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忽略空污百病全上身 10招改善室內空氣



文/郭岳潭

你可曾想過家中的空氣是否乾淨?根據美國環境保護署研究顯示,室內空污通常是室外空氣污染的2至5倍。置身密閉性較高的室內空污環境,恐引起對健康有害的「病態建築症候群」,如何改善?專家傳授10大清新室內空氣妙招。

人類可以3天不吃東西,但絕不可能3分鐘不呼吸,肺部健康與我們吸入的空氣品質息息相關,戶外的空氣品質實在很難改變,而且現代人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室內,因此,如何提升室內的空氣品質更顯重要。

全球每年330萬人死於空污

根據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數據顯示,空氣污染每年在全球造成330萬人死亡,身處於空氣污染的環境中,與肺癌、中風及心臟病都有密切關係。

台灣預防保健協會理事長、藥學碩士趙順榮指出,一般人常會認為,由於車輛排放、燃料燃燒及工業廢氣等因素影響,室外的空氣污染令人擔憂,而想要盡可能待在室內;但令人驚訝的是,室內空氣並不如我們所想像的那樣乾淨健康。

美國研究,室內空污更嚴重

你可曾想過家中空氣是否乾淨?實際上,根據美國環境保護署(EPA)的研究數據顯示,室內空氣污染通常是室外空氣污染的2至5倍,在無窗的建築物內,空氣污染的程度可達室外環境的100倍之多。

置身於密閉性較高的建築物內,許多人會出現頭痛、眼、鼻或喉嚨的感染、容易感冒、皮膚乾燥發癢、嗜睡、噁心、無法專注、疲勞、對氣味敏感等種種生理不適症狀,稱之為「病態建築症候群」。因此,無論是室內還是室外,呼吸的空氣品質都會對健康產生重大影響。

從外到內,揪出潛在污染物

趙順榮說明,室內空氣污染的原因有很多,舉例來說,生活在繁忙的道路附近,汽機車廢氣中的污染物會進入家中,而家庭用品中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如消毒劑、油漆、地毯、黏合劑,以及建築材料、家具、合成木板、木材防腐劑、塑膠製品、黴菌,或多或少都可能會持續釋放污染物,影響室內空氣品質。

其他室內空氣污染來源,例如:中央暖氣系統的一氧化碳排放、抽菸、二手菸、三手菸,清潔劑或裝潢可能會間歇性釋放空氣污染物,或是各類電子產品、未通風或發生故障的設備,也會在室內釋放大量潛在危險的空氣污染物。

趙順榮提醒,不少人會使用空氣清新劑,以為可以清新空氣;事實上,它也是室內空氣污染來源之一,將持續釋放含有的潛在有害化學物質,最好避免使用。



長期忽略空污,百病恐上身

室內空氣污染如何影響健康?趙順榮表示,長期處於室內空污環境,常見的影響包括:眼睛、鼻子及喉嚨的刺激、鼻竇充血、呼吸短促、流淚、咳嗽、打噴嚏、疲勞、頭痛、頭暈,以及皮膚乾燥、過敏。

而患有氣喘及過敏病患,可能會出現更嚴重的症狀,長期影響如呼吸道惡化,導致氣喘發作、支氣管炎、過敏性肺炎,甚至造成肺癌、中風及心臟病,而提早死亡。另外,研究也證實,長時間暴露室內空氣污染中,也與早產、嬰兒低出生體重有關。

平均而言,我們一生當中大部分時間都會在室內,每天約有18小時在室內度過,因此,保持室內空氣盡可能清新非常重要。尤其是天氣寒冷的冬季,常會保持門窗緊閉以防寒,建議更應採取正確措施來改善室內空氣品質。

10大清新室內空氣妙招

趙順榮建議,遏止室內空氣污染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消除污染源及減少空氣污染排放,同時提供10大室內空氣清新措施,有助改善家中空氣品質:

❶打開窗戶增加通風

欲降低家中的室內空氣污染物濃度,最簡單也最便宜的方法,就是增加進入室內的室外空氣量,每天只需要打開窗戶5分鐘,即可減少室內空氣中有害空氣污染物的累積。

適當增加室內通風,可以使有害的空氣污染物及過敏原向外界傳播,從而減少接觸,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應該時不時打開窗戶,讓新鮮空氣進入屋內。

❷安裝一氧化碳檢測器

包括:未通風的煤油取暖器、燃氣熱水器及中央暖氣系統等加熱設備,是室內一氧化碳排放的最常見來源。如果未正確安裝或維護的風管,會將污染物從一個房間散布到另一個房間。

風管是負責整個家中分配冷熱空氣的設備,隨著使用的時間增加,灰塵、皮屑甚至是黴菌都容易堆積在風管中,就會降低整體空氣品質,建議家中必須安裝一氧化碳檢測器,有助追蹤屋內無味氣體的空氣污染物,並定期請專業人員維護及調整,才能減少吸入有毒煙霧。

❸善用空氣清淨機

使用空氣清淨機是減少室內空氣中有害細懸浮微粒最有效的方法,可以放置在客廳、廚房及臥室等常用房間,有效幫助通風及淨化空氣品質;最重要的是應定期清潔及更換HEPA濾網,才能真正達到居家空氣流通與濾淨的效果。另外,家中吸塵器、乾衣機及廚房通風孔,也都應定期檢查維護並更換過濾網。

❹使用除濕機

台灣是典型海島國家,室內環境特別容易潮濕,就會造成黴菌孳生,而導致許多健康問題,例如:引發過敏及氣喘等呼吸系統疾病。

抑制室內孳生黴菌的最佳方法,就是控制家中的濕度,也能消除塵蟎,建議使用除濕機能有效減少空氣中的水分,最好將除濕機的濕度控制在50%以下,尤其是廚房及浴室等區域,建議洗完澡後立即打開浴室的排風扇,可以幫助去除室內濕氣。

❺打開排油煙機

許多室內空氣污染物來自廚房,天然氣燃燒釋放出有害的污染物,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即使是電磁爐、微波爐等,也都會產生較低濃度的空氣污染物,建議做飯時,一定要打開排油煙機,也應打開窗戶增加室內空氣的通風。

❻避免抽菸及菸害

抽菸是室內空氣污染最大的來源之一,煙草燃燒後的產物含有超過60種以上已知的致癌物。研究證實,於室內抽菸會造成有毒物質,在家中持續高濃度的殘留,一旦不小心經由接觸進入人體,就會帶來可怕的致癌風險。

另外,二手菸、三手菸同樣也會影響身體健康,長期吸到二手菸的民眾與抽菸者的傷害差不多,容易增加罹患氣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肺癌風險。三手菸則是指煙草熄滅後在環境中殘留的污染物,即使打開電扇抽菸、打開窗戶抽菸,或是在陽台、其他房間抽菸,同樣都會對家人造成傷害。

❼室內擺放植物

植物是大自然的天然空氣過濾器,室內擺放植物可以過濾室內空氣常見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根據美國園藝科學學會發布的研究顯示,室內擺放植物可以有效幫助改善室內空氣品質。

大部分綠色植物於光合作用過程中,經由氣孔吸收二氧化碳,可減少室內二氧化碳累積量。根據環保署研究報告指出,在居家空間1平方公尺的面積,放置2盆9公分盆徑適當的植物,1星期即可降低二氧化碳濃度10~17%、甲醛26~47%,以及落塵23~43%。舉例來說,常春藤、萬年青等植物,可有效減少苯、甲醛、一氧化碳及二甲苯;百合花、棕櫚樹則是淨化室內空氣污染物的最佳選擇。

依植物淨化空氣的特性,居家門口人來人往,落塵較多,可選擇非洲菫、鐵十字秋海棠、皺葉椒草、大岩桐、嫣紅蔓及長壽花;客廳通常二氧化碳濃度較高,可擺放袖珍椰子、心葉蔓綠絨、非洲菫、臺灣山蘇、吊蘭、盆菊、蜘蛛抱蛋;書房建議放置火鶴花、中斑香龍血樹、白鶴芋、波士頓腎蕨、粗勒草,可以有效降低木製書櫃、電腦、修正液,釋放的甲醛等揮發性有機物濃度;浴室擺放植物的最佳選擇,是黃金葛、蔓綠絨、鐵線蕨,能夠有效淨化含有氨的排泄物及清潔劑。

❽使用精油及擴香儀

根據美國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NCBI)研究指出,可以利用精油作為天然的驅蟎劑,選擇茶樹、桉樹油、丁香及迷迭香等精油,為天然抗菌劑,也有助於減少家中塵蟎的數量。

建議可以使用負離子精油擴香儀,利用氣壓噴氣原理,不用加水就能將天然精油發揮到最大效益,以霧化方式將精油的香味散發於空氣中,較不會造成身體負擔,也不必擔心因熱源可能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的危險。

❾定期清潔地板及地毯

地板及地毯的作用,不只是增加家中的舒適感,同時具有吸附空氣污染物的效果;不過,前提必須是定期清潔地板及地毯,以免累積的髒污更容易造成黴菌、塵蟎孳生,清潔時應避免使用有毒化學物質,建議使用食用白醋、小蘇打粉,加入抗菌的精油,自製天然清潔劑。

❿讓家中寵物保持乾淨

家中的貓、狗等寵物,也是室內空氣污染來源之一,寵物的皮屑、毛髮,更是細菌、黴菌及塵蟎的溫床,建議定期幫寵物洗澡。另外,如果家中有地毯,也應使用吸塵器定期清潔地毯,才能將皮屑污染降至最低。

延伸閱讀:
肺癌與空汙息息相關! 專家提5大預防策略
空氣品質拉警報! 常吃3類食物養出乾淨肺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她反覆陰道感染懷疑自己「不乾淨」!醫揭5大原因「非衛生問題」

她反覆陰道感染懷疑自己「不乾淨」!醫揭5大原因「非衛生問題」

一名30多歲女性,平時工作繁忙,但最大的困擾不是工作壓力,而是「反覆性的陰道感染」。每隔一兩個月就會因為搔癢、灼熱感、分泌物異常或異味而痛苦不堪,因為復發不斷,還讓她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不夠乾淨」,甚至影響到夫妻感情與自信心。醫師指出,反覆性陰道感染並不代表女性「不衛生」,主要有5類原因,沒有對症治療只會暫時性緩解。

2025年11月16日 20:30

4萬顆芬普尼蛋違規偷賣 石崇良:下周擴大後市場稽查

4萬顆芬普尼蛋違規偷賣 石崇良:下周擴大後市場稽查

彰化芬普尼蛋爆發後,已經宣佈全面下架和禁止上架,但近期又爆出問題蛋仍持續流入市面。對此,衛福部部長石崇良表示,已經請地方衛生局進行查明,蛋行若有違規也會依法裁處,另外,在後市場查驗部分,下禮拜開始就會擴大稽查,會持續到年底。

2025年11月16日 16:33

衛福部將成立「兒童及家庭署」 整合健康促進、保護等業務

衛福部將成立「兒童及家庭署」 整合健康促進、保護等業務

總統賴清德今宣布衛福部未來將成立「兒童專責單位」來照顧兒童。對此,衛福部部長石崇良表示,已經向行政院提出,未來將成立「兒童及家庭發展署」,整合兒童健康促進、預防保健和保護等業務。

2025年11月16日 16:07

台灣壓力指數全球第二 醫示警「長期緊繃會害命」:恐爆血管

台灣壓力指數全球第二 醫示警「長期緊繃會害命」:恐爆血管

接下來即將進入冬季,正是心血管疾病好發季節,醫師提醒,情緒緊繃、焦慮與長期睡眠不足,都會造成血壓波動與自律神經失衡,許多人在工作壓力下出現胸悶、心悸,卻自以為只是疲勞,但這可能是血管過度收縮或血壓上升的警訊。

2025年11月16日 14:52

心悸手抖、暴瘦卻吃不停 醫揭「甲狀腺亢進」8警訊:嚴重恐休克

心悸手抖、暴瘦卻吃不停 醫揭「甲狀腺亢進」8警訊:嚴重恐休克

「甲狀腺」負責調節全身的能量代謝與體溫,醫師指出,當它分泌過多荷爾蒙時,身體的代謝速度就會過快,進而出現「心悸、手抖、怕熱、出汗多、體重下降但食慾旺盛、月經不規則、頸部腫大或突眼」等症狀,這就是所謂的「甲狀腺亢進症」。若未即時治療,嚴重者可能引發「甲狀腺風暴」,導致高燒、心律不整甚至休克,為急重症狀況。

2025年11月16日 10:49

「非籠飼蛋」比較健康?10大雞蛋迷思一次破解!

「非籠飼蛋」比較健康?10大雞蛋迷思一次破解!

彰化文雅畜牧場雞蛋檢出芬普尼,引發社會對「雞蛋來源安全」及「籠飼與人道飼養」的廣泛討論。然而,網路流傳的部分說法將飼養方式與安全風險混為一談,甚至誤解籠飼制度是污染根源。事實上,雞蛋的安全與動物福利,取決於管理制度與環境控制,而非單一飼養形式。《食力》採訪畜產專家,以下整理10項常見迷思,釐清事實真相。

2025年11月15日 22:37

台灣兒癌痊癒者「14%出現慢性健康問題」需治療 第2次癌症最棘手

台灣兒癌痊癒者「14%出現慢性健康問題」需治療 第2次癌症最棘手

兒童癌症相較於成人癌症治癒率更高,但是痊癒後的慢性健康問題不容小覷。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血液腫瘤科醫師顏秀如團隊建立全國首個兒童癌症長期追蹤系統,分析4年追蹤結果,中位年齡17.9歲的兒癌痊癒者,平均每人有4.2項慢性健康問題,其中約14%需醫療介入,其中又以發生第二次腫瘤最為棘手,疾呼個案應該維持定期追蹤,及早發現治療。

2025年11月15日 21:31

芝麻醬「這樣放」恐變一級致癌物!醫嚴厲警告:很多人每天在吃毒

芝麻醬「這樣放」恐變一級致癌物!醫嚴厲警告:很多人每天在吃毒

芝麻醬是許多家庭常備的調味品,但這類製品其實容易受到黃麴毒素污染。根據國際食品安全研究顯示,芝麻及其製品因為富含油脂和蛋白質,為黃麴菌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這種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的黃麴毒素,主要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產生,正好符合台灣的氣候條件。

2025年11月15日 19:05

留言版