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鬼壓床!糖尿病患者的噩夢 周邊神經病變痛

▲糖尿病患者的噩夢。(圖/照護線上)

圖、文/照護線上

家中糖尿病長輩是否常抱怨手腳麻、刺痛,甚至有蟲爬感,亦可能像被「電到」的感覺?這些影響生活品質的惱人症狀,其實有可能是糖尿病的併發症–周邊神經病變上身!

糖尿病患者應提高警覺注意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痛(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Pain, 簡稱DPNP)症狀,並定期接受神經病變及足部檢測,及早接受正確診斷及治療,遠離截肢的威脅。



五大症狀麻刺燒緊電!近3成患者因疼痛夜不成眠

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DPNP)症狀的表現方式因人而異,臨床症狀通常表現於兩側手指、手掌、腳趾、腳掌,且會往軀幹蔓延,多數患者會出現麻木感、針刺般疼痛、燒灼感、緊束感疼痛、觸電般疼痛及蟲爬感等症狀,這種神經痛的現象在夜晚、天氣太冷或太熱時會更明顯,嚴重情況下患者四肢末端局部組織會嚴重潰瘍、壞死,最終必須面臨截肢,此外,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DPNP)也會造成長期倦怠、心情憂鬱,以致生活品質低落。

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痛(DPNP),與年齡、糖尿病病期,血糖控制不等均有關係,好發於四肢末端。經研究證實,隨著罹病時間增加,高達五成的糖尿病患者將發生糖尿病神經病變,而其中約二~三成的糖尿病患者會因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引發疼痛,甚至痛到難以入睡、影響行走能力等。而其疼痛無法透過一般止痛藥處理,若患者身體出現疼痛情況,應立即就醫檢查,切勿聽信坊間或網路資訊,擅自服用來路不明的藥物。

糖尿病神經病變所引發的周邊神經痛,是身體發出的警訊,必須及早就醫找出根源。據統計顯示,約有12.5%的糖尿病患者未曾向醫師提及疼痛症狀,39%患者的疼痛問題沒有得到適當的治療 。

根據美國糖尿病學會2015年提出的臨床建議:第二型糖尿病患在首次確診後,每年應定期接受糖尿病神經病變檢測;而第一型糖尿病患則應在確診5年後,每年定期接受檢測, 糖友平日除積極控制血糖之外,也應注意足部照護,定期接受足部及周邊神經病變檢測。呼籲糖友切勿再默默忍痛!

影帝蔡振南加持!DPNP衛教微電影首曝光

為提高糖友對周邊神經病變痛的認知,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與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偕同年度衛教大使蔡振南拍攝【藍襪子_DPNP_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痛】微電影,於今年8/19正式上線推出。

影片調性搭配鬼月,以較驚悚懸疑的風格開場,搭配蔡振南的親切解說,希望喚起民眾對DPNP的重視。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曾於2016世界糖尿病日推動診間「藍襪子活動」,主動為糖尿病友進行DPNP檢測,總計有超過上萬名病友參與。

今年為延續宣導,特別邀請蔡振南出演微電影,呼籲糖友定期檢查,並推廣及早診斷、治療之重要性。

詳細影片內容請至Youtube搜尋「DPNP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痛」或掃QR Code觀賞。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血糖控制好,併發症才會少(懶人包)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蘇丹紅化妝品涉案產品累積20款 石崇良:將列後市場查驗項目

蘇丹紅化妝品涉案產品累積20款 石崇良:將列後市場查驗項目

國內首度在化妝品當中檢出禁用色素蘇丹紅,衛福部長石崇良今(26)日表示,本案是食藥署主動查驗發現業者輸入問題原料,目前為止追查12家業者有相關產品、涉及20品項,也針對原料進口商「亦鴻企業有限公司」裁處最高500萬元罰鍰。至於後續管制,由於化妝品管理主要在「成品」,也就是製程面的管理,未來後市場監測會有一段時間把蘇丹紅列為查驗項目之一。

2025年11月26日 09:38

GG長痣! 醫:可能是癌症

GG長痣! 醫:可能是癌症

男生注意!泌尿科醫師顧芳瑜提醒,若男性GG上長痣,可能是癌症,「當你覺得GG上有奇怪的東西,就可以找醫生幫你治療。」

2025年11月26日 08:19

黃金7小時睡眠時間曝 「5分鐘腦袋關機」9技巧

黃金7小時睡眠時間曝 「5分鐘腦袋關機」9技巧

許多人有失眠問題,精神科醫師楊聰財分享,如何5分鐘入眠「訓練腦袋關機」,並分享9大睡好覺秘笈,像是放棄「章魚性格」、白天要喝足夠的水。

2025年11月26日 06:02

14歲學生課堂突倒地 醫10分鐘緊急完成顱內取栓救回大腦

14歲學生課堂突倒地 醫10分鐘緊急完成顱內取栓救回大腦

聯新國際醫院25日指出,日前一名14歲的學生在課堂中突然倒地,伴隨怪聲、右側肢體癱軟與語言表達困難等症狀,被緊急送往該院急診室。由於患者年紀輕,因中風導致半側癱瘓的可能性極低,懷疑是腦部不正常放電造成暫時性癲癇所造成。

2025年11月25日 23:38

倒著走像重訓?改變步行方向可燃燒更多卡路里

倒著走像重訓?改變步行方向可燃燒更多卡路里

走路人人都會,但你可能不知道,只要「方向反過來」,身體就像被重新啟動一樣,卡路里燃燒速度增加、姿勢變挺、平衡變好,甚至連大腦都會一起被訓練。國外健身圈近年掀起「倒著走路」風潮,國外網站《Cleveland Clinic》邀請運動生理學家喬丹.博爾曼解析倒走為何在年輕人與中高齡族群中快速竄紅。

2025年11月25日 20:10

狼醫平台挨批做半套 衛福部2措施補強「改名也查得到」

狼醫平台挨批做半套 衛福部2措施補強「改名也查得到」

近期多起狼醫事件頻傳,在民團、立委要求之下,衛福部「狼醫查詢平台」今年8月正式上線,但遭民間團體批評「連半套都沒做好」,涉案醫師更改姓名、執業地點恐就查詢不到。醫事司表示,正在補強系統資訊,包含串接司法院資訊,還有明年1月會增加納入性平懲戒資訊;另針對涉案醫師改名等疑慮,系統會將新舊名字一併呈現。

2025年11月25日 19:34

快訊/蘇丹紅化粧品再增2品項 食藥署開罰原料進口商500萬

快訊/蘇丹紅化粧品再增2品項 食藥署開罰原料進口商500萬

食藥署今再度公布蘇丹紅化妝品最新清查結果,更新統計至今共涉及20項產品。食藥署今表示,除了要求所有受影響產品立即全面下架、不得販售之外,也針對原料進口商「亦鴻企業有限公司」裁處新臺幣500萬元罰鍰。

2025年11月25日 19:32

氣溫降誘發「溫差性過敏」 醫解析4大體質症狀不同

氣溫降誘發「溫差性過敏」 醫解析4大體質症狀不同

近日氣溫驟降,早晚溫差大,許多人開始出現「溫差性過敏」,可能會有打噴嚏、鼻塞等情形。對此,中醫師指出,在中醫觀點中,「溫差性過敏」可分為「風寒型、風熱型、濕熱型、脾腎虛型」,當外界溫差大於7度、相對濕度大於70%時容易誘發。

2025年11月25日 18:0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