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發病後一週傳染力最強! 預防感染懶人包秒長知識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

去年,兒子小肉包開始上小學了。從幼兒園至今,所謂的「開學症候群」,似乎該經歷的都經歷過了。在門診時,我也很樂意與孩子有同樣「症頭」的爸媽們交換孩子上學的心得。

通常,家長們會有幾個共通的煩惱,第一就是剛入學時,孩子天天興高采烈,可是一段時日後,為何往往要三催四請才願意去學校?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小朋友一開始面對新的環境與同學時都會感到好奇,但是新鮮期過了就會覺得無聊,而且團體生活一定會有許多要求和規定,試想,當慣了放山雞怎麼可能甘願乖乖被圈養?

另外一個讓家長最不放心的就是這麼多孩子在一起,會不會很容易傳染病菌而生病呢?尤其腸病毒,每隔幾年都會大流行,且重症案例時有所聞,讓家長人心惶惶,在這裡就來談談這個讓大家聞之色變的傳染性疾病。

腸病毒非單一病毒 9月常出現流行期

腸病毒並不是單一的病毒,而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包含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及腸病毒等,每個種類還可分為多種型別,總共有六十多種的不同類型。

因為這些病毒都喜歡在腸道繁殖,進而引發病症,所以統稱為「腸病毒」。

一般來說,腸病毒喜歡溫暖的氣候,所以好發於夏天,理論上在九月開學前會逐漸脫離流行期,但是由於開學後,學童又群聚一起上課及活動,就容易增加病毒傳播率,因此腸病毒很常在九月又有一波的流行期。其中,以五歲以下的孩子為好發族群。

平均1人感染會再傳染給5人 鮮少出現腸胃不適症狀 

由於每年腸病毒流行的型別可能不同、出現的症狀也不同,可能是單純的口腔潰瘍,也就是所謂的泡疹型咽峽炎;又比如出現發燒、嘔吐,還有手腳和臀部出現紅疹、起水泡、口腔潰瘍等,也是所謂的「手足口病」;甚至這幾年還出現造成急性肢體麻痺的腸病毒D68型。所以大家千萬別被腸病毒的「腸」字誤導了,以為它會入侵腸胃道,其實它很少讓孩子腸胃不適拉肚子的。

然而,並非每個感染腸病毒的孩子都有以上的症狀,甚至也有一些人在得病後根本毫無症狀,所以爸媽務必要多觀察孩子的身體狀況及活動力表現。

平均一個生病的小孩,可能傳染給五個孩子,這也就是為什麼幼兒園一個班級裡面只要有兩個腸病毒寶包,全班就得停課七天;且孩子也不宜出入公共場所,至少應隔離七天。這個「七天」,是從「發病日」開始算的。但是當然不要以為第八天開始就不具傳染力,通常在感染後一到三週會從呼吸道排出病毒,感染後七到十一週仍可從糞便排出病毒。

各年齡層都可能感染 成人往往沒有症狀出現

在感染腸病毒痊癒之後,人體只會對該次感染的型別產生免疫力,所以一生中還是可能會受到其他型別的腸病毒感染。

此外還要特別提醒大家:各年齡層都有可能感染腸病毒,只是大人在感染後往往沒有症狀,或是僅有輕微類似感冒的症狀,有些根本足不出戶的小寶包會莫名感染腸病毒,其實都是被爸媽或家人傳染的。所以即便是大人,在照顧感染腸病毒的寶包,或是外出回家後,都一定要確實做好防護與清潔的工作。

腸病毒71型來勢洶洶 嚴重恐導致死亡

每隔四至五年會流行一次的腸病毒71型,是特別難纏的一型。它較常感染幼童,病徵通常與手足口病相同,會發燒、口腔潰瘍,並出現帶水疱的皮疹。因為距離每次大流行相隔了四、五年,所以孩子在沒有抗體的情況下,也會使得那年的疫情下降幅度緩慢。

為何大家最怕腸病毒71型?因為71型可能引起較嚴重的併發症,包括病毒性腦膜炎、腦炎、心肌炎等等,併發症大多在發病後二至七天出現,平均則為三天,嚴重時更可能導致死亡。尤其是孩子若出現持續昏睡、持續嘔吐、呼吸急促,或是出現類似驚嚇的全身性肢體抽動(肌躍型抽搐)等症狀時,一定要馬上送醫。

並非每一型的腸病毒都很可怕,目前除了腸病毒71型具有較嚴重殺傷力外,其他型別的腸病毒幾乎都可以自然痊癒。

預防腸病毒 3大攻略一次學起來

在群體生活中,若生病的孩子打噴嚏、咳嗽或流口水,病菌就可能傳播出去,同時也會附著在物體表面,例如桌子、椅子、玩具、餐具等,傳染給下一個孩子。除了腸病毒,之前談過的腸胃炎或是感冒、流感等,也都很容易散播開來。

所謂「預防重於治療」,預防傳染病最基本的就是要從自身做起注重衛生,才能有效減少病菌的傳播與孳生,尤其在腸病毒猖獗的季節,更要特別注意。我建議有幾點作法,可以給爸媽們參考:

一、勤洗手

或許大家認為這不是老生常談嗎?沒錯,因為很重要,所以說三遍。

根據調查,有超過一半以上的人常在飯前、烹調食物前後、進出公共場所後等時機點「忘記」洗手。無論大人小孩都務必勤用肥皂洗手、注意個人衛生,而且要做好「濕、搓、沖、捧、擦」等五個步驟。有些乾洗手雖有殺死腸病毒的效果,但也無法完全取代正確的洗手。對抗腸病毒的洗手五步驟如下:

濕:打開水龍頭,淋濕雙手。

搓:抹上肥皂或洗手乳,搭配「內、外、夾、弓、大、立、腕」的口訣,搓揉手心、手背、指縫、指背、指節、拇指、虎口、指尖、手腕,時間約四十至六十秒。

沖:用清水將手徹底沖洗乾淨。

捧:用雙手捧水,將水龍頭沖洗乾淨後,關閉水龍頭。

擦:將手擦乾或烘乾。

另外,到人潮眾多的密閉空間,建議都要戴口罩保護自己。

二、保持居家清潔

保持生活空間整潔與通風,避免病毒殘留、降低傳染的機會。尤其在腸病毒流行期間,可以用稀釋一百倍的漂白水來擦拭常接觸的物體表面,例如桌面、門把、樓梯扶手,或是孩子的玩具、書籍等,孩子最愛的絨毛玩偶也要定期清洗。

三、增強抵抗力

均衡飲食,多吃蔬果,讓孩子攝取充足的營養,並多去戶外活動曬太陽,晚上要有充足的睡眠。這些都是日常可以做到的,爸媽只要帶著孩子一起實踐,持之以恆就能成為習慣,也會讓一家人都頭好壯壯。 

(圖文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延伸閱讀:

預防腸病毒也要勤洗手! 出現8症狀恐大事不妙
一人中標全家遭殃! 感染諾羅病毒其他人該如何自保?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特定品項加熱菸核可上市 屏東衛生局嚴格執法無假期

特定品項加熱菸核可上市 屏東衛生局嚴格執法無假期

近日有加熱菸通過審查核准上市販售,屏東縣政府衛生局提醒,核准僅是「符合最低法規要求」,絕非「無害認證」或「安全證明」。

2025年11月18日 12:55

研究揭苦味可強化記憶 專家建議:讀書前吃4格黑巧克力

研究揭苦味可強化記憶 專家建議:讀書前吃4格黑巧克力

求考試順利未必要拜文昌君,吃黑巧克力也許就能奏效。食品專家楊世煒(韋恩)在臉書分享日本芝浦工業大學一項研究,指黑巧克力的苦味能在1小時內啟動大腦記憶系統,使短期記憶更快轉為長期記憶,關鍵在其多酚成分能引發海馬迴中正腎上腺素急速升高,有助大腦在短時間內提高辨識能力。

2025年11月18日 11:42

馬來西亞進口「結球萵苣」芬普尼超標 9680kg邊境退運銷毀

馬來西亞進口「結球萵苣」芬普尼超標 9680kg邊境退運銷毀

食藥署今公布最新邊境查驗不合格產品,其中有一批自馬來西亞進口的「結球萵苣」檢出農藥「芬普尼」殘留超標,總計9,680公斤全數退運或銷毀,並針對輸入業者調整為逐批查驗。

2025年11月18日 11:15

瘦瘦針停打1年體重回彈14% 醫:沒有減重法「做一次撐一輩子」

瘦瘦針停打1年體重回彈14% 醫:沒有減重法「做一次撐一輩子」

最近瘦瘦針藥物「猛健樂」的減重效果備受討論,不過也有人擔心停藥後,體重會不會快速彈回?對此,復健科醫師王思恒在臉書分享一項大型臨床試驗結果,發現停藥後1年,體重約反彈14%,雖未完全回到治療前狀態,但也證明瘦身有如馬拉松,沒有任何減重法能「做一次撐一輩子」。

2025年11月18日 10:57

心臟病警訊不只胸痛 醫曝女性「楊朵症候群」5症狀:肩背痛小心

心臟病警訊不只胸痛 醫曝女性「楊朵症候群」5症狀:肩背痛小心

昨起天氣轉涼,有心血管病史者要提高警覺。振興醫院心臟內科今於臉書提醒,女性的心血管疾病常被忽視,但其死亡風險其實高於乳癌,不少人因症狀不典型而延遲就醫,這些患者被稱為「楊朵症候群」病例,主要不適並非胸悶、胸痛,而是肩痛、背痛、噁心、喘或極度疲倦,民眾須注意。

2025年11月18日 10:15

年輕人大腸癌暴增 醫揭「45%患者首個症狀」

年輕人大腸癌暴增 醫揭「45%患者首個症狀」

胸腔暨重症科醫師黃軒指出,幾年前大腸癌還被視為中老年疾病,但近年醫學界震驚發現,20-40歲的年輕人大腸癌發生率暴增!他分享「最容易被忽略的五大腸道警訊」,包括大便中有血、排便習慣改變、體重莫名下降、腹痛腹脹、貧血卻找不到原因,而45%年輕大腸癌患者首個症狀就是「便血」。

2025年11月18日 06:51

仁愛鄉精英牙醫醫療站啟用!就診省1小時車程...12/2起可預約

仁愛鄉精英牙醫醫療站啟用!就診省1小時車程...12/2起可預約

南投縣幅員遼闊、各種醫療資源明顯匱乏,如全縣只有88家牙醫診所,牙醫師也未超過 200位;縣政府衛生局與南投縣牙醫師公會及臺中市牙醫師公會合作推動「仁愛鄉精英牙醫醫療站」及「中寮鄉北中寮牙醫醫療站」,今日揭牌啟用,為完善南投縣偏鄉醫療再跨進一大步。

2025年11月17日 19:48

溫差大「幼兒氣喘」爆高發期!發作年齡逐年下降 兒醫曝症狀警訊

溫差大「幼兒氣喘」爆高發期!發作年齡逐年下降 兒醫曝症狀警訊

隨著秋冬接近,兒科醫師提醒,氣候溫度轉換下,日夜溫差變化成了隱形威脅,「幼兒型氣喘」正進入高發期,值得家長關注的是,幼兒氣喘發病年齡因現今生活習慣因素正逐年下降,以往常見於3、4歲以後確診的氣喘病,現在也有不到1歲就發作。醫師建議,久咳不癒、餵食困難出現嘔吐、活動力差都是關鍵警訊,若長期曝露空污環境更會刺激呼吸道,呼籲新手爸媽要重視。

2025年11月17日 16:42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