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再度升溫! 不只勤洗手、戴口罩 酒精消毒這樣用才有效


圖文/常春月刊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爆發後,傳染病流行的當下人人自危,不僅是政府的防疫措施一波接一波,民眾的防疫意識也都逐漸提升,對此,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藥劑科劉美沁藥師建議,平時除了減少出入公共場所、進入密閉空間時佩戴口罩、增加社交距離之外,還可以用酒精消毒。

酒精具消毒能力 高度易燃液體不可忽視危險性

最有效的個人防疫措施就是勤洗手、注意環境清潔與澈底消毒」。劉美沁藥師說明,在環境清潔與消毒中,值得一提的就是酒精,其純物質學名乙醇,雖然具備優異的消毒能力,但因是高度易燃液體和蒸氣,故可能造成嚴重眼睛刺激,因此不可忽視其危險性。

平時生活使用時,劉美沁指出,平時貯藏酒精時,盡量以玻璃瓶密封和小容量包裝為主,請遠離火源及避免直接日曬,置於通風良好處,蓋緊容器,儲存於25°C以下;若需要稀釋分裝酒精時,也應注意分裝處所需維持通風與遠離火源。
 


擦抹比直接噴灑更好 不慎接觸眼睛應大量清水洗滌並就醫

此外,使用酒精時,「擦抹」比直接噴灑更好,對物品表面的消毒作用更完整,同時也降低火災的風險。不過,要注意避開眼睛,可以戴眼罩或面罩防護,以免碰處到有傷口處的手指、皮膚及嘴唇等黏膜部位;若出現過敏刺激時請停止使用,而不慎與眼睛接觸,則應立刻以大量清水洗滌後洽詢醫療。

最重要的是,小孩須由成人輔導使用酒精,平常放置於兒童觸摸不到之處。空的容器可能含有有毒、易燃,可燃、爆炸性的殘留物或蒸氣,尤其不要切割、或再使用空容器,除非對危險能採取適當防範;還有一點,高濃度消毒酒精並不可內服。


自行配置消毒用酒精 需用95%酒精與水的比例4:1混和

要落實個人防疫措施,除了注意環境清潔與消毒以外,還要勤洗手和正確配戴口罩。如果在不方便以清水洗手時,可以使用75%酒精乾洗手或自行稀釋95%酒精使用,劉美沁藥師分享,自行配置消毒用酒精,需使用95%酒精與水的比例4:1混和即可,而且酒精濃度介於70~78%就有效,不一定要稀釋到剛剛好!

延伸閱讀:

常用酒精搓手傷皮膚! 不想得富貴手最好用這方式潔手
次氯酸水防疫消毒 用在人體行得通嗎?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衛福部堅持醫美嚴管修法「溯及既往」 石崇良:愛美不該送命

衛福部堅持醫美嚴管修法「溯及既往」 石崇良:愛美不該送命

為加強管理醫美亂象,衛福部近日預告《特管辦法》修正草案,要求執行醫美須接受一般醫學訓練(PGY)、醫美診所接受評鑑等,相關規劃引發醫界內戰,醫師公會帶頭反彈,而醫院協會等醫療專業團體則力挺衛福部。衛福部今(26)日下午邀集40多個醫界團體討論,衛福部長石崇良今早表態堅持「溯及既往」是公益大於私益,「人不應該因愛美枉送生命」,既然發現缺漏就應該補起來。

2025年11月26日 10:14

男撿貓狗糞便施肥種菜 遭鉤蟲寄生竟引發中風

男撿貓狗糞便施肥種菜 遭鉤蟲寄生竟引發中風

一名58歲男性日前連續腹瀉5天,並感覺胸悶、全身無力,緊急就醫後,醫療團隊本認為是心肌炎,未料轉入加護病房僅1天,竟又發生腦中風,經抽絲剝繭,發現禍根竟是鉤蟲感染引發罕見的全身發炎反應,取出體內鉤蟲並用藥雖解除死亡警報,仍住院整整18天才返家,且出院時需協助才能行走。

2025年11月26日 10:03

20款化粧品驗出蘇丹紅 石崇良:將列後市場查驗項目

20款化粧品驗出蘇丹紅 石崇良:將列後市場查驗項目

國內首度在化妝品當中檢出禁用色素蘇丹紅,衛福部長石崇良今(26)日表示,本案是食藥署主動查驗發現業者輸入問題原料,目前為止追查12家業者有相關產品、涉及20品項,也針對原料進口商「亦鴻企業有限公司」裁處最高500萬元罰鍰。至於後續管制,由於化妝品管理主要在「成品」,也就是製程面的管理,未來後市場監測會有一段時間把蘇丹紅列為查驗項目之一。

2025年11月26日 09:38

GG長痣! 醫:可能是癌症

GG長痣! 醫:可能是癌症

男生注意!泌尿科醫師顧芳瑜提醒,若男性GG上長痣,可能是癌症,「當你覺得GG上有奇怪的東西,就可以找醫生幫你治療。」

2025年11月26日 08:19

黃金7小時睡眠時間曝 「5分鐘腦袋關機」9技巧

黃金7小時睡眠時間曝 「5分鐘腦袋關機」9技巧

許多人有失眠問題,精神科醫師楊聰財分享,如何5分鐘入眠「訓練腦袋關機」,並分享9大睡好覺秘笈,像是放棄「章魚性格」、白天要喝足夠的水。

2025年11月26日 06:02

14歲學生課堂突倒地 醫10分鐘緊急完成顱內取栓救回大腦

14歲學生課堂突倒地 醫10分鐘緊急完成顱內取栓救回大腦

聯新國際醫院25日指出,日前一名14歲的學生在課堂中突然倒地,伴隨怪聲、右側肢體癱軟與語言表達困難等症狀,被緊急送往該院急診室。由於患者年紀輕,因中風導致半側癱瘓的可能性極低,懷疑是腦部不正常放電造成暫時性癲癇所造成。

2025年11月25日 23:38

倒著走像重訓?改變步行方向可燃燒更多卡路里

倒著走像重訓?改變步行方向可燃燒更多卡路里

走路人人都會,但你可能不知道,只要「方向反過來」,身體就像被重新啟動一樣,卡路里燃燒速度增加、姿勢變挺、平衡變好,甚至連大腦都會一起被訓練。國外健身圈近年掀起「倒著走路」風潮,國外網站《Cleveland Clinic》邀請運動生理學家喬丹.博爾曼解析倒走為何在年輕人與中高齡族群中快速竄紅。

2025年11月25日 20:10

狼醫平台挨批做半套 衛福部2措施補強「改名也查得到」

狼醫平台挨批做半套 衛福部2措施補強「改名也查得到」

近期多起狼醫事件頻傳,在民團、立委要求之下,衛福部「狼醫查詢平台」今年8月正式上線,但遭民間團體批評「連半套都沒做好」,涉案醫師更改姓名、執業地點恐就查詢不到。醫事司表示,正在補強系統資訊,包含串接司法院資訊,還有明年1月會增加納入性平懲戒資訊;另針對涉案醫師改名等疑慮,系統會將新舊名字一併呈現。

2025年11月25日 19:34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