為在C型肝炎治癒前,很多人的肝臟已經存在纖維化的狀況,後續依然有發生肝癌的機會,特別是肝硬化病患發生肝癌的機會比較高,建議定期做腹部超音波以及胎兒蛋白檢查。

已達失代償性肝硬化的患者,在根除C型肝炎病毒後,肝臟功能仍有機會繼續惡化,可能面臨自發性腹膜炎、肝腦病變、食道靜脈曲張等多種併發症,嚴重甚至需要接受肝臟移植。這類患者便需要依照醫師的建議較密集地回診追蹤。

此外,人體無法對C型肝炎病毒產生具有保護力的抗體,治癒後仍有機會再度感染C型肝炎,務必多加留意,杜絕傳染途徑。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C肝新藥安全、便利且健保給付 保護肝臟要及時,避免人生變黑白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男遭步槍射擊臉骨粉碎 三總3D列印技術成功重建顱顏

男遭步槍射擊臉骨粉碎 三總3D列印技術成功重建顱顏

一名年輕男性遭步槍擊傷,造成臉骨粉碎、呼吸道阻塞,甚至腦部暴露,被緊急送至三軍總醫院搶救,經醫療團隊啟動跨科協作,展開高難度顱顏重建治療,透過3D列印輔助導航等技術,成功助患者在重創後找回外觀及生活功能。

2025年11月26日 15:21

壯年台男成愛滋大宗!醫示警「年輕化趨勢」:別以為口交就沒事

壯年台男成愛滋大宗!醫示警「年輕化趨勢」:別以為口交就沒事

12月1日是世界愛滋日,台中光田綜合醫院感染科醫師羅仕傑指出,儘管台灣近年HIV通報數整體下降,但值得注意的是,新增感染者仍以「25至39歲本國籍男性」為最大宗,且臨床觀察有年輕化趨勢,顯示年輕族群的防治意識仍需加強。

2025年11月26日 14:40

蘇丹紅化粧品遭疑「有8個月空窗」 食藥署允諾2周內查清

蘇丹紅化粧品遭疑「有8個月空窗」 食藥署允諾2周內查清

國內首度在化粧品當中檢出禁用色素蘇丹紅,朝野立委接質疑相關管理措施,包含食藥署去年7月推出化粧品登錄制,源頭不管恐成破口,還有質疑蘇丹紅警訊年初就有,食藥署直到10月底接獲資訊,中間8個月空窗恐怕還有更多問題原料。食藥署強調會於兩週內要求化粧品業者完成登錄、也清查輸入業者在過去8個月輸入多少與問題原料相同的產品。

2025年11月26日 14:35

男染流感「只吃成藥」變重症插管 醫:要把握48小時黃金治療期

男染流感「只吃成藥」變重症插管 醫:要把握48小時黃金治療期

本周天冷降溫,疾管署預估流感疫情到12月下旬恐再攀升。醫師說,高風險族群若於初期只靠成藥,往往錯過感染後48小時黃金治療期,如今已有更便利的治療方式,包括口服、吸入與「單次療程」等,只要及早就醫,降低重症及併發症風險的選擇更多。

2025年11月26日 13:11

病友團體喊「變美不該是場冒險」 支持衛福部嚴管醫美

病友團體喊「變美不該是場冒險」 支持衛福部嚴管醫美

醫美意外事故頻傳,衛福部預告《特管辦法》修正草案嚴管醫美,引發醫界正反兩方論戰。病友團體今(26)日表態支持修法,強調缺乏足夠的管理機制,不僅影響診所或當事人,也對整個社會造成連動效應;適度的監管並非增加障礙,而是提供明確的標準,讓專業是保障,讓消費者能放心。

2025年11月26日 12:50

海外醫美爆買潮升溫 八億攜手美韓國際原廠揭露「台灣醫美真正優勢」

海外醫美爆買潮升溫 八億攜手美韓國際原廠揭露「台灣醫美真正優勢」

深根台灣醫美超過四十年的「八億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長年以臨床教育、醫療專業與國際合作為核心,與國際原廠Cynosure Lutronic合作已逾二十年,雙方在臨床培訓與治療流程上持續深度合作,攜手推動跨國臨床知識的交流與共享。

2025年11月26日 12:00

衛福部堅持醫美嚴管修法「溯及既往」 石崇良:愛美不該送命

衛福部堅持醫美嚴管修法「溯及既往」 石崇良:愛美不該送命

為加強管理醫美亂象,衛福部近日預告《特管辦法》修正草案,要求執行醫美須接受一般醫學訓練(PGY)、醫美診所接受評鑑等,相關規劃引發醫界內戰,醫師公會帶頭反彈,而醫院協會等醫療專業團體則力挺衛福部。衛福部今(26)日下午邀集40多個醫界團體討論,衛福部長石崇良今早表態堅持「溯及既往」是公益大於私益,「人不應該因愛美枉送生命」,既然發現缺漏就應該補起來。

2025年11月26日 10:14

男撿貓狗糞便施肥種菜 遭鉤蟲寄生竟引發中風

男撿貓狗糞便施肥種菜 遭鉤蟲寄生竟引發中風

一名58歲男性日前連續腹瀉5天,並感覺胸悶、全身無力,緊急就醫後,醫療團隊本認為是心肌炎,未料轉入加護病房僅1天,竟又發生腦中風,經抽絲剝繭,發現禍根竟是鉤蟲感染引發罕見的全身發炎反應,取出體內鉤蟲並用藥雖解除死亡警報,仍住院整整18天才返家,且出院時需協助才能行走。

2025年11月26日 10:03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