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悶熱肌膚狂冒油、長痘痘、粉刺? 皮膚科醫師認證10保養Tips跟著做


圖文/常春月刊

在悶熱的夏季,肌膚最容易出狀況,然而,皮膚問題本身就需要長期抗戰,除了盡快就醫治療,讓醫師診斷皮膚炎的種類及生成原因之外,也可以透過一些日常生活習慣的養成及改善,來減少發病次數及嚴重程度。

其實,保養肌膚沒有特別的訣竅,皮膚科醫師邱足滿表示,只要養成10個好習慣,就能讓肌膚變得清爽:

【好習慣1】注意清潔、溫和清洗

夏天因為汗水多,身上會起紅疹、發炎等狀況,很多人誤以為是洗澡洗不乾淨引起的,但本身容易有濕疹、異位性皮膚炎等各種發炎的皮膚病者,最好選擇清水洗就好,避免用過於鹼性的清潔劑,特別是很多人會有手工皂比較天然的迷思,但用久了之後,反而容易刺激皮膚,讓肌膚酸鹼失衡;若感覺用清水洗不乾淨,可以選用弱酸性、無香精或中性的洗劑取代。

【好習慣2】控制沐浴時間與溫度

洗澡水的溫度太高,很容易造成皮膚乾燥、脫皮。皮膚表層有天然的皮脂膜,是由皮脂腺所分泌,有助滋潤皮膚、減少水分散失等作用,也就是這層膜讓皮膚呈現弱酸性;然而,洗澡的水溫高於40℃的話,很可能會將這層保護膜洗掉,造成皮膚越洗越乾、越洗越癢,甚至引起酸鹼失衡,最常發生在老年人以及本身皮膚較乾的人身上。因此,建議洗澡溫度最好不要超過40℃,同時以淋浴為主,並減少泡澡的次數。
 


【好習慣3】注重保濕及補水

洗完澡之後,建議塗抹保濕乳液,因為洗完澡後,皮膚上有些微的水分,立刻抹上乳液或乳霜的保濕效果最好,不但可以改善表皮過度流失的水分與皮脂,還可以減少洗完澡之後的乾癢不適。在乳液的選擇上,最好以天然、無香料、無酒精為主,不讓肌膚增加負擔,直接擦天然保養油也可以。

此外,每天至少要喝2000c.c.的水,或是攝取體重(公斤)X30c.c.的水分才足夠,因為當體內水分足夠時,皮膚的修復工作可以加快,同時有助排出身體的老廢毒素﹔若是長期水分攝取不足的話,缺水的細胞在皮膚的表現上,則會顯得乾燥、發癢,增加皮膚的敏感。

【好習慣4】避免接觸過敏物質

飲食或環境的過敏原,有可能會加重皮膚炎的發生。日常生活中容易發生過敏的食物如牛奶、蛋、花生、小麥、帶殼海鮮、不新鮮的魚、堅果等,不妨可以進行食物過敏的檢測;居家環境部分,則 要避免接觸塵蟎、花粉、黴菌、貓狗皮屑等過敏原。

【好習慣5】居家溫度濕度合宜

居家環境的溫度與濕度也很重要,當氣溫變化大,忽冷忽熱、氣溫過高等,都會讓皮膚很難受。根據國際標準,室內溫度可以控制在25℃左右,濕度則控制在50%~70%,皮膚狀況相對比較穩定;必要時,可使用空氣清淨機,來減少室內黴菌的生長。
 


【好習慣6】穿著透氣、純棉衣物

最好選擇純棉、吸汗、透氣材質的衣物,以免悶住皮膚,造成皮膚發炎;避免毛料、尼龍、聚脂纖維等不透氣的材質;流完汗之後,應儘速擦乾汗水,再條件許可的狀況下,建議以清水沖洗身體後擦乾,換上另一套乾淨透氣的衣物。

【好習慣7】勿長時間曝曬紫外線

長時間曝曬在紫外線之下,會使皮膚炎的狀況更惡化。建議儘量少在上午10點至下午3點之間外出,不得已的話,應塗上防曬係數至少SPF30的防曬乳,藉此保護肌膚免於紫外線傷害。而在防曬乳的挑選上,應以物理性的防曬乳為主,也就是含有二氧化鈦、氧化鋅這類的成分,避免使用含酒精、香料等會引起皮膚不適的防曬品。
 


【好習慣8】適量補充抗氧化劑

‧維生素C:維生素C在體內可以抗氧化,並安撫過於躁動的免疫系統,研究證實,可以減緩過敏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的反應。成人每日需要維生素C的量為100毫克,只要每日有吃到2份水果,基本上就能補充到一天需要的維生素C,芭樂、柑橘、奇異果等的維生素C含量都很多。

‧前花青素:前花青素是抗氧化力很強的植化素,有助於抑制組織胺的分泌,組織胺就是引起身體過敏發炎的誘發物。前花青素存在紫色、藍色的蔬果中,像是葡萄的皮、茄子、藍莓、紅莓、蔓越莓、李子等;最方便攝取前花青素的方式是打杯葡萄汁,最好連皮帶籽打碎效果最好。

‧檞皮素:檞皮素是一種天然的抗發炎物質,是類黃酮素的一種,可以抑制身體的過敏發炎反應。天然蔬果中含量最高的是洋蔥,還有花椰菜、芥蘭、甜椒都有,建議生吃洋蔥,其所攝取到的檞皮素最多;但注意,腸胃功能不好者,建議還是煮熟後再食用。

‧OMEGA-3脂肪酸:OMEGA-3脂肪酸在體內可以對抗發炎,同時可以軟化血管,預防心血管疾病。在食物當中就屬魚油、堅果類的含量最多,譬如鮭魚、鯖魚、秋刀魚、亞麻仁油等。建議只要每週有2天吃到2份深海魚,一份為30~35克,兩份則是1個手掌(不含手指)的量,基本上就可以攝取到需要的OMEGA-3脂肪酸。

‧益生菌及益生源:益生菌在腸道中扮演的角色,除了幫助腸胃正常蠕動之外,最重要是維持身體的免疫功能,可以說只要腸道益生菌的量足夠,免疫能力就比較不會失衡,過敏反應就能得到控制,建議可適當喝優酪乳、優格,或額外補充益生菌保健品。

至於益生源則是益生菌的食物,益生源富含在天然蔬果中,尤其是不可溶性纖維,在腸道裡經過發酵,可以生成益生菌的食物;因此,在補充益生菌的同時,別忘了要多吃膳食纖維(天然蔬果),才能讓益生菌獲得良好的生存。
 


【好習慣9】少吃刺激性飲食

咖啡、酒、抽菸、辣椒、胡椒、蔥、薑、蒜等刺激性食物,在日常生活中能避免就避免,這些物質都容易讓皮膚狀況更糟;患有酒糟性皮膚,辛辣食物、酒精、溫度過高的飲食,會刺使血管擴張,導致皮膚發紅、發炎加劇,都應避免;本身容易長痘痘者,應避免油炸食物、甜食,動物性脂肪適量攝取就好;若是容易有蕁麻疹者,則要找出造成食物過敏的過敏原,絕大多數都是不新鮮魚蝦、帶殼海鮮,這兩類食物最容易引發皮膚過敏。

【好習慣10】養成固定運動習慣

運動對身體有益,可以強化免疫系統,不過,當本身容易患上皮膚炎時,就得慎選運動的種類了。譬如是因為皮膚接觸到汗水刺激而發炎的皮膚炎,最適合的運動就是游泳,游泳的水溫比體溫低,可以讓皮膚的到鎮定。

若是有血管發炎、擴張現象的皮膚炎,則不適合舉重、舉啞鈴等劇烈運動;當是因為太常曬太陽引起的濕疹、曬傷等,則要避免正中午時間曝曬;因為自體免疫反應引起的蕁麻疹等過敏體質者,譬如流汗或身體熱會發癢,則要避免劇烈運動,緩和的瑜伽會比較適合,當然熱瑜伽則要避免,流汗後要立即擦乾或換上另一套衣服。

最後,保持情緒的穩定很重要,因為心理壓力會影響生理疾病,舉凡考試、工作壓力、睡眠不足等狀況,都可能引起壓力大、情緒不穩,促使皮膚炎的狀況惡化;儘量找出適合自己的紓壓方法,諸如聽音樂、靜坐、冥想、運動等,都是不錯的技巧。

延伸閱讀:

好皮膚是養出來的! 一堆人常誤解的10個保養觀念
紫外線會讓你老得快! 醫師提醒3習慣每天都要做到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結紮後精子去哪 醫解答:在休息室「自然離職」

結紮後精子去哪 醫解答:在休息室「自然離職」

泌尿科醫師陳忠佐分享,男性結紮後,精子到底去哪裡了,「就像是沒有排班的員工,留在休息室等到『自然離職』。」

2025年11月23日 07:13

美爆首例人類染H5N5亡!疾管署估人傳人風險低:旅遊警示維持一級

美爆首例人類染H5N5亡!疾管署估人傳人風險低:旅遊警示維持一級

美國華盛頓州官方21日證實,一名高齡居民因感染罕見的H5N5型禽流感病毒死亡,這起案例也被認為是全球首宗人類感染H5N5並致死的紀錄。我疾管署今(22)日表示,華盛頓目前旅遊疫情建議等級在今年4月已經提升至第一級注意,目前評估人傳人風險低,會維持現行旅遊疫情警示,並持續監測。

2025年11月22日 21:02

出生3天就開胸、住院半年才回家 早產兒學姐回台大鼓勵學弟妹

出生3天就開胸、住院半年才回家 早產兒學姐回台大鼓勵學弟妹

今年6歲的茵茵,穿著小公主禮服神采奕奕的樣子,很難想像她時出生僅718公克,是個極低體重早產兒。茵茵爸爸今天帶著她參與台大醫院早產兒回娘家活動,回想當時在出生第三天就接受開胸手術,住進新生兒加護病房,住院半年才第一次回到家,到現在已經長成身高體重都在第五十百分位以上亭亭玉立的小女孩,也順利進入小學,今天特別以「大學姐」的身分來鼓勵學弟妹們,也向醫護人員道謝。

2025年11月22日 18:21

蘇丹紅化妝品「鎖定12業者」 食藥署再驗原料濃度:確認是否蓄意

蘇丹紅化妝品「鎖定12業者」 食藥署再驗原料濃度:確認是否蓄意

台灣首次在化妝品驗出禁用蘇丹色素,衛福部食藥署今(22)日表示,追查新加坡原料輸入商「亦鴻企業有限公司」下游業者,排除非國內與原料出口商,總共有12家業者列入調查,最快下週一公布受影響狀況。另外,正對問題原料進行「定量檢測」確認蘇丹紅濃度,釐清是否蓄意添加,也發文請新加坡政府協助調查。

2025年11月22日 16:16

胃炎用藥「溶離試驗不合格」恐影響藥效 回收145萬顆

胃炎用藥「溶離試驗不合格」恐影響藥效 回收145萬顆

衛福部食藥署公布,治療胃炎、膽石疝痛等疾病的處方藥「”強生”舒胃糖衣錠10毫克」,出現溶離試驗結果不符合檢驗規格,恐影響藥效,廠商將於12月11日前回收共2批、約145萬顆完成。

2025年11月22日 12:32

醫美修法衝擊近千家診所 醫憂「被迫失業」:只能打雷射、做微整

醫美修法衝擊近千家診所 醫憂「被迫失業」:只能打雷射、做微整

為加強管理醫美亂象,衛福部近日預告《特管辦法》修正草案,卻引發部分醫美從業醫師反彈,形體美容外科醫學會批評,此次修法程序粗糙未充分溝通,恐讓全台近千家診所、上萬名從業人員受衝擊,醫美手術相關專科限制,恐也讓過去屬於合法施作手術的醫師「被迫」失業,只能打雷射、做微整。

2025年11月22日 11:40

床墊睡10年!不只「養千萬隻塵蟎」還傷腰椎 醫曝汰換期限

床墊睡10年!不只「養千萬隻塵蟎」還傷腰椎 醫曝汰換期限

不少人買了床墊後就打算一路睡到壞掉,有人甚至自豪地說,「我的床用20年還很硬朗!」然而粉專「健康多1點」近日發文提醒,這種看似節省的做法,其實等於每天把身體交給「細菌窩」與「腰椎酷刑機」,長期下來健康恐怕比花錢換床墊更吃虧。

2025年11月22日 11:25

門診打抗生素緩急診壅塞 台大醫院啟用OPAT中心再推「遠距追蹤」

門診打抗生素緩急診壅塞 台大醫院啟用OPAT中心再推「遠距追蹤」

為了緩解急診壅塞,健保署今年8月祭出「門診靜脈抗生素注射(OPAT)」相關給付,讓部分感染症患者從住院轉門診接受治療。台大醫院21日正式啟用OPAT中心,提供需長期靜脈抗生素治療病患一站式整合服務,讓病患無需住院即可接受完整治療,維持正常工作與生活。

2025年11月22日 10:34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