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發病後一週傳染力最強! 預防感染懶人包秒長知識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

去年,兒子小肉包開始上小學了。從幼兒園至今,所謂的「開學症候群」,似乎該經歷的都經歷過了。在門診時,我也很樂意與孩子有同樣「症頭」的爸媽們交換孩子上學的心得。

通常,家長們會有幾個共通的煩惱,第一就是剛入學時,孩子天天興高采烈,可是一段時日後,為何往往要三催四請才願意去學校?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小朋友一開始面對新的環境與同學時都會感到好奇,但是新鮮期過了就會覺得無聊,而且團體生活一定會有許多要求和規定,試想,當慣了放山雞怎麼可能甘願乖乖被圈養?

另外一個讓家長最不放心的就是這麼多孩子在一起,會不會很容易傳染病菌而生病呢?尤其腸病毒,每隔幾年都會大流行,且重症案例時有所聞,讓家長人心惶惶,在這裡就來談談這個讓大家聞之色變的傳染性疾病。

腸病毒非單一病毒 9月常出現流行期

腸病毒並不是單一的病毒,而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包含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及腸病毒等,每個種類還可分為多種型別,總共有六十多種的不同類型。

因為這些病毒都喜歡在腸道繁殖,進而引發病症,所以統稱為「腸病毒」。

一般來說,腸病毒喜歡溫暖的氣候,所以好發於夏天,理論上在九月開學前會逐漸脫離流行期,但是由於開學後,學童又群聚一起上課及活動,就容易增加病毒傳播率,因此腸病毒很常在九月又有一波的流行期。其中,以五歲以下的孩子為好發族群。

平均1人感染會再傳染給5人 鮮少出現腸胃不適症狀 

由於每年腸病毒流行的型別可能不同、出現的症狀也不同,可能是單純的口腔潰瘍,也就是所謂的泡疹型咽峽炎;又比如出現發燒、嘔吐,還有手腳和臀部出現紅疹、起水泡、口腔潰瘍等,也是所謂的「手足口病」;甚至這幾年還出現造成急性肢體麻痺的腸病毒D68型。所以大家千萬別被腸病毒的「腸」字誤導了,以為它會入侵腸胃道,其實它很少讓孩子腸胃不適拉肚子的。

然而,並非每個感染腸病毒的孩子都有以上的症狀,甚至也有一些人在得病後根本毫無症狀,所以爸媽務必要多觀察孩子的身體狀況及活動力表現。

平均一個生病的小孩,可能傳染給五個孩子,這也就是為什麼幼兒園一個班級裡面只要有兩個腸病毒寶包,全班就得停課七天;且孩子也不宜出入公共場所,至少應隔離七天。這個「七天」,是從「發病日」開始算的。但是當然不要以為第八天開始就不具傳染力,通常在感染後一到三週會從呼吸道排出病毒,感染後七到十一週仍可從糞便排出病毒。

各年齡層都可能感染 成人往往沒有症狀出現

在感染腸病毒痊癒之後,人體只會對該次感染的型別產生免疫力,所以一生中還是可能會受到其他型別的腸病毒感染。

此外還要特別提醒大家:各年齡層都有可能感染腸病毒,只是大人在感染後往往沒有症狀,或是僅有輕微類似感冒的症狀,有些根本足不出戶的小寶包會莫名感染腸病毒,其實都是被爸媽或家人傳染的。所以即便是大人,在照顧感染腸病毒的寶包,或是外出回家後,都一定要確實做好防護與清潔的工作。

腸病毒71型來勢洶洶 嚴重恐導致死亡

每隔四至五年會流行一次的腸病毒71型,是特別難纏的一型。它較常感染幼童,病徵通常與手足口病相同,會發燒、口腔潰瘍,並出現帶水疱的皮疹。因為距離每次大流行相隔了四、五年,所以孩子在沒有抗體的情況下,也會使得那年的疫情下降幅度緩慢。

為何大家最怕腸病毒71型?因為71型可能引起較嚴重的併發症,包括病毒性腦膜炎、腦炎、心肌炎等等,併發症大多在發病後二至七天出現,平均則為三天,嚴重時更可能導致死亡。尤其是孩子若出現持續昏睡、持續嘔吐、呼吸急促,或是出現類似驚嚇的全身性肢體抽動(肌躍型抽搐)等症狀時,一定要馬上送醫。

並非每一型的腸病毒都很可怕,目前除了腸病毒71型具有較嚴重殺傷力外,其他型別的腸病毒幾乎都可以自然痊癒。

預防腸病毒 3大攻略一次學起來

在群體生活中,若生病的孩子打噴嚏、咳嗽或流口水,病菌就可能傳播出去,同時也會附著在物體表面,例如桌子、椅子、玩具、餐具等,傳染給下一個孩子。除了腸病毒,之前談過的腸胃炎或是感冒、流感等,也都很容易散播開來。

所謂「預防重於治療」,預防傳染病最基本的就是要從自身做起注重衛生,才能有效減少病菌的傳播與孳生,尤其在腸病毒猖獗的季節,更要特別注意。我建議有幾點作法,可以給爸媽們參考:

一、勤洗手

或許大家認為這不是老生常談嗎?沒錯,因為很重要,所以說三遍。

根據調查,有超過一半以上的人常在飯前、烹調食物前後、進出公共場所後等時機點「忘記」洗手。無論大人小孩都務必勤用肥皂洗手、注意個人衛生,而且要做好「濕、搓、沖、捧、擦」等五個步驟。有些乾洗手雖有殺死腸病毒的效果,但也無法完全取代正確的洗手。對抗腸病毒的洗手五步驟如下:

濕:打開水龍頭,淋濕雙手。

搓:抹上肥皂或洗手乳,搭配「內、外、夾、弓、大、立、腕」的口訣,搓揉手心、手背、指縫、指背、指節、拇指、虎口、指尖、手腕,時間約四十至六十秒。

沖:用清水將手徹底沖洗乾淨。

捧:用雙手捧水,將水龍頭沖洗乾淨後,關閉水龍頭。

擦:將手擦乾或烘乾。

另外,到人潮眾多的密閉空間,建議都要戴口罩保護自己。

二、保持居家清潔

保持生活空間整潔與通風,避免病毒殘留、降低傳染的機會。尤其在腸病毒流行期間,可以用稀釋一百倍的漂白水來擦拭常接觸的物體表面,例如桌面、門把、樓梯扶手,或是孩子的玩具、書籍等,孩子最愛的絨毛玩偶也要定期清洗。

三、增強抵抗力

均衡飲食,多吃蔬果,讓孩子攝取充足的營養,並多去戶外活動曬太陽,晚上要有充足的睡眠。這些都是日常可以做到的,爸媽只要帶著孩子一起實踐,持之以恆就能成為習慣,也會讓一家人都頭好壯壯。 

(圖文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延伸閱讀:

預防腸病毒也要勤洗手! 出現8症狀恐大事不妙
一人中標全家遭殃! 感染諾羅病毒其他人該如何自保?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醫院逐步強化高齡醫療,不過心臟內科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北醫)院長施俊明認為,醫療體系對於「光譜的兩端」、也就是老人和兒童皆應提高貼心照護,並強調現代醫院的目標不應只有治病,而是「走進醫院治好病,走出醫院時,要比沒生病前更健康」。

2025年09月13日 09:23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國內不少校長級、院長級醫師出身醫生世家,家族多人行醫,而北醫院長施俊明的手足也都是醫師,但包含父母在內的整個家族並無其他醫師,對此他笑說,兄弟姊妹都能當醫生的關鍵在「大姊的課本」,因為書中所有重點都被大姊註明清楚,弟妹拿來複習格外受用,一家子的醫學路就這樣自然而然展開。

2025年09月13日 09:24

女睡醒「身上多條抓痕」祭改喝符水 醫揪元凶:她完全不知道

女睡醒「身上多條抓痕」祭改喝符水 醫揪元凶:她完全不知道

外科醫師陳榮堅分享,一名60幾歲的女性每次早上醒來,都會發現身體莫名出現抓痕,一開始只有幾條,後來抓痕卻越來越多,決定去廟裡祭改、喝符水;後來就醫檢查其實是膽結石引起的問題,原來有石頭掉進總膽管,但患者自己完全不知道。

2025年09月14日 06:57

最新研究「這睡姿」助大腦排毒!專家:可預防記憶力衰退

最新研究「這睡姿」助大腦排毒!專家:可預防記憶力衰退

最新研究指出,睡眠姿勢不僅影響休息品質,更可能對長期記憶力與大腦健康產生深遠影響。專家表示,「側睡」相較仰睡與趴睡,更有助於大腦清除有害物質,進而降低認知退化風險,成為保護記憶的最佳睡姿選擇。

2025年09月13日 21:47

加味加熱菸趁法規空窗放行 國健署:添加物禁令公告後一體適用

加味加熱菸趁法規空窗放行 國健署:添加物禁令公告後一體適用

國健署昨日宣布有1家加熱菸業者完成上市前文件核定,相關品項最快10月11日就能合法販售,拒菸團體怒批國健署遲未公告菸品禁止添加物管理辦法就違法放行加味加熱菸,有圖利菸商之嫌。國健署今(13)日表示,目前禁止加味菸相關草案仍在研議中,尚無公告時程,未來一旦公告,將一體適用於所有菸品。

2025年09月13日 18:34

加熱菸10月中上市 海外攜帶「非核准品項」回台最高罰500萬

加熱菸10月中上市 海外攜帶「非核准品項」回台最高罰500萬

國健署昨日宣布有1家加熱菸業者完成上市前文件核定,總計8品項菸草柱及其3款組合元件,最快10月11日就能合法販售。這也意味加熱菸在國內上市之後,民眾赴海外可以購買同品項加熱菸回台。國健署今(13)日強調,未經國內核准通過的加熱菸及其組合元件,仍不得攜帶入境,違者最高可處500萬元罰鍰。

2025年09月13日 17:18

放行「加味加熱菸」引發民團砲轟 國健署重申合法性:上市後嚴查

放行「加味加熱菸」引發民團砲轟 國健署重申合法性:上市後嚴查

國健署昨日宣布有1家加熱菸業者完成上市前文件核定,總計8品項菸草柱及其3款組合元件,最快10月11日就能合法販售。拒菸團體怒批,放行「加味」加熱菸,有圖利菸商之嫌。國健署今(13)日強調,審查及核定所有程序均合法,並無違法情事,政府對青少年使用加熱菸採取零容忍立場,上市後將嚴格稽查。

2025年09月13日 12:07

流感病患變多了!兒科醫揭簡易判斷法:同時有2症狀恐中招

流感病患變多了!兒科醫揭簡易判斷法:同時有2症狀恐中招

流感疫情蠢蠢欲動,兒科醫師陳木榮在臉書分享臨床觀察,最近得流感的孩子有變多趨勢,過去幾天媽媽帶著高燒的孩子來診所,說著班上有多少人是流感,這種情況下只要出手檢驗,幾乎百分之百都是流感。他也提供簡易的判斷方式,只要有發燒合併肌肉酸痛,就要小心流感。疾病管制署日前提醒,公費流感疫苗將於10月1日起開打,符合資格民眾屆時可及早完成接種,獲得保護力。

2025年09月13日 11:36

「柚子、優酪乳一起喝會中毒」再上謠言榜 6類藥物才要避開吃

「柚子、優酪乳一起喝會中毒」再上謠言榜 6類藥物才要避開吃

中秋節將至,相關食安謠言又再度浮現,例如「柚子配優酪乳會中毒」,毫無醫學依據卻因反覆轉傳讓人誤信;其實吃柚子要當心的是和藥物的交互作用,根據藥害救濟基金會資料,有使用6種特定藥品應該避免吃柚子,否則可能增加藥物副作用或毒性發生的機率。

2025年09月13日 09:09

馬偕醫院參與亞太永續博覽會 國際人道救援、AI創新成亮點

馬偕醫院參與亞太永續博覽會 國際人道救援、AI創新成亮點

2025亞太永續博覽會吸引眾多企業參與,其中馬偕紀念醫院今年以「馬偕領航,永續健康」為主軸,展示國際醫療與人道關懷、AI創新發展與智慧教學、社區韌性與健康促進三大面向,展現醫ESG理念與在地實踐醫療永續行動力。

2025年09月12日 19:33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