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癌症有9大徵兆! 腹痛、臉蒼白、食慾不振都要提高警覺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

癌症不僅是成人專利,兒童也會罹患癌症,衛福部國健署統計,根據癌症登記資料庫,台灣小於18歲的兒童癌症,每年約有500名新發個案,常見有白血病、腦瘤、淋巴瘤、生殖細胞瘤等,若及早發現治療,5年存活率近8成。

兒童癌症治癒率高 治療耐受程度較成人佳

兒童癌症基金會董事長林東燦表示,過去許多人會有「癌症是否會傳染?」的疑慮,即使現在醫療觀念逐漸普及,仍有癌童在面臨返校時,因治療導致的掉髮、外觀上的改變如截肢、義眼等,而遭到其他同儕或學生家長的排擠與恐慌。

然而相較於成人癌症,兒童癌症的治癒率高,尤其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者,而且兒童對於化學治療之耐受程度也較成人佳,因其尚於生長發育階段,細胞再生能力好,能夠承受較密集且高劑量的化學治療。

並且加上各種支持療法的醫療進步,如止吐劑、血球生成劑(防止血球過低期間太長造成感染)及防止黏膜破損等護理上的照顧,連同預防細菌感染的抗生素,都有助於療程之進展。

兒童癌症有9大警訊 出現疑似症狀快就醫

兒童癌症基金會強調,多年積極推動校園宣導列車,除讓學校師生能正確認識兒童癌症之衛教觀念,亦倡導友善校園之概念,讓學校同儕能夠真正同理及接納,減輕癌症兒童返校適應困難,以及協助其銜接學校課業與生活。國健署最後提醒,兒童癌症有9大警訊,一旦孩子有類似症狀,就一定要趕快就醫。

1.不明原因持續發燒:超過1星期不明原因的發燒。

2.貧血、出血症狀:臉色蒼白、瘀青、紅色出血點或黏膜出血症狀(如流鼻血、牙齦出血)。

3.不明原因淋巴結腫大:發生在頸部、腋下、鼠膝部等淋巴結腫大,尤其超過2公分,觸摸固定不動,無壓痛,建議進一步檢查。

4.不明原因疼痛:不明原因疼痛,如頭痛、肢體痛(尤其下肢)、胸痛、腹痛等。

5.神經系統症狀:頭痛、嘔吐、複視、肢體無力、運動不能協調(寫字歪扭)、無法捧碗或用筷子,走路歪斜易跌倒等。

6.神經母細胞瘤特徵:3分之2發生在腹部,有腹部腫大或腫脹情形。若癌細胞侵犯骨頭有骨頭疼痛,轉移至骨髓時,可能導致臉色蒼白,轉移至眼窩時,可能導致眼窩周圍瘀青(熊貓眼)。

7.視網膜母細胞瘤症狀:由眼底鏡檢查可及早發現,若腫瘤已大,瞳孔會出現白色反光且拍照後雙眼瞳孔反光不同。

8.腫塊:不論身體或四肢,若有腫塊即需就醫,肝脾腫大或腹部腫瘤,洗澡時注意觸摸較易察覺。

9.生長發育改變:在不明原因下,該生長的年齡卻停止長高或體重減輕、食慾不振。

(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一口就含15種國際公認「第一級致癌物」! 全球600萬人都愛
想靠喝咖啡防癌恐怕太天真! 預防癌症日常10件事必須馬上做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救回險遭放棄的胎兒超過300個 陳持平無悔的「辛德勒」之路

救回險遭放棄的胎兒超過300個 陳持平無悔的「辛德勒」之路

他是醫界的「辛德勒」,多年來承擔壓力與風險,救回許多原本要被放棄的健康胎兒。馬偕醫院婦產科教授陳持平於日前入選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並名列台灣醫師前20傑。他說,感謝國際鼓勵,但他更珍視生命的重量,每次抱著那些「死裡逃生」的孩子,心中那股幸福感,相較學術肯定尤為可貴。

2025年10月24日 09:23

從《天堂》追到AI世代  柯志鴻鑽研「成癮」20年領先國際

從《天堂》追到AI世代  柯志鴻鑽研「成癮」20年領先國際

電腦、網路遊戲與現代生活緊密相連,高雄小港醫院精神科主任柯志鴻建立網路成癮診斷準則,與相關腦影像學研究,締造AI時代先聲,並入選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排名台灣醫師前20傑。他說,此來自國際的肯定,反映在科技演變下,成癮研究已跨越醫學,成為理解人類數位行為的重要窗口。

2025年10月25日 09:23

老爺爺每天喝「蔬菜湯」血糖竟狂飆!營養師驚喊:它不是蔬菜

老爺爺每天喝「蔬菜湯」血糖竟狂飆!營養師驚喊:它不是蔬菜

萬聖節將近,街頭出現各種可愛的南瓜造型,但營養師高敏敏提醒,別被外型騙了,「南瓜其實是澱粉,不是蔬菜!」她在門診中曾遇過一名長輩,天天喝自製「蔬菜湯」,卻發現血糖節節上升,追問之下才知道,那鍋湯是用整顆南瓜下去熬的。

2025年10月25日 19:26

單親媽罹轉移性乳癌靠新藥延長存活 醫示警「癌疲憊」恐影響治療

單親媽罹轉移性乳癌靠新藥延長存活 醫示警「癌疲憊」恐影響治療

一名40多歲、單親媽媽在一次檢查中確診轉移性乳癌,並接受ADC藥物治療,但因為她是高中老師,平時得請假才能到醫院治療,加上小孩尚處於要照顧的階段,工作、家庭兩頭燒,負擔相當大,且在接受ADC療程中更出現「癌因性疲憊症」,儘管腫瘤控制良好,卻感到極度疲憊,晚上還睡不好,多重打擊讓她累到一度想放棄治療。

2025年10月25日 17:55

「3類體質」最會秋咳 醫教推3款花草食療養肺

「3類體質」最會秋咳 醫教推3款花草食療養肺

秋天一到,許多人開始感覺口乾舌燥,即使頻繁喝水也難以緩解,沒有感冒卻總是乾咳、清喉嚨,甚至皮膚也變得乾癢起屑。這些看似零碎的小不適,其實正是身體在提醒我們,秋季的乾燥氣候已經悄悄影響了呼吸系統與免疫調節。

2025年10月25日 17:00

乾癬影響不只皮膚!病團揭共病風險「心血管疾病增3倍」

乾癬影響不只皮膚!病團揭共病風險「心血管疾病增3倍」

「乾癬共病連環扣!」台灣乾癬協會理事長柯怡謀指出,乾癬和乾癬性關節炎為一個慢性、嚴重的非傳染性疾病,除皮膚與關節受影響外,也常伴隨心血管疾病(CVD)、糖尿病、肥胖、高血壓、憂鬱症及發炎性腸道疾病等共病,形成相互交織的健康負擔,其中又以心血管疾病威脅最大,多項研究顯示,乾癬病友罹患心血管機率比一般民眾高出2至3倍,呼籲及早診斷,才能降低死亡與失能風險。

2025年10月25日 16:28

陰道漏尿!女飄騷味遭判終身包尿布 醫出招治癒登國際醫學會

陰道漏尿!女飄騷味遭判終身包尿布 醫出招治癒登國際醫學會

一名女子在接受婦科手術後產生罕見併發症,尿液會失控從陰道口流出,導致身上常常飄出尿騷味,女子於醫學中心經歷5次手術但都失敗,甚至被宣告終身只能包尿布。女子抱持最後一絲希望,輾轉到高雄四季台安醫院求診,接受手術修補廔管,術後追蹤1年終於擺脫尿布人生。這起案例近日登上歐洲婦產科內視鏡學會,並獲選為大會最佳手術影片精選。

2025年10月25日 16:16

小嬰兒急救不再靠「2指神功」 醫揭2025年CPR指引重大更新

小嬰兒急救不再靠「2指神功」 醫揭2025年CPR指引重大更新

2025年最新CPR指引公布,其中出現不少重大更新,顛覆過往觀念。兒科急診醫師吳昌騰分享,家長熟知嬰幼兒CPR使用的「兩指神功」正式走入歷史,新版改建議採「單手掌壓法」或「雙拇指環抱胸廓法」,實證顯示更能提升嬰幼兒的急救成功率。吳昌騰受訪表示,小嬰兒到院前心跳停止(OHCA)並不少見,光是長庚院內每年就收到約36名個案,提醒新手爸媽與保母應盡快更新觀念,這不只是技術調整,更是救命關鍵。

2025年10月25日 14:35

加熱菸上市首週爭議不斷 石崇良再釋疑:尼古丁是不可退讓紅線

加熱菸上市首週爭議不斷 石崇良再釋疑:尼古丁是不可退讓紅線

加熱菸上市一週以來問題不斷,先是某業者因尼古丁標示問題上市首日即遭下架,接著又有加熱器(加熱菸載具)展示引發爭議。衛福部長石崇良今(25)日受訪坦言剛上路出現紛擾是難免,但行政機關一定以民眾健康跟知的權益為最高的指導原則去執行、執法,重申尼古丁標示是不可退讓的紅線。

2025年10月25日 11:40

化製車曾赴梧棲場!彰化芬園養豬場4豬暴斃 業者:屬正常範圍

化製車曾赴梧棲場!彰化芬園養豬場4豬暴斃 業者:屬正常範圍

近期非洲豬瘟疫情拉警報,全台養豬產業繃緊神經!繼台中市梧棲區傳出養豬場感染案例後,現在彰化縣芬園鄉的一家養豬場化也傳出有4頭豬隻死亡消息,業者今天(25日)出面說明,場內飼養的2000多頭豬隻健康狀況都很良好,4頭豬死亡,這在養殖過程中屬於正常範圍,請大家不要過度擔心。

2025年10月25日 09:16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